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语言文字应用 > 句子 > 标点符号
题型: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难度:0.65 引用次数:63 题号:1865995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们现在来到我们星系的行星上。巨大的气体星球海王星、天王星、土星和木星都分别有一个冰冻卫星做伴相随。在气体行星及其冰冻卫星的内侧就是充满岩石的温暖的内太阳系。例如,在那里有红色行星——火星。所有太阳系的行星都绕着太阳运转。

广衰的宇宙并非世外桃源,太空环境,连航天器都会遭到腐蚀。可能有人认为,太空是高真空环境,又没有水,航天器肯定不会像在地球上那样出现腐蚀现象。,比如“和平号”空间站70%的外体遭到腐蚀,俄罗斯最终不得不将其坠毁。那么,?科学研究表明,除了宇宙大爆炸时留下的辐射和各种宇宙射线外,还有大量的太空垃圾。

1.下列各选项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第一段的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穿堂一百——百五十!”阿Q的钱便在这样的歌吟之下,渐渐的输入别个汗流满面的人物的腰间。
B.(大哭)哦,这真是一群强盗!(走至周萍面前)你是萍,——凭什么打我的儿子?
C.两位穿灰色大衫的——宋恩子与吴祥子,正低声地谈话,看样子他们是北衙门的办案的(侦缉)。
D.这风夜中的嗥声对于当时的那个村落,一定也是一种威胁——尤其是对于无眠的老人,夜半惊醒的儿童和抚慰病儿的寡妇。
2.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相似题推荐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红楼梦》意蕴极其丰美,叶朗教授认为,《红楼梦》的意蕴大致可以分析为三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红搂梦》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真实地反映了清代前期的社会面貌和人情世态。第二个层面,是它的悲剧性。《红楼梦》的悲剧性不简单在     ①     ,也并不只在于四大家族衰亡的悲剧,还在于曹雪芹提出了一种审美理想,而这种审美理想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是必然要被毁灭的悲剧。曹雪芹的审美理想是从汤显祖那里继承下来的,其核心是肯定“情”的价值,追求“情”的解放,追求人性解放。汤显祖讲的“情”一方面和“理”(封建社会的伦理观念)相对立,一方面和“法”(封建社会的社会秩序、社会习惯)相对立。他认为“情”是人生而有之的人性,它有自己的存在价值,           ②     

第三个层面,      ③     。这种感悟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对人生(生命)终极意义的追问;一是对命运的体验和感叹。《红楼梦》中渗透着对人的有限生命和人的命运的最深沉的伤感,它像一声悠长的叹息,使小说弥漫着浓郁的诗意。

1.下列句子中的引号和文中画横线处的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1964年的3月,兰考人民的除“三害”斗争达到了高潮,焦裕禄的肝病也到了重要关头。
B.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
C.做好疫情的“加试题”,答好发展“必答题”,才能交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新答卷。
D.包身工的身体是属于带工老板的,所以她们根本就没有“做”或者“不做”的自由。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023-03-25更新 | 189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但是在乡土社会的礼治秩序中做人,如果不知道“礼”,就成了撒野,没有规矩,简直是个道德问题,不是个好人。一个负责地方秩序的父母官,维持礼治秩序的理想手段是教化,而不是折狱。如果非打官司不可,那必然是因为有人破坏了传统的规矩。在旧小说上,我们常见的听讼,亦称折狱的程序是:把“犯人”拖上堂,先各打屁股若干板,然后一方大呼冤枉。父母官用了他“看相”式的眼光,分出那个“獐头鼠目”,必非好人,重加呵责,逼出供状、结果好恶分辨,冤也伸了,大呼青天。——这种程序在现代眼光中,会感觉到没有道理:但是在乡土社会中,这却是公认正当的。否则为什么这类记载,《包公案》《施公案》等等能成了传统的畅销书呢?

……

这个譬喻可以用来说明乡土社会对于讼事的看法。所谓礼治就是对传统规则的服膺。生活各方面,人和人的关系,都有着一定的规则。行为者对于这些规则从小就熟习,不问理由而认为是当然的。长期的教育已把外在的规则化成了内在的习惯。维持礼俗的力量不在身外的权力,而是在身内的良心。所以这种秩序注重修身,注重克己。

1.与文中加横线处破折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着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地说:“唉,天可真凉了——”(郁达夫《故都的秋》)
B.通讯员在战斗时,除了送信,还干什么——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问这些没意思的问题。(茹志鹃《百合花》)
C.前些年一家有影响的报纸在头版刊登了一篇贬斥杂交稻的文章,说杂交稻是“三不稻”——“米不养人,糠不养猪,草不养牛”。(沈英甲《喜看稻菽千重浪》)
D.可她又确信……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这条路呢,没有谁能保证她的儿子最终能找到。——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史铁生《我与地坛》)
2.文段比较分析了乡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社会治理差别,请根据上文内容在以下表格的空白处填写恰当的词句。
比较点乡土社会现代社会
治理方式_______法治
治理手段_____________、听讼
维持力量______________
2024-02-07更新 | 51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流沙究竟能不能吃人呢?许多科学家和冒险者通过实验或以身犯险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_________。

流沙与番茄酱相似:人体下陷带来的巨大冲击力破坏了沙子或黏土与水的平衡,导致水和颗粒物质分离,沙体液化。液化沙体(即流动性增强)无法支撑人体重量,人就会往下陷。因此当人们被流沙困住时,才会出现越惊慌失措、用力挣扎,_________。这也让人们愈加担忧流沙最终会完全吞噬自己而更努力挣扎,导致恶性循环。

但事实上,_________,你会发现下沉的幅度越来越小,直到最后完全停止——流沙最终会停在人体的腰部和胸部之间。这是因为流沙的密度比人体略大,它能撑住人体。所以人体完全可以浮在流沙上方。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流沙想像影视剧中那样完全吞噬一个人,难如登天。

1.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词语双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菜场去收集一些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他们唯一的佳肴。
B.“落木千山天远大”充分说明了这个空阔,这是到了要斩断柔情的时候了。
C.这种用拱和斗综合构成的单位叫作“斗拱”,用以减少立柱和横梁交接处的剪力。
D.如果“搬到新家”的基因“水土不服”……那么这项转基因技术就算失败了。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023-01-16更新 | 10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