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宋 > 欧阳修(1007-1072) > 《新唐书》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50 题号:18512587

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小题。

颜真卿,字清臣,少孤,母殷躬加训导。既长,博学工辞章,事亲孝。开元中,举进士,又擢制科。再迁监察御史,宰相杨国忠恶之,乃出为平原太守。安禄山逆状牙孽,真卿度必反,阳托霖雨,增陴浚隍,料才壮,储廥廪。日与宾客泛舟饮酒,以纾禄山之疑。果以为书生,不虞也。禄山反,河朔。尽陷,独平原城守具备,使司兵参军李平驰奏。玄宗始闻乱,叹无一忠臣,及平至,帝大喜,谓左右曰:朕不识真卿何如人,所为乃若此!乃益募士,旬日得万人。贼破东都,遣段子光传李憕、卢奕、蒋清首徇河北。真卿畏众惧,绐诸将曰:吾素识憕等,其首皆非是。乃斩子光,藏三首。它日,结刍续体,敛而祭,为位哭之。十七郡同日自归,推真卿为盟主,兵二十万,绝燕、赵。史思明围饶阳,真卿惧不敌,以书招贺兰进明,以河北招讨使让之。会平卢将刘正臣以渔阳归,真卿欲坚其意,以子颇为质。禄山乘虚遣思明急攻河北,独平原、博平、清河固守。然人心危,不复振,弃郡度河,间关至凤翔谒帝。广平王平长安,辞日,当阙不敢乘,趋出梐枑。乃乘。王府都虞候管崇嗣先王而骑,真卿劾之,百官肃然。俄封鲁郡公。杨炎当国,以直不容,及卢杞,益不喜,将出之。真卿往而斥之,杞矍然下拜,而衔恨切骨。李希烈陷汝州,杞乃建遣真卿:四方所信,若往谕之,可不劳师而定。诏可。既见希烈,希烈养子千余拔刃争进,诸将皆谩骂,将食之,真卿色不变。希烈以身捍,麾其众退,乃就馆。逼使上疏雪己,真卿不从。希烈乃拘真卿,传将坑之,复遣将积薪于廷欲焚之,真卿曰:死生分矣,何多为!后遂缢杀之,年七十六。善正书、草书,笔力遒婉,世宝传之。赞曰当禄山反哮噬无前鲁公独以乌合婴其锋功虽不成其志有足称者呜呼虽千五百岁其英烈言言如严霜烈日可畏而仰哉。

(选自《新唐书•列传七十八颜真卿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赞曰/当禄山反/哮噬无前/鲁公独以乌合婴其锋/功虽不成其志/有足称者/呜呼/虽千五百岁/其英烈言言/如严霜烈日/可畏而仰哉/
B.赞曰/当禄山反/哮噬无前/鲁公独以乌合婴其锋/功虽不成其志/有足称者/呜呼/虽千五百岁/其英烈/言言如严霜烈日/可畏而仰哉/
C.赞曰/当禄山反/哮噬无前/鲁公独以乌合婴其锋/功虽不成/其志有足称者/呜呼/虽千五百岁/其英烈言言/如严霜烈日/可畏而仰哉/
D.赞曰/当禄山反/哮噬无前/鲁公独以乌合婴其锋/功虽不成/其志有足称者/呜呼/虽千五百岁/其英烈/言言如严霜烈日/可畏而仰哉/
2.对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乘,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春秋时期,一辆兵车,配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
B.冠者:成年人。古代男子在十八岁时行加冠礼,表示成年;女子十五岁时行笄礼,表示成年。
C.《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亦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为“十三经”之一,其和《公羊传》《谷梁传》一起被称作“春秋三传”。
D.孝悌:善事父母为“孝”,敬爱兄长为“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颜真卿声威卓著。他招募壮士,仅仅十天就聚集万人;他被推为盟主,拥兵二十万,截断了燕赵之间交通联络。
B.颜真卿守正遵礼。他侍母至孝,来报答母亲的抚养教导;曾弹劾广平王的属下在其之前上马不合礼制的做法。
C.颜真卿隐忍大义。他强忍悲痛,隐瞒将领被杀真相,而后装殓祭奠;为招揽贺兰进明,派儿子颜颇去做人质。
D.颜真卿刚正忠直。他立身朝堂,屡遭小人排挤;不畏强权,怒斥卢杞,遭到忌恨;后被叛贼李希烈囚禁勒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和所学课内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杞乃建遣真卿:“四方所信,若往谕之,可不劳师而定。
(2)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5.颜真卿为什么受到唐玄宗的赞赏?请简要说明。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毛仲,高丽人。父坐事,没为官奴,生毛仲,故长事临淄王。王出潞州,有李守德者,为人奴,善骑射,王市得之,并侍左右,而毛仲为明悟。景龙中,王还长安,二人常负箭以从。王数引万骑帅长及豪俊,赐金帛,得其欢心。毛仲晓旨,亦布诚结纳,王嘉之。

韦后称制,以苛峭树威。葛福顺、陈玄礼诉于王,王方与刘幽求谋举大计,幽求讽之,皆愿效死,遂入讨韦氏。

王为皇太子,以毛仲知东宫马驼鹰狗等坊。不旬岁,至大将军,阶三品。与诛萧至忠等,以功进辅国大将军,检校内外闲厩,知监牧使,进封霍国公,实封户五百。与诸王及姜皎等侍禁中,至连榻而坐。帝暂不见,惘惘若有失,见则释然。开元九年,诏持节为朔方道防御讨击大使,与左领军大总管王晙、天兵军节度使张说、幽州节度使裴伷先等数计事。

毛仲始见饰擢颇持法不避权贵两营万骑及闲厩官吏惮之无敢犯于牧事尤力娩息不訾。初监马二十四万,后乃至四十三万,牛羊皆数倍。莳茼麦、苜蓿千九百顷以御冬。市死畜,售绢八万。募严道僰僮千口为牧圉。检勒刍菽无漏隐,岁赢数万石。从帝东封,取牧马数万匹,每色一队,相间如锦绣,天子才之。还,加开府仪同三司,自开元后,唯王仁皎、姚崇、宋璟及毛仲得之。

然资小人,志既满,不能无骄,遂求为兵部尚书,帝不悦,毛仲怏怏。与葛福顺、李守德等数十人相倚杖为奸。毛仲恃旧,最不法。中使至其家称诏,毛仲不甚恭,位卑者,或踞见,迕意即侮谇,以气凌之。高力士、杨思勖等衔之。毛仲有两妻,其一上所赐,皆有国色。尝生子,帝命力士就赐,仍授子五品官,还,问曰:“毛仲喜乎?”力士奏:“毛仲熟视臣曰:‘是子亦何辱三品官?’”帝怒曰:“前毛仲负我,未尝为意,今以婴儿顾云云。”力士等知帝怒,他日,从容曰:“北门奴官皆毛仲所与,不除之,必起大患。”后毛仲移书太原索甲仗,少尹严挺之以闻,帝恐毛仲遂乱,匿其状。十九年,有诏贬瀼州。毛仲四子悉夺官,贬恶地,缘坐数十人。有诏缢毛仲於零陵。

(节选自《新唐书·王毛仲传》)

1.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毛仲始见饰擢/颇持法/不避权贵/两营万骑及闲厩官吏惮之/无敢犯/于牧事尤力/娩息不訾
B.毛仲始见饰擢/颇持法/不避权贵/两营万骑及闲厩官吏惮之/无敢犯于牧事/尤力娩息不訾
C.毛仲始见/饰擢颇持法/不避权贵/两营万骑及闲厩官吏惮之/无敢犯于牧事/尤力娩息不訾
D.毛仲始见/饰擢颇持法/不避权贵/两营万骑及闲厩官吏惮之/无敢犯/于牧事尤力/ 娩息不訾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称制是指由皇后、皇太后等女性统治者代理皇帝执掌国政。如果是男性代理国政,通常太子称摄政,其他男性称监国。
B.旬岁,旬的本意是十日,后来也指每十岁为一旬,有时称老人“八旬老母、年过七旬”,本文“不旬岁”指不满十年。
C.东封是指帝王行封禅事,昭告天下太平。出自《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司马相如曾作文盛颂汉德宏大,请武帝东幸封泰山,武帝从其言。
D.牧圉杜预注《左传》“牛曰牧,马曰圉”,“牧圉”可以指牛马,也可指养牛马的人。由文意推断,文中指的是第一种意思。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毛仲聪明颖悟。景龙年间,临淄王在长安倾力结交军队将帅和一些豪杰俊士,毛仲领会临淄王的心思,也诚恳地与他们结交,深得临淄王赏识。
B.王毛仲治政有才。在管理田草牧场时,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并在皇帝东封泰山时展示了自己的所牧之马,封禅归来得到皇帝的重赏。
C.王毛仲遭人嫉恨。高力士等人抓住了皇帝盛怒的机会,以王毛仲给了北门奴官许多东西,不除之必然引起大患为由,煽动皇帝惩治王毛仲。
D.王毛仲恃宠而骄。他依仗皇帝旧臣的身份,不守法规。中使到他家宣谕诏令,王毛仲总是表现不恭,甚至辱骂,以盛气凌压对方。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王方与刘幽求谋举大计,幽求讽之,皆愿效死,遂入讨韦氏。
(2)后毛仲移书太原索甲仗,少尹严挺之以闻,帝恐毛仲遂乱,匿其状。
2020-05-13更新 | 34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白)居易敏悟绝人,工文章。未冠,谒顾况。况,恃才少所推可,见其文,自失曰:“吾谓斯文遂绝,今复得子矣!”贞元中,擢进士、拔萃皆中。元和元年,为集贤校理,月中,召入翰林为学士,迁左拾遗。四年,天子以旱甚,下诏有所蠲贷,振除灾诊。居易见诏节未详,即建言乞尽免江淮两赋,以救流瘠,且多出宫人。宪宗颇采纳。李师道上私钱六百万,为魏徵孙赎故第,居易言:“徵任宰相,太宗用殿材成其正寝,后嗣不能守,陛下犹宜以贤者子孙赎而赐之。师道人臣,不宜掠美。”帝从之。田布拜魏博节度使,命持节宣谕,布遗五百缣,诏使受之,辞曰布父雠国耻未雪人当以物助之乃取其财谊不忍方谕问旁午若悉有所赠则贼未殄布赀竭矣诏听辞饷是时,河朔复乱,合诸道兵出讨,迁延无功。贼取弓高,绝粮道,深州围益急。居易上言,使李光颜将,可径薄贼,开弓高粮路,合下博,解深州之围。虽进忠,不见听,乃丐外迁。为杭州刺史,始筑堤捍钱塘湖,钟泄其水,溉田千顷。复浚李泌六井,民赖其汲。文宗立,以秘书监召,封晋阳县男。太和初,二李党事兴,居易恶缘党人斥,乃移病还东都。后起为同州刺史,不拜,改太子少傅,进冯翊县侯。会昌初,以刑部尚书致仕。六年,,年七十五,赠尚书右仆射,宣宗以诗吊之。遗命薄葬,毋请谥。居易被遇宪宗时,事无不言,多见听可,然为当路所忌,遂摈斥。所蕴不能施,乃放意文酒。既复用,又皆幼君,谏诤益不合,遂无立功名意。与弟行简、从祖弟敏中友爱。东都所居履道里,疏沼种树,构石楼香山,凿八节滩,自号醉吟先生,为之传。居易於文章精切,然最工诗,当时士人争传。其始生七月能展书,九岁暗识声律。其笃于才章,盖天禀然。

(节选自《新唐书·列传卷四十四》)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辞曰/布父雠/国耻未雪/人当以物助之/乃取其财谊/不忍/方谕问旁午/若悉有所赠/则贼未殄/布赀竭矣/诏听辞饷/
B.辞曰/布父雠国耻未雪/人当以物助之/乃取其财谊/不忍/方谕问旁午/若悉有所赠/则贼未殄/布赀竭矣/诏听辞饷/
C.辞曰/布父雠/国耻未雪/人当以物助之/乃取其财/谊不忍/方谕问旁午/若悉有所赠/则贼未殄/布赀竭矣/诏听辞饷/
D.辞曰/布父雠国耻未雪/人当以物助之/乃取其财/谊不忍/方谕问旁午/若悉有所赠/则贼未殄/布赀竭矣/诏听辞饷/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拔萃,唐代的一种选官制度。选官的期限未满,试判三条,合格授官的叫“拔萃”。
B.出宫人的“出”指放出,与《琵琶行》(并序)“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的“出”字含义相同。
C.卒,这里指死亡。古代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死曰不禄,庶人死曰死。
D.从祖弟,从,堂房亲属。同一曾祖但不同祖父的同辈人之间互称为从祖兄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白居易聪明过人,出生才七个月就能翻看书籍,九岁熟知声律。他最擅长写文,他的文章精当贴切,被当时的士人争相传诵。
B.白居易持节去向田布宣布谕旨时,田布送他五百匹细绢,他拒绝了;死时,他遗命薄葬,不必请谥号,由此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淡泊名利的人。
C.白居易在杭州刺史任内,修筑堤坝,聚泄湖水,以利灌溉,疏浚当地的六口水井,帮助解决杭州百姓的用水问题,是个勤政爱民之士。
D.白居易敢于直谏,他的意见虽然多数被宪宗听取认可,但他也遭到当权者忌恨,屡遭排斥,由于抱负不能实现,他就选择纵情于诗文美酒。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进忠,不见听,乃丐外迁。
(2)居易被遇宪宗时,事无不言,多见听可,然为当路所忌,遂摈斥。
5.白居易在朝为官敢于进谏,直言不讳。请简要概括他在文中的三次进谏内容。
2023-08-02更新 | 55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归崇敬,字正礼,苏州吴县人。治礼家学,多识容典,擢明经。遭父丧,孝闻乡里。调国子直讲。天宝中,举博通坟典科,对策第一,迁四门博士。有诏举才可宰百里,复策高等,授左拾遗。肃宗灵武,迁起居郎、史馆修撰,修国史、仪注。贫求解。未几,有事桥陵、建陵,召还参掌仪典。代宗幸陕,召问得失,崇敬极陈:“生人疲敝,当以俭化天下,则国富而兵可用。”时百官朝朔望,皆袴褶,崇敬之,建言:“三代逮汉无其制,隋以来,始有服者,事不古,宜停。”诏可。时有方士巨彭祖建言:“唐家土德,请以四季月祀天地。”诏礼官儒者杂议。崇敬议:“《礼》以先立秋十八日祀皇帝,黄帝五行为土。彭祖牵纬候说,事诡不经,不可用。”事皆施行。大历初,充吊祭册立新罗使。海道风涛,舟几坏,众惊,谋以单舸载而免,答曰:“今共舟数十百人,我何忍独济哉?”少选,风息。先是,使外国多赍金帛,举所无,崇敬囊橐惟衾衣,东夷传其清德八年遣祀衡山未至而哥舒晃乱广州监察御史惮之请望祀而还崇敬正色曰君命岂有畏邪遂往。皇太子欲临国学行齿胄礼,崇敬以学与官名皆不建议:请以国子监为辟雍省。祭酒、司业之名,非学官所宜。请以祭酒为太师氏,位三品;司业为左师、右师,位四品。有诏尚书省集百官议。皆以习俗久,制度难分明,国学非世官,不得辟雍省、太师氏。大抵惮改作,故无施行者。史给禀钱不实,贬饶州司马。德宗立,召还,复拜国子司业,稍迁翰林学士、充皇太子侍读。田悦、李纳禀命,持节宣慰,称旨,宠赐缯帛,儒生以为荣。迁工部尚书,仍前职。年老,以兵部尚书致仕。卒,年八十八,赠尚书左仆射,谥曰宣。论撰数十篇。

(节选自《新唐书·归崇敬传》,有删改)

1.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肃宗灵武,再迁起居郎       (次:驻扎)
B.事不古,宜停          (稽:考察)
C.使外国多赍金帛,举所无       (贸:贸然)
D.史给禀钱不实,贬饶州司马       (坐:因……获罪)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有诏举才可宰百里/师,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迁起居郎、史馆修撰/迁为太史令
C.黄帝五行为土/彼致福者,未数数然也
D.建议:请以国子监为辟雍省/今其智不能及
3.选出和“舟几坏”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奚以知其然也?
B.师不必贤于弟子
C.而刘夙婴疾病
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八年/遣祀衡山/未至而哥舒晃乱/广州监察御史惮之/请望祀而还/崇敬正色曰/君命岂有/畏邪遂往。
B.八年/遣祀衡山/未至而哥舒晃乱广州/监察御史惮之/请望祀而还/崇敬正色曰/君命岂有畏邪/遂往。
C.八年遣祀/衡山未至/而哥舒晃乱广州/监察御史惮之/请望祀而还/崇敬正色曰/君命岂有/畏邪遂往。
D.八年遣祀/衡山未至/而哥舒晃乱/广州监察御史惮之/请望祀而还/崇敬正色曰/君命岂有畏邪/遂往。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宝: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B.朔望:朔日和望日,即农历每月月末和十五。古代每逢朔望常行朝谒之礼。
C.工部:古代官署名,六部之一,掌管全国工程、交通、水利和屯田等事务。
D.致仕:亦作“致事”,指古代官员交还官职,退休回家。是正常退休,且多是主动的。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归崇敬科考优异,对策出众。他先是考中明经科,天宝年间又考中博通坟典科;两次对策,也分别名列第一和优等,并因此升官。
B.归崇敬学识渊博,熟悉典制。桥陵、建陵有事,他参与掌管礼仪典章;方士巨彭祖建议在四季月郊祀天地,他据《礼》予以反驳。
C.归崇敬建言献策,均被采纳。百官上朝时穿袴褶,他建议停止;他还认为国子学与官名都不正规,建议修改。这些建议都得到实施。
D.归祟敬临危不惧、义不独生。出使新罗,遇到风暴,船几乎被毁,众人打算用小船载他先走,他与大家同生共死,不愿独自偷生。
7.把原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三代逮汉无其制,隋以来,始有服者,事不稽古,宜停。
(2)先是,使外国多赍金帛,贸举所无,崇敬囊橐惟衾衣,东夷传其清德。
2020-11-05更新 | 3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