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古代诗歌阅读 > 诗词曲常见题材 > 即事感怀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552 题号:19022240

阅读下面的明代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文士二首

陶安

其一

文士甘藜藿,林栖阅岁华。一衾春自足,千驷我何加?

雨雪欺茅屋,乾坤任钓槎。今朝烟火晚,带露采松花。

其二

文士经纶学,时来志或酬。玉堂清不夜,金鉴照千秋。

白发忧民瘼,丹心为国谋。所期功业盛,富贵一浮沤

【注】①玉堂:官署名,此处指翰林院。②金鉴:指对人进行讽喻的文章与书籍。③浮沤:泡沫。

1.下面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千驷我何加”“富贵一浮沤”虽修辞手法不同,但都表现出读书人对富贵生活的蔑视。
B.“雨雪欺茅屋”一句用拟人手法描写文士的居住环境,“欺”字有“欺负、欺侮”之意。
C.“丹心为国谋”指文士一心为国谋划,其中的“丹心”运用典故,表达了对国家的忠诚。
D.两首诗歌表明文人要努力坚守自身的志向,不能依赖外部条件,坚守志向才能实现抱负。
2.两首诗分别代表了中国古代文人的两种生活模式,每一种生活模式都有其自身的价值,同时也有其艰辛和不易,请选择其中一首诗歌并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知识点】 即事感怀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怀仙歌

李白

一鹤东飞过沧海,放心散漫知何在。

仙人浩歌望我来,应攀玉树长相待。

尧舜之事不足惊,自余嚣嚣直可轻。

巨鳌莫载三山去,我欲蓬莱顶上行。

【注】①一鹤:古有仙人骑鹤飞行的传说。②嚣嚣:纷扰貌。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骑鹤一路东飞而去,直飞过沧海,任情适性,不去在意到底飞往何处。
B.诗人一路放歌,飞临仙人所在之处,他们盼望诗人,已攀上仙树等待多时。
C.诗人借助想象直抒胸臆,直言尧舜之事不足为奇,还要到仙山之巅去走一走。
D.诗人借仙人、玉树、巨鳌、三山、蓬莱等意象照应标题,表明这是首游仙诗。
2.有人说,李白的诗歌创作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这样说的依据是什么?请结合本诗简要分析。
2024-01-17更新 | 46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鹊桥仙·夜闻杜鹃

陆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注】①公元1172年(乾道八年)冬陆游离开南郑,第二年春天在成都任职,之后又在西川淹留了六年。这首词当是陆游客居四川时期的作品。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茅檐”“蓬窗”表明寓所的简陋,与尾句“况半世、飘然羁旅”相呼应,让全诗浸染于凄然的情感氛围中。
B.“连江风雨”融合了视觉、听觉等多方面的感受,景中含情,表现了诗人人夜时内心的不宁。
C.本词借物抒情,因为诗人心中有羁旅之苦,所以笔下的寓居环境皆着上了一层凄凉的色彩。
D.夜间林莺巢燕很安静,但常有杜宇的啼叫声将诗人从梦中惊醒,夜不能眠,因此生出孤独、漂泊之感。
2.词中说鹃啼“不堪听”,白居易《琵琶行》中则说“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同是鹃啼引发的情感,两者之间有何不同?各是如何抒情的?请结合相关诗句简要分析。
2024-02-23更新 | 64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沁园春·孤鹤归飞

陆游

孤鹤归飞,再过辽天,换尽旧人。念累累枯冢,茫茫梦境,王侯蝼蚁,毕竟成尘。载酒园林,寻花巷陌,当日何曾轻负春。流年改,叹围腰带剩,点鬓霜新。

交亲零落如云,又岂料如今馀此身。幸眼明身健,茶甘饭软,非惟我老,更有人贫。躲尽危机,消残壮志,短艇湖中闲采莼。吾何恨,有渔翁共醉,溪友为邻。

【注】①此词当作于公元1178年(孝宗淳熙五年)秋天,五十四岁的陆游从四川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山阴。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孤鹤”句化用典故,词人以孤鹤自比,老者凋谢,少者成长,深切地感到人生无常。
B.“枯冢、蝼蚁”既有人生短暂之叹,也有无论显贵,抑或平民在岁月面前平等的感悟。
C.词人以年轻时园林巷陌饮酒不负韶光与如今身衰鬓斑白对比,突出了功业未成的愤懑。
D.词人念亲友离散,幸好自己还算眼明身朗,能与溪友为邻、渔翁同醉,顿觉满足无遗憾。
2.请简要分析“躲尽危机,消残壮志,短艇湖中闲采莼”三句的含义以及蕴含的复杂情感。
2024-02-28更新 | 4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