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古代诗歌阅读 > 诗词曲常见题材 > 咏物言志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15 题号:19189771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小题。

点绛唇·咏梅月

陈亮

一夜相思,水边清浅横枝瘦。小窗如昼,情共香俱透。

清入梦魂,千里人长久。君知否?雨僝云僽(zhòu),格调还依旧。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上半阕起笔便写“相思”,表达了词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一夜”极写词人相思时间之长,不能呈现出词人孤独寂寞之状。
B.“水边清浅横枝瘦”,这一句化用了林逋《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的意境,既点明了梅花的生长环境,更突出了它的风姿神韵。
C.“瘦”一语双关,既刻画了梅的形象,也是对人的传神写照。跟李清照的“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在情感呈现上一脉相承。
D.“格调还依旧”既是梅花在风雨中傲然挺立的清标风神的写照,又是词人高洁品质和坚持正义、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
2.这首词不着一个“梅”“月”字,却处处写“梅”“月”,请选取三处简要分析。
【知识点】 咏物言志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节选)

苏轼

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独。

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漫山总粗俗。

朱唇得酒晕生脸,翠袖卷纱红映肉。

林深雾暗晓光迟,日暖风轻春睡足。

雨中有泪亦凄怆,月下无人更清淑。

陋邦何处得此花,无乃好事移西蜀?

天涯流落俱可念,为饮一樽歌此曲。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两句写海棠生长在瘴气蒸郁的恶劣环境中,虽高贵却流落草莽,孤独幽寂。
B.“嫣然”两句写海棠不以境遇荣辱动其心的品格,而遍山的桃李显得粗俗不堪。
C.“朱唇”六句写诗人的生活:有酒有肉,起得迟睡得足,雨天凄怆,月下寂寞。
D.诗人赞美海棠、悲叹海棠,寄托个人的情操,因物寄慨,形象鲜明,辞格超迈。
2.这首诗主要运用什么手法描绘海棠?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2021-03-19更新 | 80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昌谷北园新笋四首

李贺

其一

箨落长竿削玉开,君看母笋是龙材。

更容一夜抽千尺,别却池园数寸泥。

其四

古竹老梢惹碧云,茂陵归卧叹清贫。

风吹千亩迎雨啸,鸟重一枝入酒尊。

[注]①箨落:笋壳落掉。②长竿:新竹。③茂陵:地名。《史记。司马相如传》记载“相如既病免,家居茂陵”。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君看母笋是龙材”属于侧面描写。
B.“鸟重一枝入酒尊”句,言鸟栖竹枝之景映人酒樽,表现出清冷孤寂的心境。
C.两首诗中都运用比喻,一状新竹之形,一摹老竹之声,生动形象,耐人寻味。
D.相较于第二首中“惹碧云”的古竹,作者更喜欢第一首中“抽千尺”的新竹。
2.竹是诗歌常见意象,寄托诗人情志。两首诗都写到了竹子,请分别分析“新竹”与“古竹”这两个意象,并简要概括你从中获得了怎样的成长启示。
2021-07-06更新 | 272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早雁

杜牧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注】①本诗作于唐武宗会昌二年(842年),这一年回纥南侵,百姓流亡。②仙掌:汉代建章宫内有铜铸仙人举掌托起承露盘。③菰米:一种生长在浅水中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的果实。④莓苔:一种蔷薇科植物。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虏弦开”一语双关,既指回纥挽弓射猎,又指发动军事侵略活动。
B.三、四句绝佳,承“四散”而来,描绘出一幅清冷孤寂的孤雁南飞图。
C.前四句写雁之南飞,接下来遥想雁之北归,寄托作者情感,引人深思。
D.本诗风格婉曲细腻,语言清丽而含蓄,代表着诗人的整体创作风格。
2.曾国藩在《求阙斋读书录》中评价本诗说:“雁为虏弦所惊而来,落想奇警,辞亦是以达人。”请结合全诗对此加以赏析。
2020-12-20更新 | 13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