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宋 > 黄庭坚(1045-1105)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242 题号:18282197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跋子瞻和陶诗

黄庭坚

子瞻谪岭南,时宰欲杀之。饱吃惠州饭,细和渊明诗。

彭泽千载人,东坡百世士。出处虽不同,风味乃相似。


【注】①本诗作于崇宁元年(1102)八月,上年七月子瞻(苏轼字)已病逝于常州。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概括了苏轼被贬的经历,饱含诗人对执政者妒能嫉贤、残酷打击的无比愤慨。
B.苏轼被贬后“饱吃饭”“细和诗”两个生活细节生动地表现了其旷达的精神境界。
C.第四句点题后并未具体褒赞和陶诗内容,而是点到即止,然后借苏轼人品赞渊明。
D.后四句是诗人对陶、苏二人的评价与赞美,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苏轼的忆念和崇敬。
2.苏轼与陶渊明“出处虽不同,风味乃相似”。请分析两人的“不同”与“相似”之处。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各题。

题李亮功戴嵩牛图

黄庭坚

韩生画肥马,立仗有辉光。

戴老作痩牛,平田千顷荒。

觳觫①告主人,实已尽筋力。

乞我一牧童,林间听横笛。


①觳觫:恐惧颤抖的样子。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题画诗,为黄庭坚贬谪宜州路过长沙时在李公寅府第中观画后写成的,作者托物言志,将自己的满怀心事写入诗中,意含言外。
B.首联先说“韩马”,韩干画马,大多肥硕,杜甫有诗“干惟画肉不画骨”,这种马在殿廷前立仗时,壮健有光彩。
C.黄庭坚采用反衬法,以韩马处处反衬戴牛,以肥衬瘦,以立仗反衬平田,以有辉光衬托千顷荒,揭露了肥马不劳而获与瘦牛劳而不获的现实。
D.“觳觫”“乞”意在表现瘦牛的地位低下,从而揭露了世道不公,暗示自己不幸的人生际遇。
2.有人评价诗的后四句“遽生新意,饶有风味。”请分析其中的妙处。
2020-01-06更新 | 121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戏咏江南土风

黄庭坚①

十月江南未得霜,高林残水下寒塘。

饭香猎户分熊白②,酒熟渔家擘蟹黄。

橘摘金苞随驿使,禾舂玉粒送官仓。

踏歌夜结田神社,游女多随陌上郎。


【注】①黄庭坚,江西人,时任河南汝州叶县尉。②熊白:熊背上的脂肪,色白,为珍贵美味。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中的“残”“寒”渲染了凄清、悲凉的氛围,为下文奠定哀伤的感情基调。
B.“熊白”与“蟹黄”、“金苞”与“玉粒”色彩对比鲜明,有绘画的艺术效果。
C.驿使送金橘,稻谷进官仓,展现了江南十月瓜果飘香、谷物归仓的喜人景象。
D.祭祀社神、踏歌寻欢、游人成群结队,这些场景充满生活气息,使人遐想联翩。
2.诗歌叙写了什么样的“江南土风”?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说明。
2021-11-06更新 | 175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六月十七日昼寝

黄庭坚

红尘席帽乌靴里,想见沧洲白鸟双。

马龁枯萁喧午枕,梦成风雨浪翻江。


【注释】①乌靴:朝靴。②龁(he):咬,咀嚼。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写现实中自己身为官员,奔走于京城红尘之中常感局促,席帽乌靴是羁绊的象征。
B.次句写沧洲之上白鸟双飞,一派悠闲自在,诗人借此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
C.第三句写午睡时听到马嚼干草声,一时不能安然入眠,流露了心中烦躁不定的情绪。
D.末句写梦中自己仿佛处身在江边,耳中是风雨浪涛声,回应前二句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2.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2022-02-13更新 | 7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