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西汉 > 司马迁(前145-前90)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47 题号:1977843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故槐里,徙成纪。广家世世受。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大入萧关,而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

及孝景初立,广为陇西都尉,徙为骑郎将。吴楚军时,广为骁骑都尉,从太尉亚夫击吴楚军,取旗,显功名昌邑下。徙为上谷太守,匈奴日以合战。典属国公孙昆邪为上泣曰:“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恐亡之。”于是乃徙为上郡太守。后广转为边郡太守,徙上郡。

匈奴大入上郡,天子使中贵人从广勒习兵击匈奴。中贵人将骑数十纵,见匈奴三人,与战。三人还射,伤中贵人,杀其骑且尽。中贵人走广。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三人亡马步行,行数十里。广令其骑张左右翼,而广身自射彼三人者,杀其二人,生得一人。已缚之上马,望匈奴有数千骑,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令曰:“皆下马解鞍!”其骑曰:“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广曰:“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于是胡骑遂不敢击。有白马将②出护其兵,李广上马与十余骑奔射杀胡白马将,而复还至其骑中,解鞍,令士皆纵马卧。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夜半时,胡兵亦以为汉有伏军于旁欲夜取之,胡皆引兵而去。平旦,李广乃归其大军。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武帝立,于是广以上郡太守为未央卫尉。

后广以卫尉为将军,出雁门击匈奴。匈奴兵多,破败广军,生得广。单于素闻广贤,令曰:“得李广必生致之。”胡骑得广,广时伤病,置广两马间,络而盛卧广。行十余里,广详死,睨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广暂腾而上胡儿马,因推堕儿,取其弓,鞭马南驰数十里,复得其余军,因引而入塞。匈奴捕者骑数百追之,广行取胡儿弓,射杀追骑,以故得脱。于是至汉,汉下广吏。吏当广所失亡多,为虏所生得,当斩,赎为庶人。

顷之,家居数岁。广家与故颍阴侯孙屏野居蓝田南山中射猎。尝夜从一骑出,从入田间饮。还至霸陵亭,霸陵尉醉,呵止广。广骑曰:“故李将军。”尉曰:“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止广宿亭下。居无何,匈奴入杀辽西太守,败韩将军,后韩将军右北平。于是天子乃召拜广为右北平太守。广即请霸陵尉与俱,至军而斩之。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

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

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节选自《史记·李将军列传》,有删减)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
B.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
C.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
D.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射:中国古代“通五经贯六艺”中“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之一。“射”不但是杀敌卫国的技术,也是一种修身养性的体育活动。
B.良家子:汉代规定应强制服役的七种人以及医、巫、商贾、百工之子女不能从军,其余人家子女被视为良家子,他们方可从军。这也是区分民众良贱的等级界线。
C.中贵人:中国古代帝王所宠幸的近臣,也专称显贵的侍从宦官。
D.徙,是指一般的调动官职。与调、转、迁、权等表示的含义一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广擅长骑射,屡立战功。因家传射技非凡,他既能在萧关与匈奴的对战中杀敌众多,也能在追敌时精准射杀。
B.李广作战时骁勇过人。吴、楚两地叛军作乱,他跟随太尉攻打叛军,并在昌邑城下夺得叛军旗帜,因此立功扬名。
C.李广智勇双全,处乱不惊。面对匈奴数千骑兵,他大胆冷静地命令士卒果断作战,制造诱敌假象,成功吓退敌兵。
D.李广随机应变,巧妙脱身。虽被胡骑捉拿,却以假死迷惑敌人,使其放松警惕,而他伺机而动,抢得胡马迅速逃脱。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
(2)吏当广所失亡多,为虏所生得,当斩,赎为庶人。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陈丞相世家(节选)

司马迁

陈丞相平者,阳武户牖乡人也。少时家贫,好读书,有田三十亩,独与兄伯居。伯常耕田,纵平使游学。平为人长大美色。人或谓陈平曰:“贫何食而肥若是?”其嫂嫉平之不视家生产,曰:“亦食糠核耳。有叔如此,不如无有。”伯闻之,逐其妇而弃之。

久之,项羽略地至河上,陈平往归之,从入破秦,赐平爵卿。居无何,汉王攻下殷。项王怒,将诛定殷者将吏。陈平惧诛,乃封其金与印,使使归项王,而平身间行杖剑亡。平遂至修武降汉。

其后,楚急攻,绝汉甬道,围汉王于荥阳城。久之,汉王患之,请割荥阳以西以和。项王不听。汉王谓陈平曰:“天下纷纷,何时定乎?”陈平曰:“项王为人,恭敬爱人,士之 廉节好礼者多归之。至于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今大王慢而少礼,士廉节者不来;然大王能饶人以爵邑,士之顽钝嗜利无耻者亦多归汉。诚各去其两短,袭其两长,天下指麾则定矣。然大王恣侮人,不能得廉节之士。顾楚有可乱者,彼项王骨鲠之臣亚父、钟离昧、龙且、周殷之属,不过数人耳。大王诚能出捐数万斤金,行反间,间其君臣,以疑其心,项王为人意忌信谗,必内相诛。汉因举兵而攻之,破楚必矣。”汉王以为然,乃出黄金四万斤,与陈平,恣所为,不问其出入。

陈平既多以金纵反间于楚军,宣言诸将钟离昧等为项王将,功多矣,然而终不得裂地而 王,欲与汉为一,以灭项氏而分王其地。项羽果意不信钟离昧等。项王既疑之,使使至汉。汉王为太牢具,举进。见楚使,即详惊曰:“吾以为亚父使,乃项王使!”复持去,更以恶草具进楚使。楚使归,具以报项王。项王果大疑亚父。亚父欲急攻荥阳城,项王不信,不肯听。亚父闻项王疑之,乃怒:“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请骸骨归!”归未至彭城, 痘发背而死。陈平乃夜出女子二千人荥阳城东门,楚因击之,陈平乃与汉王从城西门夜出去。

遂入关,收散兵复东。

1.下列加点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项羽地至河上                       略:攻占
B.士之廉节好礼者多          归:归附
C.大王诚能出数万斤金        捐:捐献
D.其君臣                              间:离间
2.下列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久,汉王患之/公从
B.封其金与印/度我至军中,公
C.大王能出捐数万斤金/能见可欲
D.楚击之/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3.下列选项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陈平幼年家贫,喜欢读书,他的哥哥陈伯耕田,他却游手好闲。因为陈平心思不在劳动生产上,被他的嫂嫂记恨,于是他的哥哥就把他的嫂子赶走了。
B.陈平一开始投靠项羽,跟随项羽入关破秦被封爵位,后来因为汉王攻下殷地,项羽要杀掉之前平定殷地的将领官吏,陈平出于恐惧而逃跑。
C.陈平分析项羽的优势是为人谦恭有礼,爱护部下,具有清廉节操、喜欢礼仪的士人多归附他,劣势是论功行赏的时候非常吝啬。
D.陈平采用离间计,让项羽对钟离昧、范增等人心生怀疑。范增要急攻荥阳,项羽不听,范增失望地请辞回乡,死在了半路。
4.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汉王以为然,乃出黄金四万斤,与陈平,恣所为,不问其出入。
(2)复持去,更以恶草具进楚使。
2020-05-25更新 | 58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文王死九年,天下八百诸侯,会于孟津之上,不言同辞,不呼自来,尽知武王忠信,欲从武王,与之伐纣。当是时,比干、箕子、微子尚在,武王贤之,未敢伐也,还诸侯。归二年,纣贼比干,囚箕子,微子去之。武王见贤臣已亡,乃朝天下,兴师伐纣,杀之。武王未下车,封比干之墓,太仓之粟,以瞻天下,此武王以礼信也。

武王封周公,使相成王。成王少,周公臣事之,当是之时,赏赐不加于无功,刑罚不加于无罪。天下家给人足,禾麦茂美。使人以时,说之以礼,上顺天地,泽及夷狄。管叔,蔡叔不知周公而谗之成王。周公乃辞位,出,巡狩于边一年。天暴风雨,日夜不休,五谷不生,树木尽。成王大恐,乃发金縢之柜,察周公之册,知周公有盛德。王乃夜迎周公流涕而行周公反国天应之福,五谷皆生,树木皆起,天下皆实。此周公之盛德也。

(节选自《越绝书·越绝吴内传第四》

材料二:

武王即位,周公旦为辅,召公、毕公之徒左右王,师脩文王绪业

九年,武王上祭于毕,东观兵,至于孟津。是时,诸侯不期而会盟津者八百诸侯。诸侯皆曰:“纣可伐矣。”武王曰:“女未知天命,未可也。”乃还师归。

居二年,闻纣昏乱暴虐滋甚,杀王子比干,囚箕子。太师疵、少师强抱其乐器而奔周。于是武王遍告诸侯曰:“殷有重罪,不可以不毕伐。”

武王已殷,问箕子殷所以亡,箕子不忍言殷恶,以存亡国宜告,武王亦丑,故问以天道,武王病,天下未集,群公惧,穆卜,周公乃祓斋,自为质,欲代武王,武王有瘳。后而崩。太子诵代立,是为成王。

成王少,周初定天下,周公恐诸侯畔周,公乃摄行政当国,管叔、蔡叔群弟疑周公,与武庚作乱,畔周。周公奉成王命,伐诛武庚、管叔,放蔡叔。周公行政七年,成王长,周公反政成王,北面就群臣之位。

(节选自《史记·周本纪》)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王A乃B夜C迎D周E公F流I涕J而K行L周M公N反O国P天O应R之S福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下车,文中指从战车上走下来,与《张衡传》的“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的意思相同。
B.发,文中指打开,与《促织》中“成有子九岁,窥父不在,窃发盆”的“发”字意思相同。
C.偃,文中指倒下、倒伏,与成语中“偃旗息鼓”的“偃”字意思相同。
D.克,文中指攻克,与《论语》中“克己复礼为仁”的“克”字意思不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周武王用礼义取信天下,文王死后天下八百诸侯都同时在孟津会和,虽然他们的语言互不相通,但不用招呼都从四面八方赶来。
B.当天降异象时,成王心生畏惧,于是打开王室封存秘藏的文件柜,查阅有关周公的册子,才知道周公是一位有高尚道德修养的人。
C.周武王战胜殷后,向箕子询问殷灭亡的原因。箕子不忍心说殷朝的不好,就向武王讲述了国家存亡的道理,武王也觉得不太好意思。
D.当管叔、蔡叔等人怀疑周公,进谗言甚至联合武庚叛乱时,周公辞去相位,去边地巡查一年,继而平复叛乱,诛杀武庚、管叔,流放蔡叔。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归二年,纣贼比干,囚箕子,微子去之。
(2)周公旦为辅,召公、毕公之徒左右王,师脩文王绪业。
5.周公的“盛德”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2023-05-08更新 | 265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可谓好学也已。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斯语矣。

(选自《论语》,有删改)

材料二:

孔子之鲁凡十四岁而反乎鲁。

鲁哀公问政,对曰:政在选臣。季康子问政,曰:举直错诸枉,则枉者直。康子患盗,孔子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然鲁终不能用孔子,孔子亦不求仕。

孔子之时,周室微而礼乐废,诗书缺。追迹三代之礼,序书传,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缪,编次其事。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足,则吾能征之矣。观殷、夏所损益,曰:后虽百世可知也以一文一质周监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故书传、礼记自孔氏。

孔子语鲁大师: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纵之纯如,皦如,绎如也,以成。”“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厉之缺,始于衽席,故曰关雎之乱以为风始,鹿鸣为小雅始,文王为大雅始,清庙为颂始。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备王道,成六艺。

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

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如颜浊邹之徒,颇受业者甚众。

(选自《史记·孔子世家》,有删改)

1.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后虽百世A可知也B以一文C一质D周监E二代F郁郁G乎H文哉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就有道而正焉”与“焉能治之”(《兼爱》)两句的“焉”含义不同。
B.“请事斯语矣”与“不足以事父母”(《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两句的“事”含义相同。
C.“孔子之去鲁凡十四岁而反乎鲁”与“去其重”两句的“去”含义不同。
D.“以备王道”与“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大学之道》)两句的“以”含义不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于颜回问的怎样才能践行仁的问题,孔子明确表示,要用礼的要求约束自己并提出了四条具体措施,对此,颜回态度也很明确,即按先生说的话去做。
B.面对王室衰微、礼乐不存的现状,孔子追溯夏、商、西周三代的礼仪制度,并依照时间的先后,编辑从唐尧、虞舜到秦穆公这一段时间的历史事件。
C.孔子认为,乐律是可以知晓的,音乐演奏的几个步骤连成一体,就构成一支完美的曲子,而后整理订正了音乐,使《雅》《颂》得到原来应有的曲调。
D.孔子为《易经》中的许多卦辞写了序文,研读《易经》也异常勤奋,常常翻断编穿竹简的绳子,足见他对《易经》的喜爱以及已经全部掌握了文辞和义理。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2)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5.材料一第一段与材料二第五段都提到了孔子与《诗经》,各自的侧重点有何不同?请简要概括。
2023-11-03更新 | 19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