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南北朝 > 谢朓(464-499)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75 题号:18997685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题目。

之宣城出新林浦向板桥

谢脁

江路西南永,归流东北骛②。

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

旅思倦摇摇,孤游昔已屡。

既欢怀禄情,复协沧洲趣③。

嚣尘自兹隔,赏心于此遇。

虽无玄豹姿④,终隐南山雾。

注释:①此诗作于诗人离别金陵出任宣城太守之际。②骛:疾驰。③沧洲:隐士的居处。④玄豹:传说南山有玄豹,恐皮毛为雨雾所损,居洞中不去觅食;《列女传》载,陶答子妻借玄豹表达对丈夫为官“名誉不兴,家富三倍”的痛心。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江路”二句写诗人离别金陵,乘舟逆江流而行,前往宣城任太守。
B.“旅思”二句,其中“摇摇”表现诗人首次转任的忐忑焦虑与赴任时的意兴阑珊。
C.“嚣尘”二句中的“兹”与“此”,其义均与诗人“之宣城”事相关。
D.此诗先景后情,结构完整;语言清淡质朴,情思丰富而又蕴藉。
(2)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诗歌前四句。
(3)本诗抒发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情感?
【知识点】 谢朓(464-499) 写景抒情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从戎曲

谢朓

选旅辞轘辕,弭节赴河源。

日起霜戈照,风回连骑翻。

红尘朝夜合,黄沙万里昏。

寥戾清笳转,萧条边马烦。

自勉辍耕愿,征役去何言。


[注]①选旅:简选师旅。辍辕:关口名。②弭节:驾驭车子。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景情事融合,再现军队赴边的过程,景真情真,以情动人,质朴刚健。
B.“日起”二句描写白日行军场面,早晨霜寒,太阳辉映剑戈,急风吹卷连旗。
C.诗人精心组合红尘、黄沙、清笳、边马等意象,描写边塞风光,渲染战前气氛。
D.这首诗以第一人称独白式叙事,曲折表达了诗人情感,有感荡人心的力量。
2.这首诗写“从戎”,有人读出了从军赴边的豪情,有人读出了被征服役的苦痛。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理解。
2020-05-27更新 | 117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诗歌,完成诗后题目。

送江水曹①还远馆

谢朓

高馆临荒途,清川带长陌。上有流思人,怀旧望归客。

塘边草杂红,树际花犹白。日暮有重城,何由尽离席!


【注】①水曹:官名。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开头两句分别从高、远两个方面描写了送别的场景:荒郊野途,高馆孤峙,清流映带, 长路迢递,荒凉凄清的景物渲染了诗人内心的情感。
B.“清川带长陌”的“带”字使用尤为传神,潺湲的清流仿佛将眼前的道路带向了遥远的地方,在离人的心上更增添了一层渺远迷茫的情思。
C.三、四句用“望归”透露出江水曹的游宦生涯,此行所去,只是远馆,而非故乡,故而客中作客,无慰“怀旧望归”之情,反更增羁旅情怀。
D.五、六句展现出一片明丽的景色,池塘春草、花树相间,红白掩映,风光令人陶醉, 面对令人赏心悦目的景色,诗人心情也因之而倍加愉悦。
E.这首诗叙述了好友江水曹在馆舍送别诗人的情景,末尾一句直抒胸臆,主客双方在“何由尽离席”的感慨之中分别,情感表达充分而强烈。
2018-05-21更新 | 52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临溪送别

[南北朝]谢朓

怅望南浦①时,徙倚②北梁步。

叶下凉风初,日隐轻霞暮。

荒城回易阴,秋溪广难渡。

沫泣③岂徒然,君子行多露④。


【注】①南浦:典出《楚辞·九歌》中“送美人兮南浦”,此处代指溪水。②徙倚:徘徊。③沫泣:哭泣。④行多露:典出《诗经·召南·行露》,言路上很潮湿,行人难以行走.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诗题中的“临溪”表明了送别时的地点,“送别”二字则既点明了主要事件,同时也表明了本诗的体裁。
B.首联叙事,写诗人送别友人,诗人在岸上相送,友人则已上船,诗人只好对着河水怅望在岸边徘徊。
C.本诗”君子行多露“一句借《诗经》之句,说路上很潮湿,行人难以行走,表明了友人前路将受辛劳。
D.本诗中,山水景物既是诗人惜别之情的载体,同时也是产生惜别之情的主体,情和景在诗作中浑然一体。
2.成倬云评此诗中间两联云:“中间写景处即有情在。”请结合诗句加以赏析。
2019-02-15更新 | 6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