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西汉 > 刘向(约前77-前6)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74 题号:1899508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贤主所贵莫如士。所以贵士,为其直言也。言直则者见矣。人主之患,欲闻枉而恶直言。是障其源而欲其水也,水奚自至?是贱其所欲而贵其所恶也,所欲奚自来?能意见齐宣王。宣王曰:“寡人闻子好直,有之乎?”对曰:“意恶能直?意闻好直之士,家不处乱国,身不见污君。身今得见王,而家宅乎齐,意恶能直?”齐宣王怒曰:“野士也!”将罪之。能意曰:“臣少而好事,长而行之,王胡不能与野士乎,将以彰其所好耶?”王乃之。若能意者,使谨乎论于主之侧,亦必不阿主。不阿,主之所得岂少哉?此贤主之所求,而不肖主之所恶也。赵简子攻卫,附郭。自将兵,及战,且远立,又居于犀蔽屏之下。鼓之而士不起。简子投桴而叹曰:“呜呼!士之速弊一若此乎!”行人烛过免胄横戈而进曰:“亦有君不能耳,士何弊之有?”简子勃然作色曰:“寡人之无使,而身自将是众也,子亲谓寡人之无能,有说则可,无说则死!”对曰:“昔吾先君献公即位五年,兼国十九,用此士也。惠公即位二年,淫色暴慢,身好玉女,秦人袭我,逊去绛七十,用此士也。文公即位二年,底之以勇,故三年而士尽果敢;城濮之战,五败荆人,围卫取曹,拔石社,定天子之位,成尊名于天下,用此士也。亦有君不能耳,士何弊之有?”简子乃去犀蔽屏橹,而立于矢石之所及,一鼓而士毕之。简子曰:“与吾得革车千乘也,不如闻行人烛过之一言。”行人烛过可谓能谏其君矣战斗之上桴鼓方用赏不加厚罚不加重一言而士皆乐为其上死

(节选自《说苑·贵直》)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行人烛过可谓能/谏其君矣/战斗之上桴鼓/方用赏/不加厚/罚不加重一言/而士皆乐为其上死。
B.行人烛过可谓能谏其君矣/战斗之上/桴鼓/方用赏/不加厚/罚不加重/一言而士皆乐/为其上死。
C.行人烛过可谓能谏其君矣/战斗之上/桴鼓方用/赏不加厚/罚不加重/一言而士皆乐为其上死。
D.行人烛过可谓能谏其君矣/战斗之上桴鼓/方用赏不加厚/罚不加重/一言而士皆乐/为其上死。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言直则者见矣”与“徇私枉法”两句中的“枉”含义不同。
B.“王乃之”与“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游褒禅山记》)两句中的“舍”含义不同。
C.“又居于犀蔽屏之下”与“流血漂橹”(《过秦论》)两句中的“橹”含义相同。
D.“一鼓而士毕之”与“乘彼垝垣”(《氓》)两句中的“乘”含义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贤主崇尚士人,是因为士人言谈正直,君主厌恶正直的言谈,就会阻塞言路而没有收获。
B.齐宣王听说能意喜欢直言,召见了能意,结果能意不能直言进谏,齐宣王怪罪他。
C.赵简子攻打卫国,在城下不能身先士卒,士兵也不冲锋陷阵,赵简子认为士卒变得不好了。
D.行人烛过指出士卒不冲锋责任在赵简子,赵简子听从了行人烛过的意见,士卒们果然就勇敢攻城了。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意闻好直之士,家不处乱国,身不见污君。
(2)行人烛过免胃横戈而进曰:“亦有君不能耳,士何弊之有?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战国策》书录【注】

刘向

周室自文、武始兴,崇道德,隆礼义,故仁义之道满乎天下,卒致刑错四十余年。远方慕义,莫不宾服。及春秋时,已四五百载矣,然其余业遗,流而未灭。五伯之起,尊事周室。五伯之后,时君虽无德,人臣辅之,以并立于中国,犹以义相支持,歌说以相感,期会以相。天子之命,犹有所行。会享之国,犹有所耻。小国有所依,百姓有所息。周之流化,岂不大哉!

及春秋后,众贤辅国既没,而礼义衰矣。孔子虽论《诗》《书》,定《礼》《乐》,王道粲然,以匹夫无势,化之者七十二人而已,皆天下之俊也,时君莫尚之,王道遂用不兴。仲尼既没,道德大废,上下失序。至秦孝公礼让而贵战争,弃仁义而用诈谲,苟以取强而已矣。夫篡盗之人,列为侯王;诈谲之国,兴立为强。是以转相放效,后生师之,遂相吞灭,暴师经岁,流血满野。诸子不相亲,兄弟不相安,夫妇离散,莫保其命,泯然道德绝矣。

晚世益甚,万乘之国七,千乘之国五,敌侔争权,尽为战国。贪饕无耻,竞进无厌;力功争强,胜者为右;兵革不休,诈伪并起。当此之时,虽有道德,不得施谋,故孟子、孙卿儒术之士弃捐于世,而游说权谋之徒见贵俗。是以苏秦、张仪之属,从横短长之说,左右倾侧。横则秦帝,从则楚王。然当此之时,秦国最雄,诸侯方弱,苏秦结之,时六国为一,以傧背秦。秦人恐惧,不敢窥兵关中,天下不交兵二十有九年。

然秦势便形利,权谋之士,咸先驰之。至始皇四塞之固,据崤、函之阻,听众人之策,乘六世之烈,以蚕食六国,兼诸侯,并有天下。仗于谋诈之弊,终无道德之教,仁义之化,以缀天下之心。燔烧诗书,坑杀儒士,上小尧、舜,下邈三王。二世愈甚,惠不下施,情不上达;君臣相疑,骨肉相疏;化道浅薄,纲纪坏败。天下大溃,诈伪之弊也。其比王德,岂不远哉!周施王道,使天下有所耻,故化可致也。苟以诈伪偷活取容,自上之,何以率下?秦之败也,不亦宜乎!  

战国之时,君德浅薄,之谋策者,不得不势而为资,据时而为画。故其谋扶急持倾,为一切之权,虽不可以临国教,化兵革,亦救急之势也。皆高才秀士,度时君之所能行,出奇策异智,转危为安,运亡为存。亦可喜,皆可观。

(有删改)


【注】书录:综述书籍的版本、评论和源流等内容的图书目录。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然其余业遗                    烈:功业
B.期会以相                           一:协调一致
C.至秦孝公礼让而贵战争              捐:抛弃
D.从横短长之说                    生:谋士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众贤辅国既没                    天下不交兵二十有九年
B.而游说权谋之徒见贵              不敢窥兵关中
C.至始皇四塞之固                    不得不势而为资
D.自上                           之谋策者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卒致刑错四十余年
最终使刑罚放置不用四十多年
B.歌说以相感
用典雅的诗歌和圣人的言语相感召
C.敌侔争权
力量相当者争权夺利
D.虽不可以临国教
即使不可以临时指导那些国家
2023-01-06更新 | 82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楚怀王拘张仪

楚怀王拘张仪,将欲杀之。靳尚为仪谓楚王曰:“拘张仪,秦王必怒。天下见楚之无秦也,楚必轻矣。”又谓夫人王之者郑袖曰:“子亦自知且贱于王乎?”郑袖曰:“何也?”尚曰:“张仪者,秦王之忠信有功臣也。今楚拘之,秦王欲出之。秦王有爱女而美,又简择宫中佳丽习音者,以欢从之;资之以金玉宝器,奉以上庸六县为汤沐邑,欲因张仪之于楚王。楚王必爱,秦女依强秦以为重,挟宝地以为资,势为王妻以临于楚。王惑于虞乐,必厚爱之而忘子,子益贱而日疏矣。”郑袖曰:“愿委之于公,为之奈何?”曰:“子何不急言王,出张子。张子得出,必子,秦女亦必不来,而秦必重子。子内擅楚之贵,外结秦之交。畜张子以为用,子之子孙必为楚太子矣,此非布衣之利也。”郑袖之,遽说楚王出张子。

(选自《战国策》,有删改)

注:①楚怀王拘张仪:张仪曾以赠给六百里土地于楚国为诱饵游说怀王与齐国绝交,但是楚与齐绝交后,张仪却声称割地是六里,于是怀王大怒攻秦,又遭受大败。因此张仪再次出使楚国时,怀王拘禁了他。②靳尚:怀王的佞臣,和张仪关系亲近。③汤沐邑:享乐的地方。④擅楚之贵:在楚国拥有高贵的地位。⑤畜:收留

1.对文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又谓夫人王之者郑袖曰             幸:宠爱
B.欲因张仪之于楚王                    遗:赠送
C.张子得出,必                       德:感激
D.郑袖                                     是:对的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天下见楚无秦也                       秦王忠信有功臣也
B.奉上庸六县                              势为王妻临于楚
C.子亦自知贱于王乎                    北山愚公者,年九十
D.挟宝地以为                              之以金玉宝器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靳尚想方设法救张仪,是出于对楚国的国家利益和郑袖的宠妃地位考虑的。
B.战国纵横家张仪为了秦国,得罪了不少国家,所以经常有生命危险。这次险些在楚国丧命,幸好有靳尚搭救。
C.靳尚说服郑袖,拐弯抹角地说了许多理由,其辞令令人叹服。
D.郑袖从自身利益出发,听信了靳尚的话,马上去说服楚王释放张仪。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今楚拘之,秦王欲出之。
⑵又简择宫中佳丽习音者,以欢从之。
⑶王惑于虞乐,必厚爱之而忘子,子益贱而日疏矣。
⑷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劝学》)
⑸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赤壁赋》)
2017-03-16更新 | 68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武灵王平昼闲居,肥义侍坐,曰:王虑世事之变,权甲兵之用,念简、襄之迹,计胡、狄之利乎?王曰:嗣立不忘先德,君之道也。今吾欲继襄主之业,启胡、狄之乡,而卒世不见也。今吾将胡服骑射以教百姓,而世必议寡人矣。肥义曰:臣闻之,疑事无功,疑行无名。今王即定负遗俗之虑,殆毋顾天下之议矣。夫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愚者暗于成事,智者见于未萌,王其遂行之。王曰:寡人非疑胡服也,吾恐天下笑之。世有顺我者,则胡服之功未可知也。虽驱世以笑我,胡地中山吾必有之。王遂胡服。使王孙绁告公子成曰:寡人胡服,且将以朝,亦欲叔之服之也。家听于亲,国听于君,古今之公行也。令寡人作教易服而叔不服吾恐天下议之也愿募公叔之义以成胡服之功使绁谒之叔请服焉公子成再拜曰:今王袭远方之服,变古之教,易古之道,逆人之心,离中国,臣愿大王图之。使者报王。王即之公叔成家。公子成再拜稽首曰:臣敢不听令。乃赐胡服。赵文进谏,王曰:虑无恶扰,忠无过罪,子其言乎。赵文曰:衣服有常,礼之制也。修法无,民之职也。今君释此,故臣愿王之图之。赵造亦谏曰:圣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变俗而动。今王易初不循俗,胡服不顾世,非所以教民而成礼也。王曰:古今不同俗,何古之法?帝王不相袭,何礼之循?圣人利身之谓服,便事之谓教,进退之谓节,衣服之制,所以齐常民,非所以论贤者也。故圣与俗流,贤与变俱。循法之功,不足以高世;法古之学,不足以制今。子其勿反也。

(节选自《战国策·赵策二》)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寡人作教易服/而叔不服吾/恐天下议之也/愿募公叔之义/以成胡服之功/使绁谒之叔/请服焉/
B.今寡人作教易服/而叔不服吾/恐天下议之也/愿募公叔之义/以成胡服之功/使绁谒之/叔请服焉/
C.今寡人作教易服/而叔不服/吾恐天下议之也/愿募公叔之义/以成胡服之功/使绁谒之叔/请服焉/
D.今寡人作教易服/而叔不服/吾恐天下议之也/愿募公叔之义/以成胡服之功/使绁谒之/叔请服焉/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侍坐,在尊长近旁陪坐,如“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中的“侍坐”。
B.中国,汉族多在黄河南北建都,因称其地为中国,文中指中原地区先进汉文化。
C.稽首,古代跪拜礼,为九拜中最隆重的一种,就是头触碰在地上且停留-会儿。
D.愆,过失、过错的意思,与《诗经·氓》中的“匪我愆期”的“愆”意思一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肥义的提醒下,赵武灵王表示为了继承先君的功业,开拓疆土,决定要向北方胡人学习,推行“胡服”和教练“骑射”,但又担忧人们的非议。
B.赵武灵王在是否要实施“胡服骑射”问题上犹豫不决时,也正是肥义“成就伟大功业的人都不会去与众人商议”等一番话坚定了马上实行的决心。
C.赵武灵王最担心叔父公子成不支持“胡服骑射”政策,果然就遭到了公子成的强烈反对,但在赵武灵王亲自登门拜访的感动下,还是勉强接受了。
D.面对赵文、赵造的反对,赵武灵王立即反驳,认为古今风俗在变化之中,一个圣明的人要能跟随风俗一起迁流,贤明的人要能紧随时势一起变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赵文进谏,王曰:“虑无恶扰,忠无过罪,子其言乎。”
(2)今王易初不循俗,胡服不顾世,非所以教民而成礼也。
5.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是一次重大的破旧求新的改革,其目的和根据什么?请简要概括。
2023-01-01更新 | 18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