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古代诗歌阅读 > 诗词曲常见题材 > 咏物言志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364 题号:1983468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风蝉

唐·赵嘏

风蝉旦夕鸣,伴夜送秋声。

故里客归尽,水边身独行。

噪轩高树合,惊枕暮山横。

听处无人见,尘埃满甑生。

【注】①作者一说“贾岛”。②甑,炊具。

1.下列对这首诗歌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风蝉旦夕鸣,伴夜送秋声”句用白描手法写出秋夜、秋风中寒蝉带来的特有秋声,表现其夏生秋死、朝不保夕的凄惨境地。
B.刘勰《文心雕龙》有言:“情以物迁,辞以情发……虫声有足引心。”客居之人对物候变化很敏感,几声蝉鸣便可引发思乡之情。
C.“噪轩高树合”句与虞世南的《蝉》中“居高声自远”句表意并不相同,这里写的是蝉在高处的鸣叫惊醒了枕上的客居之人。
D.由于诗人的主观感情同他的境遇息息相关,诗人借蝉“听处无人见”的境地来表明自己“蝉蜕于浊秽”的高洁品质。
2.后人曾用“清迥”“悲苦”来形容赵嘏的诗风,请结合诗歌内容作具体分析。
【知识点】 咏物言志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鹦鹉

杜甫

鹦鹉含愁思,聪明忆别离。

翠衿浑短尽,红嘴漫多知。

未有开笼日,空残旧宿枝。

世人怜复损,何用羽毛奇。


【注】①杜甫因抗疏直言,断送前程,一生饱尝流离之苦。此诗写于代宗大历元年(766),时作者正流寓夔州。②残:余。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代鹦鹉抒发心意,写其自伤翠羽凋伤形貌憔悴,红色的巧嘴徒然多知善语。
B.“未开笼”写鹦鹉苦于拘束,“残旧枝”悯其远离,诗人为其受制于人而感伤。
C.尾联直抒胸臆,感慨世人怜惜鹦鹉却又伤害它,难道都是因为它羽毛奇特美丽?
D.这首咏物诗,借吟咏鹦鹉,指责统治者对人才的迫害,诗中满是告诫规劝之语。
2.有人说,诗的前半部分句句写别离,请简要分析。
2022-07-23更新 | 77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咏风

王勃

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

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

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1.依次对这首诗各联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炎热未消的初秋,一阵清凉的风肃肃吹来,山谷林间顿时变得清爽凉快。
B.它吹散了山中的烟云,卷走山上的雾霭,使涧底和山间的房屋清晰可见。
C.凉风来来去去本来没有踪迹,它的吹起和停息却好像很有感情,合人心意。
D.当日落西山,万籁俱寂的时候,松涛响起,像是在感谢风一天的辛劳。
2.诗人为什么说风“动息如有情”?结合全诗分析说明。
2024-01-03更新 | 191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野 菊

[唐]王建

晚艳出荒篱,冷香著秋水。

忆向山中见,伴蛩石壁里。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意谓野菊之花在草木凋残,百卉纷谢,连园菊也枯黄萎落的时候,却舒展出她那艳丽的容颜。
B.接句“冷香”与“秋水”相映照,构成了一幅明净、雅洁、宽阔,博大而令人心旷神怡的画面。
C.转句和结句写诗人猛然回想起在山中也曾见过野菊,它是那样孤独悲戚地开在石缝里,与它为伴的只有曜曜鸣叫的秋虫。
D.此诗紧扣住“野”字,写出了野菊之野劲、野香、野趣,象征着诗人弃绝名利、超脱世俗的野逸之情。
2.此诗虽短小,但用字巧妙,“常字见奇”,请结合首句加以赏析。
2022-03-11更新 | 7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