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古代诗歌阅读 > 诗词曲常见题材 > 咏物言志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252 题号:1867329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官舍竹

王禹偁

谁种萧萧数百竿?伴吟偏称作闲官。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

声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欢。明年纵便量移去,犹得今冬雪里看。


【注】①量移:原指官员被贬后遇恩赦迁距京城较近的地区,此处是反语。
1.下列对这首宋诗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中“萧萧”写竹之声,“萧萧”言竹之名,令人如见翠色,如闻其声。
B.颔联运用对比的手法,表现竹不与群芳争春、一身青翠独守坚贞的高尚情操。
C.颈联“拂”“侵”二个动词极为精妙,将竹拟人化,营造出物我同趣的意境。
D.本诗写诗人赏竹、抚琴、下棋的闲逸生活,流露出诗人被贬后极度愁苦之情。
2.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
【知识点】 咏物言志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南宋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完成下面小题。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注】孝宗乾道二年,作者被谗言落职,本词作于其从广西经洞庭湖北归途中。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更无”句写出了洞庭湖碧波万顷,水波不兴,幽然之境令人神往;“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在对比中凸显了此人的渺小与失意。
B.“素月分辉”三句写水天辉映一片晶莹的景象,“表里俱澄澈”写银河与明月一同映入湖水之中,上下全都清亮明洁:不仅写景,还寄寓了深意。
C.下阕开头“应念岭海经年”三句,写作者想起在岭南一年的官场生活,自己心胸如冰雪一样明洁,表达了作者虽然被罢官北归而问心无愧。
D.下阕中“尽挹”一句,以西江水为酒,极尽夸张之能事,凸显豪放之风;而“不知今夕何夕”写自己借酒沉醉,抒写时光流逝、功业难成之叹。
2.本词和苏轼的《赤壁赋》中“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语句,都描写了月下水上的美景,但寄寓的思想情感并不完全相同。请结合相关内容分析其思想感情的异同。
2021-04-29更新 | 107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水帘洞

罗邺

乱泉飞下翠屏中,名共真珠巧缀同

一片长垂今与古,半山遥听水兼风。

虽无舒卷随人意,自有潺湲济物功。

每向暑天来往见,疑将仙子隔房栊。

【注】①水帘洞:瀑布遮挂的山洞。②真珠:珍珠。这里指真珠帘,即用珍珠穿成的帘子。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泉水自空中飞溅而下,青山像是一道绿色的屏风。“乱”字略寓不悦之意。
B.“一片”句从时间角度着笔,以亘古至今长垂不改表现水帘洞的历时之久。
C.“半山”句从空间角度着笔,以遥闻风吹瀑布之声渲染水帘洞的气势之大。
D.暑天来来往往,瀑布尽现眼前,诗人想象那是仙女用它隔住了缥缈的房栊。
2.本诗颈联表达了什么情感?试简要分析。
2024-02-22更新 | 80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真题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律诗,按要求作答。

野菊

【宋】杨万里

未与骚人当糗粮, 况随流俗作重阳。

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 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 犹向陶翁觅宠光。


【注】①糗粮:干粮。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 ②政:通“正”。
1.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
2.请自选角度赏析颈联。
3.尾联化用了陶渊明哪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
2019-01-30更新 | 109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