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 纳兰性德(1655-1685)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67 题号:19846742

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下面小题。

浣溪沙

纳兰性德

伏雨朝寒愁不胜,那能还傍杏花行。去年高摘斗轻盈

漫惹炉烟双袖紫,空将酒晕一衫青。人间何处问多情。

【注】①该词是词人对心爱女子的相思之作。②伏雨:连绵不断的雨。③斗轻盈:比赛看谁的动作更轻盈利落。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那能”二字说明眼前的杏花春雨虽一如往昔,但佳人已逝,这些也只是平添愁绪罢了。
B.词人内心的苦愁与昔日攀枝采花、比赛的欢欣形成对比,表现了韶华苦短的忧伤。
C.“漫惹”句使用拟人手法,轻灵的炉烟好像也要来招惹词人,词人的愁更添一层。
D.“空将”二字极写作者的无聊之态;“一衫青”使用借喻手法,突出了词人的孤寂。
2.该词首句写了什么内容?在全词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菩萨蛮

纳兰性德

朔风吹散三更雪,倩魂犹恋桃花月【注】。

梦好莫催醒,由他好处行。

无端听画角,枕畔红冰薄。

塞马一声嘶,残星拂大旗。


【注】桃花月:农历二月,代指与妻子在一起的青春时光。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从字数的角度看,词的体式分为小令、中调、长调。依据这个规则,可以判断这首词就属于小令。
B.这首词描述的是北方边塞之地,由朔风、雪、画角、塞马等意象可知,这些意象营造出荒凉苦寒的氛围。
C.由“三更”到“残星”,即半夜到天欲曙,词人因边塞动荡不安,不能施展抱负而失眠,甚至流泪。
D.本词的最后两句,运用视听结合、以景结情等艺术手法,突显了边塞特征,意境苍凉而又不失刚劲。
2.这首词的上阕主要运用了哪种艺术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请简要赏析。
2019-07-26更新 | 160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塞上咏雪花

纳兰性德

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

谢娘别后谁能惜,漂泊天涯,寒月悲茄,万里西风瀚海沙。


[注]①此词作于康熙十七年十月,诗人随驾北巡塞上时。②谢娘,东晋才女谢道韫。她曾因咏雪名句“未若柳絮因风起”享有盛名。③瀚海:沙漠.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标题为“塞上咏雪花”,按照传统的分类,这是一篇“咏物”的中调。
B.作者把雪花当作群芳之一,在词的开篇凭空地制造矛盾,再以新奇的手法解决矛盾,这种创新显示了作者的才调高绝、独出机杼。
C.词的上片重点在“不是人间富贵花”,词人旨在表明自己偏爱雪花的理由:雪花虽不像富贵花那样雍容华贵,却自有其清高孤绝的姿态。
D.词的下片“谢娘别后谁能惜”,一语沉痛,这句话看似指东晋才女谢道韫,实则一语双关,仍有对心爱女子的代称一层意思。
2.这首词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怀?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2020-07-22更新 | 44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下面小题。

于中好·送梁汾南还为题小影

纳兰性德

握手西风泪不干,年来多在别离间。遥知独听灯前雨,转忆同看雪后山。

凭寄语,劝加餐。桂花时节约重还。分明小像沉香缕,一片伤心欲画难。


【注】①梁汾:指词人好友顾贞观。康熙二十年,顾贞观正在京城,逢母丧欲南归无锡。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上片首句,“西风”直言环境萧瑟,“泪不干”表现离别的不舍,为全词奠定伤感基调。
B.“劝加餐”是最常见的临别叮咛,平实之中蕴含深深的牵挂,不事雕琢却质朴感人。
C.“桂花时节”令人自然想到仲秋月圆时节,表现了词人对与友人早日重逢的殷切期盼。
D.最后两句,欲为友人画像以慰离别之苦,却因伤心而无法下笔,伤感之情溢于言表。
2.试简要分析“遥知独听灯前雨,转忆同看雪后山”两句所用的表现手法。
2018-07-16更新 | 9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