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 体裁 > 史传文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204 题号:1898339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隋炀帝广造宫室,以肆行幸。自西京至东都,离宫别馆,相望道。人力不堪,相聚为贼。此皆朕耳所闻,目所见,深以自诫。故不敢轻用人力,惟令百姓安静,不有怨叛而已。”

贞观十一年,太宗幸洛阳宫,泛舟于积翠池,顾谓侍臣曰:“此宫观台沼并炀帝所为,所谓驱役生民,穷此雕丽,复不能守此一都以万民为虑好行幸不息民所不堪 遂使天下怨叛,身死国灭,今其宫苑尽为我有。隋氏倾覆者,岂惟其君无道,亦由股肱无良。如宇文述、裴蕴之徒,惟行谄佞,蔽塞聪明,欲令其国无危,不可得也。”司空长孙无忌奏言:“隋氏之亡,其君则杜塞忠谠之言,臣则苟欲自全,左右有过,初不纠举,寇盗滋蔓,亦不实陈。据此,即不惟天道,实由君臣不相匡弼。”

太宗谓魏征等曰:“隋炀帝承文帝余业,海内殷阜,若能常处关中,岂有倾败?遂不顾百姓,行幸无期,往江都,不纳董纯、崔象等谏诤,身戮国灭,为天下笑。朕每思之,若欲君臣长久,国无危败,君有违失,臣须极言。朕闻卿等规谏,纵不能当时即从。再三思审,必择善而用之。”

贞观十二年,太宗东巡狩,将入洛,次于显仁宫,宫苑官司多被责罚。侍中魏征进言曰:“官司苑监多及罪辜,或以供奉之物不精,又以不为献食。此则不思止足,志在奢靡。既乖行幸本心,何以副百姓所望?隋主先命在下多作献食,献食不多,则有威罚。为其无道,故天命陛下代之。当战战栗栗,每事省约,参踪前列,昭训子孙。”太宗大惊曰:“非公,朕不闻此言。自今已后,庶几无如此事。”

(节选自《贞观政要·卷十》)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加句读,请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复 A 不 B 能 C 守 D 此 E 一 F 都 G 以 H 万 I 民 J 为 K 虑 L 好 M 行 N 幸 O 不 P 息 Q 民 R 所 S 不 T 堪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隋唐时设置两座都城,并根据都城相对方位进行命名,西京即西安,东都即洛阳。
B.“相望道次”中的“次”,与唐代诗人王湾《次北固山下》中“次”的意思相同。
C.股肱,股指大腿,肱指大臂,股肱连用可以用来比喻皇帝左右辅助得力的大臣。
D.“径往江都”与陶潜《归去来兮辞》中“三径就荒”两句中“径”的意思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隋炀帝大肆兴建宫殿房屋,纵情游乐,令百姓苦不堪言,聚集起来造反。这是唐太宗耳闻目睹的事情,他认为当以此为戒。
B.长孙无忌认为,隋炀帝拒绝采纳忠诚正直的言论,臣子们也明哲保身,并没有为国尽心效力,这是隋朝灭亡的原因之一。
C.在唐太宗看来,隋炀帝继承了隋文帝的遗业,国家经济兴盛,如果隋炀帝能够防守住关中地区,就有可能不会亡国。
D.唐太宗仕在显仁宫时,因对供奉的东西不满意而处罚相关官员,魏征以隋炀帝为例,劝谏唐太宗应小心谨慎,力求节约。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惟行谄佞,蔽塞聪明,欲令其国无危,不可得也。
(2)既乖行幸本心,何以副百姓所望?
5.魏征曾对唐太宗说:“非知之难,行之惟难;非行之难,终之斯难。”试结合首尾两段唐太宗的表现对此加以说明。
【知识点】 史传文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泰始七年夏四月,北地胡寇金城,凉州刺史牵弘讨之。众胡皆内叛,与树机能共围弘于青山,弘军败而死。初,大司马陈骞言于帝曰:胡烈、牵弘皆勇而无谋,强于自用,非绥边之材也,将为国耻。时弘为扬州刺史,多不承顺骞命,帝以为骞与弘不协而毁之。二人果失羌戎之和,兵败身没,征讨连年,仅而能定,帝乃悔之。咸宁四年春正月,司马督东平马隆上言:凉州刺史杨欣失羌戎之和,必败。夏六月,欣与树机能之党若罗拔能等战于武威,败死。五年春正月,树机能攻陷凉州。帝甚悔之,临朝而叹曰:谁能为我讨此虏者?司马督马隆进曰:陛下能任臣,臣能平之。帝曰:必能平贼,何为不任,顾方略何如耳。隆曰:臣愿募勇士三千人,无问所从来,帅之以西,虏不足平也。帝许之。乙丑,以隆为讨虏护军、武威太守。公卿皆曰:见兵已多,不宜横设赏募。隆小将妄言,不足信也。帝不听。隆募能引弓四、挽弩九石者取之,立标简试,自旦至日中,得三千五百人。隆曰:足矣。又请自至武库选仗,武库令与隆忿争,御史中丞劾奏隆。隆曰:臣当毕命战场,武库令乃给以魏时朽仗,非陛下所以使臣之意也。帝命惟隆所取,仍给三年军资而遣之。十一月,马隆西度温水树机能等以众数万据险拒之隆以山路狭隘乃作扁箱车为木屋施于车上转战而前行千余里杀伤甚众自隆之西,音问断绝,朝廷忧之,或谓已没。后隆使夜到,帝抚掌欢笑,诘朝,召群臣谓曰:若从诸卿言,无凉州矣。乃诏假隆节,拜宣威将军。隆至武威,鲜卑大人猝跋韩且万能等帅万余落来降。十二月,隆与树机能大战,斩之,凉州遂平。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羌胡之叛》)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马隆西度/温水树机能等以众数万据险拒之/隆以山路狭隘/乃作扁箱车/为木屋/施于车上/转战而前/行千余里/杀伤甚众/
B.马隆西度温水/树机能等以众数万据险拒之/隆以山路狭隘/乃作扁箱/车为木屋/施于车上/转战而前行/千余里/杀伤甚众/
C.马隆西度温水/树机能等以众数万据险拒之/隆以山路狭隘/乃作扁箱车/为木屋/施于车上/转战而前/行千余里/杀伤甚众/
D.马隆西度/温水树机能等以众数万据险拒之/隆以山路狭隘/乃作扁箱/车为木屋/施于车上/转战而前行/千余里/杀伤甚众/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司马,古代高官之一,历代的名称和职权不尽相同,魏晋时期为“八公”之一。
B.钧,古代重量单位之一,三十斤为一钧。后文的“石”也是古代重量单位,四钧为一石。
C.日中,十二时辰之一,也称午时、正午等,相当于北京时间的十点到十二点。
D.武库,收藏兵器的仓库,也作官名,也可用来称誉人学识渊博、干练多能。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北地郡的胡人进攻金城时,凉州刺史牵弘率兵讨伐,因牵弘没能安抚当地胡族,以致胡人背叛晋朝,同树机能一起打败并杀害牵弘。
B.后经多年的征战,叛乱才勉强被平定,可继任的凉州刺史杨欣也没有处理好与羌戎的关系,司马督马隆就上书说杨欣也会失败。
C.树机能攻陷凉州后,皇帝在朝廷上叹息,希望有人能替他讨伐树机能;马隆挺身而出,愿意招募三千勇士,率领他们前去平定贼寇。
D.自马隆西征后就与朝廷失去了联系,有人认为马隆已经没有与贼寇交战了;马隆的使者夜晚赶到洛阳汇报,第二天皇帝责备非议马隆的大臣。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必能平贼,何为不任,顾方略何如耳。
(2)见兵已多,不宜横设赏募。隆小将妄言,不足信也。
5.马隆为战胜强敌做了哪些准备?
2023-03-15更新 | 73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范复粹,黄县人。万历四十七年进士。除开封府推官。崇祯元年为御史。廷议移毛文龙内地,复粹言:“海外亿万生灵谁非赤子,倘栖身无所,必各据一岛为盗,后患方深。”又言:“袁崇焕功在全辽,而尚宝卿董懋中诋为逆党所庇,持论狂谬。”懋中遂落职,文龙亦不果移。巡按江西,请禁有司害民六事。时大厘邮传积弊减削过甚反累民复粹极陈不便丁艰归。服阕,还朝,出按陕西。陈治标治本之策:以任将、设防、留饷为治标;广屯、蠲赋、招抚为治本。帝褒纳之。廷议有司督赋缺额,兼罪抚按,复粹力言不可。由大理右寺丞进左少卿。居无何,超拜礼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时同命者五人,翰林惟方逢年,余皆外僚,而复粹由少卿,尤属异数。盖帝欲阁臣通知六部事,故每部简一人:首辅刘宇亮由吏部,国祥以户,逢年以礼,嗣昌以兵,国用以工,刑部无人,复粹以大理代之。累加少保,进吏部尚书、武英殿。十三年六月,国观罢,复粹为首辅。给事中黄云师言“宰相须才识度三者”,复粹恚,因自陈三者无一,请罢,温旨慰留。御史魏景琦劾复粹及张四知学浅才疏,遗讥海内。帝以妄诋下之吏。明年,加少傅兼太子太傅,改建极殿。贼陷洛阳,复粹等引罪乞罢,不允,帝御乾清宫左室,召对廷臣,语及福王被害,泣下。复粹曰:“此乃天数。”帝曰:“虽气数,亦赖人事挽回。”复粹等不能对。帝疾初愈,大赦天下,命复粹录囚,自尚书傅宗龙以下,多所减免。是年五月致仕。国变后,卒于家。

(节选自《明史·范复粹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时大厘邮传/积弊减/削过甚/反累民/复粹极陈不便/
B.时大厘邮传积弊/减削过/甚反累民/复粹极陈不便/
C.时大厘邮/传积弊/减削过/甚反累民/复粹极陈不便/
D.时大厘邮传积弊/减削过甚/反累民/复粹极陈不便/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士,是古代科举考试会试录取者之称,考中的前三名分别叫状元、榜眼、探花。
B.丁艰,即丁忧,指遭逢父母丧事。按照当时的规定,父母死后官员应离职家居守丧,服丧期满后复出做官。
C.大赦,国家对一定时期内某些种类或一般的犯罪分子普遍赦免,既赦其罪,又赦其刑的制度。被宣告大赦的人,或不再认为其犯罪,或不再追究其刑事责任。
D.致仕,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代指官员辞职回家。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范复粹分析事理中肯。朝廷提议将毛文龙调到内地,范复粹以百姓无栖身处,必然作乱,否定了这一做法,这一建议被采纳。
B.范复粹为民请命。巡按江西时,请求禁止有关部门残害百姓的六件事,并陈述治标治本的策略,这一建议又被皇帝采纳。
C.范复粹仕途顺利。他由大理寺丞升为少卿,直至礼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最后成为首辅、少辅兼太子太傅、改建极殿大学士。
D.范复粹深受皇上保护。范复粹为首辅,御史魏景琦弹劾他,皇帝却惩处了中伤他的人。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袁崇焕功在全辽,而尚宝卿董懋中诋为逆党所庇,持论狂谬。
(2)复粹恚,因自陈三者无一,请罢,温旨慰留。
2019-12-04更新 | 13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文本一: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不知疾之所自起,则弗能攻。治乱者何独不然?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弗能治。

(节选自《墨子·兼爱》)

文本二:

赵季良,字德彰,济阴人也。初仕后唐庄宗,为魏州司录。魏州税多逋负,庄宗为晋王,过督之。季良曰:殿下方谋攻取而不百姓,一旦百姓离心,恐河北非殿下有也。庄宗大加钦重。累迁盐铁判官、太仆卿。

明宗天成元年,赍官诰拜孟知祥为侍中。即以为三川制置使,督蜀犒军余钱送京师,且制置两川征赋。是时知祥镇西川,颇不奉诏。会与季良有旧,遂留之不遣,因请为西川节度副使。事无大小,多与参决。久之唐徙季良果州团练使知祥得制书匿之表留季良不可得复遣使至京师论请明宗不得已曲从之自是季良倾身事知祥,布腹心矣。

季良通敏,善谋略。董璋遣人求昏自结,而知祥心恨璋,未之许也。季良以为宜合从以拒唐。长兴时,进奏官言唐主欲大发兵讨两川。季良请以东川先取遂阆,然后并兵守剑门,则大军虽至,吾无内顾忧矣。未几,唐将石敬瑭因遂阆已破,烧营北归。军前驰报知祥,知祥故藏其书,谓季良曰:北军渐近,奈何?季良扣指曰:不过绵州必遁。知祥大笑,出书示之。由是甚服其智。

是年,唐明宗即下制,以季良为武泰军节度使。知祥称尊号,是为后蜀高祖。拜季良为司空,兼门下侍郎平章事。既而高祖病甚,召季良与李仁罕、赵廷隐、王处回等同受顾命。高祖晏驾,秘未发丧。处回夜过季良,涕泣不已。季良正色曰:今强侯握兵,专伺时变,义当速立嗣君,岂可徒相泣耶!遂与处回立后主而后发丧。以拥戴功加司徒,进太保。广政九年卒,谥文肃。

节选自《后蜀列传·赵季良》)

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古今异义词是文言文中常见的现象,如“治乱者何独不然”“季良以为宜合从以拒唐”两句中的“不然”“以为”。
B.“庄宗时为晋王”“董璋时遣人求昏自结”两句中的“时”,都是名词作状语,可以解释为“在当时”“在那时”。
C.“谋攻取而不爱百姓”与《齐桓晋文之事》中“吾何爱一牛”两句中的“爱”都是动词,可分别解释为“爱护”和“吝惜”。
D.文言文中表示官职升降任免的词语很多,如“迁”,指调动官职,一般是升官;“累迁”指多次升官。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久之/唐徙季良果州团练使/知祥得制书/匿之/表留季良不可得/复遣使至京师/论请明宗/不得已/曲从之/
B.久之/唐徙季良果州团练使/知祥得制书匿之/表留季良/不可得/复遣使至京师/论请明宗/不得已/曲从之/
C.久之/唐徙季良果州团练使/知祥得制书/匿之/表留季良/不可得/复遣使至京师论请/明宗不得已/曲从之/
D.久之/唐徙季良果州团练使/知祥得制书匿之/表留季良不可得/复遣使至京师论/请明宗/不得已/曲从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季良是济阴人,后唐庄宗时担任魏州司录,表现出出众的政治才能,受到庄宗的赏识和器重。
B.赵季良与镇守西川的孟知祥有交情,当他到蜀地担任三川制置使时,被孟知祥留在当地,没有返回京师。
C.赵季良被孟知祥留在蜀中后,参与决断大小事务,深得信任,尽心尽力辅佐孟知祥成为孟知祥的心腹。
D.赵季良深得唐明宗信任,先被任命为武泰军节度使,后又被任命为司空,兼门下侍郎平章事。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
(2)军前驰报知祥,知祥故藏其书,谓季良曰:“北军渐进,奈何?”
2023-10-31更新 | 7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