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宋 > 苏轼(1037-1101)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407 题号:18817033
阅读下面两首诗,按要求作答。

题王晋卿画后

【宋】苏轼

丑石半蹲山下虎,长松倒卧水中龙。

试君眼力看多少,数到云峰第几重?

题宗室大年画(其一)

【宋】黄庭坚

水色烟光上下寒,忘机鸥鸟恣飞还。

年来频作江湖梦,对此身疑在故山。

【注释】赵令穰,字大年,画家。大宋开国太祖赵匡胤的五世孙。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中国文人与山水渊源深厚,常以诗寄情,以画寓意。苏黄二人所观之画,一为山中景,一为水中景。
B.王晋卿的画中有石、虎、松、龙、山,远近结合,层次丰富。赵令穰的画中有水、烟、江、鸟,动静结合,淡雅写意。
C.两首诗均先描画景,再写观画人的表现,都遵循了古典诗歌“起、承、转、合”的结构章法,起自画作又合于画作,首尾呼应。
D.苏轼独好陶渊明之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黄庭坚主张诗歌“平淡而山高水深”。两首诗的风格都体现了各自的喜好。
(2)自选角度赏析“丑石半蹲山下虎,长松倒卧水中龙”一联。
(3)题画诗充分体现了诗情画意的中国式审美。这两首诗借助于画意分别表达了怎样的诗情?
2023·天津河东·二模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各题

念奴娇·赤壁怀古

【北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赤壁

【唐】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两句总结上片,带起下片,前句对大自然发出由衷的赞叹,后句则由“江山”引出“豪杰”。
B.《念奴娇·赤壁怀古》整首词环环相扣,一气呵成,气势磅礴,格调清新,上片侧重写景,下片因景生情,极豪放之致。
C.“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这两句描写看似平淡实为不平,点出了历史风云,暗含着岁月流逝而物是人非的感叹。
D.“铜雀春深锁二乔”不直接铺叙政治军事情势的变迁,而是通过间接描绘二乔将要承受的命运,把战争胜负写得含蓄蕴藉。
2.《念奴娇·赤壁怀古》与《赤壁》中作者都借用周瑜的典故,各有何用意?
2022-02-09更新 | 432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初到黄州

苏轼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

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

【注释】①“乌台诗案”后,苏轼死里逃生,被贬到黄州。此诗写在他初到黄州之时。②员外置:指定额以外的官员,苏轼此时授检校水部员外郎。③水曹郎:水部员外郎。梁代的何逊、唐代的张籍、宋代的孟宾子皆以诗名,且都曾任水部郎。④压酒囊:宋代官俸一部分用实物来抵数,叫折支。这里说,检校官的“折支”,多用官府中酿酒用剩的酒袋来抵数。作者曾自注:“检校官例,折支多得退酒袋。”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整首诗歌语言平实清浅,但内涵丰富,写出了诗人复杂微妙的感情,显示了诗人高超的表达技巧。
B.开篇两句,用语简洁,诗人借“自笑”“为口忙”“转荒唐”之语,以自嘲的口吻回顾了自己的人生道路。
C.第五句中诗人以“逐客”自命,乃是自我宽慰,略带牢骚。第六句中诗人以古今诗人自比,表明自己所得官阶都是虚授之职,并无实权。
D.最后两句诗人觉得自己贬官到此一事无成,却破费朝廷许多抵作俸禄的“压酒囊”,为此感到十分惭愧,体现了苏轼强烈的责任意识。
2.本诗情感丰富,请结合全诗具体分析。
2020-02-05更新 | 72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临江仙     苏轼

夜饮东坡①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毂纹②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注】①东坡:地名,在湖北黄冈,这首词是苏轼谪居黄冈时所写。②毂纹:水中细小的波纹。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上片首句点明了夜饮的地点和醉酒的程度,醉而复醒、醒而复醉的描述,表现了作者寄情于纵饮的心境。
B.“归来仿佛三更”句,一方面表明作者回寓所的时间之晚,另一方面也从侧面反映了作者当时酒醉的情态。
C.上片后三句写家童鼻息如雷导致作者心烦意乱无法入眠,只好转而谛听江涛汹涌的声音,更烘托出作者内心的无奈。
D.下片前两句写出了作者的叹息:遗憾自己总是身不由己,总免不了劳苦奔波,从而达不到真正的物我两忘的境界。
E.一叶小舟在作者眼前的江面上飘逝,不由得让作者感慨万千,希望能将自己的后半生寄托在这广阔的江海。
2.清代王夫之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这首词中也有这样的词句,请指出来并作简要分析。
2017-03-14更新 | 14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