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古代诗歌阅读 > 诗词曲常见题材 > 写景抒情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60 题号:1988108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三月

韩偓

辛夷才谢小桃发,蹋青过后寒食前

四时最好是三月,一去不回唯少年。

吴国地遥江接海,汉陵魂断草连天。

新愁旧恨真无奈,须就邻家瓮底眠。


【注】①韩偓:晚唐大臣、诗人。天佑四年,地方军阀朱温篡唐,建国号为“梁”,韩偓作为前朝重臣已被排挤出朝廷,本诗是他晚年流寓福建时所作。②辛夷:一种香草。③蹋青与寒食都是古代节日。④汉陵,即西汉历朝帝王的陵墓,亦称五陵原,在陕西成阳北原。⑤瓮:酒瓮。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交代了时间,早春时节,辛夷花刚刚凋谢,小桃花又接续开放了。
B.一年最好的时间是三月,人的少年时期好比春天般美好,然而时光易逝,让人感伤。
C.“汉陵魂断”写汉朝的辉煌大业早已成为历史,“草连天”寄寓人生短促的感叹。
D.“须就邻家瓮底眠”写诗人只能在邻家酒瓮旁烂醉而眠,借酒消愁,但愁意未减。
2.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本诗的抒情方式。
【知识点】 写景抒情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新城道中(其二)

苏轼

身世悠悠我此行,溪边委辔听溪声。

散材畏见搜林斧,疲马思闻卷旆钲

细雨足时茶户喜,乱山深处长官清。

人间岐路知多少?试向桑田问耦耕


【注】①神宗熙宁六年(1073)的春天,在宋朝激烈的党争中,苏东坡无法在朝廷立足,请求外调杭州任地方官,诗人在杭州通判任上出巡所领各属县。新城,在杭州西南。②钲:古代乐器,击之而鸣。③耦耕:指二人并耕。《论语·微子》中“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议论起笔,“悠悠”一词写出了诗人来此地为官的悠闲,“听溪声”是其佐证。
B.颔联“畏”字形象地概括出了诗人的心理状态,即担心官场中突如其来的党争之祸。
C.颈联“乱山深处”写出了出巡之地的偏远,“长官清”寄托了诗人对为官清正的向往。
D.尾联写出了诗人在临近新城沉思之余,急切间却迷了路的情形,同时也暗用了典故。
2.诗歌情感意蕴丰富,请结合全诗内容简要分析。
2022-06-24更新 | 126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田园乐

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1.诗这首诗选择了那些意象,表现了景物哪些特点?
2.诗中的“山客”是怎样的心境?
2016-11-18更新 | 95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城楼作

陈  翊

井邑白云间,严城远带山。

沙墟阴欲暮,郊色淡方闲。

孤径回榕岸,层峦破枳关

寥寥分远望,暂得一开颜。

【注】①陈翊,唐代福州闽县人。唐德宗贞元进士。②榕,榕树。福州别称榕城,因其地多榕树而得名。③枳关,枳木关塞,用以守护和阻隔行人。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开篇运用比喻手法,将白云比作飘带,描写生动,既写出景色之远,也侧面表现了城楼之高。
B.暮色阴云中的郊野,色调都是淡淡的,但在诗人眼里却更显得清静。
C.从“沙墟阴欲暮”到“孤径回榕岸”,说明唐代福州城外的沙洲和河岸上,榕树已十分繁茂。
D.本诗抒发的感情悲欢杂糅。诗人因看到大好河山而“开颜”,但这种欢乐仅仅是“暂得”的。
2.本诗与杜甫的《登岳阳楼》都是登高之作,但其笔下的登高所见之景却有不同,请结合两诗颔联具体分析。
2023-04-25更新 | 12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