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山东省青岛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山东 高一 期末 2024-02-22 158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篇名句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摩诘诗极富禅味。禅宗常讲“无我、无住、无着”。晚唐司空图论诗,主张要“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但作诗怎能不著一字?又怎能不著一字而尽得风流呢?

我们可选摩诘一联句来作例。这一联是大家都喜欢的:“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这一联中重要字面在“落”字和“鸣”字,在这两字中透露出天地自然界的生命气息来。大概是秋天吧,所以山中果子都熟了,给雨一打,禁不起在那里扑扑地掉下。草虫在秋天正是得时,都在那里叫。这声音和景物都跑进到这屋里人的视听感觉中。那坐在屋里的这个人,他这时顿然感到此生命,而同时又感到此凄凉。生命表现在山果草虫身上,凄凉则是在夜静的雨声中。

我们如此一想,就懂得“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这八个字的涵义了。正因他所感觉的没讲出来,这是一种意境。而妙在他不讲,他只把这一外境放在前边给你看,好让读者自己去领略。

而陆放翁“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一联,似乎诗后面更没有东西,没有像摩诘那一联中的情趣与意境。摩诘诗之妙,妙在他对宇宙人生抱有一番看法,他虽没有写出来,但此情此景,却尽已在纸上。这是作诗的很高境界,也可说摩诘是由学禅而参悟到此境。这种诗,亦即所谓“诗中有画”。

至于画中有诗,其实也是同样的道理。画到最高境界,也同诗一样,背后要有一个人。画家作画,不专在所画的像不像,还要在所画之背后能有此画家。西方的写实画,无论画人画物,皆画得逼真,而且连照射在人与物上的光与影也画出来。但纵是画得像,却不见在画后面更有意义之存在。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里面也有一人,重要的在“欲断魂”三字。由这三字,才生出下面“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两句来。但这首诗的好处,则好在不讲出“欲断魂”三字涵义,且教你自加体会。

这样子作诗,就是后来严羽所说的“羚羊挂角”。这是形容作诗如羚羊般把角挂在树上,而羚羊的身体则是凌空的,那诗中人也恰是如此凌空,无住、无着。断魂中,有一个人,而这个人正如凌空不着地,有情却似还无情。可是上引摩诘诗就更高了,因他连“断魂”字都没有,所以他的诗,就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

(摘编自钱穆《我们如何读古诗》)

材料二:

唐代以王维为代表的山水诗派,在中国诗歌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之所以如此说,是因为山水诗派的创作及其艺术精神,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中国诗歌的特质。

清代著名诗论家王士祯(渔洋)论诗“独以神韵为宗”。以“神韵”说来衡量诗史,最为符合其审美理想的就是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唐代山水诗派的创作风格。渔洋诗论对王维、孟浩然、常建等人,是非常推崇的。我们不难发现,王士祯的“神韵”说与禅学有十分深刻的联系。王士祯在论及山水诗派诸家创作时,常常以“入禅”的独特情境来形容诗的妙谛。他说:“唐人五言绝句,往往入禅,有得意忘言之妙,与净名默然,达摩得髓,同一关捩。观王(维)裴(迪)《辋川集》及祖咏《终南残雪》诗,虽钝根初机,亦能顿悟。”这里侧重指出王维、裴迪等人的五言绝句与禅悟相关的“得意忘言之妙”。又说:“严沧浪以禅喻诗,余深契其说,而五言尤为近之,字字入禅。如‘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以及太白‘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常建‘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浩然‘樵子暗相失,草虫寒不闻’,刘旮虚‘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妙谛微言,与世尊拈花,迦叶微笑,等无差别。”论旨与前语相近,都推崇一种超越语言局限的浑化境界。

与唐诗相比,魏晋南北朝诗尽管在形式美感的追求上下了很大功夫,但还较为质实,缺乏空明灵动的神韵。而盛唐诗之所以被推崇,很大程度上是因其有了这样的诗境。严沧浪谓“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花,言有尽而意无穷”主要指这样一种诗境。由质实到空明,决不止是一个诗歌的风格问题,也不止是个意境问题,而是诗歌艺术在更高层次上实现着它对于人类的价值。正如黑格尔所说:“在艺术里,这些感性的形式和声音之所以呈现出来,并不是为着他们本身或是他们直接现于感官的那种模样、形状,而是为着要用那种模样去满足更高的心灵的旨趣,因为它们有力量从心灵深处唤起反应和回响。这样,在艺术里,感性的东西是经过心灵化了,而心灵的东西也借感性化显现出来了。”

(摘编自张晶《禅与唐代山水诗派》)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以空灵意境引人深思;若直抒胸臆,则不免冲淡诗味,回味不永。
B.西方写实画讲求逼真,中国画多追求意境,通过用墨、留白等技法表达画家丰富的意念和情趣。
C.王士祯评论唐人五绝诗时强调了读者感悟力的重要,认为只有摒弃“钝根”方能顿悟诗的妙谛。
D.盛唐诗追求空明灵动的诗境,诗人不是单纯摹写自然山水,而是力图使山水物象成为心灵投影。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即为“不写之写”,强调含蓄表达,于言外之意中透露出自然万物的生机活力。
B.张继的《枫桥夜泊》全篇诗意自“愁眠”上起,却不具体呈现,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提升了诗歌的境界。
C.王士祯高度肯定唐代山水诗派的创作风格,是因其能营造出入禅的独特诗境,让人从中领悟到禅学要义。
D.王维的诗追求“诗中有画”,对当时及后代的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唐朝诗风自此由质实走向空明灵动。
3.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材料二中画横线的句子所表达的美学观点的一项是(     )
A.烟柳画桥,风帘翠幕。(柳永《望海潮》)
B.波心荡,冷月无声。(姜夔《扬州慢》)
C.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D.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中所运用的论证方法。
5.《红楼梦》中,香菱很喜欢陆游的“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黛玉却说:“断不可学这样的诗……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黛玉为什么建议香菱学王维诗而不学陆游诗?请结合材料及《红楼梦》中相关情节回答。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掐辫子

刘心武

一对白领情侣长假携游,去到一处近年开发出的山野景点,见到瀑布深潭,她高兴得跳起来欢呼,山风掠过,将她的草帽吹落潭中,她还没回过神来,他已经跃入潭中,捞起草帽,游回潭边,跃到岸上。她还没做出反应,周边的游客已经响起掌声,还有人说:“跟电影镜头似的!”

他们躲到僻静处,他把上衣脱下,晾到灌木上。她说:“吓死我了。知道你要表达,可也犯不着这么冒险。”他说:“除了对你表达,其实,还有另外的内心秘密。”她狐疑了:“什么另外的秘密?”他告诉她,掉在潭里的,是草帽。草帽是用什么做的?她随口说:稻草。他告诉她,不,是麦秸。把麦秸用水泡过,然后用双手编成辫子,他们老家妇女几乎一年四季都会在做完别的活计后,来顺手干这个,叫做掐辫子。一挂辫子大约弯成五圈,近年来的收购价,是一挂一元钱,一个能干的妇女,一天掐辫子能出五六挂……

她听到这儿放心了,明白他内心里,有区别于她这样的城里生城里长的人的眼光和心思,草帽对她来说,不过是一种便宜的遮阳物品,可是对他来说,是他到城里来上大学以前,奶奶、妈妈、姐姐们日常掐辫子变化成的产品。她引他聊得更多。他细细叙说。他告诉她,他们那个家乡,离交通枢纽远,历史上属于兵家必弃之地,如今则属于商家缓争之处,无山无水,开发不成旅游区,离最近的一处古迹也还有百里之遥,他也曾苦苦查阅过,竟找不出自古到今各方面的名人有出生在他们那个地方的,总之,那是一处平凡、平淡、平庸的所在。但是平实之地也有平安之福,城市化的浸润,离得还远,村庄虽然盖起了新房,却仍有古朴风貌,有人问城市膨胀耕地减少,为什么粮食还有得吃?他说,那就是因为还有他家乡那样的存在,每年还种大片的小麦,小麦收过种大片的玉米。而大田劳作之余,妇女们就维系着久远的传统,掐辫子。

她在秋阳下听他讲家乡,心里仿佛陆续注入一缕一缕的光亮。他没想到她爱听这些。他进一步告诉她,他大学四年的费用,学费是爸爸供,生活费呢,全是奶奶、妈妈和姐姐掐辫子掐出来的。她把玩着那渐渐变干的草帽,忽然觉得,那是有生命的东西,她把草帽像宠物般拥在胸怀。

他们原来的计划,是顺那山谷跋涉到最深处,据说那谷的尽头有更高更奇更美的瀑布,那里有开发出的农家院接待游客,在那里可以吃到若干特别的鲜鱼山蔬。但是,她提议改变行程,转而去他的老家,她说她想看掐辫子,甚至想学着掐辫子。他很高兴。他们交往并不久。这是他原来幻想过却不敢贸然提出的。是的,这个假期很长,他们完全来得及转换目的地。

她随他前往他的家乡。绝对距离并不远,却要先坐火车,慢车站票,熬过一夜,再换长途汽车,再换三轮摩托,车载的终点是一处大集,从那大集镇再徒步一小时,才到他家那个村子。确实无特点可言,就是不多的树,模样雷同的房舍,不甚整洁的村道,一种只能以农村命名的混合气息。


他把她引到自己家时,已经夕阳西下。一进院,不用他指点,她就看到好几个盆,有塑料盆、铝盆,还有一只陶盆,里面浸泡着大体等长的麦秸,散发出一种香臭之间的暧昧气息。他妈妈迎面出了屋,手臂上有几挂刚掐好的辫子,不是知道他们来了表示欢迎,她是地道的不速之客。他叫完“妈”就介绍说“这是我女朋友”,她赶忙称呼“大妈”。进屋以后又见到他奶奶。姐姐已经出嫁,但就在邻村,他说明天或许就会回来见面。奶奶坐在那里掐辫子,弄明白她的身份后咧开只剩几颗残牙的嘴无声地笑了好久。她随即听见院子里鸡在拍翅狂叫,她到门边往外看,是大妈在抓鸡。那只母鸡显然一贯得宠,万没想到今天风云突变,因此拼力挣扎,他知道她的心思,怕她跑出去拦阻,就站到她身边轻轻搂住她的腰,但是她懂得,大妈听见儿子把她介绍出来时,并没有什么强烈的表情,但是此刻她那满院抓鸡的肢体语言,把她面对意外之喜的满腔热情表达得淋漓尽致,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如此看重,并且以如此淳朴的形态表达出来,是她职场生活中不曾经历的。

晚饭后和大妈聊天,才知道如今四季都有人进村来收妇女们掐好的辫子,除了去做草帽,广东那边又有盘成“黄金条”的,没多久是下元节,祭祀亡魂,要给他们烧“黄金条”。她发现东厢柴草间堆了不少废弃的辫子,大妈悄悄告诉她,那都是奶奶掐的,老人手劲不够,掐不出合格的了,可是,掐了一辈子,喜呀悲呀什么心思都掐进去了,所以不告诉人家不收,还由着老人掐……她意识到这里的妇女掐辫子其实更具有超出换钱的生命意蕴,眼睛潮湿了。

他的爸爸是兽医,那天到外地出诊,第二天一早才回来。她和他一起站在院门外,远远看到那乡村兽医骑着自行车从白杨树下过来,她忽然想大声召唤:“爸爸!”

6.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他”介绍麦秸辫的收购价,并说“他”上大学的生活费全是家人“掐辫子”换来的,蕴含着“他”对亲人的感恩之情。
B.“她”在“他”家体验到了自己在职场生涯中未曾体验到的东西,不由得产生了对职场生活的厌倦。
C.文中说“平实之地也有平安之福”,表现出作者对城市和农村相反的情感态度。
D.“那只母鸡显然一贯得宠,万没想到今天风云突变,因此拼力挣扎”一句,用拟人手法描写母鸡被抓时的热闹场面,烘托了大妈的喜悦心情。
E.以“掐辫子”为题,点明了全文线索,凸显了浓郁的乡土气息。
7.文章以“捞草帽”的惊险场景开头,起到什么作用?
8.赏析倒数第二自然段中划线的语句。
9.你读完文本后有怎样的感悟?请用两个词语概括,并分别加以简要说明。
2016-11-18更新 | 330次组卷 | 3卷引用:2012-2013学年河北省邢台一中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苏秦始将连横说秦惠王曰:“以大王之贤,士民之众,车骑之用,兵法之教,可以并诸侯,吞天下,称帝而治。愿大王少留意,臣请奏其效。”秦王曰:“寡人闻之: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文章不成者,不可以诛罚,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政教不顺者,不可以烦大臣。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愿以异日。”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资用乏绝,去秦而归,形容枯槁,面目犁黑,状有愧色。归至家,妻不下纴,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苏秦喟叹曰:“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揣摩成,曰:“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矣。”于是说赵王于华屋之下,抵掌而谈,赵王大悦,封为武安君。受相印,革车百,锦绣千纯,白璧百双,黄金万镒,以随其后,约从散横以抑强秦。当秦之隆,黄金万镒为用,转毂连骑,炫熿于道,山东之国从风而服,使赵大重。将说楚王,路过洛阳,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妻侧目而视,倾耳而听。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苏秦曰:“嫂,何前倨而后卑也?”嫂曰:“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苏秦曰:“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厚,盖可忽乎哉?”

(节选自《战国策·秦策一》)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B.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C.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D.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连横,战国时期的外交策略,指六国分别与秦国结盟为东西向的联合。
B.“期年”与“期年之后,虽欲言”(《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期”字含义相同。
C.乘,古代一车两马为一乘。百乘一般指兵车一百辆,文中意在突出苏秦的显贵。
D.“谢”的含义丰富,其中之一为“道歉、谢罪”,文本中的“谢”字也是这个含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秦向秦王讲述连横之说时,应该是自信满满的,但秦王对他的主张并不感兴趣,委婉地拒绝了苏秦。
B.苏秦回到故乡,但家人并不欢迎他,甚至父母都不愿和他讲话,他认为这都是秦国的过错。
C.从秦国回来之后,苏秦没有意志消沉,他认为只有变得更强大,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才能出人头地。
D.等苏秦功成名就之后,除了妻子依然斜着眼睛表示不屑,其他家人对他的态度发生了极大的转变。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资用乏绝,去秦而归。
(2)当秦之隆,黄金万镒为用,转毂连骑,炫熿于道。
14.苏秦最终实现了自己封侯拜相的理想,请简要说明他能实现理想的原因。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贺新郎·用前韵再赋

辛弃疾

肘后俄生柳。叹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右手淋浪才有用,闲却持螯左手。谩赢得、伤今感旧。投阁先生惟寂寞,笑是非、不了身前后。持此语,问乌有。

青山幸自重重秀。问新来、萧萧木落,颇堪秋否。总被西风都瘦损,依旧千岩万岫。把万事、无言搔首。翁比渠侬人谁好,是我常、与我周旋久。宁作我,一杯酒。


【注】①此词作于辛弃疾罢居铅山瓢泉期间。②肘后俄生柳:喻世事变幻无常,典出《庄子·至乐篇》。柳:通“瘤”。③淋浪;指开怀畅饮。④毕卓嗜酒,以为一生持蟹畅饮,泡在酒池之中方是乐事。⑤投阁先生:即汉代扬雄,词人借指自己。⑥《世说新语·品藻》:“桓公少与殷侯齐名,常有竞心。桓问殷:‘卿何如我?’殷云:‘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
15.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开头两句,词人借用《庄子》中的典故,抒发了世事无常、人生失意之感。
B.上阕第三句,表达了词人只能手把蟹螯、借酒消愁来打发日子的无奈。
C.“投阁”句,化用扬雄的典故,抒发了人生中的是非曲直生前死后俱难了结的感慨。
D.上阕用典丰富,兼用夸张的表现手法,将词人内心的牢骚与愤懑表现得淋漓尽致。
16.下阕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抒发了哪些思想感情?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