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古代诗歌阅读 > 诗词曲常见题材 > 羁旅思乡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95 题号:1967111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闽关

张以宁

独步青云最上梯,八闽如井眼中低。

泉鸣万鼓动哀壑,山饮双虹垂远溪

家近尚无鸿雁信,客愁复有鹧鸪啼。

书生未老疏狂意,更欲昆仑散马蹄。

[注]①闽关:即分水关,又名“大关”,位于“福建屋脊”武夷山的最高峰黄岗山闽赣交界处,为闽赣交通要冲,自古有“八闽第一关”之称。此诗系诗人流落江淮期间一次回乡途中过分水关时所作。②张以宁:元末明初文学家,古田(今属福建宁德)人。官至翰林侍读学士,明灭元,复授侍讲学士。③远溪:黄岗山峰脊有一水源分成两股,流入东面者为闽水,流入西面者为赣水。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闽关俯瞰,八闽大地低如井坎,从而反衬出闽关地势高峻的特点。
B.山中流泉震动深谷;水源分作两股流向闽、赣,好似双虹伸向远溪。
C.尾联以景结情,表达了诗人的强烈愿望,也呼应首联的“独步青云”。
D.此诗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法,意象壮美,境界雄浑,气势耸拔,余韵悠长。
2.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知识点】 羁旅思乡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南柯子

【清】钱维乔

绿树千村合,清溪百道连。故乡风景最鲜妍,负了一筇双桨又三年。

有梦迷蝴蝶,无情忆杜鹃。雁来时候燕归前,赢得一灯豆伴孤眠。

1.“燕归前”指___________(季节),“赢得”意为____________
2.全词是如何运用多种手法抒发情感的?请结合词句加以赏析。
2021-10-24更新 | 103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途中晴

孟浩然

已失巴陵雨,犹逢蜀坂泥。

天开斜景遍,山出晚云低。

馀湿犹沾草,残流尚入溪。

今宵有明月,乡思远凄凄。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描写了傍晚雨后赶路时的所见所感,语言明白晓畅,所写之景如在目前。
B.颔联描写雨收天开、树影横斜、山峦初现、晚云低垂的景象,气象宏大,视野开阔。
C.颈联描写芳草被雨水淋得湿漉漉的,急雨冲成的小水流淌入小溪,尽写初晴之景象。
D.诗歌虚实有致,有云开雨霁之实景,也有诗人想象中明月当空的虚景,变化自如。
2.有人评此诗“苍幽合作,无一恒笔”,意思是人物的情感随景物的变换而变化。请结合全诗,谈谈你对这一评价的理解。
2024-05-20更新 | 266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各题。

同左通老用陶潜还旧居韵【1】

陈与义【2】

故园非无路,今已不念归。

秋入汉水白,叶脱行人悲。

东西与南北,欲往还觉非。

勿云去年事【3】,兵火偶脱遗。

可怜竛竮【4】影,残岁【5】聊相依。

天涯一樽酒,细酌君勿催。

持觞望江山,路永悲身衰。

百感醉中起,清泪对君挥。

注释:【1】左通老:作者友人。陶潜还旧居:《还旧居》一诗作于陶潜逃难后回到旧居之时,陈诗所用韵脚(句末押韵的字)与《还旧居》完全相同。【2】陈与义:宋代诗人,此诗作于作者避靖康之乱南逃、辗转多地之时。【3】去年事:陈与义出逃事。【4】竛竮:孤单。【5】残岁:指当时兵火遍地。

1.以下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园”二句,用“非无路”与“不念归”,深刻反映出动乱不安的社会现实。
B.“秋入”二句,写江水澄清、落叶纷纷,交待诗人逃难的时间和地点以及环境。
C.“东西”二句,写天下之大竟然无处安身,表明诗人当时漂泊不定、处境艰难。
D.“天涯”二句,诗人一直浪迹天涯,和友人开怀痛饮,流露出长留于此的心意。
2.以下对诗歌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五言古诗,用韵比较自由。本诗使用陶潜《还旧居》韵,含有深意。
B.本诗同《归园田居》一样,大量运用了白描手法,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
C.最后四句作者抓住细节,生动描述了一位借酒浇愁、怀才不遇的诗人形象。
D.本诗风格慷慨而悲壮,诗人面对动乱的现实激愤呼喊,语出慷慨,情思悲壮。
3.陈与义曾说:“但恨平生意,轻了少陵诗。”意思是:“只恨我平生了解世事不多,没有体会到杜甫辛酸悲苦的诗意。”但是经历了靖康之难的诗人,体会到了哪些与杜甫相似的悲苦?请结合本诗诗句加以分析。
2024-02-24更新 | 18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