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宋 > 秦观(1049-1100)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306 题号:18722029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日五首(其五)

   

金屋旧题烦乙子,蜜脾新采赖蜂臣。

蜻蜓蛱蝶无情思,随例颠忙过一春。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诗一二句运用比喻手法,诗人将自己比作采蜜工蜂,每天在书房里辛勤校对。
B.范诗一二句运用多个意象,摹写了南方农村以特点,有花有果,色彩鲜明。
C.两首宋诗都写了春日特有的景象,相较范诗而言,秦诗则富含哲理,引人咂摸。
D.两首宋诗都采用了起承转合的章法,状物写景,勾勒神韵,语言简练,含义丰富
2.这两首诗中,蜻蜓蛱蝶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请简要分析。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千秋岁

秦观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会,鹓鹭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注]①词人于绍圣元年贬监处州酒税。②元祐七年三月,作者等二十六人同游西池。
1.对这首宋词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花影乱,莺声碎”二句以“乱”字状花之纷繁,“碎”字表莺声盈耳,用笔尤工,各极其妙。
B.“携手处,今谁在”照应“人不见”、“空相对”,突出作者与昔日友人不得相见的伤感。
C.作者从视觉、听觉、触觉等角度描写初春的景象,显得鲜明生动。
D.本词一波三折,一唱三叹,蕴藉含蓄,感人肺腑。
2.“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是传颂千古的名句,请结合全词内容对其进行赏析。
2022-07-12更新 | 190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鹊桥仙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鹊桥仙·七夕

范成大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顰,更无奈、风姨吹雨。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1.下列对这两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词中“巧”与“恨”,契合七夕人间“乞巧”主题及牛郎织女故事的悲剧特征。
B.范词中嫦娥蹙紧蛾眉,风姨兴风吹雨,承群仙相妒写出,宕开一笔,诗意隽永。
C.两首词遣辞造句各异,但都借牛郎织女的故事,表达“欢娱苦短”的永恒主题。
D.两首词都熔写景、抒情与议论于一炉,赋予牛郎、织女这对仙侣浓郁的人情味。
2.对于牛郎织女的鹊桥相会,秦观和范成大所表达的观点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2022-07-06更新 | 259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日三首

秦观

其一

霜落邗沟积水清,寒星无数傍船明。

菰蒲深处疑无地,忽有人家笑语声。

其二

月团新碾瀹花瓷,饮罢呼儿课楚词。

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首前两句由霜寒二字领起,不需点出“秋”字,而题意自在其中。
B.第二首前两句写碾茶烹茗、课儿读书两件家庭琐事,自有闲适情趣。
C.两诗都写秋日,时间都在秋夜,而地点有别:一为舟中,一在家里。
D.两诗写的都是琐细的生活题材,但观察都细致入微,语言清新动人。
2.两首诗都体现了“动静结合”的特点,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2023-11-01更新 | 9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