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 体裁 > 史传文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13 题号:1953405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刘茂忠,其先彭城人。后世徙居庐陵安城,因家。氏族寔繁。时庐陵鹧鸪洞盗有吴先者独奸猾凡计诱皆莫之信捕之不获。茂忠遂鞭所亲信二人,诈得罪奔先,示以创,先果信而勿疑,未逾月斩先首,其徒遂溃,州里庆之。郡录功复入金陵,后主[注]署吉州在城兵马都押卫,锡赍优厚。复遣还,与郡守同修营版筑,众方数,皆悦从之,后未期而就。复召入,授袁州萍乡制置使,委以捍湘潭之境。既至抚缉士庶,明法令,步骑精练若指其掌。王师初围金陵,茂忠抚巡界上,因兴兵纵猎,无何,逐兽出界。而潭人拒之,茂忠怒乘胜掠至沣陵而还。时潭衡巡检使祖泪谋欲袭取。会冬至日茂忠必宴会,乃率步骑及潭民迫数千而至,缘边营栅,皆通望楼,烽烟骤起,报骑亦至。茂忠乃会群吏议,众汹汹不能谋,唯茂忠颜色自若,因命酒,既数行,报骑又至,众请行,茂忠笑谓之曰:今日将旰,如出师则主将不利。遂使间道往设伏兵,焚绝桥渡。亭午,而行十许里,与潭师遇,遂合战。迨晡胜负之势未决,茂忠乃舍骑,亲入敌阵。少却,因乘胜急击,众大奔溃退,遇伏兵,桥道既绝赴水溺者几尽。后主加茂忠功绩迁袁州刺史,其余军佐僚属进职有差。寻以建康不守,后主为虏。时吉州刺史申屠今坚结之,以抗不顺,属令坚死而事寝。既至京师,上曰:江南被陷,国已亡矣。何仍掠联边邑而残贼士卒?茂忠对曰:臣受李氏国恩,唯忠勇是奋。虽陛下亲征,亦当颈身不顾。太祖见其诚患,待之颇厚,乃授登州刺史之任。

(选自《江南野史》,有删改)

[注]后主,南唐末代君主李煜。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时庐陵鹧鸪A洞盗B有吴先者C独奸猾D凡计诱E皆莫之F信G捕之H不获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家焉”与“积土成山,风雨兴焉”(《荀子·劝学》)两句中的“焉”字含义相同。
B.版筑,我国古代修建墙体的一种技术,把土夹在木板中间,用杵捣坚实筑成墙。
C.“众迨方数”与“迨诸父异爨”(《项脊轩志》)两句中的“迨”字含义相同。
D.“唯茂忠颜色自若”与“暮去朝来颜色故”(《琵琶行并序》)两句中的“颜色”一词含义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茂忠抓住吴先的两个亲信并鞭打他们,他们逃回去后取得了吴先的信任,结果吴先中计,吴先的部属溃散,州里的人都表示庆贺。
B.消灭吴先后,郡里记功行赏,又让刘茂忠回到了金陵,后主任命他为吉州在城兵马都押卫,给了他很优厚的赏赐,后来又派遣他回来任职。
C.后来刘茂忠又被召入朝廷,被授予袁州萍乡制置使的职务,朝廷委托他捍卫边境。他到任之后安抚百姓,修明法令,并且他对步兵骑兵的作战都很熟悉。
D.刘茂忠在边界上安抚巡逻,趁机带兵围猎,不久,追逐野兽而越出了边界。而潭人抗拒他们,刘茂忠大怒,乘胜掳掠,直到沣陵才还师。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吉州刺史申屠令坚结之,以抗不顺,属令坚死而事寝。
(2)臣受李氏国恩,唯忠勇是奋。虽陛下亲征,亦当身不顾。
5.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刘茂忠的形象特点。
【知识点】 史传文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神宗万历四年十二月,上御文华殿,举袍示辅臣曰:“此何色也?”居正以为青。上曰:“紫也,久而色渝。”居正曰:“紫易渝。昔皇祖不尚袨服御衣敝甚始易,享国长久,未必不由此。愿皇上以皇祖为法,节一衣,民间有数十人得其暖者;轻一衣,民间有数十人受其寒者,不可不念也。”上深然之。七年二月,上患疹,慈圣太后命僧于戒坛设法度众。张居正上言:“戒坛奉皇祖之命,禁止至今。以当时僧众数万,恐生变败俗也。今岂宜又开此端?圣躬违豫,惟告谢郊庙社稷,斯名正言顺,神人胥悦,何必开戒坛而后为福哉!”事遂寝。二月,河工成。先是,淮安有水患,河决入淮。上以问张居正,因上言:“故河道都御史潘季驯可使。”乃降玺书,即其家拜都御史,使持节治河。一切假以便宜久任,帑藏不问出入。诸奉行不及事者,下诏狱鞫治之。于是当事者日夜焦劳,盖逾年而堤成,转漕无患。十年二月丁酉,大学士张居正上言:“安民之道,在察其疾苦。今尚有一事为民害者,带征税粮也。夫百姓财力有限,一岁之入,仅足供一岁。不幸岁歉,目前尚不能办,岂复有余力更完累岁积逋乎!有司避责,往往将今年所征抵完旧逋。即今岁所欠,又为将来带征矣。况征输额绪繁多年分淆杂小民竭脂膏胥吏饱溪壑甚者不肖有司因而渔猎乞谕户部,核万历七年以前积负,悉行蠲免。将见年正额,责令尽完。在百姓易办,在有司易征,是官民两利也。”上从之。诏下,中外大悦。

(节选自《明史纪事本末·江陵柄政》)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况征输额绪繁多年/分淆杂/小民竭/脂膏胥吏/饱溪壑/甚者/不肖有司因而渔猎
B.况征输额绪繁多/年分淆杂/小民竭/脂膏胥吏/饱溪壑/甚者/不肖有司因而渔猎
C.况征输额绪繁多年/分淆杂/小民竭脂膏/胥吏饱溪壑/甚者/不肖有司因而渔猎
D.况征输额绪繁多/年分淆杂/小民竭脂膏/胥吏饱溪壑/甚者/不肖有司因而渔猎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袨服,古时既可指黑色礼服,也可指盛装艳服,文中指的是前者。
B.郊庙,帝王祭天地的郊宫和祭祖先的宗庙,也指帝王祭拜天地和祖先。
C.便宜,指便宜行事之权,即官员在外,可斟酌事宜,不拘陈规,自行决断处理。
D.丁酉,古人常用天干地支相配以纪年、月、日,文中用的是干支纪日法。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神宗在文华殿向辅臣展示袍服,询问颜色,张居正没有认出原本的颜色;他借题发挥,希望神宗效仿皇祖做个好皇上,神宗认为他说得很对。
B.神宗患上麻疹,慈圣太后开设戒坛为皇上祈福,张居正表示反对,他认为神宗曾开设戒坛,导致几万僧众聚集一起,引发事变,败坏风俗。
C.淮安发生水灾,经张居正举荐,朝廷重新任用潘季驯为都御史,授予他便宜行事的权力;一年以后堤防修成,漕路畅通,忧患解除。
D.张居正向朝廷请求,让户部核实并全部免除万历七年以前的累计欠税,再责令完成每年规定的赋税,这样做对官员和百姓都有利。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御衣敝甚始易,享国长久,未必不由此。
(2)不幸岁歉,目前尚不能办,岂复有余力更完累岁积逋乎!
5.司马光在写给儿子的《训俭示康》中说:“吾今日之俸岂能常有?身岂能常存?一旦异于今日,家人习奢已久,不能顿俭,必致失所。”关于节俭的意义,张居正与司马光的看法有何不同?
2023-08-26更新 | 28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毛宝字硕真,荥阳阳武人也。为温峤平南参军。苏峻作逆,峤将赴难,而征西将军陶侃怀疑不从。峤屡说不能回,更遣使顺侃意曰:“仁公且守,仆宜先下。”遣信已二日,会宝别使还,闻之,说峤曰:“凡举大事,当与天下共同,众克在和,不闻有异。便宜急追信,改旧书,说必应俱征。”峤意悟,即追信改书,侃果共征峻。初,峤以南军习水,峻军便步,欲以所长制之,宣令三军,有上岸者死。时苏峻送米万斛馈祖约。宝告其众曰:“兵法,军令有所不从,岂可不上岸邪!”乃设变力战,悉获其米,虏杀万计,约用大饥。峤嘉其勋,上为庐江太守。约遣祖涣、桓抚等欲袭盆口。桓宣背约,为涣、抚所攻,求救于宝。宝众以宣本是约党,疑之。宣遣子戎重请,宝即随戎赴之。宝悬兵少,器杖滥恶,大为涣、抚所破。宝中箭,贯髀彻鞍,使人蹋鞍拔箭,夜奔船所百余里。到洗疮讫,夜还救宣。宝至宣营,而涣、抚亦退。陶侃、温峤未能破贼,侃欲率众南还。宝谓峤曰:“下官能留之。”乃往说侃曰:“往者杜弢非不强盛公竟灭之何至于峻独不可破邪公可试与宝兵使上岸断贼资粮若宝不立效然后公去人心不恨。”侃然之。宝烧峻句容、湖孰积聚,峻颇乏食,侃遂留不去。封州陵县开国。庾亮西镇,请为辅国将军。诏以宝监豫州刺史,与西阳太守樊峻以万人守郣城。石季龙遣五万人来寇,宝求救于亮,亮以城固,不时遣军,城遂陷。宝、峻等率左右突围出,赴江死者六千人,宝亦溺死。亮哭之恸,因发疾,遂

(节选自《晋书•毛宝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都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往者杜弢非不强盛/公竟灭之何/至于峻独不可破邪/公可试与宝兵使上岸/断贼资粮若宝/不立效/然后公去人/心不恨
B.往者杜弢非不强盛/公竟灭之/何至于峻独不可破邪/公可试与/宝兵使上岸/断贼资粮若宝/不立效然后公去/人心不恨
C.往者杜弢非不强盛/公竟灭之何/至于峻独不可破邪/公可试与宝兵使上岸/断贼资粮/若宝不立效/然后公去人/心不恨
D.往者杜弢非不强盛/公竟灭之/何至于峻独不可破邪/公可试与宝兵/使上岸断贼资粮/若宝不立效/然后公去/人心不恨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军,古代可指军队规模,按周制,王六军,大国三军。还可指步、车、骑三种兵种。文中是军队的通称。
B.太守,官职名。秦时设置郡守一职,郡守原为武官,管理一郡,后来成为地方行政长官,汉时更名为太守。
C.侯,爵位名。周时实行五等爵位制,侯居第二等,地位低于公,后世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不尽相同。
D.薨,指皇帝或诸侯等的死。在封建时代,不同等级的人的死的称谓有别,不可僭越,如诸侯死不可称崩。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毛宝晓之以理,劝说温峤改信。毛宝向温峤讲明团结的重要性,劝说温峤改写送给陶侃的书信,温峤追回信使,改写书信,陶侃见信后答应一同出征。
B.毛宝适时变通,一举重创敌军。毛宝不拘于上级发出的不得上岸作战的命令,抓住战机,上岸作战,缴获敌方粮食,俘虏斩杀大量敌人,受到嘉奖。
C.毛宝待人真诚,尽力营救桓宣。毛宝率部救援桓宣,被祖涣、桓抚打败,他身负箭伤逃回营地,处理好伤口后,他又连夜回去救援桓宣,大败对手。
D.毛宝带兵袭敌,设法挽留陶侃。陶侃因未能击溃苏峻想撤军,毛宝前去劝说,并带兵烧毁苏峻在句容、湖孰的粮草,使陶侃获得鼓舞,决定留下来。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峤屡说不能回,更遣使顺侃意曰:“仁公且守,仆宜先下。”
(2)初,峤以南军习水,峻军便步,欲以所长制之。
5.毛宝和樊峻守卫邾城,邾城被攻陷,邾城失守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说明。
2020-08-10更新 | 28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4)
【推荐3】阅读下面文言选段,完成文后小题。
夏侯胜字长公,为东平人也。胜少孤,好学,从始昌受《尚书》及《洪范五行传》,说灾异。后事蕳卿,又从欧阳氏问。为学精孰,所问非一师也。善说礼服。征为博士、光 禄大夫。会昭帝崩,昌邑王嗣立,数出。胜当乘舆前谏曰:“天久阴而不雨,臣下有谋上者,陛下出欲何之?”王怒,谓胜为妖言,缚以属吏。吏白大将军霍光,光不举法。是时,光与车骑将军张安世谋欲废昌邑王。光让安世以为泄语,安世实不言。乃召问胜,胜对言:“在《洪范传》曰‘皇之不极,厥罚常阴,时则下人有伐上者’,恶察察言,故云臣下有谋。”光、安世大惊,以此益重经术士。后十余日,光卒与安世白太后,废昌邑王,尊立宣帝。光以为群臣奏事东宫,太后省政,宜知经术,白令胜用《尚书》授太后。迁长信少府,赐爵关内侯,以与谋废立,定策安宗庙,益千户。
宣帝初即位,欲褒先帝,诏丞相御史。群臣大议廷中,皆曰:“宣如诏书。”胜曰:“诏书不可用也。人臣之谊,宜直言正论,非苟阿意顺指。议已出口,虽死不悔。”御史大夫广明劾奏胜非议诏书,毁先帝,不道,及丞相长史黄霸阿纵胜,不举劾,俱下狱。胜、霸既久系,霸欲从胜受经,胜辞以罪死。霸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胜贤其言,遂授之。系再更冬,讲论不怠。
至四年夏,关东四十九郡同日地动,或山崩,坏城郭室屋,杀六千余人。上乃素服,避正殿,遣使者吊问吏民,赐死者棺钱。下诏曰:“盖灾异者,天地之戒也。朕承洪业,托士民之上,未能和群生。曩者地震北海、琅邪,坏祖宗庙,朕甚惧焉。其与列侯、中二千石博问术士,有以应变,补朕之阙,毋有所讳。”因大赦。胜出为谏大夫、给事中,霸为扬州剌吏。
胜为人质朴守正,简易亡威仪。见时谓上为君,误相字于前,上亦以是亲信之。朝廷每有大议,上知胜素直,谓曰:“先生通正言,无惩前事。”胜复为长信少府,迁太子太傅。
受诏撰《尚书》、《论语说》,赐黄金百斤。年九十卒官,赐冢茔,葬平陵。 (节选自《汉书·夏侯胜传》)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意义不正确的一组是( )
A.胜少,好学孤:幼而无父
B.昭帝崩会:恰逢
C.遣使者问吏民吊:慰问
D.光安世以为泄语让:谦让
2.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夏侯胜有学识、为人质朴守正的一组是( )
①为学精孰,所问非一师也。 ②天久阴而不雨,臣下有谋上者。
③朝闻道,夕死可矣 ④胜出为谏大夫、给事中。
⑤见时谓上为君,误相字于前 ⑥上知胜素直,谓曰:“先生通正言,无惩前事。”
A.②③⑥B.①②⑤C.④⑤⑥D.①③④
3.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夏侯胜向多位老师学习,博采各家之长,学问精细纯熟,善于论说灾异经术。
B.夏侯胜“臣下有谋上者”之言,即使昌邑王大怒,又差一点儿使张世安蒙受冤屈。
C.关东四十九郡同日地震,宣帝下诏大赦天下,夏侯胜因此被赦而担任长信少府,赐爵关内侯。
D.朝见宣帝时称宣帝为君,又在宣帝前对同僚以字相称,这些做法都是不合礼仪的,但宣帝反而因为这些而对他更加亲近信任了。
4.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2)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3)天久阴而不雨,臣下有谋上者,陛下出欲何之?
(4)胜、霸既久系,霸欲从胜受经,胜辞以罪死。
2016-11-18更新 | 9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