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白居易(772-846)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209 题号:19140691

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杨柳枝词八首(其二)

白居易

陶令门前四五树,亚夫营里百千条。

何似东都正二月,黄金枝映洛阳桥

折杨柳十首(其一)

薛能

华清高树出离宫,南陌柔条带暖风。

谁见轻阴是良夜,瀑泉声畔月明中。

【注】①四五树:指柳树,陶渊明《五柳先生传》有“宅边有五柳树”语。②亚夫:即周亚夫,西汉名将,曾驻守细柳营。③洛阳桥:专指洛阳皇城端门南之天津桥。④华清:即华清宫,唐代帝王游幸的别宫。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白诗用对比手法,写陶渊明宅边的柳树和周亚夫营里的柳枝与东都洛阳城中的杨柳相比都黯然失色。
B.薛诗通过合理想象,运用视听结合、动静结合、俯仰结合、象征等艺术手法多方面表现杨柳的柔美动人。
C.白诗先提及典故中的杨柳,然后写桥旁的杨柳;而薛诗先正面描绘杨柳的形象,后用环境进行烘托。
D.白诗中的“何似”与薛诗中的“谁见”都是反问语气,分别表达了对洛阳桥和华清宫两处杨柳的喜爱。
2.两首诗中杨柳这一物象有什么不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各题。 

夜闻歌者,时自京城谪浔阳宿于鄂州 白居易

夜泊鹦鹉州,秋江月澄澈。 邻船有歌者,发调堪愁绝。 

歌罢继以泣,泣声通复咽。 寻声见其人,有妇颜如雪。 

独倚帆樯立,娉婷十七八。 夜泪似珍珠,双双堕明月。 

借问谁家妇,歌泣何凄切?一问一沾襟,低眉终不说。

1.诗中塑造了主人公怎样的形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2.试比较这首诗与《琵琶行并序》在思想内容方面的异同。
2018-03-19更新 | 137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放言五首(其三)

白居易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注】①放言五首:公元810年,白居易好友元稹得罪权贵被贬,写了五首《放言》。五年后,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元稹闻讯写下了《闻乐天授江州司马》。白居易也写下五首《放言》诗来奉和。②周公:成王的权父,成王年幼,周公摄政,后还政成王。③王莽:汉元帝皇后侄,后篡汉自立。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设置悬念,郑重其事地说要赠人一个判断真假的方法,却不正面说明,吸引读者。
B.颔联以“试玉”“辨材”为例阐述“一法”,形象说理中肯定友人品质。
C.颈联反面举例,直接说明不能只根据一时一事的现象下结论,否则无法做出正确判断。
D.尾联是全诗的关键句,通过反问发人深思。如果不用时间来考验,如何能辨别真伪呢?
2.这是一首富含哲理的政治抒情诗,请结合诗句分析其中寄寓的情感。
2022-04-22更新 | 93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船夜援琴

[注]白居易

鸟栖鱼不动,月照夜江深。

身外都无事,舟中只有琴。

七弦为益友,两耳是知音。

心静即声淡,其间无古今。


[注]援琴:弹琴。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写弹琴,诗人没有流露出自伤的情绪,而是在琴声中放飞自己的情绪。
B.首联与“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一样,都善于用月光营造某种氛围。
C.全诗四六、八句押韵,颔联与颈联对仗工整,富有音乐美,与诗的内容和谐一致。
D.前四句描写场景,并反映出诗人的贫穷身世,后四句感事抒怀,升华了诗的主旨。
2.全诗描写了一个怎样的意境?请简要分析。
2020-01-01更新 | 8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