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 体裁 > 史传文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43 题号:1801825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明道二年七月,先是右司谏范仲淹以江、淮、京东灾伤,请使循行,未报。仲淹请间,曰:“宫掖中半日不食,当如何?今数路艰食,安可不恤!”甲申,命仲淹安抚江、淮,所至开仓廪,赈乏绝,禁淫祀,奏蠲庐、舒折役茶,江东丁口盐钱。饥民有食乌昧草者,撷草御,请示六宫贵戚,以戒侈心。又陈八事,上嘉纳之。十二月,丙申,帝谓辅臣曰:“朕退朝,凡天下之奏必亲览。”吕夷简曰:“小事皆听览,恐非所以养圣神。”帝曰:“朕承先帝之托,万几之重,敢自泰乎!”又曰:“朕日膳不欲珍美,衣服多以缯缣,屡经浣濯,宫人或以为笑。”夷简因称盛德。帝曰:“偶与卿等言之,非欲闻于外,嫌近名耳。”八月庚午,上谓宰臣张士逊曰:“帝王之明在择人,辨邪正,则天下无不治矣。”士逊对曰:“知人则哲,惟帝其难之。若选用得材,又邪正分别,尧舜不易此道也。”十月庚寅,有劝上以收揽权柄,凡事皆从中出,勿令人臣弄威福。上曰:“卿言固善然措置天下事正不欲专从朕出若自朕出皆是则可有一不然难以遽改不若付之公议令宰相行之行之而天下不以为便,则台谏公言其失,改之为易。”

赞曰:仁宗恭俭仁恕,出于天性,一遇水旱,或密祷禁庭,或跣立殿下。有司请以玉清旧地为御苑,帝曰:“吾奉先帝苑囿,犹以为广,何以是为?”宫中夜饥,思膳烧羊,戒勿宣索,恐膳夫自此戕贼物命,以不时之须。大辟疑者,皆令上谳,岁常活千余。吏部选人,一坐失入死罪,皆终身不迁。君臣上下恻怛之心,忠厚之政,有以培壅宋三百余年之基。《传》曰:“为人君,止于仁。”帝诚无愧焉。

(节选自《唐宋通鉴纪事本末卷三十》,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卿言固善/然措置天下/事正不欲专从朕出/若自朕出皆是/则可有一/不然难以遽改/不若付之公议/令宰相行之/
B.卿言固善/然措置天下事/正不欲专从朕出/若自朕出皆是/则可有一/不然难以遽改/不若付之/公议令宰相行之/
C.卿言固善/然措置天下/事正不欲专从朕出/若自朕出/皆是则可/有一不然/难以遽改/不若付之/公议令宰相行之/
D.卿言固善/然措置天下事/正不欲专从朕出/若自朕出/皆是则可/有一不然/难以遽改/不若付之公议/令宰相行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请遣使循行”与“便可速遣之”(《孔雀东南飞》)两句中的“遣”含义不同。
B.“撷草进御”与“时时而间进”(《邹忌讽齐王纳谏》)两句中的“进”含义相同。
C.“台谏”是唐宋时专司纠弹的御史(台官),职掌建言的给事中(谏官)的合称。
D.“以备不时之须”与“圣心备焉”(《劝学》)两句中的“备”含义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仁宗体恤百姓疾苦,江、淮、京东遭遇灾害时,同意范仲淹的请求,让他到灾区赈灾,并采纳了范仲淹八条减免租税的建议。
B.宋仁宗忧勤国事又厉行节俭,每次退朝后,亲自批阅奏章,不敢懈怠。衣食简朴,夜晚饥饿想吃烧羊,也告诫自己不要索求。
C.宋仁宗认为明君要善于选拔人才,明辨忠邪,并且施行政令一定要让天下人都认为适宜,没有听取臣子让其独揽大权的谏言。
D.宋仁宗心怀敬畏,爱惜民力。在遭遇水灾旱灾时,在宫中光脚祷告,拒绝扩大御苑,穿着洗过多次的旧衣,体现了仁爱之心。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宫掖中半日不食,当如何?今数路艰食,安可不恤!
②吏部选人,一坐失入死罪,皆终身不迁。
【知识点】 史传文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温纯,字景文,三原人。嘉靖四十四年进士。屡迁兵科都给事中。陷广东广海卫,大杀掠而去。总兵刘焘以战却闻,纯劾焘欺罔。时方召焘督京营,遂置不问。黔国沐朝弼有罪,诏许其子袭爵。纯言事未竟,不当遽袭。中官陈洪请封其父母,纯执不可。言官李已、石星获谴,疏救之。俺答请贡市,高拱定议许之。纯以为弛边备,非中国利。出为湖广参政,引疾归。召为左都御史。矿税使四出,有司逮系累累,纯极论其害,请尽释之,不报。已,诸阉益横,所至剽夺,污人妇女。四方无赖奸人蜂起言利,帝并欣然纳之,远近骇震。纯言:“利归群小,害贻国家。乞尽捕诸奸人,付臣等行法,而亟撤税监之害民者。”亦不报。中外争请罢矿税,帝悉置不省。纯等忧惧不知所出,乃倡诸大臣伏阙泣请。帝震怒,问谁倡者,对曰:“都御史臣纯。”帝为霁威,遣人慰谕曰:“疏且下。”乃退。已而卒不行。广东李凤等以矿税激民变,纯又抗言:“税使窃弄陛下威福以十计,参随凭藉税使声势以百计。生灵困于水旱,既嚣然丧其乐生之心,安能复胜此千万虎狼耶!”御史于永清按陕西贪,惧纯举奏,与都给事中姚文蔚比而倾纯。纯不胜愤,上疏尽发永清交构状,语侵首辅沈一贯。一贯等疏辨。帝为下永清、文蔚二疏,而纯劾疏留不下。纯益愤三疏论之因力丐罢乃谪水清纯遂与一贯忤纯求去章二十上杜门者九阅月帝雅重纯,谕留之。纯不得已,强起视事。纯清白奉公。五主南北考察,澄汰悉当。肃百僚,振风纪,时称名臣。卒,少保。天启初,追谥恭毅。

(选自《明史·温纯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纯益愤/三疏论之/因力丐罢/乃谪永清/纯遂与一贯忤/纯求去/章二十上/杜门者九阅月
B.纯益愤/三疏论之/因力丐罢乃/谪永清/纯遂与一贯忤/纯求去章/二十上/杜门者九阅月
C.纯益愤三/疏论之/因力丐罢/乃谪永清/纯遂与一贯/忤纯求去/章二十上/杜门者九阅月
D.纯益愤/三疏论之因力/丐罢乃谪永清/纯遂与一贯/忤纯求去/章二十上/杜门者九阅月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倭,文中指倭寇。指14至16世纪骚扰劫掠朝鲜和我国沿海的日本海盗。
B.公,文中指爵位。我国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C.赠,文中指赠官,指给活着的或死去的官吏或其父祖封官爵。
D.中国,文中指中原,包括河南、山东、河北、山西等省的部分地区。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温纯为官刚正。他考中进士步入仕途,曾弹劾刘焘谎报军情,指出不应当仓促封沐朝弼之子上奏疏解救谏官李巳、石星。
B.温纯反对危害百姓和逐利的行为。他请求释放有关官员滥抓的人;皇帝接受谋利之法,他反对这事却没有得到皇帝支持。
C.温纯尽职奉公。他处理政务很得当,有名声;于永清与姚文蔚勾结排挤他,他上疏揭发于永清与姚文蔚的亭,并得罪了沈一贯。
D.温纯忧虑国事。因矿税的事,他提议大臣到宫殿哭泣请求,惹怒皇帝,皇帝知道他是倡议者后而息怒,答应了他们的请求。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乞尽捕诸奸人,付臣等行法,而亟撤税监之害民者。
(2)帝雅重纯,谕留之。纯不得已,强起视事。
2019-09-06更新 | 66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苏轼,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嘉佑二年,试礼部。方时文磔裂诡异之弊胜,主司欧阳修思有以救之,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欲擢冠多士,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复以《春秋》对义居第一。殿试中乙科。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闻者始哗不厌,久乃信服。

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雨日夜不止,城不沈者三版。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初,祖宗时,差役行久生弊。王安石相神宗,改为免役。司马光为相,知免役之害,不知其利,欲复差役,轼曰:“差役、免役,各有利害。免役之害,掊敛民财,敛聚于上而下有钱荒之患。差役之害,民常在官,不得专力于农,而贪吏猾胥得缘为奸。此二害轻重,盖略等矣。”光不以为然。轼又陈于政事堂,光忿然。轼曰:“昔韩魏公刺陕西义勇,公为谏官,争之甚力,韩公不乐,公亦不顾。轼昔闻公道其详,岂今日作相,不许轼尽言耶?”光笑之。

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

轼与弟辙,师父洵为文,既而得之于天。虽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

自为举子至出入侍从,必以爱君为本,忠规谠论,挺挺大节,群臣无出其右。但为小人忌恶挤排,不使安于朝廷之上。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
B.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
C.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
D.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又叫“表字”,是除本名外另取一个与本名有所关联的名字。古人在称呼他人方面很讲究,直呼其名,只限于长辈,一般人,尤其是同辈和属下,只许称尊长的字。
B.汉族自古就有成人礼仪,男孩子的叫做“冠礼”,在20岁的时候举行,女孩子的叫做“笄礼”,在15岁的时候举行。
C.徙,表调动官职,和“徙”一样表调动官职的词还有调、迁、改、转、授、补、出、拜等。
D.免役法又名“募役法”,“雇役法”,是宋代王安石新法之一。免役法是对宋初定下的的差役法的改革,把原来按照主户户等轮充差役的办法改为当役者交纳役钱,州县政府出钱募人应役。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欧阳修主持礼部科举时看到苏轼的《刑赏忠厚论》这篇文章时,又惊又喜,想评为第一,但又怀疑可能是自己的学生曾巩所作,于是最终只评为第二名。
B.徐州城将要被洪水冲毁,苏轼让百姓出城躲避洪水,自己身先士卒,率领守军筑堤抗洪,最终保住了徐州城。
C.苏轼在政事堂陈述自己的观点,司马光很愤怒。苏轼就以司马光当年做谏官与韩魏公力争的事例讽谏司马光。
D.苏轼以爱戴君王为根本,言论忠心耿直,节操正直无畏,只是他被小人嫉妒和排挤,使得他不能安然在朝廷中任职。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⑵差役之害,民常在官,不得专力于农,而贪吏猾胥得缘为奸。
2019-01-02更新 | 30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左宗棠,字季高,湖南湘阴人。道光十二年举人,三试礼部不第,遂绝意仕进,究心舆地、兵法。喜为壮语惊众,名在公卿间。尝以诸葛亮自比,人目其狂也。胡林翼称之,谓横览九州,更无才出其右者。咸丰初,广西盗起,张亮基巡抚湖南,礼不就。林翼敦劝之,乃出。叙守长沙功,由知县擢同知直隶州。亮基移抚山东,宗棠归隐梓木洞。骆秉章至湖南,复以计劫之出佐军务,倚之如左右手。

宗棠用兵善审机,不常其方略。筹西事,尤以节兵裕饷为本谋。始西征,虑各行省协助饷不时至,请一借贷外国。沈葆桢尼其议,诏曰:宗棠以西事自任,国家何惜千万金。为拨款五百万敕自借外国债五百万出塞凡二十月而新疆南北城尽复者馈运饶给之力也初议西事主兴屯田闻者迂之。及观宗棠奏论关内外旧屯之弊,以谓挂名兵籍,不得更事农,宜画兵农为二,简精壮为兵,散愿弱使屯垦,然后人服其老谋。既入,赐紫禁城骑马,使内侍二人扶掖上殿,授军机大臣,兼值译署。国家承平久,武备弛不振,而海外诸国争言富强,虽中国屡平大难,彼犹私议以为脆弱也。及宗棠平帕夏,外国乃稍稍传说之。

宗棠为人多智略,内行甚笃,刚峻自天性。穆宗尝戒其褊衷。始未出,与国藩、林翼交,气陵二人出其上。中兴诸将帅,大率国籓所荐起,虽贵,皆尊事国籓。宗棠独与抗行,不少屈,趣舍时合时不合。国藩以学问自敛抑,议外交常持和节;宗棠锋颖凛凛向敌矣,士论以此益附之。然好自矜伐,故出其门者,成德达材不及国籓之盛。

论曰:“宗棠事功著矣,其志行忠介,亦有过人。廉不言贫,勤不言劳。待将士以诚信相感。善于治民,每克一地,招徕抚绥,众至如归。”论者谓宗棠有霸才,而治民则以王道行之,信哉。

(选自《清史稿列传一百九十九》,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为拨款五百万敕/自借外国债五百万/出塞凡二十月/而新疆南北城尽复者/馈运饶给之力也/初议西事/主兴屯田/闻者迂之/
B.为拨款五百万/敕自借外国债五百万/出塞凡二十月/而新疆南北城尽复者/馈运饶给之力也/初议西事/主兴屯田/闻者迂之/
C.为拨款五百万/敕自借外国债五百万/出塞凡二十月/而新疆南北城/尽复者馈运饶给之力也/初议西事主/兴屯田/闻者迂之/
D.为拨款五百万敕/自借外国债五百万/出塞凡二十月/而新疆南北城/尽复者馈运饶给之力也/初议西事主/兴屯田/闻者迂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征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主要包括征聘和辟除两种方式,公府、州郡官府征召称“征”,皇帝征召称“辟”。
B.同知,明清时期的官名。同知为知府的副职,正五品,因事而设,每府设一二人,无定员,负责分掌地方盐、粮等事务。
C.觐,古代宾礼之一,最早为周代诸侯朝见天子的礼制。春见曰朝,秋见曰觐,春秋两季朝见天子,合称为朝觐。
D.军机大臣,雍正朝始设,其具体职责为每日晋见皇帝,协助处理折奏,参议大政并承皇帝旨意撰拟谕旨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左宗棠才华横溢,声名卓著。他早年虽失意科举,但仍决心入仕,后幸得到张亮基、骆秉章等朝廷官员的赏识和礼遇。
B.左宗棠运筹帷幄,深谋远虑。西征伊始,他担心协助军饷不能按时抵达,遂请求向外国寻求借贷,此建议遭沈葆桢反对,后幸得皇帝下诏许可。
C.左宗棠抵御外侮,尽忠报国。他率部出塞一年有余,全线收复新疆南北各城,有力地维护了领土的完整和祖国的尊严。
D.左宗棠诚信待兵,爱民如子。他每攻占一处,都会招安抚慰当地百姓,令其不至有流离失所之感。有论者褒扬左宗棠既有霸才,又深谙仁道。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胡林翼称之,谓横览九州,更无才出其右者。
(2)宗棠独与抗行,不少屈,趣舍时合时不合。
5.有一次曾国藩曾作一语调侃左宗棠:“季子敢言高,与吾意见大相左。”左宗棠因而对下联道:“藩臣徒误国,问伊经济有何曾?”结合第3段对左、曾二人的描叙,说说这副对联妙在哪里。
2023-09-07更新 | 3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