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南宋 > 陆游(1125-1207)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356 题号:1948142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枕上作

陆游

萧萧白发卧扁舟,死尽中朝旧辈流。

万里关河孤枕梦,五更风雨四山秋。

郑虔自笑穷耽酒,李广何妨老不侯。

犹有少年风味在,吴笺着句写清愁。

[注]①这首诗写于宋宁宗庆元六年,这时陆游七十六岁,被罢官闲居家中已多年。②郑虔:唐玄宗时士人,文才很高,其诗、书、画被玄宗赞为“三绝”;但生活贫困,嗜酒如命。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夜卧扁舟,想起万里关河,产生无限豪情,表现了他爱国的一面。
B.五更时分,群山上浓重的秋意和船外紧密的风雨更烘托了诗人的伤感。
C.颈句中“自笑”和“何妨”为诗眼,表现了诗人自我宽慰的坦荡心胸。
D.“卧扁舟”紧扣诗歌标题,下启颔联的孤枕之梦,诗歌脉络十分清晰。
2.这首诗尾联中的“清愁”一语包含诗人的哪些隐约难言的愁绪?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海棠歌

陆游

我初入蜀鬓未霜,南充樊亭看海棠。

当时已谓目未睹,岂知更有碧鸡坊。

碧鸡海棠天下绝,枝枝似染猩猩血。

蜀姬艳妆肯让人,花前顿觉无颜色。

扁舟东下八千里,桃李真成仆奴尔。

若使海棠根可移,扬州芍药应羞死。

风雨春残杜鹃哭,夜夜寒衾梦还蜀。

何从乞得不死方,更看千年未为足。

【注】南充樊亭:与下文中的“碧鸡坊”均为四川地名。②肯:相当于“岂”。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刚刚来到蜀中的时候,头发还没变成苍白色,在南充的樊亭观赏海棠花。
B.诗人认为“蜀姬”装扮艳美,不肯谦让于人,但在碧鸡海棠面前,她们会黯然失色。
C.诗人以“桃李”“芍药”“杜鹃花”与碧鸡海棠对比,凸显了对碧鸡海棠的赞扬。
D.“何从”两句,写诗人期盼求得“不死方”,以满足自己永远观赏碧鸡海棠之愿。
2.有人认为,本诗十六句,层次清晰。请结合全诗,具体分析。
2023-07-19更新 | 63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书怀

陆游

万里驰驱坐一饥,自怜无计脱尘鞿。

身留幕府还家少,眼乱文书把酒稀。

客路更逢秋色晚,故山空有梦魂归。

芋羹豆饭元堪饱,错用人言恨子威

【注】①子威:西汉乐昌侯王商的字。王商为人敦厚,因不满大将军王凤专权,二人心生罅隙。后皇帝听信王凤谗言,免去王商官位。三日后,子威去世。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写诗人因为生计不远万里策马疾行,奔波劳碌,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B.颔联从“身留幕府”和“眼乱文书”两个角度,概括了诗人常态化的生活样貌。
C.颈联上下句先实后虚,虚实相生,兼用“空”字强化抒情,拓展了诗歌想象空间。
D.尾联用“饱”照应前文。末句用典,直白地表达了诗人的不满,深化了诗歌的主题。
(2)请指出全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
2023-04-28更新 | 162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新夏感事

陆游

百花过尽绿阴成,漠漠炉香睡晚晴。病起兼旬疏把酒,山深四月始闻莺。

近传下诏通言路,已卜余年见太平。圣主不忘初政美,小儒唯有涕纵横。

注:①此诗作于孝宗即位之初,隆兴元年夏(公元1163年),时诗人自临安返山阴故里,借居云门寺。②兼旬,二十来天。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立夏之时的景物之新,此时已是百花已谢尽而绿树成荫,满眼一片新绿,故作者称其为新夏,既写所见之景,也写内心新的感受和感悟。
B.颔联二句分承“睡晚晴”与“绿阴成”,写诗人因生病已久,所以才在立夏时的四月第一次听到黄鹂的叫声。
C.颈联转叙时事,点明“感事”:上句指孝宗即位之初,下诏求直言事;下句是说庆幸自己有望在暮年得见天下承平的气象。
D.尾联紧承“近传下诏”句展开:宋孝宗即位之初,实施美政;“小儒”指自己,美政之下,自己一定会眼泪纵横。
2.全诗以“新夏”之景为触发点,抒发了哪些感情?请结合诗文简要分析。
2023-07-04更新 | 6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