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 体裁 > 论说文 > 单篇论文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62 题号:1966222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梁元帝尝为吾说:昔在会稽,年始十二,便已好学。时又疥,手不得拳,膝不得屈。闲斋张葛帏避蝇独坐,银瓯贮山阴甜酒,时复进之,以自宽痛。率意自读史书,一日二十卷,既未师受,或不识一字,或不解一语,要自重之,不知厌倦。帝子之尊,童稚之逸,尚能如此,况其庶士,冀以自达者哉?

古人勤学,有握锥投斧,照雪聚萤,锄则带经,牧则编简,亦为勤笃。梁世彭城刘绮,交州刺史勃之孙,早孤家贫,灯烛难办,常买荻,尺寸折之,然明夜读。殊蒙礼遇,终于金紫光禄。义阳朱詹,世居江陵,好学。家贫无资,累日不爨,乃时吞纸以实腹。寒无毡被,抱犬而卧,犬亦饥虚,起行盗食,呼之不至,哀声动邻,犹不废业,成学士,官至镇南录事参军。齐有宦者田鹏鸾,本蛮人也。年十四五,便知好学,怀袖握书,晓夕讽诵。所居卑末,使役苦辛,时伺间隙,周章询请。每至文林馆,气喘汗流,问书之外,不他语。及睹古人节义之事未尝不感激沉吟久之后蒙赏遇赐名敬宣,位至侍中开府。

(节选自《颜氏家训·勉学》)

文本二:

夫读书将以何为哉?辨其大义,以立修己治人之体也;察其微言,以善精义入神之用也。无高明之量以持其大体,无斟酌之权以审于独知,则读书万卷,止以导迷,顾不如不学无术者之尚全其朴也。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志定而学乃益,未闻无志而以学为志者也。以学而游移其志,异端邪说,流俗之传闻,淫曼之小慧,大以蚀其心思,而小以荒其日月。

(节选自王夫之《论梁元帝读书》)

1.文本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及睹古人A节义B之事C未尝不D感激沉吟久之E后蒙赏遇F赐名G敬宣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时又患疥”的“患”与《屈原列传》中“惠王患之”的“患”含义不同。
B.古人将山的南面水的北面称为“阴”,可知文中“山阴”在会稽山南面。
C.“卒成学士”的“卒”与《陈情表》中“保卒余年”的“卒”含义相同。
D.“不暇他语”的“暇”与《种树郭橐驼传》中“且不得暇”的“暇”含义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一通过梁元帝和田鹏鸾的事例告诉我们:无论身份尊卑、地位高低都应勤勉好学。
B.文本一叙写的众多人物和《送东阳马生序》中的宋濂,都为我们树立了勤学苦读的典范。
C.文本一朱詹家境贫寒,衣食匮乏,饥饿至极,只能起来偷东西吃,即便这样也没荒废学业。
D.文本二认为异端邪说、流俗传闻、放荡散漫的小聪明不仅浪费读书人时间,还腐蚀其心智。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早孤家贫,灯烛难办,常买荻,尺寸折之,然明夜读。
(2)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志定而学乃益,未闻无志而以学为志者也。
5.古人读书注重态度,也讲究方法,请结合两个文本简要概括如何读书。
【知识点】 单篇论文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古人欲知稼穑之艰难,斯盖贵谷务本之道也。夫食为民天,民非食不生矣。三日不粒,父子不能相存。耕种之,茠鉏之,刈获之,载积之,打拂之,簸扬之,凡几涉手,而入仓廪,安可轻农事而贵末业哉?江南朝士,因晋中兴,南渡江,卒为羁旅,至今八九世,未有力田,悉俸禄而食耳。

(节选自《颜氏家训·涉务》)

材料二:

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王珪曰:昔秦皇、汉武,外则穷极兵戈,内则崇侈宫室,人力既竭,祸难遂兴。彼岂不欲安人乎?失所以安人之道也。亡隋之辙,殷鉴不远,陛下亲承其弊,知所以易之。然在初则,终之实难。伏愿终如始,方尽其美。太宗曰:公言是也。夫安人宁国,惟在于君。君无为则人乐,君多欲则人苦。朕所以抑情损欲,克己自励耳。

贞观二年,京师旱,蝗虫大起。太宗入苑视禾,见蝗虫,掇数枚而咒曰:人以谷为命,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将吞之,左右遽谏曰:恐成疾,不可。太宗曰:所冀移灾朕躬,何疾之避?遂吞之。自是蝗不复为灾。

贞观五年,有司上书言:皇太子将行冠礼,宜用二月为吉,请追兵以备仪注。太宗曰:今东作方兴,恐妨农事。令改用十月。太子少保萧瑀奏言:准阴阳家,用二月为胜。太宗曰:阴阳拘忌,朕所不行。若动静必依阴阳不顾理义欲求福被其可得乎?若所行皆遵正道,自然常与吉会。且吉凶在人,岂假阴阳拘忌?农时甚要,不可暂失。

(节选自《贞观政要·务农》)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黑色碳素笔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上打“√”。
若A动B静C必D依E阴F阳G不H顾I理J义K欲L求M福N被O其P可Q得R乎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资,指依靠,与《谏逐客书》中“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的“资”字意思相同。
B.易,指容易,与《齐桓晋文之事》中“以羊易之”的“易”字意思不相同。
C.慎,指谨慎,与《谏太宗十思疏》中“忧解怠则思慎始而敬终”的“慎”字意思相同。
D.方兴,指正在开展、正在兴起,与成语“方兴未艾”中的“方兴”意思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民以食为天,粮食工序又多,故不可轻视农业。晋朝中兴,江南朝廷官员南渡过江,至今已八九世,却从来没有官员从事农业生产。
B.王珪认为,秦始皇、汉武帝并不是不想安定百姓,只是找不到安定百姓的方法。穷兵黩武,兴建宫室,致使人力用尽,于是发生灾祸。
C.安定百姓和国家,关键在于君主。君主与民休息,百姓欢乐;君主多私欲,百姓痛苦。太宗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告诫自己不能任情纵欲。
D.大臣说皇太子在二月举行加冠礼吉祥,太宗不认同这一说法,认为百姓春耕方兴,在二月举行加冠礼会妨碍农事,便下令改在十月举行。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亡隋之辙,殷鉴不远,陛下亲承其弊,知所以易之。
(2)太宗曰:“所冀移灾朕躬,何疾之避?”遂吞之。
5.唐太宗说“凡事皆须务本”,请结合材料二具体阐述这一观点。
2023-06-21更新 | 286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论梁元帝读书

(清)王夫之

①江陵陷,元帝焚古今图书十四万卷。或问之,答曰:读书万卷,犹有今日,故焚之。有恶其不悔不仁□归咎于读书者,曰:书何负于帝哉?此非知读书者之言也。帝之自取灭亡,非读书之故,而抑未尝非读书之故也。帝之所撰著,搜索骈丽,非破万卷而不能。于其时也,君父悬命,而疲役于书,则与六博投琼、耽酒渔色也,又何以异哉?

②呜呼!岂徒元帝之不仁,而读书止以导淫哉?宋末胡元之世,名为儒者,与闻格物之正训,而不念格之也将以何为。数《五经》、《语》、《孟》文字之多少而总记之,辨章句合离呼应之形声而比拟之,于身心何与耶?于伦物何与耶?于政教何与耶?其穷也,以教而锢人之子弟;其达也,以执而误人之国家;则亦与元帝之兵临城下而讲《老子》,又奚别哉?其迷均也。

③或曰:读先圣先儒之书,非雕虫之比,固不失为君子也。夫先圣先儒之书,岂浮屠氏②之言,书写读诵而有功德者乎?析其字句,遂自命为君子,无怪乎为良知之说者起而斥之也。

④夫读书将以何为哉?辨其大义,以立修己治人之体也。彼善读者,皆有得于心而正之以书。至于不善读者,不规其大,不研其精,不审其时。如汉儒之以公羊废大伦,王安石以国服赋青苗者,经且为蠹,顾不如不学无术者之尚全其朴也。

⑤无高明之量以持其大体,无斟酌之权以审于独知,则读书万卷,止以导迷。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志定而学乃益,未闻无志而以学为志者也。元帝所为,至死而不悟者也,恶得不归咎于万卷之涉猎乎?儒者之徒,而效其卑陋,可勿警哉?

(有删改)


【注释】①六博投琼:古赌博游戏。②浮屠氏:佛教。③以公羊废大伦:指汉光武依循《公羊传》经义改立太子。④以国服赋青苗:指王安石引用《周礼》经文来推行青苗法。
1.可填入第①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          
A.若B.则C.以D.而
2.赏析第②段划线句的表达效果。   
3.概括第④段的说理思路。
4.评析本文的思想意义。
2023-12-09更新 | 91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过秦论(中)(节选)

贾 谊

秦灭周祀,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天下之士,斐然向风。若是,何也?曰:近古之无王者久矣。周室卑微,五霸既灭,令不行于天下。是以诸侯力政,强凌弱,众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罢弊。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既元元【注】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当此之时,专威定功,安危之本,在于此矣。

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夫兼并者高诈力,安危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无异也。

今秦二世立,天下莫不引领而观其政。夫寒者利裋,而饥者甘糟糠。天下嚣嚣,新主之资也。此言劳民之易为仁也。向使二世有庸主之行而任忠贤臣主一心而忧海内之患缟素而正先帝之过裂地分民以封功臣之后建国立君以礼天下虚囹圄而免刑戮,去收孥污秽之罪,使各反其乡里;发仓廪,散财币,以振孤独穷困之士;轻赋少事,以佐百姓之急;约法省刑,以持其后,使天下之人皆得自新,更节修行,各慎其身;塞万民之望,而以盛德与天下,天下息矣。即四海之内皆欢然各自安乐其处,惟恐有变。虽有狡害之民,无离上之心,则不轨之臣无以饰其智,而暴乱之奸弭矣。

二世不行此术,而重以无道:坏宗庙与民,更始作阿房之宫;繁刑严诛,吏治刻深;赏罚不当,赋敛无度。天下多事,吏不能纪;百姓困穷,而主不收恤。然后奸伪并起,而上下相遁;蒙罪者众,刑戮相望于道,而天下苦之。自群卿以下至于众庶,人怀自危之心,亲处穷苦之实,咸不安其位,故易动也。是以陈涉不用汤、武之贤,不借侯之尊,奋臂于大泽,而天下响应者,其民危也。


【注】元元:善良。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向使二世有庸主之行而任忠贤/臣主一心而忧海内之患缟素/而正先帝之过/裂地分民以封功臣/之后建国立君以礼天下/
B.向使二世有庸主之行而任忠贤/臣主一心而忧海内之患/缟素而正先帝之过/裂地分民以封功臣/之后建国立君以礼天下/
C.向使二世有庸主之行而任忠贤/臣主一心而忧海内之患/缟素而正先帝之过/裂地分民以封功臣之后/建国立君以礼天下/
D.向使二世有庸主之行而任忠贤/臣主一心而忧海内之患缟素/而正先帝之过/裂地分民以封功臣之后/建国立君以礼天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南面,古代以坐北面南为尊位,帝王的座位面向南,所以称居帝位为“南面”。
B.褐,指粗布或粗布衣服,“释褐”又可指去官或辞官。
C.收孥,指古时一人犯法,妻子儿女连坐,没为官奴婢,谓之“收孥”。
D.公,爵位名,《礼记·王制》:“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论证结构清晰,第一段回顾历史,指出秦统一天下是得民心、顺天意的;第二段指出秦失天下的根本原因;第三、四段以秦二世为例,运用正反对比,突出秦二世之“过”。
B.选文与课文比较,指出秦取天下与守天下都必须施行仁义,反对统治者“废王道”“以暴虐为天下始”的行为。
C.贾谊作为士大夫,固然站在封建统治阶级的立场为汉王朝出谋划策,但他也能从客观上认识到“民心”的重要作用,认识到农民起义的力量。
D.《过秦论》作为辞赋家的政论文,语言有辞赋特色,讲究铺排渲染,选文也多用骈偶,读起来铿锵有力,且句式变化多端,不显得单调。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有狡害之民,无离上之心,则不轨之臣无以饰其智,而暴乱之奸弭矣。
(2)然后奸伪并起,而上下相遁;蒙罪者众,刑戮相望于道,而天下苦之。
5.在本文中,作者认为统治者犯了什么错误才导致了秦朝的灭亡?
2023-12-27更新 | 5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