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战国 > 屈原(约前340-约前278)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357 题号:17981044
阅读下列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越人歌

无名氏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

心几顽而不绝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九歌·湘夫人(节选)

屈原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

鸟何萃兮蘋中,罾何为兮木上。

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注释:①搴:拔,这里指划。②訾:说人坏话。③薠:草名,多生在秋季沼泽地。④佳:佳人,指湘夫人。⑤罾:鱼网
1.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越人歌》起首两句中自问“今夕何夕”“今日何日”,意蕴丰富。这种句式为后人所取,如张孝祥《念奴娇 过洞庭》中“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B.《越人歌》中“蒙羞”句,意在表达自己高洁的志向,绝不阿谀奉承,讨好王子,使自己蒙羞,从而受到后世的辱骂和诟病。
C.《湘夫人》的意象和语言,都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如“洞庭湖”“沅水”“蘋”“芷”等,皆是楚地常见风物;又如“兮”字,也是楚地常用的感叹词。
D.《湘夫人》善于把景物描写与情感抒发结合,构成一种情景交融的境界。如“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秋风缓缓吹拂,湖水娓娓起波,无一不蕴含着丰富的情感。
2.请任选角度比较《越人歌》与《湘夫人》中划线句艺术手法上的异同。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离骚》中,诗人采用了哪些意象描写自己?体会这些意象的含意。
2019-03-03更新 | 38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涉江

屈原

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被明月兮珮宝璐,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驾青虬兮骖白螭,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登昆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同光。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旦余济乎江湘。

乘鄂渚而反顾兮,欸秋冬之绪风。步余马兮山皋,邸余车兮方林。乘舲船余上沅兮,齐吴榜以击汰。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疑滞。朝发枉陼兮,夕宿辰阳。苟余心其端直兮,虽僻远之何伤。

入溆浦余傻佪兮,迷不知吾所如。深林杳以冥冥兮,猿狖之所居。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而承宇。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

接舆髡首兮,桑扈臝行。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伍子逢殃兮,比干菹醢。与前世而皆然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乱曰:鸾鸟凤皇,日以远兮。燕雀乌鹊,巢堂坛兮。露申辛夷,死林薄兮。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阴阳易位,时不当兮。怀信侘傺,忽乎吾将行兮!

1.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人自幼对“奇服”的喜好,表明诗人标新立异、特立独行,象征他洁身自好的品质。
B.“南夷”这里指楚国,“莫吾知”表明当时没有人理解诗人,诗人因此感到悲哀,于是决定涉江。
C.登上鄂渚之后,诗人回头遥望国都,秋冬的寒风让他内心伤感,于是发出了长长的叹息之声。
D.结尾处,诗人认为自己的内心是正直的,无论被流放到哪里,都不会改变志向,表明了他对理想和操守的坚持。
2.诗中“重华”是指古代贤君虞舜的名字。诗人为什么要与重华游仙宫?
3.最后一段,是对全诗内容的总结,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018-11-26更新 | 66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屈原《涉江》中的节选部分,完成题目。

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被明月兮佩宝璐。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驾青虬兮骖白螭,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同光。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旦余济乎江湘。

乘鄂渚而反顾兮,欸秋冬之绪风。步余马兮山皋,邸余车兮方林。乘舲船余上沅兮,齐吴榜以击汰。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疑滞。朝发枉渚兮,夕宿辰阳。苟余心其端直兮,虽僻远之何伤。

【注】①疑滞:即“凝滞”,停滞不前。

1.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自幼对“奇服”的喜好,表明诗人标新立异特立独行,象征他洁身自好的品质。
B.“南夷”在这里指楚国,“莫吾知”表明当时没有人理解诗认,诗人因此感到悲哀,于是决定涉江。
C.登上鄂渚之后,诗人回头遥望国都,秋冬的寒风让他内心伤感,于是发出了长长的叹息之声。
D.结尾处,诗人认为,自己的内心是正直的,无论被流放到哪里,都不会有改变,表明了他对理想和操守的坚持。
2.节选部分中哪些诗句写出了诗人内心与黑暗现实的矛盾?哪些诗句写出了诗人坚持崇高的理想?
3.结合《离骚》的内容,联系你对屈原的认识,理解“驾青虬”“骖白螭”“游瑶圃”“食玉英”这些情景反映的内容。
2019-12-27更新 | 9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