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时评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4 引用次数:66 题号:1841506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当代语境中研究传统节日的复兴与重建,我们必须统筹思考节日的传统延续与现代更新、物质精进与精神富足、本土经验与外部智慧、生活实践与文化建设这几对概念之间的关系,建设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与现代文明方向接轨的、有利于民族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助于世界文化多样性保持的节俗内容与节日文化。

传统节日复兴应尊重民俗生活逻辑和一般文化逻辑。传统节日的复兴和重建作为社会建设与文化建设的重要事业,应在顺应民俗生活传统和文化传承逻辑的基础上运作。传统节日是重要的文化资源和文化遗产,但是对传统节日的资源开发和遗产保护进行评估,我们应以它是否满足民众的生活需要和精神需求作为重要标准。传承于生活和实践中的文化才是最鲜活和温情的,也只有依靠民众的广泛参与和积极行动,才能给文化带来最持久的生命力。近现代以来的文化震荡已多次带给我们警醒:民俗生活和文化传统切忌大破大立,必须对文化改造保持审慎态度。重建和复兴传统节日的前提是尊重民俗生活逻辑和一般文化逻辑,对蕴藏于传统中的文化积淀、生活惯习、情感需求有深刻思考,对当代社会结构、组织方式、生活样态、文化局势有清醒认知,坚持精耕细作、久久为功的建设理念,我们才能在现代节日文化建设过程中真正理解节日生活的魅力,以及它参与社会生活的潜力。

传统节日复兴应重视精神核心建设。节日并非可有可无,几乎所有的人类文明在历史发展进程中都形成了本民族自己的节日体系和节日文化,这是因为节日具有凝聚精神、凝聚群体的作用。对于国家而言,全民共享的节日文化是传承民族历史、民族情感的重要载体,是维系国家统一、社会和谐的重要纽带。对于民众而言,周而复始的年节体系在无形而漫长的时间河流上形成稳定的世俗生活框架,人们可以对时间富有期待、作出计划,更重要的是,人们可以在传统节日之中重温传统、积蓄力量,回归群体、获得慰藉,同时也以超越日常的体验调剂世俗生活。当代社会,我们更加需要节日的滋养。一方面,社会的分化及价值的多元化需要稳定的节日结构进行整合;另一方面,匆忙而焦虑的日常生活需要温情的节日予以抚慰。所以,重视节日的精神建设,为民众提供精神的归属,是传统节日复兴和重建的根本方向。

传统节日复兴应有效传承和更新节日传统。传统节日复兴重建过程中,我们应有效传承和更新节日传统,以实现当今时代背景和社会条件下传统节日文化的激活与再生。首先,有丰富象征意义的节俗纪念物和身体力行的仪式行为作为节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受到重视。节俗纪念物具有鲜明的节日标识性,对于烘托节日气氛、满足物质享受、促进社会交往有重要意义。节俗仪式也有助于辅助人们在沉浸体验中激发节日情感,满足精神享受。利用和更新节俗纪念物和节俗仪式是传统节日的当代建设应该开拓的两个方面。其次,传统节日的主题与性质需要结合时代需要进行完善。传统节日多为家庭节日,随着社会交往模式的变化,当今社会比较重要的人情关系,如同事、恋人、朋友、同学、邻居等往往缺乏节日表达机会,我们的节日可以适当向社区和社会延伸,以孕育更有公共属性和公共精神的共享节日空间和节日主题。

(节选自萧放、贾琛《中国传统节日的传承与变革》,《社会治理》2020年第7期)

材料二:

提到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和中秋节一定是其中最隆重和重要的节日了,它们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2021年,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遍布全球五大洲的45家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和23家驻外旅游办事处以网站和新媒体平台为依托,以文化和旅游为纽带,联动举办了欢乐春节”“天涯共此时——中秋节等活动,通过云端将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传递到世界各地。

农历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2021年春节期间,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和驻外旅游办事处以传统文化为舟,以数字内容为楫,通过寰宇同春——欢乐春节主题虚拟展和《春之序曲——民族音乐会》《情境冰秀——冰上杂技艺术晚会》等一系列融交互性、体验感和趣味性的线上项目展示中国传统文化和节庆文化魅力,传递和谐团圆健康的理念,诚邀各国民众共享欢乐、祥和的中国新年。

欢乐春节线上活动在世界各地带来了温暖祥和的节日气氛。众多网友表示,希望疫情结束后可以亲自到访中国,寻找他们曾在云端看到或听过的美好记忆。

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举办的天涯共此时——中秋节活动涵盖《2021中法中秋线上音乐会》等10余项精品项目,当时一经推出,在法热度持续攀升,获得观众和网友们的广泛赞誉。

据了解,由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和驻外旅游办事处联动举办的2021年天涯共此时——中秋节活动,通过线上演播、虚拟展览、在线游览、互动体验、云端课堂等方式,为境外公众开启了一场跨越时空、超越国度的云端聚会。

天涯共此时——中秋节把世界各国人民的心连在了一起,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摘编自李荣坤《邀世界人民云端共度中国节》,《中国文化报》2021年11月3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当代语境中研究传统节日的复兴与重建,要统筹思考多种概念的关系,建设节俗内容与节日文化。
B.传统节日复兴应尊重民俗生活逻辑和一般文化逻辑,重视精神核心建设,有效传承和更新节日传统。
C.年节体系能形成稳定的世俗生活框架,也能协调社会分化及价值的多元化,还能给民众温情的抚慰。
D.丰富多彩的“云端”节日活动,把各国人民的心连在一起,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深入人心。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民俗生活和文化传统切忌大破大立,我们应对文化改造保持审慎态度,这是近现代以来的文化震荡带给我们的警示。
B.节日具有凝聚精神、凝聚群体的作用,几乎所有人类文明在历史发展中都形成了本民族自己的节日体系和节日文化。
C.传统节日复兴重建中,只要有效传承和更新节日传统,就能实现当今时代背景和社会条件下节日文化的激活与再生。
D.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和驻外旅游办事处,通过“云端”将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传递到世界,使众多的网友希望到访中国。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传统节日复兴”的一项是(     
A.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和驻外旅游办事处举办“欢乐春节”“天涯共此时——中秋节”活动。
B.端午节时,企业举办将粽子扔到江河中的活动,以表达对伟大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纪念。
C.河南卫视在春晚播出《唐宫夜宴》、端午播出《洛神水赋》、中秋播出《广寒宫》节目。
D.重阳节时,一些单位组织员工登越秀山、花塔、光塔,在高处朗诵古诗,弘扬传统文化。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语言特色。
5.班级将要举办一次“复兴传统节日,共度元宵佳节”的文化活动,请你设计两个活动项目,并结合材料说明设计理由。
【知识点】 时评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918年底,学者梁济问儿子梁漱溟:这个世界会好吗?梁漱溟回答:我相信世界是一天一天往好里去的。其后整个20世纪,中国与世界几乎都在动荡巨变中度过。

百余年后的今天,世纪疫情叠加百年变局,乌克兰危机更将亚欧大陆拖入动荡边缘。这个世界会好吗?再次成为时代之问。

在中华文明的现代进步与道德影响力下,这个世界可以变得越来越好。年近九秩的国际著名哲学家、第三代新儒家代表人物、夏威夷大学哲学系终身教授成中英先生日前接受中新社东西问独家专访时指出,中国既有儒家的仁心,又有道家的道心以及法家的信心,能够对世界繁荣发展产生可观的影响力和转化力。这样的世界显然会更好的。

现将访谈实录的一个问题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您怎么看百余年前的梁漱溟之问?在国际局势复杂多变的今天,您认为这个世界会好吗?为什么?

成中英:梁漱溟在五四时期接触到西方文化。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中,他认为人的生活态度有三种,构成三种人类文化,即西洋文化、中国文化与印度文化。第一种生活态度是把人生的意欲投向未来,尽量求其满足,因此建立了科学与民主。两者可以通向未来的开放社会,这就是西方文化的意欲。中国文化则致力于调整自我的意欲,改变自我以适应环境,以达到平和的生活目标,安于现状,不思改变。印度文化是人类最后的出路,目的是根本消除人的意欲。因此不必设计未来,也无需刻意适应环境,而是取消自己的意欲,回归到一个根本的寂静生活,以至永远。基于这一理论,梁漱溟对父亲梁济的回答显然是:中国人不能走印度的路,但却需要向西方学习,面对未来生活。他说世界会逐渐变好,是有理论基础的。

这个世界会变好吗?我认为,本质上可以变好。因为世界本身的存在和人类的存在是一体的,人和人之间的彼此关联也是自然和真实的,问题来自于人自身的缺陷。由于不能知己也不能知彼,更由于不理性的恐他心理,以及历史上一些错误认知所形成的习惯,人们制造了自身的问题。这个世界因此不可能自动变好,而在于人和人之间的共同努力。

我们也不能把变坏的责任完全归之于一个方向。的确,西方人喜欢战争,自私逞强,这是历史事实。就中国人而言,我们该有一种能力,来消解西方人的逞强态度和自私心理。一旦这种理解建立起来,世界就会变好。一旦这种理解消除,西方也可能变色不认人,不但破坏环境,也将以对方为敌,戕贼生命。因此,即使是较好的发展,也要注意其可持续性,从一个长远的眼光来防止突变。

当然就当前情况来看,21世纪从开始到现在20多年并不太平。首先这是中国复兴的时代,也是西方对中国不满的时代。中国的成功激化了西方人的怀疑和敌意,造成对中国统一的威胁。其实中国统一对他们并不一定带来害处,反而有很多可以想象的好处。可是由于西方人本身的不自信,产生了对中国的负面态度。这是西方人的不幸,也是世界的不幸,当然也是中国人的不幸。因为这种态度也影响到中国人的生存、和平与发展,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剥夺了中国对世界作出贡献的机会。只有中国不断强盛,民众文化心理不断变强,才能安顿西方人的焦虑和疑心,进而共同实现对世界的积极建设,对宇宙空间的积极探求,为人类长久的幸福作出贡献。

作为一个站在时代前沿的古老国家,我们应该相信,中国能够自给自足,更有余力维护弱小的民族。中国既有儒家的仁心,又有道家的道心以及法家的信心,能够对世界繁荣发展产生可观的影响力和转化力,这样,这个世界显然会变得更好的。但由于20世纪的痛苦教训,中国也必须警觉这是一个危险的世界,随时面对它的突变,发挥强大的平衡作用,这是人们可以期待和依靠的。在中华文明的现代进步与道德影响力下,这个世界可以变得越来越好。

1.下列对“梁漱溟之间”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虽然20世纪里,中国与世界几乎都是在动荡巨变中度过,但梁漱溟“我相信世界是一天一天往好里去”的回答仍有积极意义。
B.梁漱溟认为人的生活态度有三种——着眼未来、改变自我、消除意欲,构成三种人类文化——西洋文化、中国文化与印度文化。
C.梁漱溟认为,印度文化以根本消除人的意欲为目的,因此人不必设计未来,也无需刻意适应环境,应回到一个根本的寂静生活。
D.梁漱溟的回答等于告诉父亲,中国人不能走印度的路,但要向西方学习,惟其如此,才能面对未来的生活,防止可能有的突变。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人使世界变坏:由于不能知己知彼,由于非理性和错误认知所形成的习惯。
B.人应做出努力:就中国人而言该有消解西方人逞强态度和自私心理的能力。
C.发展应当持续:中西方理解消除,就会破坏环境,以对方为敌,戕贼生命。
D.中国不断强盛:可安顿西方人的焦虑,与之共同建设世界和探索宇宙空间。
3.下列对成中英先生所说的“三心”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西方对我们的负面态度会影响到中国人的生存、和平与发展,出于儒家的“仁心”,我们应用平常心看待,走好自己的发展之路。
B.中国统一并不一定会给西方带来害处,反而有很多可以想象的好处,那么出于道家的“道心”,应该帮他们认识到这些好处。
C.作为一个站在时代前沿的古老国家,中国能够自给自足,更有余力维护弱小的民族,这种自信与担当体现了法家的“信心”。
D.中国独有的“仁心”、“道心”及“信心”,能够对世界繁荣发展产生可观的影响力和转化力,从而使这个世界逐渐变好。
4.梁漱溟先生和成中英先生都认为“这个世界会变好”,他们的理由分别是什么?结合文本简要说明。
5.以下面参考资料所述事实为例,分析文中划线句子的含义。

【参考资料】中国在疫情初期就与世界卫生组织保持了密切合作,及时发布了疫情信息并与其他国家分享了防控经验:中国向多个国家提供医疗援助和防护物资支持,包括口罩、防护服、呼吸机等;中国呼吁全球加强合作,共同抗击疫情,支持世界卫生组织领导的全球抗疫行动:中国还主办了一系列国际疫情应对研讨会和视频会议,促进国际社会分享经验和协调行动。

2023-06-02更新 | 262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面对当下社会文化,媒介批评应该涉及社会学、心理学、传播学甚至经济学的一些范畴,其中对文化市场化运作的关注,是媒介批评无法忽略的一个重要方面。这里的经济因素和心理因素是交织在一起的,不是物质与精神的绝然二分。而传统的文化批评只是善于揭示艺术背后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动因,勾勒各种文化思潮的多副面孔,往往有意无意掩盖了艺术和经济之间的关系。

美可以无功利,但批评必须保持清醒认识。面对当下的社会文化完全不同于在闲暇时间里面对一朵玫瑰花,复杂的社会文化语境不能用简单的批评模式来应对。文化的经济化和经济的文化化改变了传统语境,各种新媒介新手段的崛起,已拓展了艺术与欲望之间的表现领域,使得资本有了呼风唤雨的空间。同时,新媒介新手段的崛起也打破了原有的文化形态和文化格局,让传统文化的艺术表现倍感失落。在当代艺术领域,特别是影视领域,大资金的介入和运作有时是赤裸裸的,更多的时候是模拟或再造文化和艺术评价体系,如专家评论、学术研讨会、权威媒体的采访和专访等等,通过艺术评价体系来改变媒介环境楔入社会的心理。

在当代文艺界,经常的情形不是先有创作,后有批评,而常常是艺术行为和艺术评价互相影响同时出现,有时艺术评价甚至前置。这里不仅仅是指广告,也指大资本精心谋划下的大型文化活动和文化事件,即便对文化资本的运作需要保持警惕,但当今社会文化也离不开媒介批评。

媒介批评不是包罗万象的批评,它对当下社会文化的阐释,更多从新兴媒体功能和路径分析着手,并不取代以往的一切批评,只是提醒人们,在观念的艺术向技术的艺术演变过程中必须开拓新的批评范畴。

(摘编自蒋原伦《媒介批评与当代文化》)

材料二:

非遗文化是一定地域内的民众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文化形态,包括习惯、信仰和情感等。经过漫长的演变,非遗文化形成了独特且完整的文化系统。随着环境与民众生活方式的转变,非遗文化需要不断地调适自身,并寻找到新的传播方式,以适应文化发展的需要。当前,非遗文化开始通过短视频平台这种覆盖面大、传播面广、且有很强用户基础的新兴媒介进行传播与传承,体现了非遗文化与新媒介文化的融合。这样的融合使得非遗文化在主体结构、形态样式与社区模式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主体结构方面,非遗传承人、社区成员等原生主体的权力开始弱化,再加上部分原生主体文化自觉的缺乏,最终导致其主导地位的丧失,取而代之的是拥有资源、技术等方面优势的短视频平台。形态样式方面,原生语境与实践土壤逐渐虚化,历史与环境赋予非遗文化的功能、价值及意义逐渐失去;而短视频平台为了追求美,不断加剧向视听觉化转变,将大量具有装饰性和表演性的元素混入非遗文化,甚至为了功利过度包装,强化唯美娱乐功能,往往造成其所建构的非遗文化只是部分或片面的结果。社区模式方面,文化原生环境要求以“在场”接触体验的方式去获取非遗文化,强调仪式感与庄严感,而短视频平台说到底只是一种线上的展示,弱化了大众的“在场”体验感。

我们不反对非遗文化与新媒介文化融合,也不反对短视频平台在展现非遗文化时展示商业价值,但也应该警惕新媒介文化对非遗文化的主体结构、形态样式及社区模式干预与重排所带来的问题。非遗文化因为对新媒介平台技术、资源及受众的依赖,只能不断调适自身来迎合新媒介文化。最终,非遗文化不断被变异、被解体、被丧失,甚至被同化入新媒介文化体系之中。而非遗文化逝去的部分如果没有新的文化因素来接替其功能,极有可能造成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缺失或没落。

所以在主体结构方面,短视频平台需要确立明确的非核心主体角色意识,即认识到自身仅为非遗文化在现代社会中传播与传承的后援力量,自身的价值应该是非遗传播的辅助者,帮助非遗传承人及非遗社区成员更好地进行非遗实践。在形态样式方面,应该从一开始就杜绝非遗在短视频平台视听觉化转向的发生,要求短视频作品在策划与制作中禁止过分包装、极致渲染的视听觉追求,而尽量真实、整体地展示非遗,或者由专业研究机构联合非遗传承人讲述非遗文化内在的价值、意义,从而使非遗文化体系得到完整且原真的维系、传承和弘扬。在社区模式方面,可以开展相对应的非遗线下活动,从而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完成非遗社区这一系统性的文化保护与传承工程的建设。总之,只有两种文化以平等且相互尊重的姿态进行融合,才有可能让非遗文化从虚拟性重回现实性。

(摘编自杨帆《新媒介文化与非遗文化的互动与调适:基于短视频平台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异变现象的分析》)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相对于传统文化批评,媒介批评关注到艺术与经济的关系,考虑经济因素与心理因素的交织,兼顾物质与精神层面。
B.“在闲暇时间里面对一朵玫瑰花”,形象地揭示“美可以无功利”的特征,同时提醒批评家要对当下文化有清醒认识。
C.虽然非遗文化与新媒介文化的融合促进了非遗文化的发展,但新媒介文化的商业性也造成了传统文化的缺失或没落。
D.非遗文化传承人及非遗社区成员是非遗的核心主体,而短视频平台的介入,往往使得他们发挥不了核心主导作用。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当下社会文化语境变得更为复杂,传统的文化批评模式已经很难加以应对。
B.大资本精心谋划下的大型文化活动和文化事件有时会使艺术评价先于艺术行为。
C.短视频平台虽然拥有资源、技术等方面优势,但也存在为了功利过度包装等缺点。
D.由于非遗文化向视听觉化转变,它不仅失去意义与价值,也失去仪式感与庄严感。
3.下列选项,最能证明材料二中“非遗文化在形态样式上发生变化”的观点的一项是(       
A.运用多种现代科技手段对乐山大佛进行全身“透视”体检。
B.抖音平台现场直播书法家创作书法艺术作品并进行拍卖。
C.文化部门录制民间艺人表演《孙悟空大闹天宫》的皮影戏。
D.贵州省黔西南地区开发让游客亲身体验蓝染的旅游项目。
4.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手工篆刻已逐渐被激光篆刻代替。请结合材料一的内容分析这一现象。
5.如何运用媒介批评的观点评价当今非遗文化的传承?请根据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2023-02-18更新 | 1098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近些年来,我们在很多西方国家的建筑学院做过讲座,讲得最多的主题就是如何重返自然之道。对此,传统中国有几点基本理解:自然体现着比人类更优越的东西,自然是人类的老师,学生要对老师保持谦卑的态度;自然直接和道德准则相关,自然体现着比人类的所为更高的道德准则。

在我们考虑建筑、城市、生产、建造之前,首先应该反省我们面对自然的态度,我们需要重新树立自然比人造的建筑和城市更加重要的观念。中国曾经是一个诗意遍布城乡的国家,但是今天的中国,正在经历一种如同被时间机器挤压的快速发展,一切都无暇思考。如果我们能够意识到这种自然、建筑、城市彼此不分的体系的价值,意识到它表达着比现在惯常的建筑观更高的道德与价值,我们就有必要在新的现实中重新创建它的当代版本。

不过,把中国建筑文化传统想象成与西方建筑文化传统完全不同的东西肯定是一种误解,在我们看来,它们之间只是有一些细微的差别,但这种差别却是决定性的。在西方,建筑一直享有面对自然的独立地位,但在中国的文化传统里,建筑在山水自然中只是一种不可忽略的次要之物。换句话说,在中国文化里,自然曾经远比建筑重要,建筑更像是一种人造的自然物。人们不断地向自然学习,使人的生活回复到非常接近自然的状态,一直是中国的人文理想。这就决定了中国建筑在每一处自然地形中总是喜爱选择一种谦卑的姿态,整个建造体系关心的不是人间社会固定的永恒,而是追随自然的演变。这也可以说明为什么中国建筑一向自觉地选择自然材料,建造方式力图尽可能少地破坏自然,材料的使用总是遵循一种反复循环更替的方式。在一栋被拆毁的民居里,我们经常可以发现1000年材料的累积。反复使用某些材料,这不仅是出于节约的考虑,实际上,我们从这种方式读出的是一种信念,人是有可能建造一个与自然相似的世界的。而在西方建筑文化传统里,自然与建筑总是以简明的空间区隔方式区别开来,自然虽让人喜爱,但也总是意味着危险。

之所以要探索一种中国本土的当代建筑,是因为我们从不相信单一世界的存在。所以,我们工作的范围,不仅在于新建筑的探索,更加关注那个曾经充满自然山水诗意的生活世界的重建。无论中国还是西方,它们的建筑传统都曾经是生态的。而当今,东西方之间最具普遍性的问题就是生态问题。建筑学需要重新向传统学习,这在今天的中国更多意味着向乡村学习,不仅学习建筑的观念与建造,更要学习和提倡一种与自然彼此交融的生活方式。在这种意识里,这种形而上的思考从来不能和具体的建造问题分开。我们要想办法把传统的材料运用与建造体系同现代技术相结合。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提升传统技术,这也是我们在使用现代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体系的同时大量使用手工技艺的原因。技艺掌握在工匠的手中,是活的传统。如果不用,即使在形式上模仿传统,传统仍然必死,而传统一旦死亡,可以相信,我们就没有未来。

(摘编自王澎《循环建造的诗意——建造一个与自然相似的世界》)

材料二: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当下,现代都市高楼林立,但古人笔下的绿水青山仍是令人神往的桃花源。作为承载城市文化精神、塑造城市风貌特色的当代建筑,如何在钢筋水泥空间为人们营造栖息的诗意?如何以建筑寄托人文精神?追求自然之道依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追求自然的建筑,不仅意味着从自然形象中汲取灵感,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使建筑与自然发生关系;更意味着树立以天人合一为核心的美学追求。正如北宋山水画家郭熙所言,身即山川而取之。这也是中国古代建筑设计追求的境界。在当代建筑设计中,崇尚自然不是单纯模仿古典园林样式,也不是盲目追求抽象的建筑形式,更不是为概念而概念,而是顺应生态环境、人文传统、建造法则,以独特的生命体验激发创造灵感。这样的创作观有利于设计者形成个人风格,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对话,解决千城一面之困境。

追求自然还意味着构建绿色、可持续的发展观。目前,由于各种原因,我国每年都有一批建筑尚未达到50年使用寿命便被拆除,既浪费资源、破坏环境,又难以为子孙后代留下建筑遗产与历史文脉。破解这一难题,一方面要从体制机制上着手改革,重视城市规划设计;另一方面,也要鼓励建筑师积极将节能低碳、集约高效的绿色科技手段引入设计,树立可持续发展的建设理念。绿色,象征着自然、友好、创新与生机,也当成为中国建筑发展鲜亮的底色,为构筑和谐的人居环境提供指引。

(摘编自马苏薇《追求建筑的自然之道》《人民日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与西方的建筑学都面临生态传统遭到破坏的问题,解决之道就是重新向传统学习,特别是向乡村学习建筑的观念与建造。
B.中国古代建筑一向自觉地选择自然材料并反复使用,体现了古人向自然学习、使生活回复到非常接近自然的状态的人文理想。
C.中国传统的建筑观把自然看得比人造的建筑和城市更加重要,并且认为建筑在山水自然中只是一种不可忽略的次要之物。
D.追求建筑的自然之道,有助于在城市中为人们营造栖息的诗意,也有助于解决“千城一面”的难题,构筑和谐的人居环境。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与中国建筑文化传统不同,西方建筑文化传统对自然十分排斥,所以要将建筑与自然区别开来,并赋予建筑独立的地位。
B.传统建筑的材料、手工技艺由于与现代建筑的材料、技术的巨大差异,很难得到真正的应用,一旦沦为形式就会走向死亡。
C.虽然今天的中国有着超常规的发展速度,但城乡却失去了原有的诗意,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人们缺乏对自然应有的谦卑。
D.当代中国不乏模仿古典园林样式、追求抽象的建筑形式、表达特定的概念的建筑设计,但这些设计都与建筑的自然之道绝缘。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自然之道”的建筑观的一项是(     
A.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B.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
C.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D.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行文思路。
5.追求建筑的自然之道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应在哪些方面创新?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2023-11-29更新 | 5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