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4 引用次数:586 题号:1830566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河流是人类文明起源与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影响因素。它不仅为人类提供了生活和生产所必需的水源和物资,其交通运输功能也支撑着文明的生存和发展。一个大的文明区域内部必定需要大量的人流和物流,而一条大河所能提供的水运方式是最便捷和廉价的。直到今天,水运的优势还是难以替代。在工业化以前,内河运输往往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唯一有效的运输手段。古埃及建造金字塔、神庙的材料,是产于阿斯旺一带的花岗岩,要是没有顺流而下的尼罗河水运,这一切就都不可能发生。中国的长江及其支流更加优越的水运条件,也是长江流域的经济逐渐超过黄河流域的重要原因之一。

同一条河流水系间的便捷水运,也为区域内的人员来往提供了条件。中国自秦汉以降实行中央集权制度,政令的上通下达,公务人员的南来北往,军队和重要物资的调度,重要信息的传递,都是维持国家统一、政府正常运作和社会秩序的根本措施,所以要以很大的人力物力来设置和维护庞大的驿递、调度和运输系统。其中依托水运,特别是依托同一条河流或水系的水运部分,都是最廉价和高效的。以尼罗河谷地为基础的上埃及与以尼罗河三角洲为基础的下埃及并不连接,上埃及和下埃及的统一,也完全依靠尼罗河这根纽带。

河流对文明的作用不仅表现在物质方面,也显示于精神方面。所谓同饮一江水,就是一个人类群体长期生活在同一条河畔,同一个流域,形成了相同的生活方式、协调的生产方式与和谐的生存方式,也会形成诸多共同的文化要素,进而形成共同的文化心态。语言是人际交流最重要的工具。在人口迁移或再分布的过程中,受地理障碍的影响,原来使用同一种语言的人,由于分散在不同的小区域,失去了交流和共同生活的机会,原来语言上的微小差别演变为不同的方言。但在同一个流域,甚至在一条大河或其支流的不同流域,由于人际交流相对密切,即使相隔距离较远,也能保持同一种方言。早在公元前2世纪,人们就注意到了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的现象,即一种(流行、时尚)一般只存在于一个较小的范围,多变,差异性大;而(稳定的习惯、传统)可以在一个大得多的范围内出现、形成、积淀、传承。在丘陵山区、高原山谷、零散的平原和盆地,一般只能形成百里尺度的区,大河流域则不难构成千里尺度的区。在秦汉统一以后,黄河中下游地区就以其天下之冲核心地位形成华夏文化圈中公认的中原,成为中华文明最重要的基地。

(摘编自葛剑雄《河流与人类文明》)

材料二:

自古以来,文学与河流之间就存在着天然而紧密的关系。中国文学的最初形态如远古神话传说、巫术活动等均有不少与河流相关,河流因其独特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学家。如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大家名家大多出自于长江流域、黄河流域等大江大河流经之地。不同的河流自然环境又生发、积淀了不同的河流文化,形成不同的文学风格。更重要的是,河流触发文学家的创作灵感,成就了不少优秀作品。在中国文学中,存在着大量的河流文学文本,如《诗经》《楚辞》,以及众多诗词文赋。

文学也在不断地想象、塑造、重构着河流景观。迈克·克朗认为:文学作品中的诗歌、小说、故事和传奇都对空间现象进行了描写,并试着做出了解释和说明文学作品不能被视为地理景观的简单描述,许多时候是文学作品帮助塑造了这些景观。文学作为一种艺术的呈现与创造,通过虚构、想象,以创作主体的情感审美,富于诗性地重塑河流景观,积淀、丰富了河流文化,赋予河流这一地理空间以文化表征的意义。中华大地上的诸多河流,如长江、黄河、湘江、秦淮河等正是因为历代文人骚客的反复书写吟咏而成为质感厚重的文化之河,它们奔涌流淌在那些光华璀璨的文学作品之中。

在古代社会,河流是重要的乡土空间,在交通运输、经济发展、文化文明、文学创作等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现代以来,由于各地交往日益密切,物质往来、人员流动更加频繁,人与河流更为亲近。在现代工业文明的挤压下,具有流动性、诗意性、媒介性的河流这一地理空间也成为文学叙事的重要场景或主要描写对象。文学家的群体流动,如离乡归乡、抗战流亡、上山下乡等都使他们的人生经历、生存体验与河流更为密切。从童年记忆、家园意识、乡愁情怀到生命哲思、文化意识等都牵涉河流,涌现出一大批河流文学作家,他们以不同的书写方式展示了形形色色的河流景观与河流话语,达到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

(摘编自蒋林欣《河流文学:一个新的论域》)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工业化以前,内河运输最便捷廉价,通常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唯一有效的运输手段。
B.“百里”大小的“风”区一般位于缺少河流的丘陵山区、高原山谷、零散的平原和盆地。
C.如果没有文学的艺术呈现与创造,“河流”就只是一个缺乏文化表征意义的地理空间。
D.从广度和深度两方面进行衡量,现代作家对“河流”的文学展示都已经超越了前人。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庞大的驿递、调度和运输系统相比,便捷的水运在维护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B.方言的形成会受地理条件的影响,因为地理条件既能够阻碍人际交流,也能够使人际交流相对密切。
C.以共同的居民生活生产方式和文化心态为基础,秦汉以后的黄河中下游地区成为中华文明最重要的基地。
D.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虽然自然环境不同,形成的河流文化不同,但是都成就了不少优秀的文学作品。
3.材料二认为:“文学也在不断地想象、塑造、重构着河流景观。”下列选项中,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A.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B.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C.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D.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4.两则材料在论证方面有哪些异同点?请简要概括。
5.某城市曾经是京杭大运河上的繁华之地,而今为了顺应新时代发展,如何发挥运河在现代文明建设中的作用?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周易·乾卦·象》最早提出“自强不息”的命题:“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一命题集中概括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民族精神。

春秋战国时期已形成了许多有关中华民族童年的传说,诸如燧人氏钻木取火,是火的发明者;包牺氏结绳而为网罟,开创了渔猎时代;神农斲木为耜,揉木为来,创造了农业……《礼记·乐记》说:“作者之谓圣,述者之谓明。”很清楚,上述的燧人氏、包牺氏、神农氏等,在人们的心目中,都是创造了上古文明了不起的“作者”,而非神。中华民族宗教观念淡薄,很早便具有了人的主体性意识,以人为本而不是以神为本。这是《周易》得以概括“自强不息”命题的历史文化前提。

孔子重视刚健有为,进而提出了“刚”的思想。在他看来,一个人要做到刚健有为,很不容易,这首先需要有坚定的信念与强烈的历史使命感。他所说的“不知命,无以为君子”,“朝闻道,夕死可矣”,都是在反复强调这一点。一个人只有具备了坚定的信念和强烈的历史使命感,才有可能进而做到下面两点。其一,安贫乐道,志存高远,拒绝各种名利的诱惑。孔子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甘于寂寞,是一种美德。一个人有无地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做出业绩来,“求为可知”。富与贵是人之所欲,非取之有道,君子不为;贫与贱是人之所恶,非去之有道,君子不弃。“欲”与“刚”不两立,无欲则刚。其二,保持乐观的精神,百折不挠,奋斗不止。他所以高度赞扬颜回,就在于颜回能在别人难以忍受的艰苦条件下,依然保持乐观的精神,孜孜追求,成为了楷模。

自强不息精神的核心在顺天应时,日新求进。在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多有志士仁人倡言变法革新,甚至舍生取义,不惜为此牺牲生命。“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的革故鼎新精神,正是他们赖以倡导社会变革的思想指导。

自强不息、刚健有为既是体现了人的主体性,故在中华民族精神中,最终又归结为品德修养和人格的建立,从而与重德的特质浑然一体。自强不息、刚健有为,说到底,是一种人格力量的外烁。孟子所谓“养吾浩然之正气”,为承担天降之大任,必先苦其心志,也是在强调以建立人格为重。宋明理学强调“内圣外王”,进一步将此一理念表述得更加简洁明了。

(摘编自史革新《历史视野下的中华民族精神》)

材料二:

中新社记者:中国人为何早在数千年前就开始强调自强不息?

谢茂松:作为中华文明核心原典《五经》之首的《周易》,被认为是“忧患之书”。此处的忧患,不是指怨天尤人,而是强调中国文明传统“返求诸已”,在忧患中不断锤炼和增进自身的德性。

《周易》首卦乾卦的大象辞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不息是中华文明的主体精神,也是中华民族的德性精神。此种德性精神为中华民族首要之德性,也就是乾卦所说的“乾元”之德。要更深刻理解“自强不息”精神,就要深刻理解“乾元”之德。其中,“元”表示元初,表示仁,即今天人们所说的“初心”。“元”之德性就是自强不息,是中华文明内部极为深厚、丰盈的主体性,“忧悲”则正是主体性的表现。

纵观历史,中国历史发展中的曲折性,也正是历史忧患意识之所在。在数千年来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葆有初心之纯粹,虽然国家力量强弱有时,但民族精神始终自强不息。

中新社记者:自强不息的精神特质与中华文明的延续性之间有什么内在关联?

谢茂松:“乾元”之德与自强不息精神,正是中华文明始终保持连续未断裂的根本原因与动力所在。“元”之“初心”是要在忧患中、在历史的曲折中不断经受检验而始终保持“乾元”的自强不息精神。

自强不息精神既是中华文明主体精神,也是中国历史精神之所在。一部中国历史,就是面对各种内部、外部危机考验,而能一次次衰而复兴的历史。朝代虽有更替,但文明一直连续未断裂。虽经历了一次次忧患,总是能剥极则复,更加发展壮大而持久,这一切都来自于自强不息的文明主体精神,其一以贯之于中国全部历史和发展进程之中。

中新社记者:中国前进道路上一直在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自强不息精神在与时俱进中展现了哪些新的内涵?

谢茂松:今天,对自强不息内涵的最新要求,就是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所提“三个务必”中的“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是报告所指出的“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就是“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就是“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斗争精神、自我革命精神,都与中国文明传统“自强不息”精神有深层联系。

至于自强不息的外部意义,不妨把“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与“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结合起来看,在《周易》中,两者前后相连,体现出中华文明所具有的“君子成人之美”之大心量。这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君子以自强不息”,只有中国自己独立自主发展好了,才能带动世界其他国家共同发展,正所谓“己欲达而达人”。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中国与他国共同发展不会强行改造对方,而是完全由对方独立做主。另一方面是“君子以厚德戴物”,中华文明对其他文明抱有平等心与谦虚态度,正所谓“己所不欲匆施于人”,这其中包含了对其他文明的真正欣赏与借鉴。

(摘编自《自强不息何以成为中华文明的主体精神?》)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重视刚健有为,他的“刚”的思想体系,包括“坚定的信念与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安贫乐道”“保持乐观”等内容。
B.自强不息是中华文明的主体精神,体现了人的主体性,与中华民族精神重德的特质浑然一体,是一种人格力量的外烁。
C.《周易》被认为是“忧患之书”,在忧患中,中国文明传统“反求诸己”,这种忧患意识是自强不息主体性的体现。
D.自强不息的外部意义,不但包括中国独立自主发展,更包含对其他文明的欣赏与借鉴,能充分体现中国精神。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礼记·乐记》中所说的“作者之谓圣”中的“作者”指具有主体性的人,由此,《周易》得以提出自强不息的命题。
B.一个人可以甘于寂寞,可以不计较地位,但又努力做出业绩,“求为可知”,这与“人不知而不愠”并不矛盾。
C.由孟子“养吾浩然之正气”、宋明理学“内圣外王”可以看出,在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上,重人格修养的理念一脉相承。
D.深刻理解“乾元”之德是更深刻理解“自强不息”的前提条件,可见“乾元之德”与“自强不息”两个概念相通,但并不完全一致。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B.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C.革,去故也;鼎,取新也。
D.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4.访谈的质量往往取决于记者的提问,材料二的访谈在问题的设置上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5.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某报刊开辟“释典”专栏,本期主题是“自强不息的价值”,编辑选定了三个关键词:“养德”“延续”“发展”。请你结合材料,围绕主题,对三个词语进行阐释。
2024-03-14更新 | 9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算法推荐时代的“过滤气泡”

①2016年,“后真相”被《牛津词典》选为年度热词,“后真相”的释义为:诉诸情感和个人的信念要比客观事实对形塑公众舆论的作用更大。很多学者把它与社交媒体和个性化推荐技术联系起来,认为社交媒体使用者不经查证分享来路不明的内容,推动了假新闻的泛滥;同时社交媒体所使用的算法技术,导致了“过滤气泡”效应,使公众更不易接触到与自己想法相左的信息,加剧了群体偏见。

②“过滤气泡”最早由互联网活动家帕里泽提出。他发现两个人使用谷歌检索同一词语,得到的结果页面可能完全不同;不同政治立场的人浏览同一个新闻事件,看到的新闻倾向也可能完全不同。比如2010年发生了令人震惊的英国石油公司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帕里泽委托两位住在北部并且受教育程度相似的朋友在谷歌上搜索有关的消息。一位获得了其深水地平线漏油事件的信息;另一位获得的却是关于该公司的投资信息。由此可见,在互联网时代,搜索引擎可以精准掌握用户偏好,为用户过滤掉异质信息,打造个性化的信息世界。但与之同时,信息和观念的“隔离墙”也会筑起,令用户身处在一个“网络泡泡”的环境中,阻碍多元化观点的交流。帕里泽将此称为“过滤气泡”。

③尽管“过滤气泡”受到高度关注,但事实上仍属于“新瓶装旧酒”。早在十多年前,有关“信息茧房”“回音室效应” “协同过滤”等问题已经引起了学界的广泛讨论。传播学家桑斯坦认为,信息的协同过滤会造成信息窄化,使群体成员倾向于加强与本群体的联系,忽略同外部世界或者其他群体进行信息交流,导致群内同质、群际异质现象,促使“信息茧房”的产生。处于“信息茧房”之中的公众有如“把自己封闭在自我设计的回音室里,每个人听到的只是自己的回音,相同的意见会不断被重复,异质的观点会被过滤掉,这无异是一个作茧自缚的过程。也有学者把“回音室”效应与虚假新闻联系在一起,认为社交媒体上聚合了相似的信息和同样的观点,使人们原本的态度不断被印证和强化,隔离了其他领域的信息和异己的表达。人们听到的只是封闭空间内被放大的回声,而不是网络空间中全面而真实的声音。

④问题在于,随着算法推荐时代到来,大数据公司通过智能技术手段获得用户的阅读搜索痕迹,总结用户的习惯、兴趣和偏好,为特定群体实现精准内容发放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化操作。新闻传播概念实现了从“人被动寻找感兴趣的内容”到“内容主动定位到感兴趣的人”的转变。用户的兴趣习惯成为内容推荐的核心要素,用户不再需要手动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机器算法代替用户完成了选择的过程。

⑤正是出于对被左右的选择权的忧虑,人们尝试开展一系列“戳泡运动”来进行矫正,但这些措施总体上看只是一些算法逻辑上的技术调整,针对的是那些已经认识到“气泡”并意图解决“气泡”的用户。事实上,“过滤气泡”的形成非常复杂:既有算法推荐技术的推波助澜,也有人性和情感结构的内在需求,还与社会结构和权力息息相关,我们对此既不能过于乐观,也不必过于夸大“过滤气泡”的负面影响。一方面如果没有算法过滤技术,我们注定会被信息洪流所淹没。另一方面从前那种传统的、非定制的新闻也未必能保证多样性。“我们必须要弄清楚,是经过滤的媒体世界造就了我们所见的在线集结,还是本来就拥有不同信念的人建构了自我增强的过滤器”。这是一场技术与人性的较量,“戳泡运动”不仅需要不断改进算法技术,使用户可以接触到多元化的观点,还需要借助一个平等、自由、开放而理性的公共领域平台,开展协商对话,凝聚共识,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治本之道。

(原文有删改)

1.第③段加点的“新瓶装旧酒”在文中指的是          
2.根据本文文意,下列现象不属于“过滤气泡”的是(     
A.搜索引擎利用搜索数值关系向用户进行关联词推荐。
B.购物平台利用历史订单信息为客户提供“猜你喜欢”个性化广告服务。
C.父母师长根据孩子的个性特长为孩子制定未来发展规划。
D.网络阅读平台为用户随机推荐热门文章,并记录用户阅读情况。
3.对本文文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假新闻的泛滥归咎于社会媒体使用者不经查证分享来路不明的内容。
B.“信息茧房”导致了群内同质、群际异质现象。
C.机器算法代替用户手动选择新闻内容是未来新闻传播的方向。
D.“过滤气泡”是技术、人性、社会结构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4.不能根据本文文意做出的一项推断是(     
A.从算法逻辑方面做技术调整无法根除过滤气泡。
B.“过滤气泡”会抑制理性对话,强化公众偏见。
C.对算法技术进行价值探讨有助于维护公众利益。
D.算法过滤技术能够使人们不被信息洪流所淹没。
5.第②段简述了帕里泽提出“过滤气泡”的推理过程。请分析画线部分的推理是否成立。
6.有人认为当下互联网的文化环境与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所分析的乡土文化环境有相似之处,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请结合下面的材料,从现象和原因两方面阐述你的看法。

“历世不移的结果,人不但在熟人中长大,而且在熟悉的地方上生长大。熟悉的地方可以包括极长时间的人和土的混合。祖先们在这地方混熟了,他们的经验也必然就是子孙们所会得到的经验。时间的悠久是从谱系上说的,从每个人可能得到的经验说,却是同一方式的反复重演。同一戏台上演着同一的戏,这个班子里演员所需要记得的,也只有一套戏文。他们个别的经验,就等于世代的经验。经验无需不断累积,只需经常保存。”

(选自《乡土中国》之《再论文字下乡》)

2022-05-05更新 | 224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自从屈原吟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如谢庄《月赋》说:“洞庭始波,木叶微脱。”陆厥的《临江王节士歌》又说:“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在这里我们看见“木叶”是那么突出地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

“木叶”是什么呢?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叶”也就是“树叶”,这似乎是不需要多加说明的,可是问题却在于我们在古代的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看见用“树叶”呢?

首先我们似乎应该研究一下,古代的诗人们都在什么场合才用“木”字呢?也就是说都在什么场合“木”字才恰好能构成精妙的诗歌语言?自屈原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此后的诗人们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木”仿佛本身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正是它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要说明“木”它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落叶的缘故。而“树”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所谓“午阴嘉树清圆”(周邦彦《满庭芳》),这里如果改用“木”字就缺少“午阴”更为真实的形象。然则“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一致的。也正因为它们之间太多的一致,“树叶”也就不会比一个单独的“叶”字多带来一些什么,在习于用单词的古典诗歌中,因此也就从来很少见“树叶”这个词汇了。至于“木叶”呢,则全然不同。这里又还需要说到“木”在形象上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而且还会带来了“木”所暗示的颜色性。树的颜色,即就树干而论,一般乃是褐绿色,这与叶也还是比较相近的。至于“木”呢,那就说不定,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我们所习见的门栓、棍子、桅杆等,就都是这个样子;这里带着“木”字的更为普遍的性格。尽管在这里“木”是作为“树”这样一个特殊概念而出现的,而“木”的更为普遍的潜在的暗示,却依然左右着这个形象,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落下绝不是碧绿柔软的叶子,而是窸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它不同于:“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中的黄叶,因为那黄叶还是静静地长满在一树上,在那蒙蒙的雨中,它虽然是具有“木叶”微黄的颜色,却没有“木叶”的干燥之感,因此也就缺少那飘零之意。“木叶”所以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属于沉沉的阴天,这是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

“木叶”之与“树叶”,不过是一字之差。“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金。

(摘编自林庚《说“木叶”》)

材料二:

是不是像林先生所说:“木”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呢?大量的古诗证明“木”与秋天似乎并无必然联系。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描述的“木欣欣以向荣”,就是指春夏季枝叶繁茂的树。李白的《梁园吟》写道:“荒城虚照碧山月,古木尽入苍梧云。”其中的“木”就是写夏季高大茂盛的树。还有杜甫有名的诗句“城春草木深”《春望》)及韦应物的“春深草木稠”(《游灵岩寺》,写的都是春天长势挺拔、生机盎然的树,但都未用“树”而用“木”。

另一方面,是不是像林先生所说:“树”就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呢?其实也不然。“树”也常常被古诗人用来描写枝干枯秃、少叶或无叶的疏朗的形象的,比如杜甫写深秋景色的诗句“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送韩十四江东觑省》);马戴的诗句“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漏上秋居》),用的却是“树”。李白的有些诗也是如此,如“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灞陵行送别》),“霜落荆门江树空,布帆无恙挂秋风”(《秋下荆门》),“乌鸾啄人肠,衔飞上挂枯树枝”(《战城南》);而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秋思》)则更是众所周知的了。

至于古人为何喜欢用“木叶”或“落木”而不“树叶”呢?笔者认为可以这样解释:“木”“落”“叶”在古代汉语中都是入声字,入声是一个短促的调子,“木叶”或“落木”读起来朗朗上口,有种掷地有声的铿锵的韵律美。还有可能是因为“木”字在书面语中用得较多。“树”字在口语中用得较多,“木叶”比“树叶”庄重些。更为重要的是,“木叶”最初出现于屈原作品中,“诗骚”向来被奉为经典,加上“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一句,优美动人,意境浑然,被誉为“千古言秋之祖”(胡应麟语),“木叶”也便成为一个意味深厚的意象原型了。后人写诗文用“木叶”,不仅显得古雅,而且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内涵。

(摘编自李睿《也说“木叶”》)

1.下列关于材料一的内容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落叶”作为“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最早是屈原发现并运用到诗歌创作中的。
B.“树”与“叶”的形象一致,古诗又喜用单词,所以经常会用“树”或“叶”来代替“树叶”。
C.一般人无法轻易地察觉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力量,是因为缺乏诗人的敏感和修养。
D.“木”有“树”和“木头”双重形象,因而影响着我们更多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叶子。
2.根据两则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通过“洞庭波兮木叶下”与“雨中黄叶树”的对比,凸显了“木叶”具有“微黄”“干燥”的特点。
B.材料二通过大量的诗句有力地反驳了材料一的观点,表明材料一的论证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和主观性。
C.材料一以“木”暗示着“落叶”和“颜色”为例,目的是阐明古典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的文艺现象。
D.两则材料都具有明确的问题意识,这不仅增强了论述的针对性,还能够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3.下列诗句不能作为材料二论据的一项是(     
A.水积春塘晚,阴交夏木繁。             (白居易《池上早夏》)
B.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C.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D.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王维《过香积寺》)
4.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5.针对古人作诗喜用“木叶”而不用“树叶”的原因,材料二看法有何不同?
2022-06-18更新 | 9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