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王勃(650-675)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208 题号:1987320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郊园即事

王勃

烟霞春旦赏,松竹故年心。

断山疑画障,县溜泻鸣琴。

草遍南亭合,花开北院深。

闲居饶酒赋,随兴欲抽簪

【注】①县溜:飞泉。县同悬。②簪:古时做官的人须束发整冠,用簪连冠于发。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首句用“春”字点明了时令,又用“赏”字引出了赏春这一主要内容。
B.颈联中,“合”“深”二字凸显了花草之茂盛,侧面表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
C.尾联卒章显志,与首联照应,抒发了诗人陶醉于大自然、欲弃官引退的心情。
D.本诗以写景为主,把春景描写得清新自然,写景时还融入诗人的主观感受。
2.本诗的颔联历来为人所称道,请联系全诗赏析这一联的妙处。
【知识点】 王勃(650-675) 写景抒情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诸,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1.下列对这首诗有关内容与手法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句写滕王阁的外形和地理位置。滕王阁高耸入云,面临着江水,所以阁中的人可以据此眺望远山、欣赏秀水。
B.第三、四两句紧承第二句,运用对比描写滕王阁的冷清寂寞。过去雕梁画栋的楼阁有王子的居住更显其气势,珠帘有玉面相衬更显其温婉高贵,可如今人去楼空,气势依然却只有云雨相伴,一派苍凉。
C.第五六句,“闲云潭影”写出了滕王阁的落寞空寂,“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写岁月之久长与流逝之匆促,很自然地让人想到建阁的人何去何从。
D.最后两句由广阔的空间转入悠远的时间,采用以景结情的手法,把悲伤之情感抒发到了极致,荣华富贵为空,功名利禄为空。
2.颔联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请对之作简要赏析。
2019-03-28更新 | 79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易阳早发

唐·王勃

饬装侵晓月,奔策候残星。

危阁寻丹障,回粱属翠屏。

云间迷树影,雾里失峰形。

复此凉飙至,空山飞夜萤。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照应标题,以出行时天空景色“晓月”“残星”的描写,突出时间尚早。
B.诗人写危险的阁楼和曲折的房屋实际是在表现蜀地的崇山峻岭、悬崖峭壁。
C.“迷”和“失”营造出树影和山峰在云雾缭绕之间忽隐忽现的朦胧的意境。
D.本诗没有直接抒情的语句,它是把情感融在变幻多端、瑰丽神奇的景物描写中。
2.本诗写拂晓“早发”,为什么尾联却写到“夜”?请简要分析。
2020-02-06更新 | 111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诗歌,回答小题。

九月九日登玄武山

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

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②,

万里同悲鸿雁天。

蜀中九日

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

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今已厌南中苦,

鸿雁那③从北地来?


【注释】①玄武山:蜀地山名。②金花酒:菊花。③那:奈何,为何
1.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A.两诗都写九月九日登高远望,是因为自古就有此日登高、饮菊花酒的习俗。
B.这两首诗都表现了作者远在异地他乡,思念故土而又不得归去的怅惘之情。
C.“归心归望”“他席他乡”,一写心中情,一写眼前事,两句可谓天然巧合。
D.两人一在南,一在北,虽然相隔万里,地点不同,然而却有着同样的感情。
2.请对卢照邻诗中“归心归望积风烟”中“积”字的用字之妙作简要分析。
3.两首诗结尾都提到“鸿雁”,但诗人心中由“鸿雁”引发的感受、想法却有同有异。试作简要分析。
4.登高远望,总能令人看到不同寻常的景色,产生特殊的感受。如王勃登上滕王阁这座“天人旧馆”,就看到了“层峦耸翠,____________________,下临无地”的景色。辛弃疾登上京口北固亭,便发出了“舞榭歌台,_________________”的感慨。
5.上面王勃诗中“台”“杯”“来”是韵字,杜甫的《登高》也用到这几个韵字,请写出其中与王诗韵字相同的两句。
2018-02-27更新 | 9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