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古代诗歌阅读 > 诗词曲常见题材 > 写景抒情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40 题号:18137503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梅龙图公仪知杭州

欧阳修

万室东南富且繁,羡君风力有余闲。

渔樵人乐江湖外,谈笑诗成樽俎【注】间。

日暖梨花催美酒,天寒桂子落空山。

邮筒不绝如飞翼,莫惜新篇屡往还。


【注】樽俎:古代盛酒食的器具。后常代称宴席。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盛赞朋友要去的地方,并以“羡”字表达对朋友能力与才华的赞美。
B.颔联实写送别时眼前所见,渔樵人乐享民生,朋友相约诗酒谈笑言欢。
C.尾联先以比喻写对书信频繁往来的期待,再写对朋友多寄送新写诗作的希望。
D.虽写送别,本诗却全无愁情而一派轻松欢悦,语言细腻传神,格调清新。
2.本诗的颈联和崔颢《黄鹤楼》的颈联“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在写法上有什么异同?请结合诗句加以赏析。
【知识点】 写景抒情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词,按要求回答。

八声甘州·寄参寥子

苏轼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

记取西湖西畔,正春山好处,空翠烟霏。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约它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


【注】①谢公:即谢安,东晋名士、宰相,早年曾隐居京山。据《晋书·谢安传》载,谢安东山再起后,时时不忘归隐,但终究还是病逝于西州门。羊昙素为谢所重,谢死后,一次醉中无意走过西州门,觉而大哭而去。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上片起势不凡,以钱塘江喻人世的聚散离合,充分表现了词人的豪情。
B.“斜晖”一句,一则承上“潮归”,二则此景与离情相结合,以天地和自然万物的无情,衬托人之有情。
C.“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既写出了作者泯灭机心,无意功名,达到达观超旷、淡泊宁静的心境,也表达了作者无人理解的苦闷之情。
D.从上片写钱塘江景,到下片写西湖湖景,南江北湖,记述了他与参寥在杭州的游赏活动。
(2)“西湖西畔,正春山好处,空翠烟霏”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3)请简要概括词的下片蕴含了词人哪些思想感情?
2021-11-16更新 | 389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完成下面小题。

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需独沾衣

水调歌头

宋·朱熹

隐括杜牧之齐山诗

江水浸云影,鸿雁欲南飞。携壶结客何处?空翠渺烟霏。尘世难逢一笑,况有紫萸黄菊,堪插满头归。风景今朝是,身世昔人非。

酬佳节,须酩酊,莫相违。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无尽今来古往,多少春花秋月,那更有危机。与问牛山客,何必独沾衣。


【注】①牛山何需独沾衣:齐景公游览牛山(牛山在今山东临淄),北望国都临淄城流着眼泪说,国都真美!我为何随时光流逝离开国都呢?②隐括:依某种文体原有的内容辞句改写成另一种体裁。
1.下列对上面两首诗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诗通过“涵”字将一派秋光摄入眼底,诗人从碧波如画的清溪中,见到了徘徊其中的天光云影。
B.杜诗“翠微”使用了借喻的手法,写出了齐山山色的美丽,表露出诗人对眼前景物的愉悦感受。
C.朱词“携壶结客何处?空翠渺烟霏”采用设问,答语纯然景语,山色空翠,烟霏缥缈,意境空灵。
D.朱熹认为平时身居尘世难逢开口一笑;今日投入大自然笑逐颜开,应该将菊花插满头,尽兴而归。
2.两首诗词均引用了“牛山沾衣”的典故,请结合文本分析其表达效果的异与同。
2023-01-24更新 | 103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圻,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注】①坼(chè):分裂。②乾坤:指日月。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凭轩远眺,想到个人之悲和国事之伤,不禁心生感慨。
B.颔联由喜悦之心观赏洞庭湖,描绘了它分断吴楚、吐纳日月之景,气象极其恢宏。
C.颈联写诗人长期浮舟江上,与亲朋隔绝,无一消息;老病缠身,孤身飘零的窘境。
D.尾联空间上的对列呼应了首联时间的上对举,都用由远及近的写实手法,引发联想。
2.结合全诗,请概括“凭轩涕泗流”一句蕴含了哪些情感。
2022-06-18更新 | 19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