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时评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4 引用次数:26 题号:1972720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最近,围绕某流量明星被国家话剧院录取,获得一级演员岗编制的新闻引发了舆论的广泛热议,中间穿插关于“小镇做题家”和流量明星作比较的讨论,推动着舆情急速升温。随着715日公示结束,国家话剧院给出的情况说明并没有起到平息舆情的作用,反而再度把舆论推向了第二波高潮。

当然,在这样以亿计的参与者大规模讨论中,肯定会有一些杂音,一些情绪化的声音和各种趁火打劫蹭热度。如果尽量排除情绪,用理性客观的态度去认真讨论这件事,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里面涉及的公平可以分为几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合规意义上的公平。做这件事有没有依据?当事方能不能为自己的行为找到依据?就录取这件事而言,这次国家话剧院的声明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从合规性来看,至少目前的调查结果看来,这套流程客观上没有违纪违规之处。

但是从舆情的反应上来说,我们发现,人们追求的公平不仅仅是这种程序意义上的公平。很多时候公平作为一种价值,我们追求的是某种结果——这种结果不仅是客观状态还有主观认知。

中国是一个特殊的国家,在我们几千年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中,对于考试作为阶级上升的通道,在不同社会阶层和人群中推动公平所起的作用有一种特殊的认知,这种特殊的认知作为一种集体的记忆是嵌入在我们的基因当中的,平时也许你不会感觉到它的存在,但是一旦被激发,就会出现这次事件刺激之后涌现上来的那样一种情绪。这种情绪在中国历史文化的加持下具有更强的合理性。

除了历史因素,更重要的是在今天的中国,我们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美好新中国,就像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的“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发展不充分不均衡之间的矛盾”,这里面的“美好生活的向往”所包含的一个要素就是公平。

不说它是全部,也不说它是唯一,但它非常重要、非常关键,离开了它,很多东西都无从谈起。正因如此,网上很多讨论者认为这件事“关乎国本”,有人说这是危言耸听——有那么重要吗?这可能只是一个个案。但事实上这恰恰是大众的基本认知,是群众的心声,这种心声必须得到尊重和有效的反馈。

我对这一类事件的基本认知是:如果一种现象、一种做法,它的程序被社会上的大多数人认为是不公平的,它导出的结果是不好的,大家是拒绝接受的,但是这套做法却符合规定的,那么这种“合规的不公平”就是最大的不公平。

这种不公平就是所谓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发展不充分不均衡之间的矛盾”里的“矛盾”。我们需要去面对和改进,即使这种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因为这种合规化的不公平涉及到微妙的、复杂的、系统性的利益调整。但是我们要正视它的存在,而不能无视、甚至蔑视它。

我们的社会始终在自我完善中前进,人类历史告诉我们,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政府、任何一种制度,要在历史的长河中存续就需要具备自我校正错误的能力,这种自我迭代的能力也是中国从1840年、1949年以来的独特比较优势。这其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民众对于公平的朴素追求和向往,这种追求的表达对这个国家的每一个人都是至关重要的。

(摘编自沈逸《明星入编,我们要警惕“合规的不公平”》)

材料二:

最近,因为顶流明星考编事件,以及一些媒体的“神助攻”,“小镇做题家”这个词也被引爆网络。这个词背后所涉及的教育公平、阶层流动、就业难等问题,很值得人们深思。

“小镇做题家”最早诞生于网络,大致指的是那些出身于农村或者小城镇的学子,埋头苦读,通过高考实现了人生的进阶,却缺乏一定的视野和社会资源,即使靠多年苦读,也很难追平原生家庭和出身带来的差距。而“小镇”,则成了普通家庭或者寒门的代名词。

笔者以为,“小镇做题家”确实不应被嘲讽。古今中外,每个人出生后所处的环境、拥有的资源是不一样的,人生路上的竞争是客观存在的,求学和生活从来都不是轻轻松松的,这不能怪个人,个人也不能因为困难而放弃。出生于“小镇”没有什么不光彩,中国有无数个“小镇”;通过“做题”来追求梦想、实现自我也没什么不好,“做题”是学习文化知识、检验学习成果的重要手段。不管怎样,没有一种追求更好人生的努力可以被轻视。即使来自“小镇”,通过不断努力,人生的舞台依然可以很大。

高考制度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高考制度从恢复到巩固发展,经历了几次重要改革和完善,为我们国家一路高歌猛进提供了源源不断、不可替代的战略支撑。可以说,高考是我国改革开放后最公平的制度之一,必须坚持。在这种以考试主导的人才选拔体制下,中国绝大多数优秀学生都具备“做题家”的特质。不可否认,高考制度固然有其一定的局限,但对普通家庭来说,高考依然是孩子改变命运最公平的途径,是社会实现阶层流动最有效的方式。也正是因为“不看面子看卷子,不拼关系拼分数”,出生“小镇”的人,通过“做题”找到了打开未来之门的钥匙,才有了实现“鲤鱼跃龙门”的可能。“做题家”就意味着“高分低能”吗?显然不是。几十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突飞猛进,中国各行各业人才辈出,很多人都是通过“做题”,获得了更高层次的教育,逐步成长为社会的中流砥柱,成为创造“中国奇迹”的中坚力量。谁说“做题”就一定选拔不出来优秀的人才?所以说,从本质上看,“小镇做题家”这五个字其实有污名化之嫌,暴露了一些人的傲慢和偏见,其本质上是个“伪标签”。

如果有人拿“小镇做题家”来给一个群体贴标签,犯的就是只看现象、不看本质的错误。因为它背后隐藏的下一步逻辑就是:当面临人生的一切不顺心、不如意,都可以归咎于你的所谓“阶层”和“出身”,刻意忽略了人的成功与失败,有很多因素,不能一股脑全部归咎于学生时代的经历。

被一些人瞧不起的“小镇做题家”,恰恰是生活的强者,在现有资源条件约束下,他们拼尽全力攀登突围,展现出来的恰恰是“奋斗”二字。有多少大师巨匠、科技巨擘不也是来自乡村城镇,是“小镇做题家”出身吗?这种不肯向命运屈服、不愿向寒苦低头的精神,难道不值得鼓励吗?真正令人不齿的,反而是那些用一句轻飘飘的“小镇做题家”,就抹杀别人多年的努力,却总以为自己高人一等的精神贵族们。说小了,这就是真正的“指责型人格”;说大了,很有制造争议话题、搞社会撕裂嫌疑。

(摘编自之江轩《嘲讽“小镇做题家”?谨防傲慢和偏见》)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星考编所引发的舆情,从一波高潮到另一波高潮,国家话剧院给出的情况说明客观上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B.中国人追求的公平,既是客观状态也有主观认知,这种情绪在中国历史文化的加持下具有更强的合理性。
C.即使不能一蹴而就,我们也要面对和改进合规化的不公平,从而带动微妙的、复杂的、系统性的利益调整。
D.高考对普通家庭来说,虽有不足,但依然是孩子改变命运最公平的途径,是社会实现阶层流动最有效的方式。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此次明星考编引发的讨论规模大,人员复杂,而各种趁火打劫蹭热度者主动带节奏,让讨论出现杂音和情绪化声音。
B.公平虽然不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全部和唯一,但是离开了公平,人民的幸福追求就无从谈起。
C.人们只看现象,不看本质,拿“小镇做题家”来给一个群体贴标签,把人生的不如意,都归咎于所谓的“阶层”和“出身”。
D.用“小镇做题家”抹杀别人多年的努力,看似出于“指责型人格”,其实是故意制造争议话题,搞社会撕裂。
3.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考试是学习过程中最常见的检测手段之一,也是促进学习最有效的手段之一,独立完成不作弊,是对自己的一种负责。
B.中国是人情社会,礼尚往来也是我们的传统,但是这不能成为不法分子谋取不正当利益的借口,杜绝受贿送贿的借口。
C.“信访工作就是要高度关注、妥善处理人民对公平关切。”即便有些事情“毫不违规”,但也要充分考虑百姓的感受。
D.制度一旦制定就必须严格遵守,制度的严肃性必须得到坚决支持和拥护,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能出于私利而随意践踏。
4.2005年人事部颁布施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从此,事业单位人员编制逢进必考,该文件2014年写进法律。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其合理性。
5.大学生小陈正是文中提到的“小镇做题家”,有时的确会受到一些嘲笑,为此,他苦恼不已。作为他的好朋友,你该如何去开导他呢?结合文本相关内容,分条说明。
【知识点】 时评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我们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

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构筑了牢固的制度基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创造了丰裕的物质基础。

党的二十大明确将“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作为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之一。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增强历史主动,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把握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原则、目标和关键点,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推动高质量发展,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注入强劲发展动力。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必须坚持共享这一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的,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在高质量发展中不断做大共同富裕的“蛋糕”,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创造不竭动力。

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构筑坚实制度基础。分配制度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加大再分配的调节力度,鼓励与扩充第三次分配。要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探索多种渠道增加中低收入群众要素收入,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把“蛋糕”切好分好,防止两极分化,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凝聚强大精神力量。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必须统筹处理好高质量发展与高品质生活、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需要与精神生活需要之间的关系。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形成勤劳致富、共同富裕的文化氛围,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文明程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充满自信、意气风发向着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

(摘编自孙璇吴肇光《立足新时代伟大变革,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光明日报》20221130日)

材料二: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中国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戴维·古德曼曾在中国多个城市生活。在他看来,现代化的定义、路径和模式没有一定之规。“中国式现代化强调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通过创造更多机会,不断提升民众生活水平。”

走访中国多地后,法国国际问题专家布鲁诺·吉格感慨:“中国的实践正推动西方研究者反思其既有观点,比如‘什么是发展’‘什么是民主’‘什么是好的国家治理’。中国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英国学者马丁·雅克表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美国等西方国家定义了“现代化标准”,但西方现代化导致了包括贫富差距悬殊在内的严重不平等问题。中国正在以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方式,化解发展中遇到的挑战。“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提供了全新的现代化模式。”

“各国需要为更加公平的财富分配而努力。”秘鲁学者卡洛斯·阿基诺认为,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使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为许多发展中国家解决贫困问题树立了榜样。中国促进共同富裕的经验值得其他国家学习。

英国政治评论员卡洛斯·马丁内斯认为,中国为促进收入、教育等资源的合理分配和企业有序发展采取措施,推动共同富裕已经取得积极成果,有效改善了民众生活。

(摘编自曲颂周輖陈效卫《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国际社会看中国式现代化)》,《人民日报》2022年11月30日)

1.下列对材料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制度基础——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物质基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政治保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共同富裕——发展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精神力量——丰富人民精神世界
C.戴维·古德曼看中国现代化——现代化没有一定之规
D.卡洛斯·阿基诺看中国现代化——中国为其他国家树立了解决贫困问题的榜样
2.下列对材料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仅有政治保证,也有思想基础、制度基础和物质基础。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和本质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是推进共同富裕的政治保证。
C.推进共同富裕的制度基础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而分配制度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要构建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
D.国际社会是如何看待中国式现代化的?英、法、澳等西方国家的学者和政治评论员的观点虽有差异,但都认为在共同富裕方面为各国做了示范。
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开头引述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共同富裕的论述,作为立论的起点,为文章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全文论述了新时代的伟大变革。
B.材料一采用总分式结构,第4至第7段采用并列式结构,分别从四个维度阐述如何“立足新时代伟大变革,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C.材料一第4至第7段虽然是并列式结构,但顺序并不能变换,因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推动高质量发展”分别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前提和关键。
D.材料二作为新闻,从国际社会的视角看待中国式现代化。材料选取了四个国家的五位学者和政治评论员的看法,很有代表性。
4.共同富裕不仅是物质富裕,还包括精神富裕,请结合材料概括说明精神富裕的具体内涵。
5.我们为什么不走西方式现代化的道路?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2023-01-19更新 | 322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社区治理应当借助多元化的治理主体,以多样化的治理方式,共同有效处理社区公共事务,从而增强社区凝聚性,提高居民自治能力,增进社区整体利益最大化和可持续发展。

社区治理本属社会治理范畴,目的是促进社会发展与和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整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格局,要想取得社会主义建设的最佳效果,必须强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社区治理作为保障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有着深远的政治意味,是基层民主政治制度实践的生动体现。

(摘编自张平等《新治理观视域下城市社区建设的中国道路》)

材料二

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这一理念,充分说明了社区作为人们生活的空间共同体,是国家治理的最后一公里

社区组织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内生型组织,源于社区内部,如业主自发成立的业主委员会、没有经过正式登记注册的草根型组织等;另一类是产生于社区外部的外生型组织,以提供专业服务为己任,主要通过政府购买的方式参与社区治理。草根型组织更多集中在兴趣爱好类的文体活动,以及对一些弱势群体的帮扶服务;外生型组织参与更多的是一般公共服务或行政事务。

建构社区治理共同体的关键,是在形成内部聚合力的基础上开展主体间的互动合作。首先,将基层区域化党建做深做细,形成不同主体间的强力聚合关系。来自不同主体的党组织是纽扣,党组织间的联动机制是纽带,以纽扣带动纽带形成多元治理主体的联结和聚合关系。其次,打造社区公共空间,为不同主体互动合作提供平台。也就是说,需要一些制度化的保障措施将社区组织与社区居民凝聚在一起共同参与公共事务。

(摘编自陈秀红《如何把社区治理共同体做实做好》)

材料三

消杀测温,运送物资,代收快递……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物业服务人员格外忙碌。全国700 余万物业服务人员配合社区联防联控,牢牢筑起一道安全防线。从群众生活品质提升、城市安全运行、社会和谐稳定、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来看,物业管理的意义更加凸显。

社区是社会治理的末梢,也是基层治理的重点,而物业管理正是社区治理的重要内容。物业不仅管理社区建筑物、能源供应等,还承担了卫生防疫、垃圾分类等社会管理职能。加强物业管理,推动物业服务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是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举措。新形势下,物业服务应当插上智慧的翅膀,加强技术运用和机制创新。在确保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加强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在物业管理服务中的应用,促进线上线下服务融合发展,创造更多定制化产品和个性化服务来满足居民不同需求。同时,在治理结构、资金使用等方面探索新机制,提升服务品质和效率。

(摘编自赵展慧《打通服务社区居民最后一公里》)

1.下列对社区治理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社会治理角度看,社区治理是为了促进社会发展与和谐;从基层民主政治制度实践角度看,社区治理是保障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方式。
B.社区组织主要分为“内生型”“外生型”两类,前者如业主委员会等“草根型”组织,后者是政府直接参与社区治理的社区外部组织。
C.建构社区治理共同体,应将基层“区域化党建”做深做细以形成不同主体间的强力聚合关系,并且打造有利于不同主体互动合作的社区公共空间。
D.作为社区治理的重要内容之一,物业管理应当推动物业服务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强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五位一体”,只有着眼于这五个方面的相互协调、共同发展,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B.“内生型”社区组织将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兴趣爱好类的文体活动以及对一些弱势群体的帮扶服务上,“外生型”组织更多参与到一般公共服务或行政事务之中。
C.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物业管理的重要意义可以发现,对物业服务人员的管理,影响城市运行安全、社会和谐稳定、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D.物业服务应当增强服务意识和能力,创造出更多定制化产品和个性化服务,也应当探索治理结构、资金使用等方面的新机制,提升服务品质和效率。
3.新时代公民要树立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请你结合材料,以“强化多元管理,构建智能小区”为主题,为社区治理拟写三条建议。
2021-07-15更新 | 33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丁酉新春,旨在“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风靡全国,“圈粉”无数。在“一笑二闹三跳四唱”的娱乐节目时代,“中国诗词大会”以优雅的方式脱颖而出。

人们关注“中国诗词大会”,是因为内心对于精神雨露的渴求,而传统文化正是精神雨露的源头活水。诗词大都比较凝练,朗朗上口。阅读诗词,人们享受着语言美感带来的欢愉,同时也能感知诗词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这大大拓展了人们的生活视野。阅读诗词,体悟诗词作者的心境,跟他们进行心灵对话,有助于提升人们对生活的感知能力,学习像诗词作者一样去感受和思考生活。

人们关注“中国诗词大会”,还因为如今人们的生活节奏较快,每天八小时上班,满负荷运转,单调乏味的生活让人感觉压抑,而读诗可以暂时疏解内心的阴郁。“中国诗词大会”以引人入胜的形式吸引人们亲近诗词,从诗词之美中获取生活的诗意。   生活需要诗意,但诗意并不自然而然地存在。一个人只有徜徉于诗词、发现诗意,才能在与诗词相会的过程中提升文化素养,让心灵空间更饱满。生活不只是柴米油盐,还有诗和远方。

(摘编自“中国新闻出版广电网”,记者李兆清)

材料二:

近日,中青在线记者专访了诗词大会的主创团队。央视科教频道总监阚兆江说:“诗词是情感的抒发,节目集中展现了中华诗词文化的魅力,引发了广大观众的文化认同和情感共鸣,也坚定了国人的文化自信。‘百人团’成员最小的7岁,武亦姝16岁,陈更20多岁,看到他们那么年轻,就觉得中华文化后继有人。”

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是无数次被用来形容诗词大会选手的一句话。“中国诗词大会”总导演颜芳回忆,第二季总冠军、上海复旦附中的学生武亦姝,无论是在地方选拔还是在现场比赛中,都特别淡定。“她得冠军的那一刻,我们想把摄像机推上去给个表情特写,结果发现没必要,她脸上特别平静。”也许,传统诗词已经离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些遥远,而诗词大会正在拉近这个距离。

阚兆江透露,其实诗词大会的题库内容85%以上来自中小学课本,所以对观众而言有一种“熟悉的陌生感”。

“我们不是文人雅士的沙龙,得让人看得懂,从大家熟悉的诗词名篇切入,可以拉近和观众的距离。”阚兆江说,“每一道题不仅是题目,还是话题的开启,让诗词和古今生活有一种联系。我们不是要做一场考试,而是想通过诗词陶冶人们的情操,滋养人们的心灵。”

所以,诗词大会的题目都颇“接地气”。比如,把“减肥”与“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联系,把“化妆”与“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联系,“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对应的则是“购房”——都是当下年轻人关心的话题。

诗词对这些年轻人来说,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颜芳说:“其实诗词的功能至今没有失去,写诗就跟发朋友圈一样,都是情感的表达,很有趣,也很时尚。”   诗词大会落幕,而青年一代的诗意生活方兴未艾。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记者蒋肖斌)

材料三:

诗词综艺火爆,最近令朋友圈和各种群话风突变,忽如一夜春风来,答题对诗、玩“飞花令”蔚然成风。众声喧哗之下,舆论也出现了反弹,如“从诗词大会生出学霸情结是一种不堪”“诗词大会说白了还是一场电视秀”等。

16岁的上海女生武亦姝获胜,成了风靡网络的古典风少女偶像,与新媒体喧嚣传播形成对照的是,女孩淡定拒绝了媒体采访。江苏省盐城中学语文老师刘百生告诉记者,“会背古诗的孩子成了古代才女的代名词,成了令人羡慕的‘别人家的孩子’。但热潮总是令人警惕,这不代表咱们的诗词教育很成功,反而说明国民整体古诗词修养很缺。爱好古诗词在当下还是颇为小众。”

在节目中,九宫格、干扰项、抢答等定输赢的方式,也让教育界人士嗅出了“应试”味道。也有选手靠“蒙”答对题目,在一些老师看来,这就是当下应试教育最厉害的地方,以答题技巧制胜,这个节目俨然一场标准化考试。

“应试思维”是始终令教育界人士矛盾的纠结点。“应试思维”模式导致古诗词多被视为“语言材料”,学生们只是机械记忆与练习,记知识点多过传播文化,背离其作为“文学”和“文化”的本质。

近年来,被誉为“综艺清流”的《百家讲坛》、汉字听写大会、成语大会等文化盛会风靡一时,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淡漠似乎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人们追捧这些文化盛会的原因,在于人们对中国文化中最精致的文字有一种膜拜的心理,即使如今浸淫于网络语汇,仍心向往之。这也是现在的家长在孩子三四岁时就令其背古诗的原因。可惜,孩子的精神生活最终仍被奥数和考级等占据,缺失了“诗和远方”。借古诗词学霸爆红的契机,教育界人士期待能在全社会的努力下,改善古诗词教育的整体氛围,以减少孩子的背书之苦,让孩子带着热爱,去惬意感受和品味古诗词之美。

当喧嚣的现代社会与传统文化有了一次次美丽的“邂逅”,中华文化基因逐渐苏醒,这危机中的微曦,则弥足珍贵。

(摘编自《扬子晚报》,记者张楠)

1.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A.三则材料关注的都是“中国诗词大会”在丁酉新春爆红的现象,都充分肯定了这档综艺节目所带来的积极的社会影响。
B.材料一侧重阐述“中国诗词大会”风靡全国的原因,材料二从主创者的角度侧重阐述举办“中国诗词大会”的意义和初衷。
C.材料二和材料三都选取了“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总冠军武亦姝的例子,旨在说明“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道理。
D.三则材料都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问题,但对传统文化的发展前景并不都抱以乐观的态度。
2.下列对上述材料的分析,合理的两项是(       
A.对于同一综艺现象的报道,三家媒体的受众不同,报道的侧重点也不一样,比如《中国青年报》就突出强调了青年一代与诗词的关系。
B.三则材料都谈到了“中国诗词大会”的影响,相比较而言,第一、第三则材料的观点更能代表观众们对“中国诗词大会”的普遍看法。
C.三则材料来源不尽相同,有报纸,有新闻网站,但都及时捕捉到了社会热点,体现了新闻讲求时效性的特点。
D.三则材料除了具有新闻客观性的特点之外,还具有一定的文学色彩,如三则材料虽后一段的抒情性语言,增强了新闻的感染力。
E.三则材料都不注重对新闻事实的详细报道,而重在阐述对诗词综艺节目火爆现象的看法,以引发人们的思考。
3.“中国诗词大会”这一综艺节目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请综合以上三则材料进行概括。
2020-10-14更新 | 2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