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语言文字应用 > 词语 > 熟语(含成语)
题型: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65 题号:18322857
下列各句中画线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百合花》中,“我”带有类似手足之情,带着一种女同志特有的母性,来看待他,牵挂他。这是一种复杂微妙得无以言表的美好情感。
B.到包扎所后,“我”自告奋勇讨了向老乡家借被子的差事,也请通讯员帮忙动员几家再走。
C.身处春秋鼎盛的时代,我们这些身强体壮的青年应该奋发有为,积极向上,刻苦学习,为国家和社会多作贡献。
D.小说对新媳妇的描写也是绝妙,“瞟”“夺”“瞪”“嚷”等一系列动词,行云流水般地将新媳妇的动作描写出来。
【知识点】 熟语(含成语)解读

相似题推荐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苏轼在文学上春风得意,但仕途多舛。[甲]王安石变法之时,他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和独立人格,站在保守派司马光一边。他被贬到外地做官。数年后司马光派执政,按说苏轼可以鹞子翻身了。可他依然故我,又不赞同全盘否定王安石。后来,司马光派失势,苏轼却被认定为司马光派,被一贬再贬,直贬到遥远的海南岛。好在苏轼也只是被一贬再贬,而没有削职为民,更没有被杀。[乙]官小了,俸禄低了,但温饱还是有保证的

苏轼无论被贬到哪里,都留下了优秀的篇章。在山东密州,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被称为中秋节的绝唱。在黄州、在琼州,也都风流倜傥有遗篇,“门大要容千骑入,堂深不觉百男欢”的楹联就说明了他的生活状态。[丙]在黄州的六、七年间,虽然也流露出“人生如梦”的低迷,但主旋律乐观向上,倾注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他每到一处,都“入乡随俗”地享受当地的特产。苏轼,无论多么颠沛漂泊,都保持着一种好心情,乐观、潇洒、豁达地生活着。

1.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失势B.脍炙人口C.风流倜傥D.享受
2.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A.甲B.乙C.丙
2020-04-03更新 | 89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 (0.64)
【推荐2】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组是                 
A.俗话说得好:知错就改不算错,犯而不校错中错。我是你的朋友,你做错了事可以对我说,让藏在心灵深处的心事也出来晒晒太阳。
B.刚刚还是烈日当头,一转眼,老天爷的脸阴沉下来,狂风怒号,整个城市瓦釜雷鸣,紧接着,瓢泼大雨倾泻而下。
C.为了在《百家讲坛》讲述《清十二疑案》,他翻阅了大量历史资料,精心研究,可谓沙里淘金,最终赢得了观众的认可。
D.当前,全国正在努力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应该说,作为寒窗苦读的大学生毅然去创业,无可厚非。但要摆摊卖烤脑花,就值得商榷了。
2016-11-18更新 | 74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弘济桥是邯郸的一座古桥,由于年代久远,(A),从现有的资料和实物判断,早在元代之前业已存在。在古代,澄阳河曾是江北的黄金水道,而飞架于澄阳河上空的弘济桥,(B )。据《广平府志》记述:又赖滏水,上达磁邯,下通津卫。行旅通商极为方便,其功甚宏,其利甚济。弘济桥桥身上遍布雕工精细、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龙、狮、猴、桃、石榴、花卉等图案,民间传弘济桥有七个狮子八个猴,中间一个地牤牛之说,其中设计巧妙的地牤牛,是石匠____________________地在桥身南边的肩石上挖出的一个石孔,风穿孔而过,(C),不绝于耳,用来吓退水怪。多少年来,在弘济桥两侧边券上留有多条深达寸许的磨痕,那是纤绳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杰作。

1.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它与上下文语意连贯、内容贴切,整段文字结构完整、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7-02更新 | 5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