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 归有光(1506-1571)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229 题号:1846806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

先人讳正,世为吴中著姓。先曾祖讳凤,中成化甲午乡试,选调兖州城武县知县。先祖讳绅,县学生,为太常卿夏昶之孙婿。昶以文学为一时名臣。诗、书之业,以故世有承传。先祖家教尤严,先人早游县学,屡试不第,而有光后出有名,及举乡试,先人遂谢去。先祖于诸父有分,独退让处其薄。

先祖以高年笃老,先人与伯父,年亦皆逾七十,侍侧,日忻忻然,如少年儿子,皆不知其老也。日闭门读书,每自喜,以为有所得。性坦率,未尝与人有争。与里中结社,有香山洛社之风。社中人尤敬其德,称其别号曰岫云,言如出岫之云,无心也。岁壬戌,有光八上春官,不第还,先人遂以是年卒,年七十有八。又三年,始登第,而先人不及见矣,悲夫!以有光之困于久试,祖父皆以高年待之,而竟不及。及先人之方殁,而始获一第,曾不得一日之禄养,所以为终天之恨也。有光仕官既不遂,独幸以建储诏得推封,此亦可少慰人子之情于万一。

先妻魏氏,光禄寺典簿庠之女,太常卿恭简公校之从女也。恭简公为当世名儒,学者称为庄渠先生云。先妻少长富贵家,及来归,甘澹薄,亲自操作。时节归宁外家,以有光门第之旧,而先妻未尝自言,以为能可以自给。及病,妻母遣人日来省视,始叹息,以为姐何素不自言,不知其贫之如此也。尝谓有光曰:“吾日观君,殆非今世人。丈夫当自立,何忧目前贫困乎?”事舅及继姑孝敬,闺门内外,大小之人,无不得其欢。人以为有德如此,不宜夭殁。而生一子,甚俊慧,又夭。仅存一女,天道竟不可知矣!

继妻王氏。吴中王氏多自以为太原之后然实无考独先妻家谱系最明远有承传。先妻少丧父,妻母教之甚修谨。年十八来归,不失妇道。抚前子,爱甚己子。前子死,时哭之悲,病遂亟。其聪明慈爱,盖天性也。魏氏生时,有光方年少为诸生,及王氏,方乡举,家益贫。历岁岁北上辨装及下第之穷愁。有光之欢,生平于世,无所得意,独有两妻之贤,此亦释家所谓随意眷属者也。今蒙恩封赠,例当封妻前一人,与最后一人,而恩诏乃许移封。今妻费氏,亦愿推让王氏,则泉壤之下,亦被希世之旷典矣。

(选自《震川先生集》,有删改)

(二)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吴中王氏多自以为/太原之后/然实无考/独先妻家谱/系最明远/有承传
B.吴中王氏多自以为/太原之后/然实无考/独先妻家/谱系最明/远有承传
C.吴中王氏/多自以为太原之后/然实无考/独先妻家/谱系最明/远有承传
D.吴中王氏/多自以为太原之后/然实无考/独先妻家谱/系最明远/有承传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县学,古代供生员读书的学校。文中“游县学”指童试录取后准入县学读书,以备参加高一级的考试。
B.春官,古代官名,唐代时曾改礼部为“春官”,改礼部尚书为春官尚书,文中“上春官”指的是归有光以举人身份上京科考。
C.谥,古代皇帝、贵族、大臣、杰出官员或其它有地位的人死后所加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文中“恭简公”为魏校的谥号。
D.封赠,指古代皇帝赐予官员已逝去祖先、父母与妻室以爵位名号,文中指朝廷对归有光之妻王氏的封赠。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归有光家学深厚,家教严格,诗书传承,曾祖归凤在朝为官,祖父岫云德高望重、性格坦率、淡泊名利。
B.归有光的妻子魏氏,对公公和婆婆极为孝顺、敬重,闺门内外,全家上下,因她而其乐融融,却不幸早逝。
C.归有光的继妻王氏年少丧父,但母亲注重家教,本人天性慈爱,她处事谨慎,恪守礼法,对魏氏之子也甚是疼爱。
D.归有光以抚育两代人的老妪作为联结,围绕项脊轩回忆自己的母亲与祖母,表达了对亲人的深切怀念之情。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2)时节归宁外家,以有光门第之旧,而先妻未尝自言,以为能可以自给。
5.概括归有光科考多次失败却依然能坚持的原因。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梦鼎堂记

(明)归有光

①凡州县治,其后皆为夹道,而官之长贰之私宅,别为一区。惟长兴治后迫于城,故令之宅无周垣门庑,燕居之堂,与前堂檐相接也。余来为县,属久废之余,为修经阁鼓楼,左右廊庑,起吏舍仓庾,成桥梁,筑城水门,一岁中略具。而燕居之堂穿漏倾圮,复加完葺之。虽前除不敞,而堂中若加恢廓,如人外处迫隘之形,而中不失宽绰之度。因得休暇,观古图书于此。

②会有事于贡院。一日,梦寝庭中有函牛之鼎,其旁有破裂处,方命修补之。觉而以告诸同事。适长兴之士试而得隽者三人,众皆以为鼎足之应。未几而南都报得隽者又一人,或又以为此补鼎之验也。夫占者之云,其果云尔已□?

③盖鼎,三代之传器也。圣人取以为卦。其辞曰:君子以正位凝命。此其为王者之事矣!然又以象三公者,何也?诚以天下非人主所能独运,而所藉者辅相也。故鼎,天子饰以黄金,诸侯以白金;三足以象三台,三足一体,犹三公承天子也。以主烹饪,不失其和;金玉铉之,不失其所;公卿仁贤,天王圣明之象也。读鼎之辞,可以见君臣一体之义,而人臣辅相之道备矣。故又曰:大烹以养圣贤。明天子当以圣贤置之三公之位,不宜使在下仅出其否而已。

④余少有狂简之志,思得遭明时,兴尧、舜、周、孔之道,尝鄙管、晏不足为。今老矣,无能为矣。台鼎之兆,其以望诸二三子。因取而名斯堂,且以俟后之继余而来者云。


【注】①长贰:官员的正副职。②得隽:及第。
1.可填入第②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A.乎B.也C.焉D.矣
2.对第①段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州县官员的私人府宅按照正副职分为不同区域。
B.长兴县府受到城府的压迫,而显得简陋、破落。
C.经过我一年的修葺与拆除,县府已经初具规模。
D.修葺后的县府中堂稍显宽阔,闲时便在此读书。
3.分析第③段的论证方法。
4.概括本文的写作意图。
2022-07-04更新 | 71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上万侍郎书

[明]归有光

居京师,荷蒙垂盼,令十余年故知,殊不以地望逾绝而少变。而大臣好贤乐善、休休有容之度,非今世之所宜有也!有光是以亦不自嫌外,成盛德高谊之名,令海内之人见之。

有光晚得一第,受命出宰百里;才不逮志,动与时忤。然一念为民,不敢自堕于冥冥之 中,拊循劳徕,使鳏寡不失其职。发于诚然,鬼神所知,使在建武之世,宜有封侯爵赏之望。 今被挫如此,良可悯恻。流言朋兴,从而信之者十九;小民之情,何以能自达于朝廷?赖 阁下桑梓连壤,所闻所见,独深知而信之。时人以有光徒读书无用,又老大,不能与后来英 俊驰骋,妄自测傲,不待问而自以为甄别已有定论矣。夫监郡之于有司之贤不肖,多从意度; 又取信于所使咨访之人,祗如不嗜其人之面,望其影而定其长短妍丑,亦无当矣。如有加以 私情爱憎,又如所谓流言者,使伯夷申徒狄复生于今,亦不免于世之尘垢,非饿死抱石,不 能自明也。

昨者大计群吏,仅免下考。今已见谓不能为吏,又使匍匐州县,使益困迫而失其所性, 辗转狼狈,不复能自振于群毁之中。夫以朝廷爱惜人才,当使之无失其所。如有光垂老,不肯自摧挫,以求进于天子之科目,至三十年而不退却。一旦得之,使之从百执事,齿于下列。 不敢望公孙丞相桓少傅,仅如冯都尉白首郎署,亦足以少答天下之士,弹冠振衣,愿立于朝 之志矣。今之时独贵少俊耳,汉李太尉尝荐樊英等,以为一日朝会,见诸侍中,并皆年少, 无一宿儒大人,可以备顾问者,怅然为时惜之。有光顾何敢自列于昔贤之所荐,而番番良士, 膂力既愆,我尚有之,以为国家用老成长厚之风,此亦当今公卿大臣之所宜留意者也。有 光今已摧残至此。夫士之所者气耳,于其气之方盛,自以古人之功业不足为,其稍歉则犹 欲比肩于今人,其又歉则视今人已不可及矣。方其久诎于科试,得一第为州县吏,已为逾分; 今则顾念养生之计。欲得郡文学,已复不可望。计已无聊,当引去之。譬行舟于水值风水之顺快可以一泻千里至于逆浪排天篙橹俱失前进不止未有不没溺者也。不于此时求住泊所,当何所之乎?

兹复有渎于阁下者,自以禽鸟犹爱其羽,修身洁行,白首为小人所败。如此人者,不徒 欲穷其当世之禄位,而又欲穷其后世之名,故自托于阁下之知,得一言明白,则万口不足以 败之。假令数百人见誉,而阁下未之许,不足喜也;假令数百人见毁,而阁下许之,不足惴也。故大人君子一言,天下后世以为准。有光甘自放废,得从荀卿屈原之后矣!

今兹遣人北上,为请先人敕命,及上解官疏,并道所以。轻于冒,无任惶悚。不宣。


注释:
①万侍郎,即万士和,明嘉靖年间进士,隆庆时升任户部右侍郎,不久改任礼部侍郎。归有 光(1506-1571),明代著名散文家,此信写于隆庆二年(1568),归有光六十岁才中进士被授 予长兴县令,在任时,因采取了不利于豪门大户的措施而遭怨恨,改任副职通判。对此归有 光颇多怨言,曾两次上疏请求辞职。②膂(1ǔ)力既愆,体力不支、衰老。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今被挫如此枉曲、冤枉
B.齿于下列羞耻
C.夫士之所者气耳   依仗
D.轻于冒轻慢、亵渎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有光是亦不自嫌外   犹不能不之兴怀
B.又使匍匐州县吾长见笑大方之家
C.当引去之其疾病
D.不于此时求住泊二虫又何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信中作者陈述了为长兴县令时一心为民的政绩,本应有“封侯丹赏之望”,但却受到不 公平的待遇和不应有的打击,其怨与伤的感情溢于言表。
B.作者揭露了官场上流言诽谤,巡按御史甄别官吏“多从意度”,偏听“咨访之人”的不 良风气,并以东汉李太尉举荐樊英等老臣为例,希望朝廷能重用老臣。
C.行文结束时,作者以“禽鸟犹爱其羽”相喻,认为万侍郎一生修身养性,洁身自爱,他 一定能赏识和理解自己。
D.该文感情真挚,文风委婉曲折,作者悒悒不得志的心态跃然纸上,但使人感受到他深沉 坚毅、不屈服于权势与恶运的性格。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譬行舟于水值风水之顺快可以一泻千里至于逆浪排天篙橹 俱失前进不止未有不没溺者也。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光晚得一第,受命出宰百里;才不逮志,动与时忤。
(2)假令数百人见誉,而阁下未之许,不足喜也;假令数百人见毁,而阁下许之,不足惴也。
2019-06-20更新 | 167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选自归有光的《项脊轩志》)

(乙)孺人之吴家桥,则治木绵;入城,则缉纑。灯火荧荧,每至夜分。外祖不二日使人问。孺人不忧米盐,乃劳苦若不谋夕。冬月,炉火炭屑,使婢子为团,累累暴阶下。室靡弃物,家无闲人。儿女大者攀衣,小者乳抱,手中纫缀不。户内洒然。遇僮奴有恩,虽至箠楚,皆不忍有后言。吴家桥岁致鱼蟹饼饵,率人人得食。家中人闻吴家桥人至,皆喜。

有光七岁与从兄有嘉入学,每阴风细雨,从兄辄留,有光意恋恋,不得留也。孺人中夜觉寝,促有光暗诵《孝经》即熟读,无一字龃龉,乃喜。

(选自归有光的《先妣事略》)


【注】①孺人:古代贵族、官吏之母或妻子的封号,此是归有光对母亲的尊称。②吴家桥:归有光外祖父家居住地。③缉纑(lú):把麻搓成线,准备织布。④龃龉:比喻诵读不流利。

(丙)近世缀文之士,颇称述熙甫,以为可继曾南丰、王半山之为文。自我观之,不同日而语矣。或又与方苞氏并举,抑非其也。

盖古之知道者不妄加毁誉于人非特好直也内之无以立诚外之不足以信后世,君子耻焉。自周诗有《崧高》、《烝民》诸篇,汉有河梁之咏,沿及六朝,饯别之诗,动累卷帙。于是有为之者,昌黎韩氏为此体特繁,至或无诗而徒有序,骈拇枝指,于义为已侈矣。熙甫则未必饯别而赠人以序,有所谓贺序者、谢序者、寿序者,此何说也?神乎?味乎?徒词费耳。

然当时颇崇茁轧之习,假齐梁之雕琢、号为力追周秦者,往往而有。熙甫一切奔去,不事涂饰,而选言有序,小刻画而足以昭物情,与古作者合符,而后来者取则焉,不可谓不智已。藉熙甫早置身高明之地,闻见广而情志阔,得师友以辅翼,所诣固不竟此哉!

(选自曾国藩《书<归震川文集>后》,有删改)


【注】①熙甫——归有光字熙甫,号震川。②曾南丰——曾巩,建昌南卒(今属江西)人。③王半山,王安石号半山。④骈拇枝指:比喻多余无用的东西。⑤茁轧:指盲目拟古,使用生硬晦涩的词汇。⑥藉:假使。⑦所诣:所具有的造诣。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外祖不二日使人问       遗:缺少的物品
B.手中纫缀不       辍:收拾
C.抑非其       伦:类
D.于是有为之       序:写序,作序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盖古之知道者/不妄加毁誉于人非/特好直也/内之无以立/诚外之不足以信后世
B.盖古之知道者/不妄加毁誉于人/非特好直也/内之无以立诚/外之不足以信后世
C.盖古之知/道者不妄加毁誉于人/非特好直也/内之无以立诚/外之不足以信后世
D.盖古之知/道者不妄加毁誉于人非/特好直也/内之无以立/诚外之不足以信后世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中作者善于从日常生活中选取特定细节、场景表现人物。如母亲用手指轻叩嘘寒问暖的场景生动表现了母亲对儿子归有光无微不至的关心和慈爱。
B.乙文作者通过一系列家庭琐事的追忆,凸现了一个勤俭、厚道、善于持家、教子严格的母亲形象。
C.丙文作者批评了归有光作序过多;认为其文章虽缺乏深广的社会意义,但在复古派大兴之际,能以清淡之笔表达真挚感情,反对复古、雕琢的文风,值得后人推崇。
D.三篇选文因文体和写作目的不同,呈现出来的风格也迥异:选文一侧重记述和建筑有关的人和事,用语平淡而情感浓厚;选文二主要抒发对亡母的怀念之情,以记叙、描写为主;选文三是书跋,对归有光散文作出精当、独到的评价,以议论为主。
2022-05-28更新 | 16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