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杜甫(712-770)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245 题号:18933576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画鹰

杜甫

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

㧐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

绦镟光堪摘,轩楹势可呼。

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注】:①写于开元年间,是一首题画诗。②㧐(sǒng)身:收缩身子,作搏击状。③绦,指系鹰的绳子;镟,绳上的金属圆环。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紧扣题目,使用惊讶语气极力地渲染画作的不凡,产生了夺人心魄的艺术效果。
B.尾联为虚写,想象苍鹰在广阔的天地中翱翔搏杀,是全诗的点睛之笔,意在言外。
C.本诗以赞画为主,兼写怀抱,既抒发诗人嫉恶如仇的情怀,也表达诗人的凌云壮志。
D.本诗虽为杜甫早期作品,却感情激昂,章法谨严,较好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2.明代文学家王嗣爽评价本诗说:“中两联,皆是画作殊。”请予以分析。
【知识点】 杜甫(712-770) 题画类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小题。

秋兴八首(其一)

杜 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1.颈联中的“丛菊”能否改为“残菊”?为什么?
2.本诗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在抒情方法的运用上有什么特点?
2018-03-08更新 | 134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野望

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注释:①三城戍:西山三城的堡垒,三城,与吐蕃临界,为蜀边要塞,多有战争发生故派兵戍守。②“南浦”句:南浦,泛指送别之地。万里桥,在成都杜甫草堂的东边。③涓埃:细流与微尘,比喻微小。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由写景入题,远望“西山白雪三城戍”,近看“南浦清江万里桥”,由远及近,开阔辽远。
B.颈联写自己“迟暮多病”“未报圣朝”,含蓄地批判了皇帝昏庸无能,荒淫误国,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的悲叹之情。
C.前两联写景,后两联叙事和抒情,景是情的基础,情是景的生发,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D.诗人虽身居草堂,然心忧家国,诗歌内容深广,意境雄浑,感情深沉,表情达意抑扬跌宕。
2.诗人“野望”而“涕泪”,实际上是因所望之景而伤感,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人伤感的原因。
2021-03-20更新 | 440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小寒食舟中作

杜甫

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戴鹖冠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

云白山青万馀里,愁看直北是长安。


注释:①这首诗写于大历五年春诗人淹留潭州时,即诗人去世前半年多。②鹖冠:相传为战国时期楚国的隐者鹖冠子所戴的鹖羽所制之冠。
1.颈联写舟中江上的景物,请简要赏析它的表达特色。
2.联系全诗,简要概括诗人“愁”的原因。
2020-11-20更新 | 7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