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孟浩然(689-740)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278 题号:19585350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夏日过郑七山斋

(唐)杜审言

共有樽中好,言寻谷口[注]来。

薜萝山径入,荷芰水亭开。

日气含残雨,云阴送晚雷。

洛阳钟鼓至,车马系迟回。

夏日南亭怀辛大

(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注】谷口:汉有隐士郑璞,躬耕于谷口,故以谷口指代隐士。

1.下列对两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诗首联交代了诗人与山斋主人郑七的志趣相投,故前去寻访。
B.杜诗尾联写诗人该返回,却迟迟没启程,抒发诗人的留恋之情。
C.孟诗的第三句“散发”二字,表达了诗人深受束缚的苦闷之情。
D.孟诗尾句写出诗人怀念友人,却不能与其分享感怀的惆怅之情。
2.下列对两诗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诗颔联中“入”“开”二字,写出狭窄到开阔的空间变化。
B.杜诗颈联中“日”“晚”二字,写出诗人在山斋逗留时间之长。
C.孟诗首联中“忽”“渐”二字,写出日夜交替,生动且传神。
D.孟诗五六句以虚写实,借荷花和竹子意象表达诗人高尚情操。
3.两诗都描绘了夏日之景,五六句中的动词历来都为人称道。请从“含”“送”“滴”三字中任选两字,结合诗歌内容加以赏析。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田家元日

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注】此诗作于公元727年(开元十五年),表达诗人去长安应试时的感受。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斗转星移,岁月不居,显示时间的推移和节序的更替,暗点诗题中“元日”。
B.“无禄尚忧农”表达诗人不愿出仕,牵挂农事,想在乡间田野中淡然自在地生活。
C.颈联描绘出一幅典型的田园牧歌图,烘托了田园风光的美好和田园生活的闲适。
D.这首诗风格恬静淡雅,语言通俗平易,将田家生活描写得淋漓尽致,令人向往。
2.有人认为尾联中“年丰”具有双关义,请结合诗的相关内容简要分析。
2023-08-27更新 | 51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与诸子登岘首

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①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②尚在,读罢泪沾襟。


【注释】①鱼梁:沙洲名,在襄阳鹿门山的沔水中。②羊公碑:《晋书·羊祜传》,羊祜镇守荆襄时,常到此山置酒言咏。羊祜生前有政绩,死后,百姓于岘山建碑立庙。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开篇笔调宏阔,道出了一个平凡的真理和不可逆转的自然法则。
B.颔联语句平实,由实入虚,承古启今,阐明登临之事,内涵丰富。
C.尾联中的一个“尚”字内蕴丰厚,面对古迹,诗人可谓百感交集。
D.全诗用典贴切,语淡味浓,体现出了孟浩然诗作古朴清远的风格。
2.本诗与杜甫《登高》都为登临之作,但思想情感却有所不同,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2022-07-19更新 | 279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田家元日

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注】此诗作于公元727年(开元十五年)春节,写出诗人去长安应试时的切身感受。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斗转星移,岁月不居,显示时间的推移和节序的更替,暗点诗题中“元日”。
B.“无禄尚忧农”句既表达诗人壮而未仕的伤感,又表现诗人对农民生存状态的忧虑。
C.颈联描绘出一幅典型的田园牧歌图,烘托了田园风光的美好和田园生活的闲适。
D.这首诗风格恬静淡雅,语言通俗平易,将田家生活描写得淋漓尽致,令人神往。
2.有人认为尾联中“年丰”具有双关义,请结合诗的相关内容简要说明。
2022-12-17更新 | 42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