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春秋 > 左丘明(前556-前451)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30 题号:1941821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节选自《烛之武退秦师》)

秦将伐魏,魏王闻之,夜见孟尝君,告之曰:秦且攻魏,子为寡人谋,奈何?孟尝君曰:有诸侯之救,则国可存也。王曰:寡人愿子之行也!重为之约车百。孟尝君之赵,谓赵王曰:文愿借兵以救魏!赵王曰:寡人不能。孟尝君曰:夫敢借兵者,以忠王也。王曰:可得闻乎?孟尝君曰:夫赵之兵非能强于魏之兵,魏之兵非能弱于赵也。然而赵之地不岁危而民不岁死,而魏之地岁危而民岁死者,何也?以其西为赵蔽也,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赵王许诺,为起兵十万、车三百乘。

(节选自《战国策·魏策三》)

1.下列对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
B.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
C.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
D.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秋时有公、伯、侯、子、男五等爵位。晋文公当时为侯爵,故称“晋侯”;秦穆公当时为伯爵,故称“秦伯”;郑文公当时为伯爵,故称“郑伯”。
B.执事,指做事情,主持工作,也指办事的官吏,后来也用于表示对对方的敬称。
C.寡人,指寡德之人,春秋战国时期君王、诸侯常如此谦称自己,在文中是魏王自称。
D.乘,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文中的“百乘”即一百辆兵车。“百乘”“千乘”常用作兵力的代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烛之武具有高超的论辩艺术,他在秦伯面前侃侃而谈,有理有据,抓住了秦伯的心理,层层深入,逐步渗透,最终使秦伯心悦诚服。
B.秦、晋曾是友好邻邦,秦对晋有割让焦、瑕二邑的恩惠;晋对秦却严加防范。烛之武对这种微妙的关系了如指掌,并巧妙地加以利用,这是他得以智退秦师的关键。
C.魏王受到强秦武力威胁之际,连夜向孟尝君问计,孟尝君表示有了诸侯的帮助,国家就可以存续下来,并答应魏王的请求出使诸侯,搬取救兵。
D.孟尝君见赵王不愿出兵,劝说赵王,指出魏国每年地危民死,而赵国土地与民众一直安全,如果不救魏,赵国将面临危险,赵王这才同意出兵。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2)秦且攻魏,子为寡人谋,奈何?
5.“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请结合文本,用这句话分析甲文秦穆公退兵和乙文赵王出兵的原因。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文:

十四年冬,秦饥,使乞籴于晋。晋人弗与。庆郑曰:背施无亲,幸灾不仁,贪爱不祥,怒邻不义。四德皆失,何以守国?虢射曰:皮之不存,毛将安傅?庆郑曰:弃信背邻,患孰恤之?无信患作,失援必毙,是则然矣。虢射曰:无损于怨而厚于寇,不如勿与。庆郑曰:背施幸灾,民所弃也。近犹仇之,况怨敌乎弗听。退曰:君其悔是。

后秦伐晋。晋侯谓庆郑曰:寇深矣,若之何?对曰:君实深之,可若何?公曰:不孙。,庆郑吉,弗使。乘小驷,郑入也。步扬御戎,家仆徒为右,乘小驷,郑入也。庆郑曰:古者大事必乘其产生其水土而知其人心安其教训而服习其道唯所纳之无不如志今乘异产以从戎事及惧而变将与人易。进退不可,周旋不能。君必悔之。弗听。壬戌,战于韩原,晋戎马还泞而止。公号庆郑。庆郑曰:愎谏违卜,固败是求,又何逃焉?遂去之。秦获晋侯以归。……十一月,晋侯归。丁丑,杀庆郑而后入。是岁,晋又饥,秦伯又饩之粟。

(节选自《左传·僖公十四年、十五年》,有删改)

乙文:

(僖公)十五年,晋兴兵将攻秦。缪公自往击之。九月壬戌,与晋惠公夷吾合战于韩地。缪公与麾下驰追之,反为晋军所围。晋击缪公,缪公伤。于是岐下食善马者三百人驰冒晋军,晋军解围,遂脱缪公而反生得晋君。初,缪公亡善马,岐下野人共得而食之者三百余人,吏逐得,欲法之。缪公曰:君子不以畜产害人。吾闻食善马肉不饮酒,伤人乃皆赐酒而赦之。三百人者闻秦击晋,皆求从,从而见缪公窘,亦皆推锋争死,以报食马之德。于是缪公虏晋君以归,令于国,齐宿【注】,吾将以晋君祠上帝。周天子闻之,曰晋我同姓为请晋君。夷吾姊亦为缪公夫人,夫人闻之,乃衰绖跣,曰:妾兄弟不能相救,以辱君命。缪公乃与晋君盟,许归之,更舍上舍,而馈之七牢。十一月,归晋君夷吾。

(节选自《史记·秦本纪》,有删改)

【注】齐宿:斋宿。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古者大事必乘其产/生其水土而知其人/心安其教训/而服习其道/唯所纳之/无不如志/今乘异产/以从戎事/及惧而变/将与人易
B.古者大事/必乘其产/生其水土而知其人心/安其教训而服习其道/唯所纳之/无不如志/今乘异产/以从戎事/及惧而变/将与人易
C.古者大事必乘其产/生其水土而知其人心/安其教训/而服习其道/唯所纳之无不如志/今乘异产/以从戎事/及惧而变将/与人易
D.古者大事/必乘其产/生其水土而知其人/心安其教训而服习其道/唯所纳之无不如志/今乘异产/以从戎事/及惧而变将/与人易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伯,此处与文中“晋侯”的“侯”,均指爵位,体现诸侯封建等级。周代爵位分公、侯、伯、子、男五等。
B.右,即“车右”,又称“骖乘”,指古时乘车在主将右边驾车的人。一般战时称“车右”、平时称“骖乘”。
C.我国古代常用干支来纪年、月、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六十组干支不断循环往复。文中“壬戌”属下支纪口,“十一月”则属序数纪月。
D.《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五个部分。
3.后人依据两段史传材料,提炼出多条“典故”。根据所学知识及文本内容,下列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原之战——因为晋惠公背信弃义,秦穆公兴兵讨伐晋国,晋国率军抵御,双方在韩原展开激战,史称韩原之战。
B.穆公亡马——三百名忠勇之士为了报答当年秦穆公杀马不责和食马得酒的恩情,于是在秦穆公受困之时,帮助秦穆公反败为胜。
C.皮之不存,毛将焉傅——晋国大夫虢射认为,早先晋国没有依照许诺割让五城给秦国,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如果不解决,只答应卖粮食给秦国,就好比皮都不存在了,毛也没有可依附的地方。
D.夷吾桎梏——夷吾被囚禁在秦国。秦穆公下令全国斋宿,他要用失信的夷吾来祭祀天帝,后来因周天子求情,秦穆公夫人又以死相逼,才使夷吾躲过一劫。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背施幸灾,民所弃也。近犹仇之,况怨敌乎?
(2)君子不以畜产害人。吾闻食善马肉不饮酒,伤人。
5.秦国俘获晋惠公,在庆郑看来晋惠公是咎由自取,请根据文本说明晋惠公都有哪些过错。
2023-05-04更新 | 172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二月乙酉,(晋悼)公即位。使吕宣子将下军,曰:“邲之役,吕锜佐智庄子于上军,获楚公子毂臣与连尹襄老,以免子羽。鄢之役,亲射楚王而败楚师,以定晋国而无后,其子孙不可不崇也。”使彘恭子将新军,曰:“武子之季,文子之母弟也。武子宣法以定晋国,至于今是用。文子勤身以定诸侯,至于今是赖。夫二子之德,其可忘乎!”故以彘季屏其宗。使令狐文子佐之,曰:“昔克潞之役,秦图败晋魏颗却退秦师于辅氏亲止杜回其勋铭于景钟 至于今不育,其子不可不兴也。”君知士贞子之帅志博闻而宣惠于教也,使为太傅。知栾纠之能御以和于政也,使为戎御。知荀宾之有力而不暴也,使为戎右。栾伯请公族大夫,公曰:“荀家惇惠,荀会文敏,黡也果敢,无忌镇静,使兹四人者为之。夫膏梁之性难正也,故使惇惠者教之,使文敏者导之,使果敢者谂之,使镇静者修之。惇惠者教之,则遍而不倦;文敏者导之,则婉而入;果敢者谂之,则过不隐;镇静者修之,则壹。”使兹四人者为公族大夫。公知祁奚之果而不也,使为元尉。知羊舌职之聪敏肃给也,使佐之。知魏绛之勇而不乱也,使为元司马。知张老之智而不诈也,使为元候。知铎遏寇之恭敬而信强也,使为舆尉。始合诸侯于虚朾以救宋,使张老延君誉于四方,且观道逆者。吕宣子卒,公以赵文子为文也,而能恤大事,使佐新军。五年,诸戎来请服,使魏庄子盟之,于是乎始复霸。

(节选自《国语·晋语七》)

材料二:

魏绛(魏颗的侄子)事晋悼公。悼公三年,会诸侯。悼公弟杨干乱行,魏绛僇辱杨干。悼公怒曰:“合诸侯以为荣,今辱吾弟!”将诛魏绛。或说悼公,悼公止,卒任魏绛政,使和戎、翟。戎、翟亲附。悼公之十一年,曰:“自吾用魏绛,八年之中,九合诸侯,戎、翟和,子之力也。”赐之乐,三让,然后受之。

(节选自《史记·魏世家》)

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将相应位置的字母填写在答题卡上。
秦A图B败C晋D魏E颗F却G退H秦I师J于K辅L氏M亲N止O杜P回Q其R勋S铭T于U景V钟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定晋国而无后”与《孟子·离娄上》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无后”含义不相同。
B.戎右,指陪乘之官,作战时在君主之右,执武器以护卫。《鸿门宴》中的樊哙即任此职。
C.膏粱,指肥肉细粮,泛指精美食物,此处指富贵人家及其后嗣,与“纨绔”含义相同。
D.淫,意思是放纵、恣肆,与《离骚》中“谣诼谓余以善淫”的“淫”含义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悼公善待功臣之后,不仅屏退对他们的宗族进行看管的人,而且还让其后世子孙蒙受恩惠,担任军队中的重要职位。
B.悼公认为朴实敦厚、好学聪明、果敢决断、沉着镇定的人有助于教导贵族子弟处事周全,通明事理,不隐过失,稳重专一。
C.悼公初次会合诸侯的目的是对宋施以援手,他派张老到处宣扬国君的美誉,观察哪些诸侯是有德义的,哪些诸侯是逆乱的。
D.魏绛任职八年中,九次会和诸侯,安定国家边邑,而被国君授乐器赏赐,魏绛多次辞让后才最终接受了。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诸戎来请服,使魏庄子盟之,于是乎始复霸。
(2)或说悼公,悼公止,卒任魏绛政,使和戎、翟。
5.晋悼公的谥号为“悼”,是取他英年早逝之意。《逸周书·谥法解》:“年中早夭曰悼。”有人认为按照他的所作所为,应该给他更好的谥号。请依据两则材料,简要概括其理由。
2023-12-09更新 | 153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一)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 子曰:“必也正名乎!” 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为正?” 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论语·子路》)

(二)

新筑人仲叔于奚救孙桓子,桓子是以免。既,卫人赏之以邑。辞,请曲县、繁缨以朝,许之。仲尼闻之,曰:“惜也,不如多与之邑。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君之所司也。名以出信,信以守器,器以藏礼,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若以假人,与人政也。政亡,则国家从之,弗可止也已。”

(《左传·成公二年》)


【注】①孙桓子:卫国国君。②曲县:即“曲悬”,周礼规定,诸侯之乐,室内三面悬乐器。繁缨:古代天子、诸侯所用辂马的带饰。依礼制,曲县和繁缨只有诸侯才能使用。③名以出信:名位与实际相符以显示诚信。
1.材料一中,孔子为何责备子路“野”?请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
2.(1)这两则材料均体现了儒家的何种思想?
(2)指出儒家重视该思想的原因,并结合材料简要说明。
2019-10-22更新 | 4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