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南宋 > 陆游(1125-1207)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44 题号:1960341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七月十日到故山削瓜瀹茗翛然自适   

陆游

镜湖清绝胜吴松,家占湖山第一峰。

瓜冷霜刀开碧玉,茶香铜碾破苍龙。

壮心自笑老犹在,狂态极知人不容。

击壤穷阎歌帝力,未妨尧舜亦亲逢。

[注]①瀹茗:煮茶。②这句的意思是,天下太平,诗人身在陋巷,和乐安闲。击壤:古游戏名。据晋代皇甫谧《帝王世纪》记载:帝尧之世,天下大和,百姓无事。有八九十老人,击壤而歌。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从家乡湖光山色写起,以吴松相衬,赞美家乡山水清雅美妙至极。
B.诗人想象回到家乡后安闲自在的生活,剖瓜烹茶,瓜冷茶香,意趣横生。
C.诗人将“壮心”与“狂态”前置,既符合格律要求,也有强调的作用。
D.诗人用帝尧之世老人击壤而歌的典故抒情言志,简洁含蓄,意蕴深远。
2.这首诗的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而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书愤    

[宋代]陆游

白发萧萧卧泽中,只凭天地鉴孤忠。厄穷苏武餐毡久,忧愤张巡嚼齿空。

细雨春芜上林苑,颓垣夜月洛阳宫。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书愤

[清代]黄遵宪

一自珠崖弃,纷纷各效尤。瓜分惟客听,薪尽向予求。

秦楚纵横日,幽燕十六州。未闻南北海,处处扼咽喉。

[注]①张巡:唐代名将,安史之乱时死守睢阳。②这首诗作于1898年,德国借口山东曹州有杀害、驱逐德传教士事,迫使清政府与之签定不平等条约,租借胶州湾,以99年为期。诗写于这一事件后。③珠崖弃;西汉贾捐之曾劝汉元帝放弃珠崖,后诗文常以“弃珠崖”代指抛弃国土。④十六州:指五代时石敬塘将燕云等十六州割让给契丹。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陆诗颔联用苏武和张巡两个人来自比,表明自己的忠心和誓死报国的决心。
B.陆诗颈联想象上林苑和洛阳宫在细雨、月夜的荒凉来表达对沦丧国土的思念。
C.黄诗首联的“各效尤”写出了列强仿效胶州湾的事纷纷要求租借我国海港。
D.黄诗颔联的“向予求”写出了清朝税收耗尽后不断向民间搜求的贪得无厌。
2.这两首诗都名《书愤》,请问所书之“愤”有何不同?
2024-04-08更新 | 134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唐]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梅(其一)

[宋]陆游

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

过时自合飘零去,耻向东君更乞怜。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诗的第一句运用了贾谊被贬长沙的典故,使诗句内涵更加丰富。
B.陆诗第一句写出了梅花在风雪摧残之下,仍旧傲然挺立的姿态。
C.陆诗第三、四句表明梅花甘愿过时凋落,也不愿乞求司春之神的怜悯。
D.两首诗都选用了落梅这个意象,描绘出诗人看到梅花飘落时的感受。
2.这两首诗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及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2023-06-19更新 | 65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思

陆游

半年闭户废登临,直自春残病至今。帐外昏灯伴孤梦,檐前暴雨滴愁心。

中原形胜关河在,列圣忧勤德泽深。遥想遗民垂泣处,大梁城阙又秋砧


【注】①列圣:指历代帝王。②大梁:北宋都城开封的古称。③秋砧:秋日捣衣声。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叙事,写诗人自暮春至今没有去登高望远的原因是自己半年来一直闭门养病。
B.颔联描绘了一幅秋夜难眠图,由屋内“帐外昏灯”到屋外“檐前暴雨”,内外高低很有层次,画面感强。
C.颔联中一“伴”一“滴”,使“孤梦”“愁心”极富形象化,烘托出诗人的孤老之状和愁苦之深。
D.颈联写中原山河壮美,地势险要,以历代君王忧劳国事砥砺南宋朝廷,守住中原,恩泽天下。
2.结合尾联分析作者的情感。
2021-05-07更新 | 17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