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西汉 > 司马迁(前145-前90)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391 题号:1902024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二十七年,秦大夫有私与楚太子斗,楚太子杀之而亡归。二十八年,秦乃与齐、韩、魏共攻楚,杀楚将唐昧。二十九年,秦复攻楚,大破楚,楚军死者二万。怀王恐,乃使太子为质于齐以求平。三十年,秦昭王遗楚王书曰:始寡人与王约为弟兄,盟于黄棘,太子为质,至欢也。太子陵杀寡人之重臣,不而亡去,寡人诚不胜怒,使兵侵君王之边。今闻君王乃令太子质于齐以求平。寡人与楚接境壤界,故为婚姻,所从相亲久矣。而今秦楚不欢,则无以令诸侯。寡人愿与君王会武关面相约结盟而去寡人之愿也。敢以闻下执事。楚怀王见秦王书,患之。欲往,恐欺;无往,恐秦怒。昭睢[注]曰:王毋行,而发兵自守耳。秦虎狼,不可信,有并诸侯之心。怀王子子兰劝王行,曰:奈何绝秦之欢心!于是往会秦昭王。昭王诈令一将军伏兵武关,号为秦王。楚王至,则闭武关,遂与西至咸阳,朝章台,如蕃臣,不与亢礼。楚怀王大怒,悔不用昭子言。秦因留楚王,要以割巫、黔中之郡。楚王欲盟,秦欲先得地。楚王怒曰:秦诈我而又强要我以地!不复许秦。秦因留之。

楚大臣患之,乃相与谋曰:吾王在秦不得还,要以割地,而太子为质于齐,齐、秦合谋,则楚无国矣。乃欲立怀王子在国者。昭睢曰:王与太子俱困于诸侯,而今又倍王命而立其庶子,不宜。乃诈赴于齐,齐缗王谓其相曰:不若留太子以求楚之淮北。相曰:不可,郢中立王,是吾抱空质而行不义于天下也。或曰:不然。郢中立王,因与其新王市曰‘予我下东国,吾为王杀太子,不然,将与三国共立之’,然则东国必可得矣。齐王卒用其相计而归楚太子。太子横至,立为王,是为顷襄王。乃告于秦曰:社稷神灵,国有王矣。

(节选自《史记·楚世家》)

[注]昭睢,楚国的将领。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在答题卡方框内依次填入与正确答案相对应的字母。
寡A人B愿C与D君E王F会G武H关I面J相K约L结M盟N而O去P寡Q人R之S愿T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谢,指道歉,与《鸿门宴》“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中的“谢”意思不同。
B.见,表被动,与《齐桓晋文之事》“百姓不见保,为不用恩焉”中的“见”用法相同。
C.亢礼,即“分庭抗礼”,古代宾主相见时站在庭院两边相对行礼,表示平等相待。
D.社稷,社是土神,稷是谷神;土、谷是立国之本和立政之基。社稷常用来代指国家。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楚太子与秦国的大夫斗殴,杀死秦大夫后逃回楚国,秦发兵攻楚,楚怀王惊恐,就派太子到齐国做人质以求和解。
B.秦昭王写信给楚怀王说明秦楚的关系,并希望和他相会。楚怀王看到信后,既想赴会,又想不去,内心犹豫不决。
C.昭睢与子兰对楚怀王前去秦国的态度截然不同,但楚怀王还是听取了子兰的劝说去会见秦昭王,结果被秦国扣留。
D.昭睢不同意楚国大臣另立怀王庶子为王的议策,就派人到齐国迎回当人质的太子横,立太子横为君,封他为顷襄王。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王毋行,而发兵自守耳。秦虎狼,不可信,有并诸侯之心。
(2)王与太子俱困于诸侯,而今又倍王命而立其庶子,不宜。
5.鲁迅赞《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尝学于曾子,事鲁君。齐人攻鲁,鲁欲将吴起,吴起于是欲就名,遂杀其妻,以明不与齐也。鲁卒以为将。将而攻齐,大破之。

鲁人或恶吴起曰:起之为人,猜忍人也。其少时家累千金游仕不遂遂破其家乡党笑之吴起杀其谤己者三十余人而东出卫郭门。与其母诀,啮臂而盟曰:‘起不为卿相,不复入卫。’遂事曾子。居顷之,其母死,起终不归。曾子薄之,而与起绝。起乃之鲁,学兵法以事鲁君。鲁君疑之,起杀妻以求将。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吴起于是闻魏文侯贤,欲事之。文侯问李克曰:吴起何如人哉?李克曰:起贪而好色,然用兵,司马穰苴不能过也。于是魏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

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赢粮,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卒母闻而哭之。人曰: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何哭为?母曰:非然也。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

文侯以吴起善用兵,廉平,尽能得士心,乃以为西河守,以拒秦、韩。

(节选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句是(     
A.其少/时家累千金/游仕不遂/遂破/其家乡党笑之/吴起杀其谤己者三十余人/而东出卫郭门
B.其少时/家累千金/游仕不遂/遂破其家/乡党笑之/吴起杀其谤己者三十余人/而东出卫郭门
C.其少时/家累千金/游仕不遂/遂破/其家乡党笑之/吴起杀其谤己者/三十余人而东出卫郭门
D.其少/时家累千金/游仕不遂/遂破其家乡/党笑之/吴起杀其谤己者三十余人/而东出卫郭门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卿相,卿和相的统称。卿是古时高级长官或爵位的称谓。汉以前有六卿,汉设九卿,北魏在正卿下还有少卿。以后历代相沿,清末始废。
B.诸侯,是古代分封制中各方君主的统称。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的封地称为“家”,士大夫的封地称为“国”。
C.魏文侯,其中的文侯是爵位。从周朝就开始沿袭的古代爵位(官位),天子以下,爵位依次是公、侯、伯、子、男。
D.西河,又称河西,指黄河以西的地区。古人以中原地区为中心,所以黄河以北称河内,黄河以南称河外。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吴起志向远大,想建功立业。为避免嫌疑,杀掉自己的妻子;和母亲诀别时,发誓“不为卿相,不复入卫”,即使母亲过世了也“终不归”。
B.吴起善于用兵,带兵屡建奇功。他本是卫国人,先是率鲁军抗齐得胜,后又率魏军攻陷秦国五城。
C.吴起怜恤士卒,与士卒同甘共苦。有个士兵生了恶性毒疮,吴起替他吸吮脓液。吴起的母亲听说了,就放声大哭。
D.吴起善于用兵打仗,廉洁不贪,待人公平,得到将士的信任,魏文候就任命他担任长官,来抗拒秦国和韩国。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于是魏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
(2)人曰:“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何哭为?”
2022-06-27更新 | 57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郭解,轵人也,字翁伯,善相人者许负外孙也。解父以任侠,孝文时诛死。解为人短小精悍,不饮酒。少时阴贼,慨不快意,身所杀甚众。以躯借交报仇,藏命作奸剽攻不休,及铸钱掘冢,固不可胜数。适有天幸,窘急常得脱,若遇赦。及解年长,更折节为俭,以德报怨,厚施而薄望,然其自喜为侠益甚。既已振人之命,不矜其功,其阴贼着于心,卒发于睚眦如故云。而少年慕其行,亦辄为报仇,不使知也。解姊子负解之势,与人饮,使之嚼。非其任,强必灌之。人怒,拔刀刺杀解姊子,亡去。解姊怒曰:“以翁伯之义,人杀吾子,贼不得。”弃其尸于道,弗葬,欲以辱解。解使人微知贼处。贼窘自归,具以实告解。解曰:“公杀之固当,吾儿不直。”遂去其贼,罪其姊子,乃收而葬之。诸公闻之,皆多解之义,益附焉。

(节选自《游侠列传》)

1.指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
①此乃乡者朱家之羞也        (              )
②卒发于睚眦如故云            (              )
③使之嚼                            (              )
2.翻译下面加点的字。
所杀甚众                      (              )
⑤然其自喜为侠            (              )
⑥不其功                         (              )
⑦解姊子解之势               (              )
                                (              )
⑨解使人知贼处               (              )
⑩公杀之                      (              )
解之义                      (              )
3.解释下面句子中的“以”。
解父以任侠                      (              )
以翁伯之义                      (              )
欲以辱解                         (              )
具以实告解                      (              )
4.翻译下面的句子。
郭解,轵人也,字翁伯,善相人者许负外孙也。
适有天幸,窘急常得脱,若遇赦。
2019-02-26更新 | 43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大将军卫青者,平阳人也。少为平阳侯家仆,后归其父,其父使牧羊。先母之子皆奴畜之,不以为兄弟数。青尝从入至甘泉居室,有一钳徒相青曰:贵人也,官至封侯。青笑曰:人奴之生,得毋笞骂即足矣,安得封侯事乎!青壮,为侯家骑,从平阳主。元朔元年秋,青为车骑将军,出雁门,三万骑击匈奴,斩首虏数千人。明年,令青出云中以西至高阙。遂略河南地,至于陇西,捕首虏数千,畜数十万,走白羊、楼烦王。天子曰:匈奴逆天,理乱人伦,暴长虐老,以盗窃为务,行诈诸蛮夷,数为边害。故兴师遣将,以征厥罪。今车骑将军青西定河南地,全甲兵而还,益封青三千户。元朔五年春,汉令青将三万骑,出高阙,击匈奴。匈奴右贤王当卫青等兵,以为汉兵不能至此,饮醉。汉兵夜至,围右贤王。右贤王惊,夜选,溃围北去。于是引兵而还。至塞,天子使使者持大将军印,即军中拜车骑将军青为大将军,而封青子伉为宜春侯。青固谢曰:军大捷,皆诸校尉力战之功也。陛下幸已益封臣青。臣青子在襁褓中,未有勤劳,上幸列地封为侯,非臣所以劝士力战之意也。明年春,大将军青出定襄,卫尉苏建为右将军。苏建将三千余骑,独逢单于兵,与战一日余,尽亡其军,独以身得亡去,自归大将军。大将军问其罪正闳、长史安、议郎周霸等。霸曰:可斩以明将军之威。闳、安曰:不然今建以数千当单于数万力战一余士尽不敢有二心自归自归而斩之是示后无反意也。大将军曰:以臣之尊宠而不敢自擅专诛于境外,而具归天子,天子自裁之,于是以见为人臣不敢专权,不亦可乎?军吏皆曰

(选自《史记·卫青列传》有删减)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不然/今建以数千当/单于数万力战一日余/士尽/不敢有二心自归/自归而斩之是示/后无反意也/
B.不然/今建以数千当/单于数万力战一日余/士尽/不敢有二心/自归/自归而斩之/是示后无反意也/
C.不然/今建以数千当单于数万/力战一日余/士尽/不敢有二心自归/自归而斩之/是示后无反意也/
D.不然/今建以数千当单于数万/力战一日余/士尽/不敢有二心自归/自归而斩之是示/后无反意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朔:指一年的第一个朔日,即正月初一,文中“元朔”是皇帝年号,纪年法。
B.匈奴:秦末汉初时,生活在中原以北的游牧民族他们部落首领叫“右贤王”。
C.三千户:古代被封爵或有功臣子享有的食邑,三千户指可享受三千户的赋税。
D.校尉:中国古代武官重要官职,多为掌管各编制部队的长官如“步兵校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卫青地位卑微,怀知足之心。尽管先母的儿子们不认他为兄弟,把他当作奴仆看,但只要不挨打受骂,他就知足,更不相信自己将来是高贵人的说法。
B.卫青颇具将才,为汉朝保卫边。作为大将军,他连续多年带兵攻打匈奴,击退白羊王和楼烦王,大败匈奴右贤王,平定河南地区,被赐食邑三千户。
C.卫青有自己原则,不居功荫子。胜利班师回朝后,卫青被加官,而对皇帝要封自己儿子为宜春侯一事,他则以儿子年小和不利以后打仗为由极力拒绝。
D.卫青为人谨慎,不敢擅自专权。右将军苏建因寡不敌众在全军覆灭之后独自逃回大将军卫青处听候发落,卫青最后决定详细报告天子并让天子裁决。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匈奴逆天,理乱人伦,暴长虐老,以盗窃为务,行诈诸变夷,数为边害。
(2)臣青子在襁褓中,未有勤劳,上幸列地封为侯,非臣所以劝士力战之意也。
2021-02-04更新 | 3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