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南宋 > 陆游(1125-1207)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247 题号:1817685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猎罢夜饮示独孤生(其二)

陆游

关辅何时一战收,蜀郊且复猎清秋。

洗空狡穴银头鹘,突过重城玉腕骝

贼势已衰真大庆,士心未振尚私忧。

一樽共讲平戎策,勿为飞鸢念少游


【注】①玉腕骝,骏马名。②语出《后汉书·马援传》,马援从弟少游曾劝说马援:读书人一生但求衣食丰足,乘坐短毂车,做一个郡吏,也就可以了;再想求得更多,只是自找苦吃。马援南征时,身在沼泽迷雾之中,强敌未灭,毒气熏蒸,见到天上飞鹰掉入水中,想到从弟的劝告,心有戚戚。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以疑问起笔,表现诗人对时局的关切,又以“蜀郊”“清秋”点明出猎的地点和时令。
B.颔联写壮观的出猎场面,表现了出猎者威武豪迈的气概,暗含报效朝廷、北伐杀敌之意。
C.颈联对仗工整,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敌寇势力衰微的庆贺,对我方士气低靡的担忧。
D.全诗写诗人出猎归来,豪情满怀,表示自己已经得到朝廷重用,立志抗金,驱逐侵略者。
2.本诗与苏轼词作《江城子·密州出猎》题材相近,词的下片“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与本诗尾联都运用了典故。请分析两首诗歌在典故运用上有何不同?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识愧

陆游

几年羸疾卧家山,牧竖樵夫日往还。

至论本求编简上,忠言乃在里闾间。

私忧骄虏心常折,念报明时涕每潸。

寸禄不沾能及此,细听只益厚吾颜。


【注】①本诗原有题注:“路逢野老共语,归舍赋此诗。”野老:村野的老百姓,农夫。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题注平实质朴,交代了诗歌写作的具体背景,即诗人路遇野老,听其言有感而作。
B.诗歌从日常家居生活聊起,说这几年诗人体弱多病、闲居在家,时常与田夫野老来往。
C.“骄”既刻画了敌人的骄横,也透露出朝廷的昏庸;“虏”流露出野老对敌人的蔑视。
D.尾联表达了对具有家国情怀、对敌有斗争精神但不能获取“寸禄”的野老的遗憾之情。
2.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颔联的丰富意蕴。
2021-07-22更新 | 77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诗歌,按要求作答。

登剑南西川门感怀

(南宋)陆游

自古高楼伤客情,更堪万里望吴京

故人不见暮云合,客子欲归春水生。

瘴疠连年须药石,退藏无地著柴荆。

诸公勉书平戎策,投老深思看太平。

注:①剑南西川:唐藩镇名,治所在今成都市。②吴京:南京。③投老:垂老,临老。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句点题,交代了地点、作者的身份处境,“伤客情”为全诗奠定了悲凉的感情基调。
B.“吴京”一词运用借代手法,明写眺望古都南京,实则表达对于南宋朝廷的牵挂与担忧。
C.颈联记叙了诗人生活的环境和自身的状态,叙述中透露着感伤和无奈。
D.尾联中“诸公”劝诗人应努力为恢复中原献策,写出诸公虽垂老却依旧渴望太平的心情。
(2)颔联中“合”“生”两字生动传神,请简要分析。
(3)请结合文本概括诗人抒发了哪些所感之怀。
2023-04-26更新 | 333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新夏感事

陆游

百花过尽绿阴成,漠漠炉香睡晚晴。病起兼旬疏把酒,山深四月始闻莺。

近传下诏通言路,已卜余年见太平。圣主不忘初政美,小儒唯有涕纵横。

注:①此诗作于孝宗即位之初,隆兴元年夏(公元1163年),时诗人自临安返山阴故里,借居云门寺。②兼旬,二十来天。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立夏之时的景物之新,此时已是百花已谢尽而绿树成荫,满眼一片新绿,故作者称其为新夏,既写所见之景,也写内心新的感受和感悟。
B.颔联二句分承“睡晚晴”与“绿阴成”,写诗人因生病已久,所以才在立夏时的四月第一次听到黄鹂的叫声。
C.颈联转叙时事,点明“感事”:上句指孝宗即位之初,下诏求直言事;下句是说庆幸自己有望在暮年得见天下承平的气象。
D.尾联紧承“近传下诏”句展开:宋孝宗即位之初,实施美政;“小儒”指自己,美政之下,自己一定会眼泪纵横。
2.全诗以“新夏”之景为触发点,抒发了哪些感情?请结合诗文简要分析。
2023-07-04更新 | 6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