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西汉 > 刘向(约前77-前6)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90 题号:1986413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武灵王平昼闲居,肥义侍坐。王曰:“今吾将胡服骑射以教百姓,而世必议寡人矣。”肥义曰:“愚者暗于成事,智者见于未萌,王其遂行之。”

王遂胡服。使王孙绁告公子成曰:“子不反亲,臣不逆主,先王之通谊也。今胡服之意,非以养欲而乐志也。故寡人愿募公叔之义,以成胡服之功。使绁谒之叔,请服焉。”公子成再拜曰:“中国者,贤圣之所教也,仁义之所施也。今王释此,而袭远方之服,畔学者,臣愿大王图之。”

使者报王。即之公叔成家,自请之曰:“夫服者,所以便用也;礼者,所以便事也。吾国东有齐、中山,北有燕、东胡,西有楼烦、秦、韩之边。今无骑射之备,则何守之哉?先时中山负齐之强兵,侵暴吾地,累吾民,引水围鄗;微社稷之神灵,则部几于不守也,先君之。故寡人变服骑射,欲以备四境之难,报中山之怨。而叔顺中国之俗,恶变服之名,以忘部事之丑,非寡人之所望也!”公子成再拜,乃赐胡服。

赵文进谏曰:“衣服有常,礼之制也,先圣之所以教。故臣愿王之图之。”王曰:“三代不同服而王,五伯不同教而政。故势与俗化,而礼与变俱,圣人之道也。”

赵造谏曰:“隐忠不竭,奸之属也;以私诬国,贼之类也。臣虽愚,愿尽其忠,无遁其死。”王曰:“忠不辟危,明不距人。子其言乎。”赵造曰:“圣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变俗而动。臣愿王之图之。”王曰:“圣人之兴也,不相袭而王。夏、殷之衰也,不易礼而灭。故循法之功不足以高世法古之学不足以制今吾计决子其勿反也。

(选自《战国策·赵策二》《资治通鉴·周纪》,有删改)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写出这三处的字母。
故循法之功A不足B以高C世D法古之学E不足F以制G今H吾计I决J子K其L勿反也
2.下列对文中加横线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侍坐,坐在尊长旁边陪伴侍奉,与《论语·先进》“公西华侍坐”中的“侍坐”意思相同。
B.《陈情表》中“但以刘日薄西山”的“以”和“则何以守之哉”的“以”相同。
C.《兰亭集序》中的“感慨系之矣”的“系”和“系累吾民”中“系”的意思不同。
D.“先君丑之”的“丑”字和《种树郭橐驼传》的“非有能硕茂之也”的“硕”字的活用类型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武灵王对国情、人情的洞察准确透彻,知道推行胡服骑射一定会招来非议,事实果不其然。
B.同是说服反对者,赵武灵王对叔父从国家形势和往事说起,动之以情,对另外两位反对者则晓之以理。
C.赵造一开始表明忠臣为国尽忠,即使获罪也不应当回避,这是在明确地表达反对意见。
D.赵武灵王反复给反对者讲述道理的这段文字体现了《战国策》"智谋细,文辞妙"的特点。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寡人愿募公叔之义,以成胡服之功。使绁谒之叔,请服焉。
(2)衣服有常,礼之制也,先圣之所以教。故臣愿王之图之。
5.赵武灵王为什么要推行“胡服骑射”?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为,兵出。”太后不肯,大臣强谏。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老妇必唾其面。”

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入而徐趋,至而自,曰:“老臣病足,曾不能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也,故愿望见太后。”太后曰:“老妇恃辇而行。”曰:“日食饮得无乎?”曰:“恃粥耳。”曰:“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步,日三四里,少耆食,和于身。”太后曰:“老妇不能。”太后之色解。

左师公曰:“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爱怜之。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没死以闻。”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对曰:“十五岁矣。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对曰:“甚于妇人。”太后笑曰:“妇人异甚。”对曰:“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曰:“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左师公曰:“父母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太后曰:“然。”

左师公曰:“今三世以前,至于赵之为赵,赵王之子孙侯者,其有在者乎?”曰:“无有。”曰:“独赵,诸侯有在者乎?”曰:“老妇不闻也。”“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太后曰:“诺,君之所使之。”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

子义闻之曰:“人主之子也、骨肉之亲也,不能恃无功之尊、无劳之奉,而守金玉之重也,而况人臣乎。”

选自《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太后新用事”中的“用事”是执掌朝政的意思,和“意气用事”中的“用事”不同。
B.“必以长安君为质”与“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两句中的“质”字含义不同。
C.“入而徐趋”与“他日趋庭,叨陪鲤对”(《滕王阁序》)两句中的“趋”字含义相同。
D.“至而自谢”与“多谢后世人”(《孔雀东南飞》)两句中的“谢”字含义相同。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曾不能疾走”与“声非加疾也”(《劝学》)两句中的“疾”字含义不同。
B.“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与“令将军与臣有郄”(《鸿门宴》)两句中的“郄”字含义相同。
C.“日食饮得无衰乎”与“自以为得其实”(《石钟山记》)两句中的“得”字含义不同。
D.“少益耆食”与“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赤壁赋》)两句中的“少”字含义不同。
3.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窃爱怜之”与“可怜九月初三夜”(《暮江吟》)两句中的“怜”字含义相同。
B.文中的“填沟壑”和”山陵崩”意思基本相同,都是“死”的委婉说法。
C.“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与“师不必贤与弟子”(《师说》)两句中的“贤”字含义不同。
D.“奉厚而无劳”与“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送东阳马生序》)两句中的“奉”字含义不同。
4.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妇人异甚”与“饮酒乐甚”(《赤壁赋》)两句中的“甚”字含义相同。
B.“微独赵”与“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烛之武退秦师》)两句中的“微”字含义相同。
C.“恣君之所使之”与“恣观终南、嵩、华之高”(《上枢密韩太尉书》)两句中的“恣”字含义不同。
D.“犹不能恃无功之尊”与“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两句中的“犹”字含义不同。
2022-06-20更新 | 346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楚令尹虞丘子复于庄王曰:“臣闻奏公行法可以得荣能浅行薄无望上位不名仁智无求显荣才之所不著无当甚处。臣为令尹十年矣,国不加治,狱讼不息,妨群贤路,尸禄素餐,贪欲无,臣之罪当稽于理,臣窃选国俊下里之士孙叔敖,秀羸多能,其性无欲,君举而授之政,则国可使治而士民可使附庄王曰:子辅寡人,寡人得以长于中国,令行于绝城,逐霸诸侯,非子如何?虞丘子曰:久固禄位者,贪也;不进贤达能者,诬也;不让以位者,不廉也;不能三者,不忠也。为人臣不忠,君王又何以为忠?臣愿固辞。庄王从之,以孙叔敖为令尹。少焉,虞丘子家干法,孙叔敖执而戮之。虞丘子喜,入见于王曰:臣言孙叔敖,果可使持国政,奉国法而不党,施刑戮而不委,可谓公平。庄王曰:夫子之赐也已!

(选自《说苑·至公》,有删改)

文本二:

樊姬,楚庄王之夫人也。庄王即位,好狩猎。樊姬谏不止,乃不食禽兽之肉,王改,勤于政事。王尝听朝罢晏,姬下殿迎曰:何罢宴也?得无饥倦乎王曰:与贤者语,不知饥倦也。姬曰:王之所谓贤者何也?曰:虞丘子也。姬掩口而笑,王曰:姬之所笑何也?曰:虞丘子贤则贤矣,未忠也。王曰:何谓也?对曰:今虞丘子相楚十余年,所荐非子弟,则族昆弟,未闻进贤退不肖,蔽君而塞贤路。知贤不进,是不忠;不其贤,是不智也。妾之所笑,不亦可乎!”王悦。明日,王以姬言告虞丘子,丘子避席,不知所对。于是避舍,使人迎孙叔敖而进之,王以为令尹。治楚三年,而庄王以霸。

(选自《烈女传·贤明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臣闻奉公行法/可以得荣/能浅行薄/无望上位/不名仁智/无求显荣/才之所不著/无当其处
B.臣闻奉公行法/可以得荣/能浅行薄/无望上位/不名仁智/无求显荣/才之所不著无/当其处
C.臣闻奉公/行法可以得荣/能浅行薄/无望上位/不名仁智/无求显荣/才之所不著/无当其处
D.臣闻奉公/行法可以得荣/能浅行薄/无望上位/不名仁智/无求显荣/才之所不著无/当其处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贪欲无厌”与“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两句中“厌”字含义相同。
B.“王改过,勤于政事”与“一日,大母过余”(《项脊轩志》)两句中“过”字含义相同。
C.“是蔽君而塞贤路”与“觉今是而昨非”《归去来兮辞并序》)两句中“是”字含义不同。
D.“不知其贤”与“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两句中“知”字含义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叔敖在担任了楚国令尹后,充分发挥了治国的才能,成就了楚庄王的霸业,楚庄王对虞丘子的推荐心存感激。
B.虞丘子家族中有人犯了法,孙叔敖抓来杀了,虞丘子不但不生气,反而很高兴,因为自己推荐的孙叔敖可以称得上是公平正直的。
C.楚庄王登上位之后,喜欢打猎,樊姬不断规劝楚庄王后,楚庄王依然喜欢打猎,于是樊姬就用不吃禽兽肉的方式进行规劝。
D.在听了楚庄王转告樊姬对自己的评价后,虞丘子离开座位,无言以答,回去后立即辞退了曾举荐的族中子弟,改正了任人唯亲的错误。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举而授之政,则国可使治而士民可使附。
(2)姬下殿迎曰:“何罢晏也?得无饥倦乎?”
2023-04-17更新 | 74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孟子曰: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市,鏖而不征,法而不廛,则天下之商皆悦,而愿藏于其市矣;关,讥而不征,则天下之旅皆悦,而愿出于其路矣;耕者,助而不税,则天下之农皆悦,而愿耕于其野矣;廛,无夫里之布,则天下之民皆悦,而愿为之氓矣。信能行此五者,则邻国之民仰之父母矣。率其子弟,攻其父母,自生民以来未有能济者也。如此,则无敌于天下。无敌于天下者,天吏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选自《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五节》,有删改)

材料二:

齐桓公问于宁戚曰:管子今年老矣,为弃寡人而就世也。吾恐法令不行,人多失职,百姓疾怨,国多盗贼,吾何如而使奸邪不起,民足衣食乎?宁戚对曰:要在得贤而任之。桓公曰:得贤奈何?宁戚对曰:开其道路,察而用之,尊其位,重其禄,显其名,则天下之士骚然举足而至矣。桓公曰:既以举贤士而用之矣,微夫子幸而临之,则未有布衣屈奇之士,踵门而求见寡人者!宁戚对曰:是君察之不明,举之不显,而用之疑,官之卑,禄之薄也。且夫国之所以不得士者,有五阻焉:主不好士,谄谀在傍,一阻也;言便事者,未尝见用,二阻也;壅塞掩蔽,必因近习,然后见察,三阻也;讯狱诘穷其辞,以法过之,四阻也;执事适欲,擅国权命,五阻也。去此五阻,则豪俊并兴,贤智来处;五阻不去,则上蔽吏民之情,下塞贤士之路。是故明王圣主之治,若夫江海无不受,故长为百川之主;明王圣君无不容,故安乐而长久。因此观之,则安主利人者,非独一士也。桓公曰:善!吾将著夫五阻,以为戒本也。

(选自《说苑·君道》,有删改)

[注]①鏖:古代一户人家所占的房地、集市中储藏货物的栈房或买东西的店铺。②讥:通,稽查,查看。③夫里之布:人口税和土地税。④管子:名夷吾,字仲,春秋初期政治家,法家的先驱,辅助齐桓公成为春秋时代的第一个霸主。

1.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尊贤A使能B俊杰C在位D则天下之士E皆悦F而愿立G于其朝矣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若,“像”的意思,与“若使天下兼相爱”(《兼爱》)中“若”的意思不同。
B.寡人,指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是古代君主、大臣对自己的谦称。
C.布衣,布制的衣服,常用来借指平民百姓,文中指未做官的隐士。
D.执事,办事的官吏,与“敢以烦执事”(《烛之武退秦师》)中“执事”的意思相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提出了五点治国的看法,认为谁如果做到了这五点谁就能天下无敌。
B.齐桓公担心管子年老辞世以后再也无人辅佐他治国安邦,于是向宁戚问道。
C.齐桓公认为宁戚是一个善良、有才的人,表示要以宁戚的话作为自己的鉴戒。
D.两则材料都认为,国君如果重用贤士,那么天下士子就会愿意为朝廷效力。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何如而使奸邪不起,民足衣食乎?
(2)五阻不去,则上蔽吏民之情,下塞贤士之路。
5.宁戚认为要想国家长治久安、百姓安家乐业,君主就要做到哪几点?请简要说明。
2024-04-12更新 | 4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