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语言文字应用 > 句子 > 辨析并修改病句
题型: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194 题号:1888589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故乡有一种野生植物,它有一个动人的名字,叫做“红姑娘”。它的果实像一个淡绿色的小灯笼,把那小灯笼打开,里面便有一粒红溜溜的果实,圆得和珍珠一般,红得象珊瑚一般,唤它作红姑娘,也可能就是由于这些特色吧!“红姑娘”对孩子们来说,既可观赏,     ①     ,它虽然没有被人列为果品,但,它实在是上等浆果。它们是被植物学家们忽视的,但是,老百姓记得它们,孩子们记得它们,至少我是记得它的。我的故乡,每到秋天,山民把一麻袋、一麻袋的“红姑娘”送到城市市场上来,成为孩子们爱吃的浆果。人们收藏它的籽儿,多半都是把灯笼剥开,然后,连成串儿,挂在通风的地方,留为种子。她结果累累,又不择地,      ②     。若能大批引种,使它成为酿蜜酒、作甜酱的原料,她们会给人们带来好处的,因为她们要的很少,或者说什么也不要,但给予的却很多。不光是果实,从根到梢,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
2.“红姑娘”又叫“酸浆”“灯笼草”……作者为什么不选择“酸浆”或“灯笼草”称呼家乡的这种野生植物,而选择“红姑娘”?请简要分析作者这样写的缘由。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相似题推荐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南粤大地暑热尚未退去,看到______的月饼,记者才恍然想起,又到了吟诵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团圆之期。

花灯百队走儿童,尽道仙娥降月中。纵是霓裳看不见,白毫光里度香风。对于心灵手巧的广东人而言,中秋怎能少了花灯?用竹篾做的灯笼更有感觉,轻盈的罩纸伴着烛火,______,心里一下子就亮堂起来了。"中秋前夕,在位于广州市海珠区的陆燕红家门口,从澳门慕名而至的邓女士对手中的纸扎灯笼______。

今年71岁的陆燕红被大家称作红姨。20多年前,从酒店退休的她______,成为广州著名彩扎大师关根的弟子。在红姨看来,纸扎灯笼早已不是自己的生计那么简单。不少广东人,每当中秋之夜,亮起灯笼,它照亮的不光是街市,更是他们心中的家。有团圆,才有家。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花样繁多       摇摇曳曳       赞不绝口       半路出家
B.丰富多彩       摇曳多姿       爱不释手       老当益壮
C.丰富多彩       摇摇曳曳       赞不绝口       老当益壮
D.花样繁多       摇曳多姿       爱不释手       半路出家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少广东人,每当中秋之夜,灯笼亮起,它照亮的不光是街市,更是他们心中的家。有团圆,才有家。
B.对于不少广东人而言,每当中秋之夜,亮起灯笼,它照亮的不光是街市,更是他们心中的家。有团圆,才有家。
C.对于不少广东人而言,每当中秋之夜,灯笼亮起,它照亮的不光是街市,更是他们心中的家。有家,才有团圆。
D.不少广东人,每当中秋之夜,亮起灯笼,它照亮的不光是街市,更是他们心中的家。有家,才有团圆。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2021-11-08更新 | 217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气温渐暖,人们常常会感到疲倦困乏,晚上睡不够,而午睡就成为更多人的选择。你知道吗?午睡也是有讲究的,如果不掌握正确的午间睡眠方法,不仅不能通过午睡来调节情绪、恢复精力,反而会适得其反,

中午不睡,下午崩溃,这句话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专家表示,。它可以帮助脑细胞快速修复,还可以提高我们的警觉性和认知能力,还能提高下午的工作效率。下午一点左右的睡眠还可以帮助提高淋巴细胞的活性,从而增强机体的抵抗能力。

午睡于多数人有益,但有一类人却不适合午睡,即失眠人群。如果出现夜间入睡时睡眠潜伏期增长、夜间睡眠质量较差,或存在有早醒的症状,则不建议午睡。

有些人在午睡之后有头晕脑胀之感,这很可能是因为没有把握好午睡的火候。正常的睡眠大约在90100分钟之间完成一个完整的睡眠分期。完整的睡眠分期包括浅睡眠、深睡眠和快速动眼睡眠,而浅睡眠大约只占前30分钟的时间。,就会进入到深睡眠或者是快速动眼睡眠。在这个时候被叫醒,便会有昏昏欲睡,头晕脑胀的感觉。因此,午睡时间约30分钟为宜。

1.请在文中横线外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请简述加点词“火候”的含义并分析在文段中使用该词的原因和效果。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2023-06-26更新 | 150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食客们早已习惯了“中华美食甲天下”的尊荣,街边商厦的小吃店的墙上往往喜欢挂一段上逾千年的传说——虽然食客大多也不会动辄把这些与乾隆、诸葛亮、秦始皇甚至是黄帝、女娲联系在一起的故事当真,但换个视角将华夏五千年历史视为五千年美食史,似乎也不算太夸张。

然而,历史真相往往令人感到意外。中国历史虽然,但中华美食文化异常晚熟:“南食”“北食”直到唐宋时期才逐渐分野,土豆、玉米、番茄、辣椒等食材直到明代才传入中国,“四大菜系”直到清初才成型。诸如大盘鸡、螺蛳粉等为人们所的小吃美食、菜肴菜式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才诞生,而“菜系”作为一个专有词条,直到1992年才被收录到《中国烹饪辞典》中,如今“八大菜系”的说法又被“34菜系”所取代。

中华美食荣光背后,是其发展的漫漫长路。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岁月里,“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这句古训对食客们或许有更深的感悟。中华美食是美好的,华丽的,精致的,同时也是坚韧的,顽强的,隐忍的;中华美食文化是古老悠远的,同时也是厚积新成的。五千年时光仿佛是一场漫长的蛰伏,为的只是在某一个时间,爆发出最绚烂的华章。食客们在觥筹交错、推杯换盏之时其实不难发现,中国美食自古以来最不缺的,就是兼容并蓄的气度和能力。

1.请在文中空缺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3.文中画横线句可以改写成“中华美食美好、华丽、精致、坚韧、顽强、隐忍,中华美食文化古老悠远、厚积新成。”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的表达效果更好,请说说理由。
2023-03-11更新 | 25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