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语言文字应用 > 句子 > 修辞手法
题型: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569 题号:1879567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曹雪芹是伟大的文学家,更是高妙的语言大师,曹雪芹的巨作《红楼梦》不仅在文学界树立起一座历史丰碑,。在众多的修辞手法之中,谐音艺术贯穿全书,每每读之,令人拍案叫绝。

《红楼梦》中的谐音广泛地运用在人名、地名之中,其中,。比如,贾府四姐妹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四人名字合在一起谐音原应叹息,暗示四人命运遭际令人叹息。又如,娇杏谐音侥幸,她从甄家的丫鬟一跃成为贾雨村的正夫人,可见其侥幸;甄家千金甄英莲的名字也暗含谐音,谐音真应怜

谐音还是作者表达讽刺与批判的重要方式。比如,书中贾宝玉的父亲腐朽陈旧,表面上道貌岸然,其实是彻头彻尾的伪君子,其名贾政谐音假正,正是作者对其辛辣的嘲讽,讽刺他为人表面正经,

谐音艺术在《红楼梦》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咀嚼其中含义,每个谐音都妙趣横生,令人叹为观止。如此成功的对谐音艺术的广泛使用在古典小说中并不多见,这不仅展现出作者高妙的艺术技巧,更展现出作者对于语言驾轻就熟的把控与运用。

1.近来,一些政务服务平台利用“谐音”取名走红,如重庆市政务服务平台取名“渝快办”,广东省政务服务平台取名为“粤省事”,请任选一例咀嚼其中含义及妙趣。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相似题推荐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及表达作用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运用了象征的手法,表现了作者当时生活及其贫困。
B.“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运用了比喻的手法,作者将手指比作排浪,手掌比作大海,表现了诗人的满腔豪情。
C.“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作者把“朽木不折”与“金石可镂”进行对比,说明了成功的关键在于坚持不懈。
D.“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采取了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一代革命青年的壮志凌云,以天下为己任,以及在新时代的大潮里,乘风破浪,立志振兴中华的革命豪情。
2021-11-01更新 | 248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下面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指尖轻触书页,便有一种满足感、愉悦感。身在原地,思绪却可寻遍八千里路云和月。一本本书便是一扇扇窗,引导我们欣赏不同的风景,神游大千世界。大文豪苏轼曾立志读尽人间书,他确实不曾辜负自己的誓言。

2023-07-22更新 | 111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老行当曾是众多手艺人的生计所系、谋生之道,也为千家万户提供了必需的生活服务。物质匮乏年代的货郎担、卖布头,社会转型期的看相算命、江湖跌打师,从事这些职业的人大多是底层劳动者,成分复杂,甚至难免

老行当,扎根生活,一招一式,总能给人以启迪。在纪录片《消逝的老行当》中记载了历经两个打箔人6-8小时约3万多锤的锤打才能成就灿烂的金箔,这像极了我们的人生。无论是千磨万砺-中的坚韧、一针一线里的静气,还是修修补补的勤俭、择一行终一生的匠心,都凝结着中国人的生活智慧和朴素的人生哲理。从这个意义上说,蕴含在老行当中的工匠精神、生活智慧永远不会过时。

职业因时而变。随着电影的普及,拉洋片的趋于绝迹;随着网络资源愈发触手可及,播放露天电影的放映员越来越少:这正是新陈代谢的规律。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手艺人索性将摊位从街头巷尾搬到线上云端,提供定制化服务。互联网为老行当拓展了生存空间,也倒逼老行当在形式与内容上,不断跟上时代的节拍。

老行当,守望着人间烟火,唤醒了民族的集体记忆,如同一壶老酒历久弥香。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
3.文中画横线句子使用了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2024-01-31更新 | 10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