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 体裁 > 史传文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41 题号:1892892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朕每日坐朝,出一言,即思此一言于百姓有利益否,所以不敢多言。”给事中兼知起居事杜正伦进曰:“君举必书,言存左史。臣职当兼修起居注,不敢不尽愚直。陛下若一言乖于道理,则千载累于圣德,非止当今损于百姓,愿陛下慎之。”太宗大悦,赐彩百段。

贞观八年,太宗谓侍臣曰:“言语者,君子之枢机,谈何容易?凡在众庶,一言不善,则人记之,成其耻累,况是万乘之主?不可出言有所乖失。其所亏损至大,岂同匹夫?我常以此为戒。隋炀帝初甘泉宫,泉石称意,而怪无萤火,敕云:‘捉取萤火,于宫中照夜。’所司遽遣数千人采拾,送五百舆于宫侧,小事尚尔,况其大事乎?”魏征对曰:“人君居四海之尊,若有亏失,古人以为如日月之蚀,人皆见之,实如陛下所戒慎。”

贞观十六年,太宗每与公卿言及古道,必诘难往复。散骑常侍刘洎上书谏曰:“帝王之与凡庶,圣哲之与庸愚,上下相悬,拟伦斯绝。是知以至愚而对至圣,以极卑而对极尊,徒思自强,不可得也。陛下降恩旨,虚襟以纳其说,犹恐群下未敢对扬,况动神机,纵天辩,饰辞以折其理,援古以排其议,欲令凡庶何阶应答?臣闻皇天以无言为贵,圣人以不言为德,老子称‘大辩若讷’,庄生称‘至道无文’,此皆不欲烦也。且多记则损心,多语则损气,心气内损,形神外劳,初虽不觉,后必为累。须社稷自爱,岂为性好自伤乎?窃以今日升平,皆陛下力行所至,欲其长久匪由辩博但当忘彼爱憎慎兹取舍每事敦朴无非至公若贞观之初则可矣。”太宗手诏答曰:“非虑无以临下,非言无以述虑。比有谈论,遂至烦多。轻物骄人,恐由兹道。形神心气,非此为劳。今闻谠言,虚怀以改。”

(选自《贞观政要·慎言语》,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欲其长久/匪由辩博/但当忘彼爱憎/慎兹取舍/每事敦朴/无非至公/若贞观之初则可矣
B.欲其长久/匪由辩博/但当忘彼爱憎/慎兹取舍/每事敦朴/无非至/公若贞观之初则可矣
C.欲其长久/匪由辩博/但当忘彼/爱憎慎兹取舍/每事敦朴/无非至公/若贞观之初则可矣
D.欲其长久/匪由辩博/但当忘彼/爱憎慎兹取舍/每事敦朴/无非至/公若贞观之初则可矣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欲出一言”与“则秦之所大欲”(《六国论》)两句中的“欲”字含义不相同。
B.幸,通常指封建帝王到达某地,也叫巡幸。文中“初幸”指皇帝第一次到某地。
C.公卿,指三公九卿,“公”是周代封爵之首,“卿”是古时高级官名。
D.“须为社稷自爱”与“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两句中的“为”字含义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太宗认为自己说的每一句话都应该考虑是否对百姓有好处,杜正伦认为不仅要考虑到当今的百姓,还要考虑对后人的影响。
B.唐太宗认为语言很重要,庶民百姓一句话讲得不好,都会遭到耻笑,带来损害,如果君主讲出不妥当的话来,那损害就更大了。
C.隋炀帝刚到甘泉宫的时候,责怪甘泉宫里没有萤火虫,后来官府马上派人去捕捉,从各地送来五百车萤火虫到宫殿两侧。
D.在看了散骑常侍刘洎的上书后,唐太宗认识了自己的错误,并手写诏书答复刘洎,表示要虚心改正轻视别人的骄傲态度。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陛下若一言乖于道理,则千载累于圣德。
(2)窃以今日升平,皆陛下力行所至。
【知识点】 史传文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延笃字叔坚,南阳郡犨县人。少从颍川唐溪典受《左氏传》旬日能讽之典深敬焉又从马融受业博通经传及百家之言能著文章有名京师举孝廉为平阳侯相到官表龚遂之墓,立铭祭祠,擢用其后于畎亩之间。以师丧弃官奔赴,五府并辟不就。桓帝以博士征,拜议郎,与朱穆、边韶共著作东观。稍迁侍中。帝数问政事,笃诡辞密对,动依典义。迁左冯翊,又徙京兆尹。其政用宽仁,忧恤民黎,擢用长者,与参政事,郡中欢爱,三辅咨嗟焉。先是陈留边凤为京兆尹,亦有能名,郡人为之语曰:“前有赵、张、三王,后有边、延二君。”时,皇子有疾,下郡县出珍药,而大将军梁冀遣客赍书诣京兆,并货牛黄。笃发书收客,曰:“大将军椒房外家,而皇子有疾,必应陈进医方,岂当使客千里求利乎?”遂杀之。冀惭而不得言,有司承旨欲求其事。笃以病免归,教授家巷。前越巂太守李文德素善于笃,时在京师,谓公卿曰:“延叔坚王佐之才,奈何屈千里之足乎?”欲令引进之。笃闻,乃为书止文德曰:“夫道之将废,所谓命也。流闻乃欲相为求还东观,来命虽笃,所未敢当。吾尝昧爽栉梳,坐于客堂。朝则诵羲、文之《易》,虞、夏之《书》,历公旦之典礼,览仲尼之《春秋》。夕则消摇内阶,咏《诗》南轩。百家众氏,投闲而作。洋洋乎其盈耳也,涣烂兮其溢目也,纷纷欣欣兮其独乐也。”后遭党事禁锢。永康元年,卒于家。乡里图其形于屈原之庙。笃论解经传,多所驳正,后儒服虔等以为折中。所著诗、论、铭、书、应讯、表、教令,凡二十篇云。

(节选自《后汉书·延笃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少从颍川唐溪典受《左氏传》/旬日能讽之典/深敬焉/又从马融受业/博通经传及百家之言/能著文章/有名京师/举孝廉/为平阳侯相/到官/
B.少从颍川唐溪典受《左氏传》/旬日能讽之/典深敬焉/又从马融受业/博通经传及百家之言/能著文章/有名京师/举孝廉/为平阳侯/相到官/
C.少从颍川唐溪典受《左氏传》/旬日能讽之/典深敬焉/又从马融受业/博通经传及百家之言/能著文章/有名京师/举孝廉/为平阳侯相/到官/
D.少从颍川唐溪典受《左氏传》/旬日能讽之典/深敬焉/又从马融受业/博通经传及百家之言/能著文章/有名京师/举孝廉/为平阳侯/相到官/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是旧时人在本名以外由父母或师长为自己取的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义的名字。在社会上与人交往时使用,以示相互尊重。
B.旬:古人根据月亮的运行制定了阴历,把一年分为12个月,又把每个月分为上中下三旬,一句为十天,文中即采用十天之意。
C.孝廉:分别为统治阶级选拔人才的科目,后来往往合为一科,也指被推选的士人,说明延笃是一个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人。
D.侯:原本是古代诸侯受封建国时,以箭程确立新建侯国的四至,即四境。寓意为能力高强的男子,选文中正是采用这个寓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延笃为政宽厚,爱惜百姓。他选用有道德修养的人参与政事管理,受到郡里人的欢迎,三辅也赞叹他办事的成绩。
B.延笃刚强正直,罢归故里。他因处死大将军梁冀的手下而不愿与之为伍,于是以有病为由辞官归乡,靠教书为生。
C.延笃决意隐居,写信明志。当好友前任越巂太守李文德想让公卿们引荐他时,他以“吾独,乐其乐”为由婉言谢绝。
D.延笃虽遭祸患,仍配享屈庙。他后来遭遇党锢之祸,永康元年在家中去世,乡里人就把他的形貌供奉在了屈原庙里。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帝数问政事,笃诡辞密对,动依典义。
(2)冀惭而不得言,有司承旨欲求其事。
2018-04-23更新 | 101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张士隆,字仲修,安阳人。弘治八年举乡试,入太学。与同县崔铣及寇天叙、马卿、吕柟辈相砥砺,以学行闻。十八年成进士,授广信推官。正德六年,入为御史。巡盐河东,劾去贪污运使刘愉。建正学书院,兴起文教。九年,乾清宫灾,上疏曰:“陛下前有逆瑾之变后遭蓟盗之乱犹不知警方且兴居无度狎昵匪人积戎丑于禁中戏干戈于卧内彻旦燕游万机不理宠信内侍浊乱朝纲。致民困盗起,财尽兵疲。祸机潜蓄,恐大命难保。”不报。出按凤阳。织造中官史宣列黄梃二于驺前,号为“赐棍”,每以抶人,有至死者,自都御史以下莫敢问,士隆劾奏之。又劾锦衣千户廖铠奸利事,且曰:“铠虐陕西,即其父鹏虐河南故习也。河南以鹏故召乱,铠又欲乱陕西。乞置铠父子于法,并召还廖銮,以释陕人之愤。”銮,铠所从镇陕西者也。钱宁素昵铠,见疏大恨,遂因士隆按薛凤鸣狱以陷之。凤鸣者,宝坻人,先为御史,坐罪削籍,谄事诸佞幸,尤善宁。与从弟凤翔有隙,嗾缉事者发其私,下吏论死。刑部疑有冤,并捕鞫凤鸣。凤鸣惧,使其妾诉枉,自刭长安门外,词连宝坻知县周在及素所仇者数十人,悉逮付法司,而凤鸣得释。士隆与御史许完先后按治,复捕凤鸣对簿,释在还职。宁怒,令凤鸣女告士隆、完治狱偏枉。遂下诏狱,谪士隆晋州判官。久之,擢知州。世宗立,诏复故官,出为陕西副使。汉中贼王大等匿豪家,结回回为乱。士隆下令,匿贼者罪及妻孥无赦。贼无所容,遂就擒灭。筑堰溉田千顷,民利之。卒于官。

(节选自《明史·张士隆传》)


【注】①梃:棍棒。②驺:骑马驾车的随从。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陛下前有逆瑾之变后/遭蓟盗之乱/犹不知警/方且兴居无度/狎昵匪人/积戎丑于禁中/戏干戈于卧内/彻旦燕游/万机不理/宠信内侍/浊乱朝纲
B.陛下前有逆瑾之变/后遭蓟盗之乱/犹不知警/方且兴居无度/狎昵匪人/积戎丑于禁中/戏干戈于卧内/彻旦燕游/万机不理/宠信内侍/浊乱朝纲
C.陛下前有逆瑾之变/后遭蓟盗之乱/犹不知警/方且兴居/无度狎昵匪人/积戎丑于禁中/戏干戈于卧内/彻旦燕游/万机不理/宠信内侍/浊乱朝纲
D.陛下前有逆瑾之变/后遭蓟盗之乱/犹不知警/方且兴居无度/狎昵匪人/积戎丑于禁中/戏干戈于卧内/彻旦燕游/万机不理宠信内侍/浊乱朝纲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试亦称“秋闱”,是明清两代每三年一次在京城和各省省城举行的考试,考中者称举人,第一名称之为“会元”。
B.文中“正德”为年号。中国古代往往采用帝王年号纪年。明清以前,一位帝王往往有多个年号,更换新的年号纪年称为“改元”;明清时期,一般为一帝一元。
C.“锦衣”即“锦衣卫”,明太祖洪武十五年设置,原为皇帝亲军,明成祖为加强专制统治,特令兼管巡察、缉捕和刑狱。明代中叶后,与东厂、西厂并列,成为厂卫并称的特务组织。
D.“回回”,历史学概念。“回回”是早期“回”“回鹤”的异写或音转。南宋以来,“回回”泛指回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士隆弘治八年乡试中举,和崔铣、寇天叙、马卿、吕柟等人交往,以学问和品行闻名,弘治十八年考中进士。
B.张士隆性情耿直不阿,多次弹劾不法官吏,河东盐运使刘愉贪污、织造宦官史宣滥杀无辜、锦衣卫千户廖铠非法牟利,都因张士隆的弹劾上奏而得到了应有的惩处。
C.因弹劾廖铠一事,张士隆得罪了钱宁,钱宁趁着张士隆调查薛凤鸣案的机会,让薛凤鸣的女儿状告张士隆审案不公,张士隆被下诏狱并贬官。
D.世宗即位后,张士隆官复原职,并出任陕西副使,做了一些有利百姓的实事,如肃清盗匪、修筑堤堰灌溉田地等。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与从弟凤翔有隙,嗾缉事者发其私,下吏论死。
(2)士隆与御史许完先后按治,复捕凤鸣对簿,释在还职。
2018-01-02更新 | 121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广武君李左车说成安君曰:“韩信、张耳乘胜而去远斗,其锋不可当。今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成列;行数百里,其势粮食必在其后。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从间路绝其辎重,足下深沟高垒勿与战。彼前不得斗,退不得还,野无所掠,不至十日,而两将之头可致于麾下;否则必为二子所矣。”成安君尝自称义兵,不用诈谋奇计,曰:“韩信兵少而疲,如此避而不击,则诸侯谓吾怯而轻来伐我矣”韩信使人间视。知其不用广武君策,则大喜,乃敢引兵遂下。大破赵军,斩成安君诋水上,禽赵王歇。信募生得广武君者予千金。有缚致麾下者,信解其缚,东乡坐,师事之。问曰:“仆欲北伐燕,东伐齐,何若而有功?”广武君辞谢曰:“臣,败亡之虏,何足以权大事乎!”信曰:”仆闻之:百里奚居虞而虞亡,在秦而秦霸;非愚于虞而智于秦也,用与不用,听与不听也。诚令成安君听足下计,若信者亦已为禽矣;以不用足下,故信得侍耳。今仆委心归计,愿足下勿辞!”广武君曰:“今将军涉西河,虏魏王,禽夏说;东下井陉,不终朝而破赵二十万众,诛成安君;名闻海内,威震天下,农夫莫不辍耕释耒,倾耳以待命者。此将军之所长也。然而众劳卒罢,其实难用。今将军欲举倦敝之兵顿之燕坚城之下欲战不得攻之不拔情见势屈旷日持久粮食单竭燕既不服齐必距境以自强。燕、齐相持而不下,则之权未有所分也,此将军所短也。善用兵者,不以短击长而以长击短”韩信曰:“然则何由?”广武君对曰:“方今为将军计,莫如按甲休兵,镇抚赵民,百里之内。牛酒日至,以飨士大夫;北首燕路,而后遣辨士奉咫尺之书,暴其所长于燕,燕必不敢不听从。燕已从而东临齐,虽有智者,亦不知为齐计矣。如是,则天下事皆可图也。兵固有先声而后实者,此之谓也”韩信曰:“善!”

(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二》)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将军欲举倦敝之兵顿之/燕坚城之下欲战不得/攻之不拔/情见势屈/旷日持久/粮食单竭/燕既不服/齐必距境以自强
B.今将军欲举倦敝之兵顿之/燕坚城之下欲战不得/攻之不拔/情见势屈/旷日持久/粮食单竭/燕既不服齐/必距境以自强
C.今将军欲举倦敝之兵顿之燕坚城之下/欲战不得/攻之不拔/情见势屈/旷日持久/粮食单竭/燕既不服/齐必距境以自强
D.今将军欲举倦敝之兵顿之燕坚城之下/欲战不得/攻之不拔/情见势屈/旷日持久/粮食单竭/燕既不服齐必距境以自强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信、张耳乘胜而去国远斗”与“去国怀乡”《岳阳楼记》)两句中的“国”字含义相同。
B.“否则必为二子所禽矣”与“猎马带禽归”《野望》两句中的“禽”字含义不同。
C.“名闻海内”与“海内存知己”《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两句中的“海内”含义相同。
D.“刘、项”指刘邦和项羽《鸿门宴》中写了二人及其率领的汉、楚两大阵营的激烈交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广武君认为打仗要扬长避短,他给成安君献上攻击韩信短处的计策,成安君不听,导致身死国灭。
B.韩信打败赵军,杀了成安君和赵王后,重金悬赏捉拿广武君,并向其问计。广武君为韩信详细谋划。
C.韩信把广武君比喻为百里奚,把成安君和自己分别比喻为虞国和秦国的国君,拿出虚心请教的态度。
D.广武君指出,韩信优势和短处很明显:其优势在于连获大胜,威势很盛,但也面临军民困乏的短处。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从间路绝其辎重,足下深沟高垒勿与战。
(2)有缚致麾下者,信解其缚,东乡坐,师事之。
5.广武君认为韩信应该怎样“以长击短”?请简要概括。
2023-06-13更新 | 4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