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文主题 > 哲理·思辨 > 人生感悟
题型:作文-材料作文 难度:0.4 引用次数:288 题号:1896668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元丰七年(1084年)六月丁丑,苏轼夜探石钟山,提出“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的观点。1927年,毛泽东深入湖南五个县调研,完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推动了农村革命运动的发展。可见,调查研究是获得真知灼见的源头活水,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

请结合自身的经历和体会,谈谈你对调查研究这一方法的认识与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相似题推荐

作文-话题作文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根据要求作文。

请以“见证”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①文体明确,自选角度,确定立意;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③不少于700字。

2024-01-26更新 | 40次组卷
作文-话题作文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孟子·公孙丑上》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读完这段文字后,你一定会有很多联想和感慨,请你就其中一点或者几点,以“做人”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不少于800字。
2020-06-12更新 | 93次组卷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我们听过无数的道理,却仍旧过不好这一生。(韩寒《后会无期》)

这句话在知乎平台上引起了许多探讨,有共鸣也有争鸣。有人说,还是个人对道理的认知水平不够吧;有人说,纸上得来终觉浅,行动起来才真难啊;还有人说,大道至简,多则生乱嘛;也有人说,莫非是我们对过好有什么误会……那么这句话引起了你的哪些联想和思考呢?

你所在的班委会准备以“道理与人生”为话题组织一次班会课,邀请你写一篇发言稿,在班会课上表达你的相关思考与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文体鲜明,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023-07-06更新 | 4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