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战国 > 荀子(前313-前238)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72 题号:1993604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𫐓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𫐓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节选自《劝学》)

(二)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节选自《学记》)

(三)

夫明《六经》之指,涉百家之书,纵不能增益德行,敦厉风俗,犹为一艺,得以自资。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一旦流离无人底荫,当自求诸身耳。谚曰:积财千万,不如薄伎在身。伎之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也。世人不问愚智,皆欲识人之多,见事之广,而不肯读书,是犹求饱而懒营馔,欲暖而惰裁衣也。

(节选自《颜氏家训·勉学》)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虽有       槁:枯
B.先其易者,后其节目       节目:项目
C.又从而       庸:归功
D.金砺则利       就:接近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是犹求饱懒营馔       臂非加长也,见者远
B.而寒       其身也,则耻师焉
C.叩之小者则小鸣       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
D.取于蓝       凌万顷茫然
3.对以上三段文字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一段文字中,作者首先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继而论述了学习在提高人的素质等方面有重大意义。
B.第二段文字中,作者提倡在求学时,要做“善学者”和“善问者”,这样就能更有效地解决学习问题。
C.第三段文字中,作者强调容易学会而又值得推崇的技艺就是读书。广泛涉猎书籍可以助世人安身立命。
D.这三段文字,围绕“学习”的话题,从不同角度进行了阐发。只有第一段文字使用了比喻和对比论证。
4.把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学不可以已。
(2)此皆进学之道也。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劝学

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暗疏之,亦不甚失。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饮酒者游旬之间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

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不如曩时十一二。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故虽有勤劳之苦,而常废于善忘。

嗟夫!败吾业者,常此二物也。比读《齐史》,见孙搴答邢词曰:我精骑三千,足抵君羸卒数万。其说,因取”“”“”“之可为文用者,得若干条,勒为若干卷,题曰《精骑集》云。

噫!少而不勤,无知之何矣。长而忘,庶几以此补之。

(节选自秦观《精骑集》)

【乙】

劝学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𫐓以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𫐓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节选自《荀子》)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饮酒者/游旬朔之间/把卷无几日
B.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饮酒者游/旬朔之间把卷/无几日
C.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饮酒者/游旬朔之间把卷/无几日
D.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饮酒者游/旬朔之间/把卷无几日
2.下列对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不如曩时十一二        殆:表推测,大概、几乎。与“思而不学则殆”的“殆”含义相同。
B.心其说        善:意动用法,认为好。与本文中“长而善忘”的“善”用法及意义均不同。
C.声非加疾也,而闻者            彰:明显,显著。与成语“欲盖弥彰”的“彰”含义不同。
D.非能水也,而江河        绝:横渡,穿越。与“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的“绝”含义相同。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朔,古代有“月相纪日法”,指用“朔、望、既望、晦”等表示月相的特称来纪日。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叫“朔”。
B.传,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注释《春秋》的书主要有三部,分别是《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C.序,一般写在书籍或文章前面,如《琵琶行并序》;列于书后的称为“跋”或“后序”,如《指南录后序》。
D.金,一般指金属的通称或金属总名。“金就砺则利”中的“金”特指用金属制成的刀斧,“砺”指磨刀石。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观年轻时读书,一看到文章就能背诵,默写一遍,也无大差错。虽有较强记忆力,学业因其不勤奋而荒废。秦观在《精骑集序》中毫不隐瞒自己当时的状况。
B.秦观自称不勤奋和善忘让他荒怠了学业,但看到孙搴答邢词中的句子,深表赞同,于是摘取“经”“传”“子”“史”中有文采的句子,编为《精骑集》。
C.《荀子·劝学》善用比喻来阐述道理。选文【乙】第二段,便用同类事物设喻,反复强调观点,得出结论:君子要善于通过学习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D.《精骑集序》中秦观叙述年少时凭记性好,不专心读书,不能积累学问,可以从反面论证《荀子·劝学》“学不可以已”的中心观点。
5.将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悔前所为。
(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𫐓使之然也。
2023-02-05更新 | 125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劝学》和《师说》中的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一)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二)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1.下列加线的字词理解错误的一项(     
A.积土成山,风雨兴 焉:在这里B.吾从而之 师:以……为师
C.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固:本来D.君子非异也     生:习惯
2.下列加横线的词语的含义与现在的用法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③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⑤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⑥蚓无爪牙之利
A.全不相同B.②③⑤和现在的用法相同
C.全都相同D.①③⑥和现在的用法相同
3.从句式特征看,与“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一句相同的一项(     
A.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耻学于师D.圣人无常师
4.下列关于《劝学》《师说》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子”是古代统治者和一般贵族男子的通称,也指有道德的人。
B.“跬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出两脚为“步”,也被用于形容极近的距离、数量极少等。
C.“士大夫”是古代中国对社会上具有一定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的统称。此外还可指官吏。
D.“六艺”指《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种经书,也可指礼、乐、射、御、书、数这六种技艺。“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即指后者。
5.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师说》中,作者借此文送学生李蟠来抨击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风气,大力宣扬从师的必要性和正确途径,“师说”即“说从师的道理”。
B.《劝学》主要运用了“比喻论证法”,强调思考的重要;《师说》主要运用了“对比论证法”,强调从师的重要。
C.荀子认为学习要“善假于物”,韩愈认为要“从师”,其实,“从师”也可说是“善假于物”的表现。
D.《劝学》开篇提出了“学不可以已”的观点,实则是荀子借君子——有学问、有修养的人之口来勉励人们努力学习。
6.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2022-01-06更新 | 183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劝学 《荀子》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𫐓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𫐓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
B.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
C.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
D.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
2.对下列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学不可以已:停止
B.假舆马者非足也 利:对……利
C.非能水也,而江河 绝:横渡
D.而不舍 锲:刻
3.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启发我们,说理并不排除生动性,方法之一就是运用比喻论证。
B.荀子所讲的“学”,不仅指学习各种文化知识,还包括提高思想品德修养。
C.荀子认为,人的先天条件是“学”的决定性因素,但也同样需要后天的努力。
D.文章第二、三段从学习的意义和作用的角度论述,第四段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的角度论述。
4.请把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②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2019-02-27更新 | 8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