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南宋 > 陆游(1125-1207)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99 题号:19930725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各小题。

鹊桥仙·华灯纵博

陆游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酒徒一半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苹洲烟雨。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官家赐与


【注】①占断:完全占有。②唐开元间,诗人贺知章告老还乡,唐玄宗诏赐镜湖剡溪一曲。官家:宋代臣下对皇帝的尊称。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华灯纵博”三句,词人回忆从前在军中的畅快生活。
B.“酒徒”句写词人志得意满,在杯酒笑谈间建立功勋。
C.“轻舟八尺”三句,写词人尽享烟雨空濛的苹洲风光。
D.“镜湖元自属闲人”句,表明镜湖风月本就应属闲人。
2.明代杨慎《词品》评价此词:“英气可掬。”有人认为除英气外,词中还有不平之气,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其“不平之气”。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青玉案·与朱景参会北岭

陆游

西风挟雨声翻浪。恰洗尽、黄茅瘴。老惯人间齐得丧。千岩高卧,五湖归棹,替却凌烟像。

故人小驻平戎帐,白羽腰间气何壮。我老渔樵君将相。小槽红酒,晚香丹荔,记取蛮江上。


【注】①北岭:在今福建地区。②黄茅瘴:南方瘴气。③得丧:得失。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由自然界的风雨写起,“声翻浪”从听觉角度突出了风雨来势之猛烈。
B.随着黄茅瘴气被秋风秋雨一扫而光,压抑在词人心头的愁绪也暂时得以消除。
C.“千岩高卧”以下三句紧承上句而来,写词人看破了世俗名利,过起了隐居生活。
D.酒酣之际畅叙将来,在期待中构想友人腰佩羽箭、驻守军帐的将军形象。
2.作者时年35岁,却在词中两次写到“老”,这两处“老”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意蕴?请结合词句分析。
2022-06-05更新 | 134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风雨

陆游

七十年来乐太平,白头父子事春耕。

因思世事悲身事,更听风声杂雨声。

四海故人强半死,一襟清泪对谁倾?

新春要觅烧丹处,不住青城住赤城


【注】①此诗为陆游晚年退居山阴时所作。②青城,指青城山,在今成都市附近,为道教圣地。陆游早年受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入其幕府参赞军务,不久奉调回成都,北伐梦碎。赤城,山名,在浙江省天台县北,为天台山南门,道教圣地。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叙写自己年事已高,有生以来乐享太平,与家人躬耕自食,意含反讽。
B.颔联语意浅近,对仗工整;“悲”字为全诗的诗眼,“风声”“雨声”语意双关。
C.颈联抒写悲情,描写清泪沾襟的老者形象;反问句的使用强化了诗人的悲情。
D.尾联间接抒情,写新春之际,诗人决意到赤城山修道炼丹,极写内心的痛楚。
2.诗人因何而悲?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2021-02-03更新 | 71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书愤二首(其一)

陆游

白发萧萧卧泽中,只凭天地鉴孤忠。

厄穷苏武餐毡久,忧愤张巡嚼齿空。

细雨春芜上林苑,颓垣夜月洛阳宫。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根据本诗内容可知,诗人作此诗时虽已至暮年,但仍有老骥伏枥的报国豪情。
B.诗人赞赏苏武十数年吞毡咽雪的气节,愤恨张巡不去杀敌报国以至咬牙切齿。
C.颈联笔锋一转,虚写春雨飘洒在上林苑,清冷的夜月照见洛阳宫的凄清之景。
D.本诗最后两句的表达方式,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中也曾使用。
2.本诗是如何抒发“愤”的?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2023-02-18更新 | 12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