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语言文字应用 > 语段 > 简明、连贯 > 情境补写
题型: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75 题号:1921206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假如有人问我:我便答道:我信仰的是趣味主义。有人问我:“你的人生观拿什么做根底?我便答道:拿趣味做根底。我生平对于自己所做的事,总是做得津津有味,而且兴味淋漓;什么悲观咧厌世咧这种字面,我所用的字典里头,可以说完全没有。我所做的事,常常失败——严格的可以说没有一件不失败——然而,;因为我不但在成功里头感觉趣味,。我每天除了睡觉外,没有一分钟一秒钟不是积极的活动;然而我绝不觉得疲倦,而且很少生病;因为我每天的活动有趣得很,精神上的快乐,补得过物质上的消耗而有余。

(节选自梁启超《趣味教育与教育趣味》)

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简述本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条件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40个字。

相似题推荐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更有趣的是,又有科学家发现即使是室内饲养的、从未接触过其他同伴的年轻乌鸦,也会沿着祖辈飞过的路线进行迁徙,也就是说,(          ),它们天生就知道去哪里寻找温暖的地方过冬。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迁徙的方向感已经被上一代遗传给它们
B.它们已经从上一代遗传了迁徙的方向感
C.迁徙的方向感已经由上一代遗传给它们
D.上一代已经遗传给了它们迁徙的方向感
2020-02-22更新 | 37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的智慧从哪里来?这是一个古老的话题。过去我们常说“劳动创造了人,使人变得聪明”。但是,驱动这一切成为可能的智慧“原力”又是来自哪里?        ①        ,让科学家们相信:某些基因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更具决定力。

有一个关键的基因,学名叫做垂体腺苷环化酶激活肽(PACAP)前体基因,这个基因点出现在人和近亲黑猩猩分化的瞬间,而且      ②           ,在黑猩猩的脑袋里这个基因却“消失”了。为什么人能够进化成为人,而猩猩永远只是猩猩?作为近亲,         ③       ,并且具有远远超越黑猩猩的创造力和认知能力?也许垂体腺苷环化酶激活肽前体基因正是导致人类具有智慧的关键因素。

不过,这个基因的出现究竟产生了怎样的作用,这个基因的独特功能以及机制,还需要继续深入地研究。

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请分别用一个否定句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每句不超过15个字。
2022-01-20更新 | 218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让日常生活走入数字化的信息空间。面对新变化,筑牢个人信息使用的安全边界,既需要政府加强监管、企业增强责任意识,

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有学者提出了“信息素养”的概念。进入21世纪后,“数字素养”的概念应运而生。数字素养表现为能够熟练应用各项数字技能,对海量数据进行收集、整理、评估和利用等生存技能和行为。近年来,。“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强全民数字技能教育和培训,普及提升公民数字素养。

对个人用户而言,要涵养与飞速发展的数字时代相匹配的隐私保护意识,信息安全知识,培养良好的使用习惯,让数字技术服务美好生活。比如,在安装和使用一些应用程序时,仔细阅读隐私权条款,根据个人需要选择开启或关闭相关推荐选项,掌握信息获取的主动权。

,提升数字素养更需要社会各界积极配合。据《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21)》显示,只有28%的受访者上过专门的网络素养课程,31.3%的家长从来不教授、引导孩子使用互联网。学校应不断完善数字素养相关课程建设,家长也应发挥指导作用,规范子女使用互联网行为,家校形成合力。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我国网民中60岁及以上网民达1.23亿人,比前一年增加了约2600万人。老年网民数量不断增长,迫切需要社会为他们提供贴合需求的数字产品和服务、量身定制的数字技术培训等。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请根据文段内容,给“数字素养”下一个定义。
2021-11-30更新 | 22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