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宋 > 欧阳修(1007-1072)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69 题号:1930895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五代史伶官传序

欧阳修

呜呼!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庙,请其矢,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1.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①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②请其矢,以锦囊
B.①以三矢赐庄宗而                           ②遣从事以一少牢
C.①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   ②君臣相顾,不知所
D.①何其衰也                                           ②明日何其
2.下面句中“其”字的用法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     
A.方系燕父子以组
B.尔无忘乃父之志
C.请矢,盛以锦囊
D.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3.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序也作“叙”或称“引”,有如今日的“引言”“前言”,是说明书籍著作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也可以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
B.少牢指古代在祭祀中用牛、猪各一头,太牢指牛、猪、羊各一头。
C.告庙是指天子或诸侯出巡、遇兵戎等重大事件而祭告祖庙。
D.《书》指《尚书》,儒家经典之一,是上古典章文献的汇编。
4.翻译下列句子。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魏征,字玄成,魏州曲城人。少孤,落魄,弃赀产不营,有大志,通贯书术。太宗即位,拜谏议大夫,封钜鹿县男。当是时,河北州县素事隐太子、巢刺王者不自安,往往思乱。徵白太宗曰:“不示至公,祸不可解。”帝曰:“尔行安喻河北。”道遇太子千牛李志安、齐王护军李思行传送京师,徵与其副谋曰:“属有诏,宫府旧人普原之。今复执送志安等,谁不自疑者?”即贷而后闻。使还帝悦日益亲或引至卧内访天下事徵亦自以不世遇乃展尽底蕴无所隐凡二百余奏无不剀切当帝心者由是拜尚书右丞,兼谏议大夫。

后帝尝于酒中曰:“魏征事隐太子、巢刺王时,诚可恶,我能弃怨用才,无羞古人。然徵每谏我不从,我发言辄不即应,何哉?”徵曰:“臣以事有不可,故谏,若不从辄应,恐遂行之。”帝曰:“第即应,须别陈论,顾不得?”徵曰:“昔舜戒群臣:‘尔无面从,退有后言。’若面从可,方别陈论,此乃后言,非稷所以事舜也。”帝大笑曰:“人言徵举动疏慢,我但见其妩媚耳!”

徵亡,帝思不已,登凌烟阁观画像,赋诗悼痛,闻者媢之,毁短百为。徵尝荐杜正伦、侯君集才任宰相,及正伦以罪黜,君集坐逆诛,奸人遂指为阿党。又言徵尝录前后谏争语示史官褚遂良。帝滋不悦,乃停叔玉,而仆所为碑,其家衰矣。

辽东之役,高丽、靺鞨犯阵,李勣等力战破之。军还,帝怅然曰:“魏征若在,吾有此行邪!”即召其家到行在,赐劳妻子,以少牢祠其基,复立碑,恩礼加焉。

(节选自《新唐书·魏征传》,有删改)


【注】①隐太子李建成,巢刺王李元吉。②稷:舜帝的贤臣。③媢:嫉妒。④叔玉:魏征之子。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使还/帝悦/日益亲/或引至卧内/访天下事/徵亦自以不世遇/乃展尽底蕴无所隐/凡二百余/奏无不剀切当帝心者/
B.使还/帝悦/日益亲或/引至卧内/访天下事/徵亦自以不世遇/乃展尽底蕴无所隐/凡二百余/奏无不剀切当帝心者/
C.使还/帝悦/日益亲/或引至卧内/访天下事/徵亦自以不世遇/乃展尽底蕴无所隐/凡二百余奏/无不剀切当帝心者/
D.使还/帝悦/日益亲或/引至卧内/访天下事/徵亦自以不世遇/乃展尽底蕴无所隐/凡二百余奏/无不剀切当帝心者/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     
A.太宗,即唐太宗李世民,他任用贤臣,善于纳谏,使国力强盛,开创“贞观之治”。
B.,同“婚”,指婚姻,古代姻亲关系中,男方父亲称“婚”,女方父亲称“姻”。
C.行在,是“行在所”的省称,指皇帝所在的地方,后来专指皇帝行幸所到的地方。
D.少牢,古代祭祀用羊、各一者,叫做“少牢”。少牢在祭品的规格上低于太牢。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征年少不幸,但志向高远。他幼年丧父,虽然生活穷困潦倒,但不以经营资产为意,而是胸怀大志,不断学习,通晓诗书术数,后来辅佐太子李建成。
B.魏征能审时度势,当机立断。隐太子李建成的河北旧部人心不稳,魏征向太宗建议通过显示公心消除祸患,并在前往安抚的途中释放了两名太子旧部。
C.魏征做事坚持原则。在太宗不听从自己建议的情况下,对皇帝的话总是不马上赞同,对此太宗曾提出疑问,魏征回答是因为担心自己立即赞同,皇帝会匆忙行事。
D.太宗对魏征的态度有过改变。魏征死后,太宗痛感思念,但嫉妒魏征者不断诋毁,太宗施加了一系列惩罚,而辽东战役失败后,太宗又想起魏征,并施加恩礼。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面从可,方别陈论,此乃后言,非稷所以事舜也。
(2)及正伦以罪黜,君集坐逆诛,奸人遂指为阿党。
5.魏征进谏有道,知进知退,请结合文本进行具体分析。
2020-11-17更新 | 98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甫字子美,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李邕奇其材,先往见之。举进士不第,困长安。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数上赋颂,因高自称道,且言:“先臣恕、预以来,承儒守官十一世,审言,以文章显中宗时。臣赖绪业,自七岁属辞,且四十年,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窈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若令执先臣故事,拔泥涂之久辱,则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至沉郁顿挫,随时敏给,杨雄、枚皋可企及也。有臣如此,陛下忍弃之?”

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肃宗立,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至德二年,亡走风翔上谒,拜右拾遗。与房琯为布衣交,琯时败陈涛斜,又以客董廷兰,罢宰相。甫上疏言:“罪细,不宜免大臣。”帝怒,诏三司杂问。宰相张镐曰:“甫若抵罪,绝言者路。”帝乃解。甫谢,且称:“琯宰相子,少自树立为醇儒,有大臣体,时论许琯才堪公辅,陛下果委而相之。观其深念主忧,义形于色,然性失于简。酷嗜鼓琴,廷兰托琯门下,贫疾昏老,依倚为非,琯爱惜人情,一至玷污。臣叹其功名未就,志气挫衄,觊陛下弃细录大,所以冒死称述,涉近讦激,违忤圣心。陛下赦臣百死,再赐骸骨,天下之幸,非臣独蒙。”然帝自是不甚省录。

时所在寇夺甫家寓鄜弥年艰窭孺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视。从京师还,出为华州司功参军。会严武节度剑南,往依。武以世旧,待甫甚善,亲入其家。甫见之,或时不巾,而性褊躁傲诞,尝醉登武床,瞪视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亦暴猛,外若不为,中衔之。一日欲杀甫,将出,冠钩于帘三,左右白其母,奔救得止。武卒,崔旰等乱,甫往来梓、夔间。后南游,客耒阳,一夕大醉而卒,年五十九。

甫旷放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伤时桡弱,情不忘君,人怜其忠。

《新唐书•杜甫传》


【注】①陈涛斜,地名。在陕西咸阳县东,亦谓之“成阳斜”。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时所在/寇夺甫家/寓鄜/弥年艰窭孺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视。
B.时所在宼夺/甫家寓鄜弥年/艰窭孺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视。
C.时所在/寇夺甫家/寓鄜弥年/艰窭孺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视。
D.时所在寇夺/甫家寓鄜/弥年艰窭/孺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视。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审言,以文章显中宗时               :及、等到
B.陛下忍弃之                                :语气词,表反问
C.会严武节度剑南,往依               :语气词,可不译
D.外若不为,中衔之                      :抵触、触犯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行在,也称行在所。指天子所在的地方,专指天子巡行所到之地。文中指安史之乱时唐玄宗所在之地。
B.布衣交,指老百姓之间的贫贱之交,文中指杜甫和宰相房琯是平民时的朋友。古人有刎颈之交、莫逆之交、金兰之交等。
C.上疏,是在朝官员专门上奏皇帝的一种文书形式。在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比如《陈情表》等。
D.骸骨,旧时称辞官为“乞骸骨”,意思是使自己的身体归葬故乡;在文中指的是皇帝赦免了杜甫的死罪。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甫旷放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
(2)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3)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
2019-07-08更新 | 61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郭子仪,字子仪,华州郑人。十四载,安禄山反,子仪收靖边军,斩贼将周万顷,加御史大夫。乾元元年,破贼河上,执安守忠以献,遂朝京师。诏百官迎于长乐驿,帝御望春楼待之。进中书令,帝即诏大举九节度讨安庆绪,子仪自杏园济河,围卫州。庆绪分其众为三军。将战,子仪选善射三千士伏壁内,诫曰:须吾却,贼必乘垒,若等噪而射既战伪遁贼薄营伏发注射如雨贼震骇王师整而奋新首四万级获铠胄数十万执安庆和收卫州。连营进围相州,引漳水灌城。时王师众而无统,进退相顾望,是以及于败。帝召子仪还,更以赵王为天下兵马元帅。子仪虽失军,无少望。后帝不豫,群臣莫有见者,子仪请曰:老牙受命,将死于外,不见陛下,目不瞑。带引至卧内,谓曰:河东事一以委卿。子仪呜咽流。代宗立,史朝义盗洛,子仪遣长孙全绪为前锋,命营韩公堆,增张旗帜,夜丛万炬,贼疑而惧,大溃。广德二年,仆固怀恩诱吐蕃、党项数十万入寇,朝廷大恶,帝问计所出,对曰:无能为也。怀恩本臣偏将,虽剽果,然素失士心。今能为乱者,訹思归之人,劫与俱来,且皆臣故部曲,素以恩信结之,彼忍以刃相向乎?帝曰:善。虏寇邠州,诸将请击之。子仪曰:客深入,利速战。彼下素德我,吾缓之,当自携贰。因下令:敢言战者斩!坚壁待之,贼果遁。大历二年,吐蕃复寇灵武,回纥赤心请市马万匹,有司以财乏,止市千匹。子仪曰:“回纥有大功,宜答其意,中原须马,臣请内一岁奉,佐马直。诏不听。德宗嗣位,诏还朝,摄冢宰。建中二年,,年八十五,赐谥曰忠武,配飨代宗庙廷。

(选自《新唐书·郭子仪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既战/伪遁/贼薄营/伏发/注射如雨/贼震骇/王师整而奋/斩首四万级/获铠胄数十万/执安庆和/收卫州
B.既战/伪遁贼/薄营/伏发注/射如雨/贼震骇/王师整而奋/斩首四万级/获铠胄数十万/执安庆和/收卫州
C.既战/伪遁/贼薄营/伏发注/射如雨/贼震骇王师/整而奋/斩首四万级/获铠胄数十万/执安庆和/收卫州
D.既战/伪遁贼/薄营/伏发/注射如雨/贼震骇王师/整而奋/斩首四万级/获铠胄数十万/执安庆和/收卫州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举九节度师讨安庆绪的“师”指军队,与《师说》中“惑而不从师”的“师”意思不同。
B.子仪呜咽流涕的“涕”指眼泪,与《出师表》中“临表涕零”的“涕”意思不同。
C.前锋,古代军队的先头部队,主要任务是探明大部队前进道路情况,消除前进障碍。
D.薨,古代对于诸侯或相当诸侯的封国国君、封爵王侯以及贵妃、公卿大臣之死的婉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郭子仪军功显赫,备受器重。安禄山叛乱,郭子仪收复靖边军,斩杀敌将被任为御史大夫;缉拿安守忠后朝拜京城,皇帝在望春楼等待他。
B.郭子仪作战灵活,成效显著。讨伐安庆绪时,郭子仪在营垒内埋伏了弓箭手;征战史朝义时,他又增张旗帜,聚集火炬以惊扰敌军。两战都大获全胜。
C.郭子仪胸怀宽广,忠心耿耿。围攻相州失利,郭子仪被剥夺了兵权,他依然没有埋怨之心;皇帝病重之时,郭子仪恳请接见并被委以重任。
D.郭子仪顾全大局,不计私利。吐蕃再次入侵灵武,朝廷无财力购买回纥赤心的万匹战马,郭子仪主张购买,并向朝廷缴纳了一年的俸禄。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诫曰:“须吾却,贼必乘垒,若等噪而射。”
(2)时王师众而无统,进退相顾望,是以及于败。
5.广德二年,仆固怀恩联合吐蕃、党项入寇,郭子仪却能不战而胜,根据文章的叙述,说说郭子仪不战而胜的原因。
2023-02-12更新 | 19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