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古代诗歌阅读 > 诗词曲常见题材 > 即事感怀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36 题号:18881246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踏莎行·甲午重九牛山

刘克庄

日月跳丸,光阴脱兔。登临不用深怀古。向来吹帽插花人,尽随残照西风去。

老矣征衫,飘然客路。炊烟三两人家住。欲携斗酒答秋光,山深无觅黄花处。

【注】①牛山:春秋时齐国景公登临牛山,观览都城临淄风景而堕泪,感叹自己如果能够长生不死该有多好。②吹帽:东晋孟嘉参加桓温的龙山雅集,一阵风吹来,嘉帽被吹落,但他并未发觉。吹帽插花人:暗指那些文采风流、俊逸落拓之士。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登临不用深怀古”,实则是发思古幽情的另一种形式的表现。“不用深怀古”,实际上已在怀古。
B.面对“日月跳丸,光阴脱兔”和“老矣征衫,飘然客路”的现实,作者陷入力图自我宽慰,却又无法消解的矛盾之中。
C.“炊烟三两人家住”用语平易自然,不事雕饰,意蕴与陶潜的“依依墟里烟”相近。
D.词作中典故运用不落斧凿,包有登临传统、田园意象和行旅之感,文化意味浓厚。
2.本词情感内蕴丰富,试结合全词加以概括。
【知识点】 即事感怀 写景抒情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睢阳学舍书怀

范仲淹

白云无赖帝乡遥,汉苑谁人奏洞箫。

多难未应歌凤鸟,薄才犹可赋鹪鹩

瓢思颜子心还乐,琴遇钟君恨即销。

但使斯文天未丧,涧松何必怨山苗。

【注】①楚狂接舆曾劝孔子避世,说:“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②晋代张华初未知名,著《鹪鹩赋》以自寄。阮籍见之,叹曰:“王佐之才也!”③西晋诗人左思《咏史》:“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涧底松:比喻才高位卑的寒士。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中,诗人望着天空中“无赖”的白云,思绪万千,缥缈不可期的“帝乡”和“汉苑”让作者神往不已。
B.诗人自谦才华不高,但也可以写出张华《鹪鹩赋》那样的作品,并相信上天不会让有才华的人永远被埋没。
C.颈联写诗人像颜回那样安贫乐道,但心中还有遗憾,于是期望能够遇到知音,得到赏识,从而去施展抱负。
D.此诗写于诗人求学阶段,首句“帝乡遥”既指仕途遥,也指志向远,后文以“琴遇钟君”“涧松”与此相呼应。
2.本诗多处用典,哪些典故作者是反其意而用之?作者借这些典故表明了怎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2023-05-18更新 | 151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霜天晓角

蒋捷

人影窗纱,是谁来折花?折则从他折去,知折去、向谁家。

檐牙,枝最佳。折时高折些。说与折花人道:须插向、鬓边斜。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词截取生活的一个侧面,用独白和对话的形式,生动展示人物心理活动,颇具生活气息。
B.词中主人公应是深居闺房的女子,从对折花人的态度,可看出她善良、温和、爱美。
C.此词一共用了七个“折”字,这是词人有意为之,通过“重复”来增强语言的复沓美。
D.这首词是一首小令,语言含蓄隽永,华美绚丽,让人读来有耳目一新之感。
2.这首词写主人公对折花人的态度变化极有层次,请结合全词分析。
2022-11-10更新 | 119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下面小题。

绮怀十六首(其十五)

【清】 黄景仁

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

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

1.下列对本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A.由题目“绮怀”可知,诗的内容是一种美丽情怀。这种美丽来自爱情失落无处寻觅的凄婉。
B.颔联暗含对比,今夜已非昨夜,昨夜星辰记录浪漫,今夜星辰却只有陪伴自己这个伤心之人。
C.“缠绵思尽抽残茧”的“思”与“春蚕到死丝方尽”的“丝”有异曲同工之妙,二字谐音表意。
D.“三五年时”指的是三五年前的“几回花下坐吹箫”,但那美好已成苦涩,借酒也无法消除。
2.“最美丽的的诗歌也是最绝望的诗歌”,本诗就是因为这种绝望而富有魅力,请结合全诗体会这种魅力所在。
2023-11-09更新 | 16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