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古代诗歌阅读 > 诗词曲常见题材 > 即事感怀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54 题号:1906254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临江仙

叶梦得

唱彻阳关分别袂,佳人粉泪空零。请君重作醉歌行,一欢须痛饮,回首念平生。却怪老来风味减,半酣易逐愁醒。因花那更赋闲情。鬓毛今尔耳,空笑老渊明。

【注】①闲情:指陶渊明《闲情赋》,全赋运用比兴手法,描写一位日夜悬想的佳人,赞美其美丽、品德和志趣。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以“唱彻阳关”、佳人流泪渲染离别氛围,再以“重作醉歌行”来排解离愁。
B.上节的后两句表达了词人对欢乐的向往之情,以及对自己往昔人生道路的追忆。
C.下片以“怪”“愁”字直抒胸臆,批评了友人老来风味衰减,因而饮酒未能醒。
D.诗词语言自然真切,豪爽之中有沉婉,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有几分相似。
2.词意含蓄委婉,“笑”字用得极少,而就“笑”字出现的频率,叶梦得词当属宋词第一,从本词的“笑”字中,可以看出词人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分析。
【知识点】 即事感怀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琴歌

李颀

主人有酒欢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

月照城头乌半飞,霜凄万树风入衣。

铜炉华烛烛增辉,初弹《渌水》后《楚妃》

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

清淮奉使千余里,敢告云山从此始。

【注】①广陵客:指善于弹琴的人(琴师)。②《渌水》《楚妃》:都是琴曲名。③清淮:地名,地近淮水。④云山:隐者或出家人的居处,这里代指归隐。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两句写友人饯别宴,“欢”字写出了宾主推杯换盏、其乐融融的热闹气氛,因酒兴而鸣琴。
B.三、四句描绘了一幅凄神寒骨的深秋月色图,即便秋气凛然,但有酒有知己也足以抵挡了。
C.第五句扣合首句,写铜炉熏染檀香,华烛闪烁生辉,在庄严华丽的气氛中,广陵客登场献艺。
D.末尾两句写诗人奉命出使,别宴上缕缕琴音使他想到千里之外的清淮,不禁暗自潸然泪下。
2.本诗七、八句与白居易《琵琶行》第二段均有对音乐的描写,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表现手法的异同。
2023-11-16更新 | 312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徙倚     

陆游

渔扉夕不掩,徙倚欲三更。月正树无影,露浓荷有声。

峥嵘岁将晚,悄怆恨难平。坐念中原没,男儿恐浪生。

书愤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注〕①徙倚:徘徊。②该诗为1186年春陆游居家乡山阴时所作,诗人时年62岁。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徙倚》首联紧扣题目“徙倚”,时至三更,“渔扉夕不掩”这一细节颇有意味。
B.《徙倚》颔联从视觉和听觉角度写景,寄寓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法释怀的情感。
C.《书愤》前两联诗人虽至暮年,但北望中原,仍气壮如山,不禁回忆起青壮年时期经历的战争。
D.《书愤》尾联用典明志,意蕴丰厚,既有追慕先贤之意,又暗示朝野上下多是主降的碌碌小人。
2.《徙倚》的“坐念中原没,男儿恐浪生”与《书愤》的“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两者表达的感情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2024-02-16更新 | 133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春日使府寓怀二首(其一)

薛能

一想流年百事惊,已抛渔父戴尘缨。

青春背我堂堂去,白发欺人故故生。

道困古来应有分,诗传身后亦何荣。

谁怜合负清朝力,独把风骚破郑声


【注】①薛能,晚唐诗人。②郑声,《论语·卫灵公》:“郑声淫。”这里代指当时文坛的俗艳之风。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题目交代了诗人写作的时间及缘由,“寓怀”直接点明本诗以抒怀为主。
B.首联借用渔父的典故,反其意而用之,表明自己抛弃隐士生活,步入尘世。
C.颔联运用叠词,对仗工整,语言直白而生动,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复杂慨叹。
D.颈联诗人认为诗歌即使因“道困”不被当世理解,能被后世传诵也是一种荣耀。
2.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抒发的情感。
2022-12-05更新 | 25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