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时评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4 引用次数:56 题号:1830874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历史意义非同一般,关键的原因之一在于,中国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它的解读来自学术界,视角总体上也离不开三个维度,即力量之变、时局之变以及中国的定位。

人类社会任何一次称得上大变局的历史现象,几乎都发端于物资力量对比的变化。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解释即是生产力革命。某种程度上说,谁主导了世界生产力,谁就能推动力量之变。进入21世纪后,力量的平衡在西方与非西方国家之间发生了明显变化。2010年,西方与非西方国家在制造品上的占比分别是60%40%。世界首次面临力量中心从西方国家向非西方国家转移。在这轮力量之变中,最突出的变量是中国因素。尽管如此,在21世纪第二个10年即将结束时,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科技实力,东西方的力量天平并没有完全改变,充其量只能说在逼近力量均衡的临界点。

时局之变是事实,但如何变还未可知。用某些学者的话说,如今的世界秩序正在进入无人区。一方面,西方主导世界秩序的能力出现式微,但意愿却一点都没有降低;另一方面,非西方国家参与国际治理的意愿在增强,但却在能力上还没有达到与西方势均力敌的程度。随着东西方力量的天平进一步向非西方倾斜,问题只会变得越来越尖锐。按常理说,西方只有通过改革,在现有体系中更多地吸纳非西方国家的诉求,才可能维持世界秩序的平稳运行。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西方更倾向于循着历史的惯性,凭借历史积累的优势,延续西方的主导地位。换句话说,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世界,对时局之变的回应,远不如历史上它们创造世界秩序时那样包容和理性。另外,非西方国家不会坐等被塑造。世界秩序进入无人区,也意味着时局之变中蕴藏着巨大的风险。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无论对于中国还是世界来说,中国如何定位都尤为关键。从中国自身角度看,如何在大变局中把握和创造机遇、化解潜在的风险,是中国不得不面临的核心问题。从世界角度看,大变局中最大的变量就是中国,没有之一。用已故新加坡总理李光耀的话说,中国是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参与者。这样量级的参与者,处于大变局中的世界无法忽视其存在和诉求。

中国如何定位自己,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中国与世界互动的方式,同时也会影响未来世界秩序演变的结果。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定位不会是静态的,而是一个中国与世界关系演化的过程。这个演化过程对中国来说,具体而言就是如何看待机遇与挑战的问题。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国进入强起来的新时代高度重叠,中国的机遇与挑战并存,重要的是要化危为机,让中国赢得更好的发展。

某种程度上说,把中国的定位认知为一个演化的过程,本身就超越了崛起国与守成国之间权力竞争的逻辑。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天然带有的开放、理性与包容因素,是对目前西方政治中非理性现象的正面回应。

(摘编自雷墨《何谓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材料二:

日前,美国百名中国通学者与美国退役军官、情报人员相继发表联名公开信。前者指出中国不是美国的敌人,反对遏制中国;后者认为中国是威胁,鼓励美国政府坚持对抗中国。

观点截然相反的两封信恰恰反映了世界面临大变局时对中国角色投注的特别关切。北京观察家认为,作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承压受力面相对较大的国家,中国如何应变、特别是如何不变,是考察其在世界变局中作用的重要指标。

在世界乱局变局仍在持续、各种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还在蔓延的背景下,中国坚持”“理念,一方面,向世界表明,中国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源、全球共同开放的推动者,将向国际社会提供更多机遇,释放更大红利;另一方面,通过倡导多边主义、维护共同安全、力促合作共赢、推动开放包容、秉持公平正义,为世界稳定增添了新信心,为国际合作开辟了新前景。

(摘编自朱方芳《百年大变局下中国的应变与不变》)

材料三:

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做国际社会的建设者而不是破坏者,做架桥者而不是挖沟者。这既是中国的,更是中国的

向内看,应对大变局,关键要办好自己的事。面对世界经济的微妙时刻,中国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全力推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把握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现代治理能力。

向外看,在全球化遭遇逆风之际,中国开启新一轮对外开放,积极维护开放型世界经济。面对气候变化严峻挑战,中国始终坚守可持续发展承诺。

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亚投行、丝路基金、进博会、世园会、文明对话……从思想理念,到机制建构,再到务实合作,中国方案、中国作为,契合新世纪的全球需要,正在凝聚起越来越多国际新共识。

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中国的全球伙伴关系网越织越牢固,国际朋友圈越建越红火,聚集的人气越来越旺。

(摘编自新华社《在世界大变局中奋进新时代》)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材料一提到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个新概念,要从力量、时局及定位的角度去解读才全面。
B.因为中国是大变局中最大的变量,所以如何把握和创造机遇、化解潜在风险是中国面临的核心问题。
C.材料二中指出,美国退役军官、情报人员发表公开信,认为中国是美国的威胁,美国政府应该坚持与中国进行对抗。
D.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丝路基金等具体实践,是对材料二中“和”“合”理念的生动诠释。
2.根据材料相关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近年中美两国贸易战的频繁爆发,体现了东方不愿坐等“被塑造”和西方想“延续主导地位”之间的矛盾。
B.“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天然带有的开放、理性与包容因素,体现了中国秉持的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
C.美国内部对中国的态度呈现矛盾状态,这从侧面证明了中国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源,受到了世界的关注。
D.在未来世界秩序演变的过程中,中国要正确定位机遇与挑战,在“变”中“化危为机”,以赢得更好发展。
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中国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在新一轮技术革命大潮中,中国逐步实现弯道超车,推动高质量发展进入新天地。
B.欧洲国家正在联合行动,寻求破局,酝酿制定产业战略,避免在人工智能、电动汽车电池等新兴技术领域掉队。
C.已与中国签署合作文件的125个国家和29个国际组织中,西方发达国家和来自西方发达国家的公司赫然在列。
D.早在2018年,中国经济总量世界占比已为16%,包括中国在内的非西方国家工业制造品世界占比增加到40%。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特点。
5.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中国应如何定位?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知识点】 时评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我们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

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构筑了牢固的制度基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创造了丰裕的物质基础。

党的二十大明确将“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作为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之一。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增强历史主动,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把握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原则、目标和关键点,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推动高质量发展,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注入强劲发展动力。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必须坚持共享这一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的,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在高质量发展中不断做大共同富裕的“蛋糕”,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创造不竭动力。

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构筑坚实制度基础。分配制度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加大再分配的调节力度,鼓励与扩充第三次分配。要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探索多种渠道增加中低收入群众要素收入,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把“蛋糕”切好分好,防止两极分化,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凝聚强大精神力量。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必须统筹处理好高质量发展与高品质生活、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需要与精神生活需要之间的关系。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形成勤劳致富、共同富裕的文化氛围,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文明程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充满自信、意气风发向着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

(摘编自孙璇吴肇光《立足新时代伟大变革,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光明日报》20221130日)

材料二: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中国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戴维·古德曼曾在中国多个城市生活。在他看来,现代化的定义、路径和模式没有一定之规。“中国式现代化强调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通过创造更多机会,不断提升民众生活水平。”

走访中国多地后,法国国际问题专家布鲁诺·吉格感慨:“中国的实践正推动西方研究者反思其既有观点,比如‘什么是发展’‘什么是民主’‘什么是好的国家治理’。中国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英国学者马丁·雅克表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美国等西方国家定义了“现代化标准”,但西方现代化导致了包括贫富差距悬殊在内的严重不平等问题。中国正在以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方式,化解发展中遇到的挑战。“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提供了全新的现代化模式。”

“各国需要为更加公平的财富分配而努力。”秘鲁学者卡洛斯·阿基诺认为,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使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为许多发展中国家解决贫困问题树立了榜样。中国促进共同富裕的经验值得其他国家学习。

英国政治评论员卡洛斯·马丁内斯认为,中国为促进收入、教育等资源的合理分配和企业有序发展采取措施,推动共同富裕已经取得积极成果,有效改善了民众生活。

(摘编自曲颂周輖陈效卫《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国际社会看中国式现代化)》,《人民日报》2022年11月30日)

1.下列对材料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制度基础——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物质基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政治保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共同富裕——发展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精神力量——丰富人民精神世界
C.戴维·古德曼看中国现代化——现代化没有一定之规
D.卡洛斯·阿基诺看中国现代化——中国为其他国家树立了解决贫困问题的榜样
2.下列对材料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仅有政治保证,也有思想基础、制度基础和物质基础。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和本质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是推进共同富裕的政治保证。
C.推进共同富裕的制度基础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而分配制度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要构建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
D.国际社会是如何看待中国式现代化的?英、法、澳等西方国家的学者和政治评论员的观点虽有差异,但都认为在共同富裕方面为各国做了示范。
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开头引述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共同富裕的论述,作为立论的起点,为文章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全文论述了新时代的伟大变革。
B.材料一采用总分式结构,第4至第7段采用并列式结构,分别从四个维度阐述如何“立足新时代伟大变革,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C.材料一第4至第7段虽然是并列式结构,但顺序并不能变换,因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推动高质量发展”分别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前提和关键。
D.材料二作为新闻,从国际社会的视角看待中国式现代化。材料选取了四个国家的五位学者和政治评论员的看法,很有代表性。
4.共同富裕不仅是物质富裕,还包括精神富裕,请结合材料概括说明精神富裕的具体内涵。
5.我们为什么不走西方式现代化的道路?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2023-01-19更新 | 322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芬兰一直较为注重开展培养学生生存技能的劳动教育。中小学生阶段开设与劳动教育相关的课程,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技术课、纺织课和家庭经济学课程。技术课和纺织课在小学三年级就开始开设。技术课上,学生学习使用锯、刨子等工具,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简单的木工制作。纺织课上,学生要学会使用缝纫机,学生在小学阶段进行简单的布艺制作,比如靠垫、手机包等;初中阶段,设计相对复杂,计算机设计、制作等方式会被学生引入课堂制作。初中阶段还开设有家庭经济学课程。学生在课上学习烹饪、熨烫衣物等。一堂家庭经济学课,学生准备、制作一顿美食并现场享用,其间还插空熨烫衣物。男女学生都积极投入其中,竭尽全力制作出自己满意的作品。

(摘编自张永军《他山之石》)

材料二:

我国的劳动教育时废时兴,经历了曲折发展的历程。劳动教育缺位成为我国当前教育的严峻现实,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现状不容乐观。我国中小学生劳动机会减少、劳动意识缺乏,出现了一些学生不会劳动、轻视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的现象。从学校来讲,劳动与技术课程经常被占用,师资、场地、经费缺乏,劳动教育无计划、无考核;有的把劳动当惩罚手段,劳动多教育少,忽视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培养。从家庭来讲,体力劳动和生产劳动在家庭教育中被忽视,家长往往只关心孩子的学业成绩,只要学习好,什么都不用干。从社会来讲,一夜暴富、不劳而获的思想有所蔓延,体力劳动和生产劳动被淡化。好逸恶劳、看不起劳动、轻视劳动人民的现象客观存在。

(摘编自吴安春《培养劳动精神   为孩子幸福奠基》)

材料三:

劳动教育关系国家命运、民族未来。我们需要从国家命运,民族未来的角度思考劳动教育体系的建构。目前,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已经出现刘易斯拐点,未来劳动年龄人口可能将不再增加。这一形势,要求我国劳动人口人力资源的开发应该由过去主要依靠劳动年龄人口数量的增加转变为主要依靠劳动年龄人员文化素质的提高。

劳动教育不是一项简单的教学任务,它需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育规律,制定一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渐进的学习体系,精心策划、合理安排,按照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水平,安排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受到适切的教育和锻炼。劳动教育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重视和努力,需要全社会形成普遍重视劳动教育的氛围,实现劳动认知与劳动价值的回归,让孩子在劳动中体验生活,收获技能,学会与人交往,锻炼各种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家长和学校需要积极配合,培育孩子的劳动观念,社会要营造尊重劳动者的氛围,形成崇尚劳动、热爱劳动、劳动光荣的共同的价值观。

新课程改革以来,在设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校,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平均每周1课时,这样是搞不好劳动教育的。应结合各科教学,挖掘蕴含在各科中的劳动教育内容,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形成教育合力,使劳动教育经常化、日常化。将劳动教育纳入督导考核体系,加强督导督查。杜绝劳动课只反映在课表上,平时却被语文、数学课或自由活动代替的现象发生;杜绝口头上重视,行动上忽视的现象发生;克服场地紧张,工具不齐的难题。通过学校自身建设、拓展社会资源共建等方式,建立劳动基地、劳技教育中心、素质教育基地、实践教育基地等,使劳动教育逐渐走上常态化发展的轨道。

(摘编自万作芳《劳动教育要顺应社会发展趋势》)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芬兰劳动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培养学生的生存技能,比如开设跟劳动教育相关的技术课、纺织课和家庭经济学课程。
B.劳动教育关系国家命运、民族未来,但严峻的现实是我国中小学生劳动机会减少劳动意识缺乏,劳动教育一直缺位。
C.把劳动当成惩罚手段,这与崇尚劳动、热爱劳动、劳动光荣的价值观是格格不入的,不利于劳动精神的培养。
D.劳动教育需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育规律,制定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精心策划、合理安排的渐进的学习体系。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芬兰根据学生的身心发育规律,按照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水平,安排不同层次的劳动教学内容,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B.一夜暴富、不劳而获的思想,好逸恶劳、看不起劳动、轻视劳动人民的现象,都不利于中小学生劳动意识的形成。
C.许多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业成绩,忽视劳动习惯培养,比如打扫卫生、烧菜做饭、洗衣叠被等,缺乏劳动教育观念。
D.由于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已经出现刘易斯拐点,未来劳动年龄人口将不可能再增加,因此需要提高劳动年龄人员文化素质。
3.搞好学校的劳动教育需要从哪几个方面努力?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2022-01-18更新 | 59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流动人口总量达到3.76亿,较2010年增长了69.73%其中,省内流动人口为2.51亿,较2010年增加1.16亿人,增长了85.70%;跨省流动人口为1.25亿,较2010年增加3896万人,增长了45.37%。人口流动参与度大幅度提高,流动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可以看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过程中,中国已经从依靠户籍制度建立的定居型社会转变成要素自由流动的迁居型社会,从低流动、被动流动的乡土中国转变成高流动、全方位、多元化主动流动的迁徙中国,乡土中国向迁徙中国形态转变业已形成。

迁徙转变必然导致人际交往的异质化。首先,随着部分追求经济动机的农村人口离开熟悉的亲属网络、职业网络以及乡土网络流动到城市中,农民之间不再具有共同的身份、进行共同的生活或劳动,农民内部之间出现了分化。外出的农民与村庄之间的联系削弱,村庄的向心力与凝聚力衰退。接受城市文明的流动人口的生产、生活以及交往方式逐渐向城市人口靠近,且随着流动人口的代际传递,传统的农耕文明、乡愁本色逐渐褪去,而留守农村的人口仍然遵循着传统的乡土交往习俗。其次,城市社区居民的交往也同样经历着从同质化到异质化的过程。社区人口的户籍化转变为户籍人口与流动人口混居,社区人群的阶层、社会地位差异较大,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从以情感联系为主转向以市场交换为主。与此同时,在社区居民的逐渐陌生人化过程中,不同人群的服务需求、行为方式等也存在差别,趋于多元化和复杂化。

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城镇化在吸引农民从农村向城市自由流动的同时,也使得中国传统的静文化发生转型。迁徙中国的大规模、高水平、主动的人口流动,实际上伴随着静文化的退化以及动文化的建构。在此过程中,一方面,农民冲破土地的限制,告别了过密化的农业,血缘、亲缘关系形成的差序格局不断松散,由此瓦解了传统意义上乡土中国的乡村社会共同体与文化基础,导致根植于生产、生活以及交往方式的静文化逐渐退场;另一方面,随着人口流动规模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较多到巨大,流动原因趋于多元化,社会主体、社会空间、社会网络以及社会关系不再受限,自由流动的文化观念逐渐取代传统的静文化观念。

另外,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相关政策的松绑,人口的空间位置的转变逐渐打破了熟人社会的稳定秩序,迁徙中国的契约关系在一定意义上代替了乡土中国的伦理关系,成为社会治理的基础。乡土中国的社会治理理念具有浓厚的乡土伦理,以乡村为基,历代相习、积久而成。首先,乡土伦理具有内生性,乡村秩序在村落中自然形成并依靠礼俗规则加以维持和延续;其次,乡土伦理具有习得性,无需专门学习,村民便可以在日常交往中学习并遵守。乡土中国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习惯、礼仪等变化缓慢,世代积累的经验足以维持和保障社会秩序,因此乡土中国是一种礼治社会。随着传统礼治的约束力日趋弱化,走向式微,法治成为迁徙中国的秩序主导。理性化、法治化、公共性是迁徙中国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推进社会文明的支撑力量。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要以法治为基础。

(摘编自段成荣《由乡土中国迁徙中国形态转变业已形成》)

材料二:

经过近百年的历史嬗变,在工业与城市优先的依附式发展模式之下,我国乡村已从乡土社会步入后乡土社会。后乡土社会是乡土社会到现代村社的过渡性阶段,虽然熟人社会的物质载体和文化内核仍然存续,但不同于乡土社会的稳定结构,后乡土社会带有流动性、异质性和市场化等后乡土性特征,且已呈现农业边缘化、人口外流等衰落之势。

具体来看,后乡土社会中人口流动的方向主要是由乡村至城市,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流出,老年成为农业生产的主要劳动力。传统小农经济模式竞争力弱化,现代化开发则存在市场失灵政府失灵等多方面问题。另外,后乡土社会中村落共同体在现代性和市场文化的冲击之下,乡村文化的乡土本色已经渐渐淡去,乡土文化出现传统与现代、本地与外部的分化,知识、规范与价值观念正走向多元。

当下,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乡村发展迎来了新一轮历史机遇。从乡村文化建设方面看,后乡土社会背景下乡土文化逐渐瓦解,然而乡土文化的并未带来现代文明的,这不得不让人反思传统乡土文化的当代价值。乡土文化虽然代表的是农耕文明,但乡土文化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包容和合观念、中庸思想等对于正确处理工业化进程中的生态问题、解决当今世界文明的冲突具有重要价值。此外,后乡土社会中依然有所延续和保留的乡村特色饱含浓郁的乡村风情和乡村智慧,具有独特的社会与文化价值,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乡村一定是基于农耕文化且为农民所认可的。

因此,在后乡土社会振兴乡村文化,首先要尊重和保护传统乡村环境和人文风貌,尊重农民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增强农民的家园归属感与振兴乡村的自觉自信。政府在提供多元化公共性文化服务的同时,也要注重引导和促进传统陋习的移风易俗。其次,要通过国民教育体系、法律下乡以及诚信建设等社会治理手段向农民灌输契约意识、规则意识、法治意识等现代理念,使传统农民逐渐熟悉并掌握现代市场环境下的生存与发展法则,从精神上增强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夯实乡村的自主性,从而使乡村文化焕发新生机,释放新活力。

(摘编自闰彩霞《后乡土社会背景下乡村振兴的策略与路径》)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来看,中国农民无论是省内流动还是跨省流动,规模都进一步扩大了。
B.部分农村人口为追求经济利益而流动到城市,失去了与村庄的联系,导致了村庄凝聚力不断减弱。
C.工业化、城镇化吸引农民从农村不断向城市自由流动,这使得中国乡土社会的差序格局不断松散。
D.村落共同体在现代性和市场文化的冲击之下,“乡土本色”已渐渐淡去,乡土文化内核已然瓦解。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户籍人口与流动人口混居,城市社区人群间差异大,使人际交往从以情感联系为主转向以市场交换为主。
B.材料二所说乡土社会的“稳定结构”与材料一中“熟人社会”的稳定秩序,都与中国传统的静文化有关。
C.中国乡土社会浓厚的乡土伦理具有内生性以及习得性,村民们不需要学习这些乡土伦理就可以自觉遵守。
D.后乡土社会中,乡土文化在传统与现代、本地与外部碰撞中走向分化与多元,也属于动文化的建构过程。
3.下列现象中,不能够体现“我国乡村已从乡土社会步入后乡土社会”的一项是(     
A.大量农民外出去城市打工,形成“民工潮”,乡村逐渐陷入“空心化”、“老龄化”的困境。
B.快速城镇化过程中,不少乡村成为“工业村”“城中村”,也有的彻底消失或被合并成新村。
C.每到春节各地农民工纷纷返乡过年,以酒席宴请、互赠礼物等多种形式来表达孝亲礼敬的心意。
D.许多新生代农民已脱离了农业生产,生活方式上也从单一的乡村生活迈向乡村、城市两栖生活。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5.有学者指出乡村文化振兴“不是割裂历史的推倒重建,而是在破立并举中涤旧生新”,请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2023-03-02更新 | 9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