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杜甫(712-770)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53 题号:18797260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小题。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下列对《登高》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精选意象,多角度写景,既写出了深秋时节的典型特征,又借景抒发了凄凉、孤寂之情。
B.颔联气象雄浑,境界开阔,为颈联、尾联抒发情感创设了宏大的自然背景,使得个人的痛苦在这个背景下显得分外渺小,倍添悲凉。
C.颈联中“悲”是全诗的诗眼,它集中表达了诗人在全诗中蕴蓄的复杂情感,诗歌所抒之情缠绵悱恻,动人心弦。
D.诗歌前半部分写景,后半部分抒情,由情选景,寓情于景,情与景浑然一体,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的忧国伤时之情。
2.根据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怀”两句,联系杜甫的身世遭遇,你认为杜甫的“艰难苦恨”包含着哪些寄寓?
【知识点】 杜甫(712-770) 写景抒情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水槛遣心二首·其一

唐 杜甫

去郭轩楹敝,无村眺望赊。

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交待草堂环境,离城郭远,庭园开阔,旁无村落,因而诗人能够极目远眺。
B.颔联诗人凭槛远望,远近结合,写出江水碧澄浩荡,树林葱郁花朵盛开的景象。
C.尾联呼应起首两句,以“城中十万户”与“此地两三家”反衬,更显繁荣热闹。
D.全诗八句对仗,句句写景,句句有“遣心”之意,蕴含对大自然春天的热爱。
2.叶梦得《石林诗话》评价老杜“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诗句“缘情体物,自有天然之妙。”请你就诗句中形容词和动词的使用简要分析其妙处。
2021-08-03更新 | 223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宾至

杜甫

幽栖地僻经过少,老病人状再拜难。

岂有文章惊海内?漫劳车马驻江干

竟日淹留佳客坐,百年粗粝腐儒餐。

不嫌野外无供给,乘兴还来看药栏


注:①本诗作于作者于僻居老病之中有贵客不期而至之时。②漫劳:劳驾您。③江干:江边,杜甫住处。④粗粝:即糙米。⑤药栏:药圆栏杆。这里借指药圆中的花药。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先写待客之状,草堂初建,居幽而地僻,忽闻通报,有贵客来临,诗人循礼恭迎客人。
B.颔联写惊讶之情,用散文的笔调,驭律诗的对法,自嘲之意可见,体现杜甫七律诗的特色。
C.颈联写款待之事,虽不能盛馔相饷,也算尽礼,招待不周,还望多包涵,表达了羞愧之情。
D.诗题突出“宾”字,但在写法上,却处处以宾主对举,实际上,突出的是诗人的平生感慨。
2.本诗尾联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2020-07-29更新 | 59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后游

杜甫(唐)

寺忆曾游处,桥怜再渡时。

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

野润烟光薄,沙暄日色迟。

客愁全为减,舍此复何之?


【注】①此诗是唐肃宗上元年,作者重游修觉寺时的作品。此时正值安史之乱,也是杜甫漂泊西南期间。②烟光:云霭雾气。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首联,用“曾”和“再”点明题目“后游”,“桥怜再渡时”中的“怜”为“爱怜”之意。
B.在诗人看来,壮丽秀美的山川好像等着诗人去登临纵目,斗艳作姿的花柳无私地盼望着诗人去领略欣赏。
C.“野润”一句写薄如轻纱的晨曦滋润着大地。“沙暄”一句写傍晚余晖迟迟不退,人们在沙地上嬉戏,声音杂乱。
D.颈联两句表明了时间的推移,诗人从清晨到傍晚都在此,可见其流连之久,又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景色之美。
2.诗的前两联写人有意,物有情。下列诗句中最接近这种写法的诗句是
A.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B.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C.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唐·李白《独坐敬亭山》)
D.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唐·王维《书事》)
3.有人说,此诗中“客愁”为忧国忧民之愁,诗歌蕴含了杜甫对民生疾苦的忧虑;也有人说,此诗中“客愁”为个人漂泊之愁,此诗仅仅是杜甫对自己个人漂泊生活的感慨。你认为呢?请做简要说明。
2018-07-16更新 | 8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