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 体裁 > 杂记文 > 杂记(山川、景物、人事记)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11 题号:1807747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游千山记

程启充

千山在辽阳城南六十里,秀峰叠嶂,绵亘数百里。东引瓯脱,南抱辽阳,蓊郁而时有佳气。予丙申迁盖州,道出辽阳,乃与同志徐、刘二子游焉。

南折入山,数里,抵祖越寺。路颇峻,稍憩于寺之禅堂,乃登万佛阁。阁在山半,缘崖旋转,越飞梁而入。凭栏四望,天风泠然,因宿于寺。时戊子日也,循东山,望螺峰,附太极石,入岩涧。俯看万佛阁,已在下方矣。自一览亭迤西而北,入龙泉寺。晡时,往香岩寺,乱溪而东,岩壑窈窕。

明晨,寺僧设斋,乃行,憩大树下。人境空寂翛然,有遗世之想。东峰危险,徐、刘二子浮白引满,其间适有吹者,声振林樾,闻之愀然。自龙泉至此,二十余里,陡绝洿陷,悬崖怪石,后先相倚,抚孤山,瞰深壑,奇花异卉,杂然如绣。

翼日,晴霁,登中峰,顾瞻京国,远眺荒徼,山海混茫无际。数息,抵仙人台,峭壁断崖,北隅以木梯登望之,股栗。健者匍匐而上,有石枰,九仙环弈焉。自仙人台寻中会寺,入溪,穿石,荆棘塞路,不可杖,径仅容双趾。以匹布缚胸使人从后挽之扶滕侧足盘跚而步危甚刘子先之徐子与余相去数步,摘山花以诗赠余,余亦倚声和之。坐石上,一老进麦饼。值饥,食之厌,问其姓氏,笑而不答,乃至寺。行几二十里,因惫,坐僧房。久之,乃自中会反祖越。

回望诸峰,如在天上矣。兹山之胜,弘润秀丽,磅礴盘结,不可殚述。使在中州,当与五岳等;僻在东隅,高人、游士罕至焉。物理之幸不幸,何如也?昔柳州山水以子厚显,予之劣陋,弗克传其胜,姑撮其大概如此。

(选自《古今图书集成·山川典》,有删改)

[注] ①程启充:明代正德进士,曾任御史、江西按察使,后被人诬告,贬戍抚顺、盖州等处十六年。②瓯脱:泛指边界。③浮白:满饮。

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以匹布缚胸/使人从后挽之扶滕/侧足盘跚/而步危甚/刘子先之徐子/与余相去数步
B.以匹布缚胸/使人从后挽之/扶滕侧足/盘跚而步/危甚/刘子先之/徐子与余相去数步
C.以匹布缚胸使人/从后挽之/扶滕侧足/盘跚而步/危甚/刘子先之徐子/与余相去数步
D.以匹布缚胸使人/从后挽之扶滕/侧足盘跚/而步危甚/刘子先之/徐子与余相去数步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游记:顾名思义,指记述游览经历的文章。游记有带议论色彩的,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有带科学色彩的,如郦道元的《三峡》;有带抒情色彩的,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丰乐亭记》、袁宏道的《满井游记》。
B.晡时:古时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于现在的两小时。晡时即申时,申时指下午三时整至下午五时整。
C.笳:中国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吹奏乐器,似笛,通常称“胡笳”,在汉时流行于塞北和西域游牧民族中,善于表现凄怆、哀怨的情感,富有悠远的穿透力,很符合那些边远游牧民族英勇剽悍的个性及牧马吹奏的特色。
D.五岳: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是古代民间山神崇拜、五行观念和帝王巡猎封禅相结合的产物,并成为我国著名的宗教圣地,如北岳嵩山有著名的少林寺。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千山毗邻辽阳城,地处边界,山中草木繁盛,作者携下属徐、刘二人取道辽阳上山。
B.位于龙泉寺的万佛阁,从半山腾空而出,气势磅礴,游人凭栏远望,顿觉寒风四起。
C.作者用移步换景的手法,描述游览千山的全过程,突出了千山“险峻秀丽”的特点。
D.作者运用平实质朴的笔法,细致地描绘了千山的自然之美,抒发了个人的豪情壮志。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其间适有吹笳者,声振林樾,闻之愀然。
②使在中州,当与五岳等;僻在东隅,高人、游士罕至焉。
5.作者在文末举五岳相比千山,有何深意?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孟子·尽心上》)


【注】①难为水:难以被其他水所吸引。②观其澜:观看它壮阔的波澜。③日月有明,容光必照:太阳月亮有光辉,连一个小缝隙都可以照到。④盈科:把坑坑洼洼填满。⑤成章:《说文》解释,“乐竟为一章。”由此引申,指事物达到一定阶段或有一定规模。
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登上东山和泰山,就改变了对鲁国和天下的看法,可见站在什么高度就会什么看法。
B.圣人的言论远远超过一般的学问,因而在圣人门下学习过的人,便难以被其他言论所吸引了。
C.孟子以太阳和月亮为喻,说明圣人的精神影响着他的学生以及周围的每一个人。
D.孟子以为,事物要达到一定的高度或者一定的境界,需要有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
2.孟子说的“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样的学习道理?
2010-08-03更新 | 544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国语》两个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孔丘非难季康子以田赋

季康子欲以田赋,使冉有访仲尼。仲尼不对,私于冉有曰:“求来!不闻乎?先王制土,籍田以力,而砥其远迩;赋里以入,而量其有无;任力以夫,而议其老幼。于是乎有鳏寡孤疾有军旅之出则征之无则已。其岁,收田一井,出稯禾、秉芻、缶米,不是过也。先王以为是。若子季孙欲其法也,则有周公之籍矣;若欲犯法,则苟而赋,又何访焉!”

   公父文伯卒其母戒其妾

公父文伯卒,其母戒其妾曰:“吾闻之:好内,女死之;好外,士死之。今吾子夭死,吾其以好内闻也。二三妇之辱共先者祀,请无瘠色,无洵涕,搯膺,无忧容,有降服,无加服。从礼而静,是吾子也。”仲尼闻之曰:“女知莫若妇,男知莫若夫。公父氏之妇智也夫!欲明其子之令德。”


【注释】①冉有,名求,孔子学生,季康子家臣。②籍田以力:以劳力收田税。砥:平,均衡。③赋里以入:按照收入征收商税。④任力以夫:以男丁数分派劳役。⑤稯、秉、缶,都是计量单位。⑥其岁,指战时。⑦好内,宠爱妻妄。⑧瘠,指悲伤憔悴。洵涕:默默流泪。搯膺:捶胸。⑨降服,丧服要降等。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不闻乎(          )
(2)吾其以好内闻也(          )
2.为下列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使冉有访仲尼(     
A.各个B.之于C.之乎D.这件事
3.为下列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吾子也(     
A.遵照B.尊重C.明亮D.彰显
4.把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女知莫若妇,男知莫若夫。公父氏之妇智也夫!欲明其子之令德。
5.找出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     
A.于是乎有鳏寡孤疾/有军旅之出则征之/无则已。
B.于是乎有鳏寡孤疾/有军旅之出/则征之无则已。
C.于是乎有鳏寡/孤疾有军旅之出/则征之无/则已。
D.于是乎有鰥寡/孤疾有军旅之/出则征之/无则已。
6.分析孔子一开始“不对”,随后却又对冉有说出一番话的原因。
7.从孔子对季康子与公父文伯之母的褒贬中,概括孔子的思想。
2022-12-27更新 | 153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初四日。十五里,至汤口。五里,至汤寺,浴于汤池。扶杖望硃砂而登。十里,上黄泥冈向时云里诸峰渐渐透出亦渐渐落吾杖底转入石门越天都之胁而下则天都莲花二顶俱秀出天半 路旁一岐东上,乃昔所未至者,遂前趋直上,几达天都侧。复北上,行石罅中,石峰片片夹起,路宛转石间,塞者凿之,陡者级之,断者架木通之,悬者植梯接之。下瞰峭壑阴森,枫松相间,五色纷披,灿若图绣。因念黄山当生平奇览,而有奇若此,前未一探,兹游快且愧矣。时夫仆俱阻险行后,余亦停弗上,乃一路奇景,不觉引余独往。既登峰头,一庵翼然,为文殊院,亦余昔年欲登未登者。左天都,右莲花,背倚玉屏风。两峰秀色,俱可手揽。四顾奇峰错列,众壑纵横,真黄山绝胜处!非再至,焉知其奇若此?游僧澄源至,兴甚勇。时已过午,奴辈适至。立庵前,指点两峰,庵僧谓:天都虽近而无路,莲花可登而路遥,只宜近盼天都,明日登莲顶。余不从,决意游天都,挟澄源、奴子,仍下峡路。至天都侧,从流石蛇行而上,攀草牵棘,石块丛起则历块,石崖侧削则援崖,每至手足无可着处,澄源必先登垂接。每念上既如此,下何以堪?终亦不顾。历险数次,遂达峰顶。惟一石顶,壁起犹数十丈。澄源寻视其侧,得级,挟予以登。万峰无不下伏,独莲花与抗耳。时浓雾半作半止,每一阵至,则对面不见。眺莲花诸峰,多在雾中。独上天都,予至其前,则雾徙于后;予越其右,则雾出于左。其松犹有曲挺纵横者;柏虽大干如臂,无不平贴石上如苔藓然。山高风巨,雾气去来无定,下盼诸峰,时出为碧峤,时没为银海。再眺山下,则日光晶晶,别一区宇也。日渐暮,遂前其足,手向后据地,坐而下脱,至险绝处,澄源并肩手相接。度险下至山坳,暝色已合,复从峡度栈以上,止文殊院。

(节选自徐霞客《游黄山后记》)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上黄泥冈/向时云里诸峰渐渐透出/亦渐渐落吾杖底/转入石门越天都之胁/而下则天都/莲花二顶/俱秀出天半/
B.上黄泥冈/向时云里诸峰渐渐透出/亦渐渐落吾杖底/转入石门/越天都之胁而下/则天都/莲花二顶/俱秀出天半/
C.上黄泥冈/向时云里诸峰渐渐透出/亦渐渐落/吾杖底转入石门/越天都之胁而下/则天都/莲花/二顶俱秀出天半/
D.上黄泥冈/向时云里诸峰渐渐透出/亦渐渐落/吾杖底转入石门/越天都之胁而下/则天都/莲花二顶/俱秀出天半/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庵,本义是不对外开放的房屋,引申为小庙。这里的意思是尼姑居住的寺庙。
B.黄山,中国最著名的山岳之一,古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之说。
C.文殊,即文殊菩萨,略称“文殊”,意为“妙德”“妙吉祥”等。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
D.游僧,即游方僧,四方云游的和尚。僧人有“禅师”“浮屠”“比丘”等诸多别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是徐霞客初四这一天游览黄山的日记,主要写作者登山过程中所见奇景。
B.作者再游览黄山既痛快又惭愧,痛快是因见到许多奇景,惭愧是因上次没见到。
C.作者攀上天都峰后,见到了更加奇异的景象。浓雾忽起忽止,柏如苔藓一般。
D.仆役惧险行后,作者独登峰头;庵僧劝说明天再登天都峰,作者决意立刻攀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塞者凿之,陡者级之,断者架木通之,悬者植梯接之。
(2)四顾奇峰错列,众壑纵横,真黄山绝胜处!非再至,焉知其奇若此?
5.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以“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衬托天姥山的高峻,请从本文找出运用这种写法突出黄山“高”的描写并简要分析。
2022-07-20更新 | 6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